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鋼材貿易中的利差是什麼意思

鋼材貿易中的利差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1-16 14:09:41

鋼材出口常用貿易術語

一、E組貿易術語 按E組的這一貿易術語達成的交易,在性質上類似於國內貿易。因為賣方是在本國的內地完成交貨,其所承擔的風險、責任和費用也都局限於出口國內,賣方不必過問貨物出境、入境及運輸、保險等事項,由買方自己安排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到約定的交貨地點接運貨物,所以,在賣方與買方達成的契約中可不涉及運輸和保險的問題。而且,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規定,賣方一般無義務提供出口包裝,也不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安排的運輸工具。如果簽約時已明確該貨物是供出口的,並對包裝的要求作出了規定,賣方則應按規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裝。如果雙方約定賣方要承擔將貨物裝上買方安排的運輸工具的義務,則應在合同中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但國際商會在《2000通則》的引言中指出,人們認為理想的是仍然保留EXW條件下賣方義務最小的傳統原則,其目的是適用於那些賣方不願意承擔任何裝貨義務的情況。 由於在EXW條件下,買方要承擔過重的義務,所以對外成交時,買方不能僅僅考慮價格低廉,還應認真考慮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以及運輸環節等問題,要權衡利弊,注意核算經濟效益。另外,按這一術語成交,買方要承擔辦理貨物出口和進口的清關手續的義務,所以還應考慮在這方面有無困難。如果買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辦理出口和進口手續,則不應採用這一術語成交。 二、F組貿易術語 F組中包括的三種貿易術語FCA、FAS和FOB,它們在交貨地點、風險劃分界限以及適用的運輸方式等方面並不完全相同,然而它們也有相同之處,其共同點是按這些術語成交時,賣方要負責將貨物按規定的時間運到雙方約定的交貨地點,並按約定的方式完成交貨。從交貨地點到目的地的運輸事項由買方安排,運費由買方負擔。買方要指定承運人,訂立從交貨地至目的地的運輸合同,並通知賣方。可見,按這些術語達成交易,賣方承擔的費用在交貨地點隨著風險的轉移而相應地轉移給了買方。另外,按照《2000通則》的解釋,採用這三種貿易術語成交時,均由賣方負責貨物出口報關的手續和費用;由買方負責貨物進口報關的手續和費用。 由於按F組術語成交時,賣方負責在交貨地點提交貨物,而由買方安排運輸工具到交貨地點接運貨物,所以,如何做好船貨的銜接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避免因貨等船或船等貨而造成當事人的損失,賣方和買方之間應加強聯系,將備貨和派船的情況及時通知對方,遇到問題加強協商,妥善解決。 三、C組貿易術語 C組貿易術語中的CFR和CIF是在裝運港交貨,風險劃分均以船舷為界,適用於水上運輸方式;CPT和CIP則是在約定地點向承運人交貨,風險劃分以貨交第一承運人為界,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但它們同為一組也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賣方在約定的裝運港(地)交貨後,還要負責辦理貨物從裝運港(地)到目的港(地)的運輸事項,並承擔相關費用,因按本組術語成交,貨價構成因素中都包括運費,故國際商會在《2000通則》的引言中稱本組術語項下「主要運費已付」。當然,其中的CIF和CIP下,賣方還要負責辦理貨運保險,並承擔保險費用。由於賣方承擔的風險仍然是在裝運港(地)交貨時轉移,所以,不應將它們看作是到貨合同。 C組術語下,風險劃分和費用劃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風險劃分在裝運港(地),費用劃分則是在目的港(地)。就是說,賣方雖然承擔從交貨地至目的地的運輸責任,並負擔相關費用,但是,他並不承擔從交貨地至目的地的運輸途中貨物發生損壞、滅失及延誤的風險。 四、D組貿易術語 D組包括的五種貿易術語中,除了DAF是在兩國邊境指定地點交貨外,其他四種術語都是在進口國的目的港或目的地交貨,這就與前面各組術語有了明顯的區別。按照D組術語成交的合同稱到貨合同(Arrival Contract),到貨合同是與裝運合同(Shipment Contract)相對而言的,按照F組、C組術語成交的合同稱作裝運合同,在裝運合同下,賣方要支付將貨物按照慣常航線和習慣方式運至約定地點所需的通常運輸費用,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在貨物以適當方式交付運輸之後發生意外而導致的額外費用,則由買方承擔。按D組術語成交時,賣方要負責將貨物安全及時地運達指定地點,包括邊境地點、目的港口以及進口國內地,實際交給買方處置,才算完成交貨。賣方要承擔貨物運至該地點之前的一切風險和費用。 可見,D組術語條件下,賣方所承擔的風險要大於前面各組,特別是按照DDP術語成交時,賣方負責將貨物交到進口國內的約定地點,承擔在此之前的一切風險、責任和費用,其中包括辦理貨物出口和進口的手續以及相關費用。所以,作為賣方在對外成交時,一定要認真考慮該項業務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風險以及可以採取的防範措施。另外,在打算採用DDP條件對外成交時,賣方還應考慮辦理進口手續有無困難,如果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取得進口許可證,則不應採用DDP條件成交。

