『壹』 圓16的鉻釩鋼淬火斷裂是什麼原因
最硬的金屬單質是鉻,莫式硬度9.0
鉻釩鋼就是含有鉻釩的合金鋼,所以是高硬度
錳鋼分中碳錳鋼和高碳錳鋼。
中碳錳鋼一般用於彈簧鋼,例如65Mn,HRC60--62.
高碳錳鋼一般用於耐磨,例如ZGMn13.此鋼經水韌處理後,為殘余奧氏體組織,韌性好,但硬度不高。但在強烈沖擊,磨損情況下,殘余奧氏體組織轉變為馬氏體,表面產生強烈的冷做硬化,硬化層磨損後,露出的新表面又會產生新的硬化層。因此此鋼惡劣條件下極其堅韌耐磨,正常條件卻表現不好。用於鋼軌道岔,鏟車鏟頭等。
鐵刀硬度如果非要HRC的話,則HRC0以下。
鋼刀硬度看鋼的含碳量,隨含碳量升高,從HRC40--HRC64。
65Mn經下貝氏體(既硬又韌)淬火後,HRC52-55,對付軟鋼,有色金屬,可以削鐵如泥.軋鋼廠切割H型鋼,鋼管的鋸片,即該材料,用的馬氏體淬火+回火,硬度HRC>55。
錳鋼與同等碳量碳鋼硬度優勢不大,淬透性和強度好一些。
刀不只靠硬度,韌性也是一項主要性能。越硬越脆,如果保持最高硬度,長刀很可能閃斷,別斷,不用說拼殺了。
『貳』 哪些因素可使鋼材變脆,從設計角度防止構件脆斷的措施有哪些
導致鋼結構構件脆性斷裂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化學成份 、溫度、構件厚度、冶金缺陷、構造缺陷等。鋼中碳元素含量增高會使鋼的脆性轉變溫度升高 ,隨含碳量的增加 , 鋼的最大恰貝沖擊值顯著降低。恰貝沖擊值與試驗溫度曲線梯度趨於緩慢 ,而脆性轉變溫度顯著升高。
預防措施:
(1)、 設計構件的斷面應盡量選用最薄斷面 ,增加構件厚度將增大脆斷的危險 .
(2)、保證焊接質量,盡量減少因焊接造成的缺陷,設計上應選擇適當的焊縫金屬缺口韌性,較厚板材或型鋼焊前必須預熱,施焊過程中盡量不在負溫條件下進行 ,焊接後必須保溫緩冷,盡量保證焊接質量,減少缺陷產生。
(3)、設計焊接結構應盡量避免焊縫集中和重疊交叉。要採用較好的焊接工藝(合適的輸入熱量和操
作方法)。
(4)、在結構設計中應盡量將因缺陷引起的應力集中減小到最低限度 , 如避免尖銳角 ,盡量用較大半
徑的圓弧 。
(5)、設計人員選用鋼材時 ,除應核算強度外,還應保證材料有足夠韌性 ,應從斷裂力學理論出發選擇具有較高斷裂韌性的材料。
(2)引起圓鋼材折斷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鋼材用途分類:
1、結構鋼
(1)、建築及工程用結構鋼簡稱建造用鋼,它是指用於建築、橋梁、船舶、鍋爐或其他工程上製作金屬結構件的鋼。如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鋼、鋼筋鋼等。
(2)、機械製造用結構鋼是指用於製造機械設備上結構零件的鋼。這類鋼基本上都是優質鋼或高級優質鋼,主要有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易切結構鋼、彈簧鋼、滾動軸承鋼等
2、工具鋼
一般用於製造各種工具,如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等。按用途又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量 具鋼。
3、特殊鋼
具有特殊性能的鋼,如不銹耐酸鋼、耐熱不起皮鋼、高電阻合金、耐磨鋼、磁鋼等。
4、專業用鋼
