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溫和低溫對鋼材一般有什麼影響
隨著溫度的升高,鋼材一般表現為強度降低,塑性韌性升高;鋼材在高溫下,即使所受的應力小於在該溫度下的屈服點,也會發生緩慢的連續的塑性變形,即蠕變現象,鋼材因材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開始發生蠕變溫度,對碳素鋼為300-----350度,,對合金鋼,大約400度以上出現蠕變現象,溫度波動將會使蠕變極限降低; 在溫度長期作用下,碳鋼約在450度以上,0.5%Mo鋼約在480度以上開始石墨化.石墨化會導致鋼材的強度,彎曲 角和沖擊韌性降低;溫度愈高,鋼材的球化過程愈快;合金鋼材的時效過程與溫度有很大關系,溫度愈高,時效過程時間愈短;鋼材在一定應力狀態下,因高溫影響,將發生金屬的鬆弛,金屬在高溫下易發生氧化和腐蝕。 低溫時,大多數鋼材的屈服強度有所增加,而韌性下降。這種變化並不是一個連續的漸變過程,而是當溫度降到某一臨界溫度時沖擊韌性急劇下降,拉伸破壞不顯現屈服突然脆斷。金屬材料在低溫下呈現的脆性稱為冷脆性,材料由延性破壞轉變到脆性破壞的臨界溫度稱為韌脆轉變溫度。為防止發生低溫脆性破壞,鋼材的最低允許工作溫度就應高於韌脆轉變溫度的上限。
⑵ 鋼材 加熱 變形
用以製造高溫承壓元件的鋼管
1 具有足夠的蠕變強度、持久強度和持久塑性
通常以持久強度為設計依據,保證在蠕變的條件下安全運行
2 具有良好的高溫組織穩定性
長期高溫下不發生組織變化
3 具有良好的的高溫抗氧化性
要求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的氧化腐蝕速度小於0.1mm/a
4 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性
要求冷加工性(冷態彎曲)和焊接性
2. 鍋爐與壓力容器用鋼的分類
一、工作溫度低於500℃的鋼材
碳素鋼和低合金結構鋼
1 鐵素體-珠光體結構鋼
屈服強度σs為300-450MPa
16Mn,15MnV,15MnVN加入合金元素,固溶強化,結晶強化作用
2 低碳貝氏體類型鋼
屈服強度σs為500-700Mpa
14CrMnMoVB延緩奧氏體分解,得到貝氏體,增加強度
3 馬氏體型調質高碳鋼
屈服強度σs為600Mpa以上
18MnMoNb和14MnMoNbB正火加回火,有良好的低溫韌性
二、工作溫度高於500℃的鋼材
低合金熱強鋼和奧氏體不銹鋼
1 低合金珠光體熱強鋼
15CrMo和12Cr1MoV,結晶強化,沉澱強化
2 低合金貝氏體熱強鋼
12Cr2MoWVTiB和12Cr3MoVSiTiB,特點:合金數量多而量少,高溫強度高,抗氧化性強
3 奧氏體不銹鋼
18-8型鉻鎳奧氏體不銹鋼:1Cr18Ni9Ti和0Cr18Ni9Ti,高溫強度高,抗氧化性強,且具有很高的韌性和較好的加工工藝性
3. 碳素鋼
一、碳素鋼中主要成分對性能的影響
1 碳的影響
碳增加,強度增大,塑性減少,可焊性變差,時效敏感性降低
2 錳的影響
脫氧(FeO)脫硫,改善熱加工性能
3 硅的影響
脫氧
4 硫的影響
熱脆性
5 磷的影響
冷脆性
6氧的影響
降低強度、塑性
7 氮的影響
提高強度、硬度,降低塑性
8 氫的影響
氫脆
二、碳鋼的分類
化學成分:高(含碳量在於0.65%)、中(含碳量0.25-0.65%)、低碳鋼(含碳量小於0.25%)
用途:普通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和碳素工具鋼
1 普通碳素結構鋼
甲類鋼:按機械性能供應(A),鋼板,角鋼等
2 優質碳素結構鋼
按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供應