② 我公司是鋼材貿易行業,該如何結轉成本

按實際銷售的數量結轉成本。單價以平均進價計算。到清點庫存時如果彼此不符可按盤盈或盤虧處理。

③ 信用利差收窄什麼意思

問題一:信用利差收窄什麼意思 信用利差是用以向投資者補償基礎資產違約風險的、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利差

問題二:信用利差收窄,對哪種債券影響最小 從我國2008年以來的信用債歷史情況來看,信用利差與基準利率的關系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特點:
(一)一般情況下,信用利差和基準利率的走勢是同向的
也就是說,基準利率下行的牛市過程中,信用利差一般會收縮,而基準利率上行的熊市中,信用利差一般會擴大。
(二)當基準利率快速轉向時,信用利差可能會有滯後反應
其表現為信用利差短時間內與基準利率的走勢相反,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轉為與基準利率走勢同向,也就是信用利差與基準利率走勢會出現短期背離。
(三)在不存在信用風險沖擊的情況下,無論熊市還是牛市,低評級債券的表現通常比高評級要好
也就是說,熊市中低評級債券收益率上行幅度通常比高等級小,而牛市中低評級債券收益率下行的幅度通常比高等級大。這體現出高票息較強的防禦性。熊市的例子有2009年、2012年下半年,牛市的例子有2010年前8月、2012年上半年、2013年前5月。我們認為形成這種規律與市場缺乏違約和金融脫媒化過程中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有關。
(四)一旦出現違約擔憂情緒或實質信用風險,無論基準利率走勢如何,低評級信用利差和評級間利差都會擴大
如果違約預期的增強疊加利率債調整和資金面緊張,其對收益率產生的負面沖擊會更大。歷史上受到違約因素沖擊的階段主要是2008年四季度、2011年(尤其三季度)、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尤其是超日債違約的3月)。其中2008年和2014年基準利率處於牛市環境,2011年處於熊市環境。違約導致的利差擴大歷史上持續時間不長,但殺傷力大。如果不能安全度過這些高危時期(避免大量違約並扛住流動性沖擊),就無從實現低等級相對高的票息回報。