這是指各個工業部門專業用途的鋼,如汽車用鋼、農機用鋼、航空用鋼、化工機械用鋼、鍋爐用鋼、電工用鋼、焊條用鋼等。
5、按鋼的品質分
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合金工具鋼、彈簧鋼、軸承鋼等
鋼號後面,通常加符號「A」或漢字「高」以便識別。
『叄』 什麼叫鋼材的疲勞斷裂影響鋼材疲勞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鋼材的疲勞斷裂是微觀裂紋在連續反復荷載作用下不斷擴展直至斷裂的脆性破壞。
鋼材的疲勞強度取決於構造狀況(應力集中程度和殘余應力)、作用的應力幅、反復荷載的
循環次數。
『肆』 321不銹鋼圓鋼有裂紋是什麼原因
1、由表面折疊而引起的裂紋,裂紋與鋼材表面成15°~75°角,長約1.5~3.5mm,尾部呈漩渦狀,兩側輕微脫碳,脫碳層0.15~0.25mm,裂紋內有氧化鐵皮存在。其宏觀形態是在圓鋼表面沿軋制方向成直線狀或鋸齒狀,連續或斷續出現在鋼材的局部或全長。由此可知,這是在鋼材軋制過程中產生的折疊。產生折疊的主要原因是成品之前的軋件有耳子;其次,在軋制過程中各個道次所產生的耳子、飛邊、嚴重的刮傷、輥環破壞、輥槽嚴重磨損等情況,都可以使成品表面產生折疊;另外,如坯料的嚴重缺陷,如果清理不當也可能造成成品折疊。因此,減少或避免折疊出現的主要措施:①通過合理設計孔型,准確估計寬展,精確調整輥槽位置,減輕或消除成品前軋件的耳子、飛邊、刮傷等缺陷;②仔細清理坯料表面嚴重缺陷。
2、由鋼中夾雜物引起的裂紋,裂紋與鋼材表面成一定角度,長約1.0~2.5mm,兩側輕微脫碳,脫碳層0.10~0.15mm。裂紋兩側及尾部均有夾雜物存在,並有因此而形成的鐵素體帶
3、由皮下氣泡、表面裂紋等連。裂紋與鋼材表面垂直,長約0.8~1.5mm,兩側無脫碳,這是由皮下氣泡引起的裂紋。鋼水中含有大量氣體,當鋼水凝固時氣體即被排出而形成氣泡。靠近鑄坯外層的氣泡稱為皮下氣泡,呈蜂窩形垂直於鋼坯表面,鋼坯經軋制後,其內部的氣泡多數能夠焊合。但是皮下氣泡如果靠近鑄坯表面過近,在加熱時因為鋼坯表面的氧化或燒損而使氣泡暴露出來,氣泡內表面即被氧化,因而不可能再進行焊合,使鋼材表面產生裂紋。
措施
依據裂紋產生的原因,可以採用以下措施來減輕或避免裂紋的產生:①採用合理的脫氧合金化工藝,適當控制鋼水中氧含量,盡可能降低鋼水中夾雜物的含量;②在澆注過程採用全程保護澆注,避免鋼水二次氧化,提高鑄坯的純凈度,並減少鑄坯皮下氣泡的產生;③合理控制連鑄鋼水的過熱度,選用理化性能優良的保護渣,二次冷卻採用弱冷並保證均勻冷卻,避免鑄坯出現表面裂紋;④通過合理設計孔型,准確估計寬展,精確調整輥槽位置,仔細清理坯料表面嚴重缺陷減輕或消除成品前軋件的耳子、飛邊、刮傷等缺陷。
『伍』 不小於20公分的圓鋼用鋼錘從中間一砸就斷,這是什麼原理
你說的這個「圓鋼」應該不是「鋼」,而是「鑄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鐵」。
……從中間用鐵錘搜輪銷一砸就斷,說明這個材料的「脆性」十足,而「韌性」較桐晌差。
而「鋼」的機械性能「韌性十足,而脆性不是很大」,砸是砸不斷的。
鋼和鐵的區別:
1.鐵中的含碳量在0.0218%~2.11%之間的「黑色金屬」稱作「鋼」(而含碳量在0.0218%的低碳鋼常被稱作「熟鐵」);當含碳量大於>2.11%~4.3%的時候,稱作「鐵」。
2.密度,鋼的密度是7.8kg/cm^3,鐵的密度一般是小於<鋼的。鑄鐵的斷面一般能看到「孔隙」。
