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買的鋼材太脆了,一敲就碎,怎麼增加韌性。 需要詳細的操作方法
採用退火熱處理,就是加熱後緩慢冷卻即可,具體要看你鋼材的牌號。
② 如何增加鋼材的韌性
要增加鋼材的韌性就進行退火處理。65Mn是彈簧鋼由於它的紅硬性不太好,不可以做切削刀具。它可以做家用刀具、武術刀具較好。
切割硬塑料所用的刀具很多,但是還是選用Tr15經濟,其它的造價太高,效果也不是多明顯。如:塗層刀具、陶瓷刀具、復方碳化硼等。
③ 怎麼提高低碳鋼調質處理後的沖擊韌性
低碳鋼何來「保留一些比如殘奧等韌性相」?就碳素鋼而言含碳達到0.40%以上才會在淬版火後組織中開始出現殘留權奧氏體,低碳鋼得到板條狀馬氏體韌性本身較好,如還需提高的話則考慮充分回火或提高溫度回火。還可以用前期預先正火細化晶粒的辦法來提高強韌性。 []
④ 怎麼能使鋼絲變軟易彎曲增加韌性
要鋼絲變軟易彎曲增加其韌性,只有通過熱處理來改變,比如退火等。
⑤ 為提高高錳耐磨鋼的韌性常用的熱處理工藝叫什麼
需要。 1.高錳鋼常規熱處理工藝普通熱處理:1000~1100℃加熱,保溫或先加熱到650~700℃保溫一段時間再加熱至1050~1100℃然後淬火。對厚薄懸殊、形狀復雜的大件,在650~700℃保溫一段時間,對減少變形開裂是有利的,而對厚薄均勻、形狀簡單的不易開裂的小件,則無保溫的必要。對普通高錳鋼採用普通熱處理是經濟有效的。 1)ZGMn13高錳鋼鑄件熱處理工藝,ZGMn13高錳鋼鑄件屬於小件、簡單件和不堆積加熱的,可在<750℃入爐,以中、高速直接升溫至淬火溫度,按最大厚度1.3~1.4min/mm(火焰爐)保溫後淬火,即可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簡單的大型重厚件、堆積裝爐件、中等復雜件,可在≤650℃入爐,於650~700℃按最大厚度1.5 min/mm均溫,並按堆積厚度修正,均溫後塑性已有提高,宜用較快速度升溫。火焰爐溫度不均,升溫速度可用250~400℃/h;電爐較均勻,可用300~650℃/h;鹽浴爐溫度更均勻。厚50mm的球磨機襯板,電爐680℃預熱後,直接入1070℃鹽浴爐內,保溫15 min淬火,不致產生裂紋,並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實踐經驗證明:火焰爐與電爐高溫保溫系數按≈0.8min/mm計算;鹽浴爐按0.3~0.4 min/mm計算,即可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並不致出現裂紋。特殊大、重、厚薄懸殊的復雜件,如大型鄂式破碎機齒板,外形尺寸50~100mmΧ850mmΧ1500mm,壁厚50~100mm,單重900kg,採用火焰爐加熱。其熱處理工藝為:採用<300℃入爐,至300℃保2h,再用60℃/h升溫6h,至650~700℃保溫3h,再以100℃/h升溫4h,至1050~1100℃保溫6h淬火,均未發現裂紋。高溫保溫系數可採用1.5~1.8min/mm;保溫2.5~3h,甚至採用保溫系數1~1.2min/mm;保溫1.67~2h,都能使碳化物溶解擴散均勻,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減少表層脫碳、脫錳,提高耐磨性,減少裂紋廢品率,降低能耗。 2)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高錳鋼耐磨鑄件,須經1050~1100℃高溫加熱水韌處理,以獲得高韌性的奧氏體組織;在高的沖擊載荷作用下,鋼件表面奧氏體組織不斷發生形變硬化,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原用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工藝周期長,耗費能量較大。 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為:工件裝爐後以≤70℃/h的升溫速度緩慢加熱到700℃,然後再以≤100℃/h的升溫速度加熱到1050~1100℃,均溫2h,保溫2~3.5h,保證足夠的均熱時間,便於碳化物充分溶解。由於取消了低溫停留和中間保溫時間,縮短了工藝周期,由16h縮短到14h,煤氣消耗量由11694m3/爐下降到8256 m3/爐。產品質量合格,沒有發生過裂紋。 2.高錳鋼節能熱處理工藝——利用鑄造余熱直接淬火鑄件澆注落砂後,在1050~1100℃直接淬火或高溫出型後馬上裝爐升溫1050~1100℃均勻化後出爐淬火。高錳鋼破碎機牙板直接水淬工藝,高錳鋼(Mn13)鑄件為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均需進行水韌處理,以提高壽命。