問題三:信用利差收窄對對以下哪種債券的影響最小 從我國2008年以來的信用債歷史情況來看,信用利差與基準利率的關系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特點:
(一)一般情況下,信用利差和基準利率的走勢是同向的
也就是說,基準利率下行的牛市過程中,信用利差一般會收縮,而基準利率上行的熊市中,信用利差一般會擴大。
(二)當基準利率快速轉向時,信用利差可能會有滯後反應
其表現為信用利差短時間內與基準利率的走勢相反,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轉為與基準利率走勢同向,也就是信用利差與基準利率走勢會出現短期背離。
(三)在不存在信用風險沖擊的情況下,無論熊市還是牛市,低評級債券的表現通常比高評級要好
也就是說,熊市中低評級債券收益率上行幅度通常比高等級小,而牛市中低評級債券收益率下行的幅度通常比高等級大。這體現出高票息較強的防禦性。熊市的例子有2009年、2012年下半年,牛市的例子有2010年前8月、2012年上半年、2013年前5月。我們認為形成這種規律與市場缺乏違約和金融脫媒化過程中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有關。
(四)一旦出現違約擔憂情緒或實質信用風險,無論基準利率走勢如何,低評級信用利差和評級間利差都會擴大
如果違約預期的增強疊加利率債調整和資金面緊張,其對收益率產生的負面沖擊會更大。歷史上受到違約因素沖擊的階段主要是2008年四季度、2011年(尤其三季度)、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尤其是超日債違約的3月)。其中2008年和2014年基準利率處於牛市環境,2011年處於熊市環境。違約導致的利差擴大歷史上持續時間不長,但殺傷力大。如果不能安全度過這些高危時期(避免大量違約並扛住流動性沖擊),就無從實現低等級相對高的票息回報。

問題四:為什麼信用利差可以衡量風險偏好 自2008年開啟中期票據發行以來,我國信用債券市場經歷了6年的高速成長期,信用債託管余額從當時的8000多億元迅速上升至目前的10萬億元,佔全部債券託管余額的比例也從6.4% 大幅提升至32.6%。信用債券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定向融資工具、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資產支持票據等品種不斷推出。同時,我國信用債發行人的信用資質也伴隨市場的擴容有所下沉,中低評級債券佔比不斷放大,宏觀經濟下行周期所帶來的信用事件爆發概率有所上升。如何實現信用債的精準定價、發現「信用利差」的內在變動規律也成為市場越來越關注的命題。
研究企業債券信用利差的決定因素不僅有利於信用風險的管理和信用產品的一級發行定價,也可以幫助二級投資者判斷企業債券相對於國債、金融債等利率品種的相對投資價值,進而為其把握投資時機、選擇投資品種提供研究支撐和決策依據。
雖然我國信用債市場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投資者也經歷了比較完整的經濟和貨幣周期,我們希望藉此文總結出一些適合我國市場特色的信用利差運行特點及運行規律,發掘並提煉我國信用利差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給投資者在二級市場把握信用利差變化、進行投資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
信用利差理論概述
信用利差是指信用債收益率與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之間的利差,可以理解為對投資者承擔的違約風險的補償。國外通常的計算方法是用信用債收益率減去相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信用利差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Fisher(1959)對信用風險升水決定因素的開創性研究成果。之後Beaver對信用風險進行了定量研究,於1966 年首次驗證了公司財務數據中包含著豐富的違約信息。此後,Black&Scholes提出了期權定價的經典公式,Merton又將這個期權定價公式引入了債券信用風險定價中,被稱為「結構模型」。在綜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00 年以後發展的「分解模型」逐漸成為美國債券市場信用利差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人物有Edwin J. Elton(2001)、Driessen(2003)、Amato(2003)、Phihpov(2004)等。該模型認為影響企業信用利差的主要因素來自違約風險因素、稅收因素、流動性風險因素,以及其他系統性因素等。但是由於信用利差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國外的研究也尚未找到一個通用的模型來解釋信用利差變化。
盡管國外信用利差理論模型仍無法非常精確地分解信用利差並解釋其成因,但並不妨礙我們把信用利差簡單分為風險溢價、預期損失、流動性溢價和稅收利差等幾個部分,以便分別研究可能影響這些部分的主要因素(見圖1)。
特別重要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影響信用利差的因素,必須先理解預期違約損失、實際違約損失和風險溢價的區別和聯系。預期違約損失主要是由歷史平均違約率決定的,與評級相對應,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數列。但違約並不是每年都按照歷史平均違約率發生,而是具有「密集性」「爆發性」的特點,即每年的實際違約率在很多年份低於平均違約率,在違約密集爆發的時段卻會顯著超過平均違約率。因此信用債投資者為了避免絕對的信用損失,除了參考評級外,還必須考慮整個宏觀趨勢和信用周期。
信用利差中的預期違約損失部分更多地反映的是評級的差別和變化,即對歷史平均違約率的覆蓋,而對宏觀信用周期及大規模違約的預期所要求的溢價則主要反映在風險溢價中。此外,投資者對信用風險要求額外的風險補償,還與信用風險的系統性傳染性特徵,以及信用債投資回報的偏態性特徵有關。這些特徵導致信用風險難以分散化,因此投資者會傾向於要求超出預期損失的補償。
由於以上問題的存在,投資者在進行信用債投資時,並不是按照「歷史平均......>>

