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響鋼材可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如何影響
化學成分、冶煉軋制狀態,熱處理狀態、組織狀態和力學性能等。其中化學成版分(包括雜質的分布與含量)權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一般情況下碳當量小於0.50%時,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碳當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逐漸變差。壓力容器用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的碳含量(質量分數)均不大於0.25%。以Q345R (16MnR)為例,其最大碳當量為0.47%,具有較好的焊接性,只有當厚度大於30mm時,才要求焊前預熱至1000℃以上。
(1)鋼材的焊接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般針對不同情況應該分別選擇相應長弧或短弧能得到較好的焊接質量和工作效率,如打底焊接時為了能得到較好的熔深應該採用短弧操作,填充焊或蓋面焊接時為了得到較高的效率和熔寬可以適當加大電弧電壓。
施焊時不根據坡口形式、焊接層數、焊接形式、焊條型號等適當調整電弧長度。由於焊接電弧長度使用不當,較難得到高質量的焊縫。
❷ 鋼材的焊接特性受什麼影響
1.
影響鋼材可焊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學成分。在各種元素中,碳的影響最明顯,其它元素的影響可摺合成碳的影響,因此可用碳當量方法來估算被焊鋼材的可焊性。硫、磷對鋼材焊接性能影響也很大,在各種合格鋼材中,硫、磷都要受到嚴格限制。
碳當量經驗公式:
w=w(C)+1/6[w(Mn)]+
1/5[w(Cr)+w(Mo)+w(V)]+1/15[w(Ni)+w(Cu)]
當w<0.4%~0.6%時,鋼的焊接性良好,應考慮預熱。
當w=0.4%~0.6%時,焊接性相對較差。
當w>0.4%~0.6%時,焊接性很不好,必須預熱到較高溫度。
2.
金屬材料的可焊性是指被焊金屬在採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藝參數及結構型式條件下,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
3.
鋼材塑性良好,淬硬傾向不明顯,可焊性良好。
鋼材塑性下降,淬硬傾向明顯,可焊性較差。
鋼材塑性較低,淬硬傾向很強,可焊性不好。
4.
常用鋼材的可焊性一般為低碳及低合金鋼較好,中碳及中合金鋼較差,高碳及高合金鋼最差。
5.
鑄鐵含碳量高,組織不均勻,塑性很低,屬於可焊性很差的金屬材料,因此不應該考慮鑄鐵的焊接構件。鑄鐵的焊接主要是焊補工作。鑄鐵焊補時熔合區易產生白口組織,易產生裂縫,易產生氣孔。
6.
有色金屬可焊性較差,一般用氬弧焊方法焊接。
❸ 常用的鋼材五大元素影響鋼材焊接性能主要元素是什麼
常用的鋼材五大元素影響鋼材焊接性能主要元素是碳,硅,錳,磷,硫。
1.
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於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2.
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3%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6%,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於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
3.
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5%。在碳素鋼中加入0.7%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
4.
磷是鋼中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因此通常要求鋼中含磷量小於0.045%,優質鋼要求更低些。
5.
硫在通常情況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
❹ 鋼材的焊接性能與什麼有關
首先與鋼材的化學成份有關,其次與熔點、膨脹率、導熱率等物理性能有關,還與你採用的焊接工藝相關。總之影響鋼材焊接性能的因素是很多的。
你首先要明確鋼材的焊接性能和鋼材的可焊性是不同的概念。
❺ 影響金屬材料焊接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的因素有:一
是所用的焊接材料(焊條、焊絲)要與母材相符;二是嚴格選擇焊接參數(電流、電壓、焊接材料的直徑、保護氣體的選擇);三是焊接前的母材處理(如預熱、清潔等事宜)。
❻ 影響焊接性的因素有那些
隨著越來越多的無鉛電子產品上市,可靠性問題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問題。與其它無鉛相關問題(如合金選擇、工藝窗口等)不同,在可靠性方面,我們經常會聽到分歧很大的觀點。一開始,我們聽到許多「專家」說無鉛要比錫鉛更可靠。就在我們信以為真時,又有「專家」說錫鉛要比無鉛更可靠。我們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呢?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無鉛焊接互連可靠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取決於許多因素,我們簡單列舉以下七個方面的因素:
1)取決於焊接合金。對於迴流焊,「主流的」無鉛焊接合金是Sn-Ag-Cu(SAC),而波峰焊則可能是SAC或Sn-Cu。SAC合金和Sn-Cu合金擁有不同的可靠性性能。
2)取決於工藝條件。對於大型復雜電路板,焊接溫度通常為260(C,這可能會給PCB和元器件的可靠性帶來負面影響,但它對小型電路板的影響較小,因為最大迴流焊溫度可能會比較低。