以前是鑄件澆注後在砂型中冷卻,經過開箱清理再進窯加熱到1050~1100℃,保溫一段時間使奧氏體均勻化後在水中急冷,以獲得常溫下的奧氏體組織。但由於使用燒煤加熱窯,升溫速度、保溫時間等均掌握不準,經常造成過燒或未燒透而發生淬裂報廢,並且處理時間長,消耗大量的煤炭、電力和人力。當高錳鋼鑄件澆注後,在砂型中溫度為1000~1100℃時,也具有單一奧氏體組織,這時如在水中急冷也能達到水韌處理的目的。因此,在不增加任何設備的情況下,對高錳鋼牙板製造工藝進行了適當的改進,進行了直接水。根據牙板的重量和厚度,在牙板澆注後半小時到1小時開始將帶牙板的鑄型吊運到清砂工部,吊運過程中不開箱,只需將砂箱翻轉180o,將牙板的牙面朝上露在外面即可。這時候鑄件溫度較高約為1100℃左右,立即將帶著牙板砂箱入水爆池進行水爆。因這時鑄件溫度較高而砂型溫度較低,所以一開始不產生水爆 ,必須採取引爆措施,即將砂箱在池壁上撞擊數次,引起水爆,在水中冷卻15~20min,當牙板溫度將到200℃以下時,才能把牙板吊起,這樣直接水淬過程就完成了。然後再去吊第二箱、第三箱……直到處理完。在水爆過程中,牙板入水深度控制在水面以下400~600mm,水溫不超過40℃,水中含泥量不超過7%(質量分數)。 3.高錳鋼細晶處理 細晶熱處理:把鑄件加熱1000~1200℃固溶處理後,再在500~700℃進行珠光體化處理,最後在950~1100℃再進行固溶處理,以達到晶粒細化,提高韌性及耐磨性目的。
⑥ 怎樣增加鋼鐵的硬度,和韌度
硬度:
在熱處理過程中,通過淬火,滲碳,滲氮,來提高硬度。
韌度版:
化物分布均勻、權顆粒尺寸細小的鋼韌性高,而碳化物分布不均勻、粗大角狀碳化物多的鋼韌性差;熱處理是影響高速鋼韌性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隨淬火溫度升高,鋼的韌性下降;回火溫度較低和回火程度不充分時,也會顯著降低鋼的韌性。
⑦ 如何在不降低鋼鐵材料強度的同時有效提高韌性,有哪些途徑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
1.
金屬材料強度版
金屬及合金主要是以金屬鍵合方式結合的晶體權。完美金屬的理論抗拉強度是指與結合鍵能(結合力和結合能)相關的材料物理量(雙原子作用模型),其影響因素可以從該模型去考慮(如溫度、鍵能、原子間距、點陣結合方式、原子尺寸、電負性電子濃度等,這些在金屬材料學應該都有);
由於實際的金屬及合金材料並非完美晶體,存在點、線、面缺陷(空位、位錯、晶界相界等)或畸變,為此材料強度遠低於它的理論強度。從缺陷的角度去考慮材料強化。工程及應用中最廣的的屈服強度,該強度發生在材料的塑性變形緊密相關,可以從金屬滑移及其機制去分析材料機制,(如位錯機制等,阻礙位錯運動的方式都為強化機制,如細晶強化、時效、固溶、形變強化)
2.
鋼的強化方式:
鋼一般指在鐵碳相圖中碳含量小於等於2.1%的一類鐵合金;其強化方式可以結合理論進行推廣。在考研相關問題中可以以有馬氏體相變的鋼為例進行述說。
結合化學成分、強化機制—固溶強化、相變強化、時效強化、奧氏體細晶強化,展開說明。
3.強度提高途徑則根據各類影響因素去歸納(熱處理、合金成分調整、形變硬化……)
最後預祝考研順利……
⑧ 鋼材的強度通過哪些方式可以予以提升鋼材的韌度以及強度
如圖1所示,合金元素可以溶解а - 鐵,導致а - 鐵晶格畸變,減少易流動的回錯位,產生固溶答強化作用,使鐵素體的強度,硬度增加。硅,錳可以顯著增加鐵素體的硬度和強度,但含量對韌性太小,影響不大。鉻,兩個元素的鎳含量,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提高鐵素體的硬度和強度,韌性得以提高。點擊看詳細2,合金元素可形成碳化物,鋼加強。點擊看詳細3,晶粒細化的合金元素可改善鋼的機械性能。點擊看詳細如圖4所示,在熱處理過程中,以改善鋼的性能。在加入合金元素,以提高淬透性和回火鋼的穩定性。點擊看詳細5,鋼可以得到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添加合金元素後,鋼可以得到各種特殊性能,如酸,鹼,高磁性,高溫等。
⑨ 怎麼樣提高鋼材韌性與硬度
一般通過熱處理解決。淬火處理一般提高鋼材的強度和硬度,表面淬火和整體淬火等等專。也可以屬採用化學熱處理,滲碳或滲氮等等。看你的鋼材是什麼型號,就採用相應的熱處理方法。
也是通過熱處理的方法提高鋼的韌性和抗沖擊值,如回火處理。
⑩ 低碳合金鋼通過熱處理提高強韌性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低碳合金鋼通過熱處理提高強韌性的主要途徑就是調質,也就是淬火加高溫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