含碳量低:鋼板、容器、螺釘、螺母
含碳量中:齒輪、軸
含碳量高:彈簧、鋼絲繩
3 碳素工具鋼(T)
高硬度和耐磨性,製造刀具、量具、模具
三、鍋爐與壓力容器常用碳素鋼
承壓元件主要使用低碳鋼,因為塑性、韌性、加工工藝性和可焊性好
(1) 優質碳素結構鋼
10號和20號無縫鋼管
20號鋼含碳量比10號鋼多一倍,強度高,屈服極限σs和強度極限σb高20%,時效敏感性低,多採用20號鋼
(2) 專用碳素鋼
A3g A3R 15g 20g,沖擊韌性好,金屬表面和內部缺陷少
4. 普通低合金結構鋼
低合金鋼是在碳素鋼的基礎上加入少量Si,Mn,Cu,Ti,V,Nb,P等合金元素構成的,它的含碳量較低,多數小於0.2%。其組織多數仍為F+P。由於少量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鋼材的強度,並改善了鋼材的耐腐蝕性能和低溫性能。
低合金鋼可軋製成各種鋼材,如板材,管材,棒材和型材等。它廣泛用於製造遠洋輪船、大跨度橋梁,高壓鍋爐,大型容器,汽車,礦山機械及農業機械等。
大型化工容器材料採用16MnR,生量比碳鋼可減輕1/3。用15MnV製造球形貯罐,與碳鋼相比節省45%。
焊接
5. 低合金熱強鋼
在原油加熱,裂解,催化設備中,常用到許多能耐高溫的鋼材。如裂解爐管,要求承受650~800℃高溫。
20號鋼在540℃下於氧化性氣體中,因氧化強度只有50MPa。因為石墨化。
常用的抗氧化鋼
——Cr13SiAl,Cr25Ti,Cr17Ti,Cr25Ni2
熱強鋼
——12CrMo,Cr5Mo,1Cr18Ni9Ti,Cr25Ni20
6. 不銹耐酸鋼
是不銹鋼(耐大氣)和耐酸鋼(不銹)的總稱,
鉻不銹鋼——1Cr13多用作化工機器中受力大的耐蝕零件,如軸,活塞桿,閥件,螺栓,浮閥等
0Cr13,Cr17Ti F組織,有良好塑性
鉻鎳不銹鋼——1Cr18Ni9 18-8不銹鋼
有較高的抗拉強度,較低屈服點,極好的塑性和韌性,焊接性能和冷彎成型性能好,用來製造貯罐,塔器,反應釜,應用最廣。
7. 低溫用鋼
深冷分離,空分,液化氣貯罐低溫使用。
低溫鋼平均含碳量0.08~0.18%,單相F組織,加入適量的Mn,Al,Ti,Nb,Cu,V,N等元素改善鋼的綜合機械性能。
常用低溫用鋼
1) 低合金低溫用鋼
16MnDR -40℃ 機械性能優於一般低碳鋼
2) 鎳鋼
2.25% -60℃
3.5% -100℃
9% -200℃
3) 高錳奧氏體鋼
15Mn25Al4 其中Mn是形成A的基本元素,Al作為穩定A的元素。
4) 鉻鎳奧氏體不銹鋼
18-8奧氏體不銹鋼
國外低溫設備用鋼,以高鉻鎳為主,其次用鎳鋼,銅,鋁。
⑶ 何謂石墨化石墨化的目的是什麼
石墨化多用於指鋼的石墨化。鋼件在工作溫度和應力長期作用下,會使碳化物分解成游離的石墨,稱為石墨化。
很少人會希望自己的材料石墨化,因為石墨化會使鋼的強度和塑性顯著降低而引起鋼件脆斷,所以一般都是預防石墨化,很少有直接讓剛才石墨化的。
抑制措施
向鋼中加入Cr、Ti、Nb等合金元素,均能阻止石墨化過程;另外,在冶煉時不能用促進石墨化的Al脫氧;採用退 火或回火處理也能減少石墨化傾向。
要阻止石墨化現象,可在鋼中加入與碳結合能力強的合金元素,如鉻、鈦、釩等,但硅、鋁、鎳等卻起促進石墨化的作用。設計中可以採取的措施有:改變材質,如選擇適合於中溫條件下使用的壓力容器用Cr-Mo鋼;降低容器的設計使用壽命;適當提高容器的殼體厚度和降低受壓元件應力水平等。
⑷ 耐熱鋼在高溫情況下會發生哪些組織變化
1.碳化物的球化。高溫下珠光體的碳化物由片狀變為球狀,轉變後,鋼的蠕變內強度下降。
2.石墨化容。高溫作用下,耐熱鋼組織中的滲碳體易分解為鐵和石墨。
3.固溶體中合金元素的貧化。高溫下,耐熱鋼的原子擴散能力增加,導致合金元素的固溶體和碳化物之間的重新分配。