3)取決於PCB層壓材料。某些PCB (特別是大型復雜的厚電路板)根據層壓材料的屬性,可能會由於無鉛焊接溫度較高,而導致分層、層壓破裂、Cu裂縫、CAF (傳導陽極絲須)失效等故障率上升。它還取決於PCB表面塗層。例如,經過觀察發現,焊接與Ni層(從ENIG塗層)之間的接合要比焊接與Cu (如OSP和浸銀)之間的接合更易斷裂,特別是在機械撞擊下(如跌落測試中)。此外,在跌落測試中,無鉛焊接會發生更多的PCB破裂。
4)取決於元器件。某些元器件,如塑料封裝的元器件、電解電容器等,受到提高的焊接溫度的影響程度要超過其它因素。其次,錫絲是使用壽命長的高端產品中精細間距的元器件更加關注的另一個可靠性問題。此外,SAC合金的高模量也會給元器件帶來更大的壓力,給低k介電系數的元器件帶來問題,這些元器件通常會更加易失效。
5)取決於機械負荷條件。SAC合金的高應力率靈敏度要求更加註意無鉛焊接界面在機械撞擊下的可靠性(如跌落、彎曲等),在高應力速率下,應力過大會導致焊接互連(和/或PCB)易斷裂。
6)取決於熱機械負荷條件。在熱循環條件下,蠕變/疲勞交互作用會通過損傷積聚效應而導致焊點失效(即組織粗化/弱化,裂紋出現和擴大),蠕變應力速率是一個重要因素。蠕變應力速率隨著焊點上的熱機械載荷幅度變化,從而SAC焊點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能夠比Sn-Pb焊點承受更多的熱循環,但在「比較嚴重」的條件下比Sn-Pb焊點承受更少的熱循環。熱機械負荷取決於溫度范圍、元器件尺寸及元器件和基底之間的CTE不匹配程度。
例如,有報告顯示,在通過熱循環測試的同一塊電路板上,帶有Cu引線框的元器件在SAC焊點中經受的熱循環數量要高於Sn-Pb焊點,而採用42合金引線框的元器件(其PCB的CTE不匹配程度更高)在SAC合金焊點中比Sn-Pb焊點將提前發生故障。也是在同一塊電路板上,0402陶瓷片狀器件的焊點在SAC中通過的熱循環數量要超過Sn-Pb,而2512元器件則相反。再舉一個例子,許多報告稱,在0℃和100℃之間熱循環時,FR4上1206陶瓷電阻器的焊點在無鉛焊接中發生故障的時間要晚於Sn-Pb,而在溫度極限是-40℃和150℃時,這一趨勢則恰好相反。
7)取決於「加速系數」。這也是一個有趣的、關系非常密切的因素,但這會使整個討論變得復雜得多,因為不同的合金(如SAC與Sn-Pb)有不同的加速系數。因此,無鉛焊接互連的可靠性取決於許多因素。這些因素錯綜復雜、相互影響,其詳細討論可以
❼ 鋼材的焊接性主要取決於什麼
一般來說是含碳量影響金屬的可焊性:
普通名字
碳含量
應用
可焊性
工業純鐵
最大回0.03%
鍍鋅和深度引長
非常好答
低碳鋼
最大0.15%
焊條,各種形狀的板,
非常好
低碳鋼
0.15%-0.30%
各種結構形狀的板和條
好
中碳鋼
0.30%-0.50%
機器零部件
中等(預熱且經常要求後熱)
高碳鋼
0.50%-1.00%
彈簧,模具,鐵軌
低(沒有適當的預和後熱很難焊接)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像硫、鉻等…一般情況下鐵基金屬你就記住含碳量影響且隨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❽ 鋼材的焊接性能與什麼有關
鋼材的焊接性能與鋼材的化學成份有關,其次與熔點、膨脹率歷咐、導熱率等物理性能有關,還與採用的焊接工藝有關,影響鋼材焊接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鋼材焊接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掘桐於它的化學組成。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即金屬梗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於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
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所以,常把鋼中含碳量的多少作為判別鋼材焊接性的主要標志。隨著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紋傾向,所以,含碳判爛坦量大於0.25%的鋼材不應用於製造鍋爐、壓力容器的承壓元件。
❾ 影響可焊性的因素
1、影響鋼材可焊性的抄因襲素主要是它的化學組分。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說金屬含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
2、焊接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採用一定的焊接工藝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規范及焊接結構形式等條件下,獲得優良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 一種金屬,如果能用較普通又簡便的焊接工藝獲得優質接頭,則認為這種金屬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3、鋼中碳元素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於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常把鋼中含碳量的多少作為判別鋼材焊接性的主要標志。含碳量小於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塑性和沖擊韌性優良,焊後的焊接接頭塑性和沖擊韌性也很好。焊接時不需要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焊接過程普通簡便,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紋傾向。
❿ 影響構件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
1、硫,硫化物產生的低熔點使鋼材在焊接在焊接時產生熱裂紋,形成熱脆現象
2、磷,磷是鋼材中的有害元素,可加大鋼材的冷脆性,也使鋼材的可焊性降低
3、碳,隨著碳含量的增加鋼材的可焊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