問題五:信用利差的介紹 信用利差也稱為質量利差(quality spread),是指除了信用等級不同,其他所有方面都相同的兩種債券收益率之間的差額,它代表了僅僅用於補償信用風險而增加的收益率。
用圖來理解可以更直觀些。我們來看2016年以來四個不同信用等級的1年期中短票據到期收益率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6年10月21日)
都是1年期中短票據,但是因為信用等級不同,到期收益率也不一樣。他們之間的差額,就是信用利差哦。
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信用等級越低的1年中短票據,到期收益率越高,這是因為信用等級越低,風險越高,市場必須對這個風險補償更高的收益率。而信用利差,就是用於補償信用風險而增加的收益率。
而在二級市場上,信用利差指同期限信用債券與無風險債券收益率之差,源於投資者對信用債券的信用風險以及流動性不足等風險所要求的風險補償。
信用利差可拆解為信用風險溢價和流動性風險溢價,由此得出影響信用利差的主要因素有:基本面,資金面和信用事件。經濟繁榮期信用利差低於經濟蕭條期信用利差。債券市場整體流動性越好,信用利差越低。信用事件的發生會加劇信用債的恐慌情緒,逐步推高信用利差。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信用利差的計算公式是這樣:貸款或證券收益-相應的無風險證券的收益=信用利差。比如1年期國債收益率是3%,為無風險收益率,AAA的1年期中短票據的到期收益率是4.1%,那麼後者的信用利差就是1.1%。信用利差收窄則意味著,投資人願意為高風險的債券付出的風險溢價在降低。
(資源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通過引入債歡價的概念――信用利差定價,信用利差就構成了債患鄹窕虻狡謔找媛首鈧匾的部分。
在西方的證患鄹窶礪塾幸桓齪苤匾思想就是無差異觀點,即給風險資產附加合理的風險溢價(信用利差),從全樣本檢驗,其與無風險資產的投資結果是一致的、無差異的。
這里的風險溢價應用在信用債就是行業的預期違約率,如何應用無差異觀點給信用利差定價?
博道投資曾舉過這么一個例子來說明:
1、一年期國債收益率3%作為無風險收益率,2、國內鋼鐵行業的預期違約率年均5%(違約金額與債務存量的比例),鋼鐵產業債的到期收益率應達到8.42%才是公允的、與無風險資產是無差異的,即公允的信用利差為542BP(5.42%),其計算公式:(無風險收益率+預期違約率)÷(1-預期違約率)-無風險收益率=信用利差,即(3%+5%)/(1-5%)-3%=8%/95%-3%=8.42%-3%=5.42%。
這是在一個完美的市場均衡狀態下,對信用利差的公允定價計算。
上述該例子的無差異檢驗:100萬元投資一年期國債,面值100元,票息3%;100萬投資鋼鐵行業一年期全樣本信用債,面值100元,票息8.42%。1年到期投資人收到國債本息103萬元,因鋼鐵債違約率5%,投資人扣除5萬的違約成本,收到95萬元本金與8萬元(95萬×8.42%)的票息,本息合計103萬元,和投資無風險資產的收益是一樣的。
上述無差異檢驗的結論就是,當市場經過充份競爭而確定的風險價格,按照該風險價格投資風險資產將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
上述市場均衡是理想中的狀態,在現實市場中,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行業與公司基本面、市場情緒等各項變數的深刻影響預期違約率進而影響信用利差。所以,市場參與者未必完全理性(情緒的狂熱與恐慌),對信息的理解會存在分歧,隨即會產生違約率的預期差(信用風險的定價錯誤)。
而這種錯誤的信用風險定價,就為債患壑低蹲收哂造超額收益的可能與空間。價值投資者通過行業與公司的基本......>>