蠕變也是因為長期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產生的。
⑸ 影響鋼材石墨化的因素是什麼
首先是使用的溫度,這是決定因素,其次是暴露在石墨化溫度范圍內的操作時間,這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建議樓主將問題講的詳細一點
⑹ (討論)鋼材石墨化的原因及其對鋼的性能有什麼影響
T10鋼進行多次的球化退火,或球化退火保持時間太長,特別是鋼中SI的含量高,更易促進石墨化現象 出現此種現象,不易淬硬,鋼的脆性增加。 至於CR12系列鋼的石墨化,本人不知。至於採用石墨化的CR12做拉絲模,壽命更長,本人不能理解。的確,石墨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那如此說來,何不採用合金鑄鐵做拉絲模呢?壽命豈不是更萇?請陸工解答
⑺ (討論)鋼材石墨化的原因及其對鋼的性能有什麼影響
T10鋼進行多次的球化退火,或球化退火保持時間太長,特別是鋼中SI的含量高,更易促進石墨化現象
出現此種現象,不易淬硬,鋼的脆性增加。
至於CR12系列鋼的石墨化,本人不知。至於採用石墨化的CR12做拉絲模,壽命更長,本人不能理解。的確,石墨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那如此說來,何不採用合金鑄鐵做拉絲模呢?壽命豈不是更萇?請陸工解答
查看原帖>>
⑻ 長期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鋼材,會產生哪些組織劣化
在室溫條件下,鋼材的金相組織一般都相當穩定。但是,在高溫條件下,金屬原子的擴散活動能力增大,鋼材的組織結構將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導致鋼材的性能發生變化。溫度愈高,原子的擴散能力愈強,在高溫下使用的時間愈長,原子擴散得愈多,鋼材的組織結構變化也就愈大。
長期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鋼材,產生危害性的組織變化主要有:珠光體球化、石墨化及固溶體中合金元素的貧化。
常用的各種碳鋼及低合金鋼大都是珠光體鋼。這種鋼的正常組織由珠光體與鐵素體組成。其中,珠光體又是由鐵素體和滲碳體呈薄片狀相互間夾而成,即片狀珠光體。片狀珠光體是一種不穩定的組織,當溫度較高時,原子的活動能力增強,擴散速度增加,珠光體中的片狀滲碳體逐漸轉變成球狀,再逐漸聚集成大球團,這種現象稱為珠光體球化。珠光體球化會降低材料的室溫強度,在中度球化的情況下,將使低碳鋼和低碳鉬鋼的強度降低10-15,當嚴重球化時,強度降低約20-30。另外,珠光體球化還會使材料的蠕變極限和持久強度明顯降低,加速高溫承壓部件在使用過程中的蠕變速度,減少工作壽命,導致鋼材在高溫和應力作用下的加速破壞。
石墨化主要發生在低碳鋼和含鉬量0。5的低碳合金鋼上。在高溫和應力的長期作用下,這種鋼的組織中的滲碳體,自行分解為鐵和石墨,這個過程稱為石墨化。開始時,石墨以微細的點狀出現在金屬內部,以後,逐漸聚集為愈來愈粗的顆粒。石墨的強度極低,石墨化使金屬材料的常溫及高溫強度下降,沖擊韌性下降更大。如果石墨成鏈狀出現,則非常危險。
長期在高溫和應力條件下工作的鋼材,由於高溫使合金元素原子的擴散能力增加,會導致合金元素在固溶體和碳化物相之間發生轉移過程。那些對固溶體起強化作用的合金元素,如鉻、鉬、錳等,會不斷地脫溶,而碳化物相中的合金元素會逐漸增多,即合金元素由固溶體向碳化物轉移,出現固溶體中合金元素的貧化現象。合金元素轉移的結果,使材料的高溫強度(蠕變極限和持久強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