3.導電性,鋼和鐵都具有導電性。
4.機械性能:
(1)鋼的韌性好,脆性不大。
(2)鑄鐵的韌性差,脆性十足。
若干年前,曾經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晚》節目中,有一個僧人,手拿「鋼條」(實則是鑄鐵的),蹲著馬步,雙手舉起手拿著的「鋼條」往自己的「頭(骸骨)」上砸,……結果,頭沒有被「鋼條」砸壞,而「鋼條」確「斷」了。(說明這根「鋼條」很脆)。
5.金屬光澤,「灰鑄鐵」的斷口呈現「暗灰色」,並且反射光呈現出「漫反射」狀態;而鋼的斷口呈現出明世游顯的「金屬光澤」。
6.導熱性,鋼和鐵都具有導熱性。由於很多地方都使用「鑄鐵的」,如,北方取暖用的「暖氣片」就是採用鑄鐵材料製成的。其優點是:
(1)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2)由於鑄造的暖氣片表面呈現出「不光滑、凹凸不平」,因此,增加了「散熱面積」,所以,散熱效果良好。
而,採用鑄鐵製作的「鐵炒鍋」就沒有用「熟鐵」製作的炒勺好了。主要是「粘」鍋。(也就是北方人稱作的「嘎巴鍋」)
7.還有「強度和硬度」等指標。就不詳細描述了。
『陸』 圓盤形的鍛件出現大批量的裂紋是什麼情況端面少外圓多
有兩種原因:
1,如果原料是厚板坯,並且是用乙炔切割下料,因原料質量差,被切割過的部位就會有細裂紋,鍛造時出現在鍛件的外徑。
2,加熱溫度過高,超過1200°,即俗語講的過火租嫌了,學名叫晶粒粗大慧型野,就會在外徑前喊部位及端面少量部位出現裂紋。
『柒』 圓鋼熱墩開裂
20CrMnTi(H)圓仿配鋼的硬度比較高,有一部分圓鋼在下料剪切時比較困難,容易造成剪切刀具刃口崩裂,而剪切下來的棒料放置一段時間(12h以上)端面出現貫穿裂紋,說明剪切之後棒料存在較大的殘余應力。
理論分析認為造成圓鋼端部開裂的可能因素較多,但歸根到底應為應力開裂,該應力包括溫度應力、組織應力和形變應力。端部開裂一般是各個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有某一種因素為主要原因,佔主導作用,而其中剪切為直接原因或誘因。具有形變時效的特徵。
Cr、Mn等合金元素在鋼中的擴散系數遠小於碳元素,其在鋼中的擴散系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含Cr、Mn等合金元素的鋼應在高溫區加熱,以利於其均勻擴散。Cr、Mn的配合可明顯推遲奧氏體向鐵素體和珠光體的轉變,在較寬的冷卻速度范圍內獲得貝氏體組織,甚至馬氏體組織。因此20CrMnTi(H)在加熱不充分的情況余塌下,微觀組織內偏析嚴重,導致偏析區形成馬氏體和貝氏體組織。當對圓鋼進行低溫剪切時,巨大的剪切應力和剪切變形使偏析區內馬氏體和貝氏體組織產生微裂紋。在鋼材存放期間,變形區內的殘余應力很可能使微裂紋擴展,發展成端面上的宏觀裂紋,即剪切端部裂紋。同時,殘余應力因釋放而降低。然而,當提高剪切溫度到350℃以上時,由於鋼材有較好的韌塑性,同時溫度較高,變形應力容易得到釋放,殘余應力較低,因此出現裂紋的幾率較小。
由上述分析可知,20CrMnTi(H)圓鋼備毀指出現剪切端面裂紋的基本原因是鋼中組織微觀區域內成分的偏析使其在冷卻過程中出現了脆性的馬氏體和貝氏體,而剪切溫度較低是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