問題六:信用債利差是個什麼東西? 是和國債利率之間的差額,以基點BP為單位

問題七:信用利差的信用利差期權的結構 其結構如圖所示:圖: 信用利差期權

問題八:銀行業的吸收損失是什麼意思? 5分 吸收損失是銀行資本的核心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在銀行清算條件下吸收損失。二是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吸收損失。
在清算條件下,資本工具功能是為普通債權人和存款人提供保護的。因此,只要資本工具受償順序位於普通債務之後都可以視為具有吸收損失的功能。而在持續經營情況下,資本工具功能體現為隨時可以用來彌補銀行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損失

問題九:銀行為什麼能接受行政攤派的地方債券 本輪地方債發行,是在新《預演算法》框架下進行的第一次債務置換。在新《預演算法》框架下的債務發行,體現了從無序到有序,從混亂到規范,從分權到集權的過程。債務有望被納入透明箱中,因此地方 *** 資金黑洞對利率市場化的阻礙部分消除。
本次債券置換的基本特點是:高等級、長期限、平滑性。本次債務置換是存量債務置換,從地方 *** 債務演化來看,發債主體資質逐漸下沉,現在到期的債務多為高等級債務;站在地方 *** 的角度,發行長期限的債券更符合其利益,預計發行債券將以長期為主;發行的方式為公開與市場相結合,按「誰的孩子誰抱走」的方式來看,信貸和「非標」為主體,公開發行具備規模較小、對市場沖擊較小、平滑性的特點。
為何債務置換節奏如此之快?
根據媒體報道的債務置換版本,此次債務置換的截止時間為2015年8月。當前為5月中旬,距離此次地方債置換截止時點尚不足3個月。如果相關報道屬實,為什麼會如此急切地進行債務置換?
我們認為,第一,目前資金面極度寬松,央行降息有助於融資成本下降,二季度或為利率底部,在此時進行地方債發行有助於降低地方 *** 整體的融資成本,三季度之後面臨利率上行壓力,抓住低利率時間窗口進行債務置換對於降低 *** 成本極為有利;第二,年內有可能會進行第二次的債務置換,因此盡快完成第一輪置換,能夠為第二輪的債務置換預留時間,因此對債市而言仍然存在潛在供給壓力。
債務置換銀行是否吃虧?
按照媒體的報道,此次債務置換的發行利率下限為同期國債收益率,上限為國債收益率上浮30%。如果相關報道屬實,與貸款或者非標相比,銀行配置地方債是否吃虧?我們認為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按照2013年6月的統計,在地方 *** 的債務融資中,通過融資平台公司的融資佔比高達38.96%,融資平台公司的融資成本是較高的;第二,在整個地方 *** 融資中,市級平台和縣級平台佔比分別為40.75%和28.18%,這兩者的綜合接近70%。縣級平台及多數市級平台原本債務的收益率應當是比較高的。將5年期貸款利率上浮10%-20%作為地方 *** 融資成本並不符合實際。我們認為,使用一般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較為合適,3月末一般貸款加權利率為6.78%,考慮降息後利率下降10-20BP,貸款利率約為6.6%。
目前國債利率為3.4%,如果按照市場一般的觀點,地方債利率比國債利率高30-60BP,則地方債利率約為3.7-4.0%。與貸款相比,加上50Bp的稅收溢價和160BP的資本佔用溢價,相當於5.8-6.1%,即使考慮流動性溢價,仍然低於一般貸款利率6.6%,所以銀行進行地方債置換是吃虧的。
本次債務置換是否「行政攤派」?
市場對於地方債務置換能否降低利率有很大的爭議,代表性的觀點有兩個:一是地方 *** 債務利率高是市場化定價的結果,地方債務置換無法降低地方債務利率。二是銀行負債利率決定資產利率,在銀行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銀行無法接受利率較低的地方債。這兩種觀點的結論是,地方債務置換無法通過市場化方式降低利率,只有通過行政化手段或者央行QE才能降低 *** 融資成本。
我們對上述兩種觀點均持否定態度。過去地方 *** 融資貴並不完全是市場化定價,而是受到「軟約束」的影響。對於銀行而言並非簡單的負債利率決定資產利率,而是相互影響;在高收益資產減少甚至消失後,銀行負債利率將相應降低。此外,融資主體由包含市縣級 *** 在內,變為省級 *** 融資,信用資質提高也將促使利率降低。具體而言:
第一,地方 *** 債務的風險和收益並不匹配,融資貴受「軟約束」影響,約束硬化後利率有望降低。現在地方 *** 債......>>

問題十:1.貨幣市場工具主要有哪些?2.什麼是回購? 1、主要的貨幣市場工具由短期國債、大額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回購協議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構成。
所謂貨幣市場工具,是指期限小於或等於1年的債務工具,它們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屬固定收入證券的一部分。由於這些證券的交易在許多情況下是大宗交易,個人投資者難以參與這些證券的買賣,他們是通過貨幣市場基金來間接參與這些證券的投資的。
2、回購(Buy-back),又稱補償貿易(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機器設備或技術的同時,承諾購買一定數量的由該項機器設備或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做法是產品回購的基本形式。有時雙方也可通過協議,由機器或設備的出口方購買進口一方提供的其他產品。回購方式做法比較簡單,而且有利於企業的成本核算,使用較為廣泛。

④ 利差.順差的意義

你打錯字 了吧!外貿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 「 出超 」.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於有利地位。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通常情況下,一國不宜長期大量出現對外貿易順差,因為此舉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夥伴國的摩擦。例如,美、日兩國雙邊關系市場發生波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長期處於巨額順差狀況。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餘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外貿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於出口總值,俗稱 「 入超 」,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同樣,一國政府當局應當設法避免長期出現貿易逆差,因為大量逆差將致使國內資源外流,對外債務增加。這種狀況同樣會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⑤ 利差返還型保險是什麼意思

利差返還型保險是屬於分紅保險,是保險公司高於定價假設設定費率,然後在會計結算年度核算經營成果的時候按保監會規定時將一部分盈餘向被保險人分配的一種保險。
保險公司的盈餘主要來源於三差:死差,費差,利差,利差益損是保險公司經營是否盈利的一個標准,至於返錢,這是要看條款規定,有的會有定期固定返還部分,有的則是累計生息,一般經過20年的復利累計,你的那些紅利才會真正地累計成一筆客觀的數目,這時候你就可以拿出來了。
拓展資料
保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ǎo xiǎn,英文是Insurance或insuraunce,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世界保險:
人類社會從開始就面臨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擾,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古代人們就萌生了對付災害事故的保險思想和原始形態的保險方法。公元前2500年前後,古巴比倫王國國王命令僧侶、法官、村長等收取稅款,作為救濟火災的資金。古埃及的石匠成立了喪葬互助組織,用交付會費的方式解決收殮安葬的資金。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士兵組織,以集資的形式為陣亡將士的遺屬提供生活費,逐漸形成保險制度。隨著貿易的發展,大約在公元前1792年,正是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時代,商業繁榮,為了援助商業及保護商隊的騾馬和貨物損失補償,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了共同分攤補償損失之條款。

⑥ 鋼材貿易增值稅稅負率

你好 這個是貿易類的,稅負率在左右

⑦ 鋼材貿易怎麼賺取利潤

簡單的說說就是與大多數的貿易一樣,一般按照一級代理,二級批發,三級零售,最後是終端客戶的層次分銷方式。現在大的鋼材貿易在資金,貨源,銷售渠道等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的優勢,他們基本上可以通過鋼材期貨等等方面規避風險,同時在現貨市場方面,控制了大部分的渠道。這些就是他們可以和廠家談條件的籌碼。鋼材貿易行業是大資金,高投入,低回報操作。目前的價格基本上以期貨價格為主導,大的貿易商在廠家是以訂單式合同訂購某一個產品類來操作的。下面附一點基本資料。鋼材基本分類

線材:普線 高線 螺紋鋼
型材:工字鋼 槽鋼 角鋼 方鋼 重軌 高工鋼 H型鋼 圓鋼 不等邊角鋼 扁鋼 輕軌 齒輪鋼 六角鋼 耐熱鋼 棒 合結圓鋼 合工圓鋼 方管碳工鋼 軸承鋼 碳結圓鋼 不銹圓鋼 軸承圓鋼 矩型管 彈簧鋼
板材:中厚板 容器板 中板 碳結板 鍋爐板 低合金板 花紋板 冷板 熱板 冷卷板 熱卷板 鍍鋅板 電鍍鋅板 電鍍鋅卷 錳板 不銹鋼板硅鋼片 彩塗板 彩鋼瓦楞鐵 鍍鋅卷板 熱軋帶鋼
管材:焊管 不銹鋼管 熱鍍鋅管 冷鍍鋅管 無縫管 螺旋管 熱軋無縫1、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 優質鋼(P、S均≤0.035%)
(3) 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2.、按化學成份分類
(1) 碳素鋼:a.低碳鋼(C≤0.25%);b.中碳鋼(C≤0.25~0.60%);c.高碳鋼(C≤0.60%)。
(2)合金鋼:a.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b.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c.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類:(1) 鍛鋼;(2) 鑄鋼;(3) 熱軋鋼;(4) 冷拉鋼。

4、按金相組織分類
(1) 退火狀態的a.亞共析鋼(鐵素體+珠光體)b.共析鋼(珠光體)c.過共析鋼(珠光體+滲碳體)d.萊氏體鋼(珠光體+滲體)。
(2) 正火狀態的:a.珠光體鋼;b.貝氏體鋼;c.馬氏體鋼;d.奧氏體鋼。
(3) 無相變或部分發生相變的
5、按用途分類
(1) 建築及工程用鋼:a.普通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c.鋼筋鋼。
(2) 結構鋼a.機械製造用鋼:(a)調質結構鋼;(b)表面硬化結構鋼:包括滲碳鋼、氨鋼、表面淬火用鋼;(c)易切結構鋼;(d)冷塑性成形用鋼:包括冷沖壓用鋼、冷鐓用鋼。b.彈簧鋼c.軸承鋼
(3) 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4) 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包括抗氧化鋼、熱強鋼、氣閥鋼c.電熱合金鋼;d.耐磨鋼;e.低溫用鋼;f.電工用鋼
(5) 專業用鋼——如橋梁用鋼、船舶用鋼、鍋爐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農機用鋼等。
6、綜合分類
(1)普通鋼a.碳素結構鋼:(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b.低合金結構鋼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
(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
(c)電熱合金鋼;(d)電工用鋼;(e)高錳耐磨鋼。
7、按冶煉方法分類
(1) 按爐種分a.平爐鋼:(a)酸性平爐鋼;(b)鹼性平爐鋼。
b.轉爐鋼:(a)酸性轉爐鋼;(b)鹼性轉爐鋼。或 (a)底吹轉爐鋼;(b)側吹轉爐

(c)頂吹轉爐鋼。
c.電爐鋼:(a)電弧爐鋼;(b)電渣爐鋼;(c)感應爐鋼;(d)真空自耗爐鋼;

(e)電子束爐鋼。
(2)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分a.沸騰鋼;b.半鎮靜鋼;鎮靜鋼;d.特殊鎮靜鋼。什麼是特殊鋼?

對特殊鋼尚無統一的定義和概念,一般認為特殊鋼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學成分(合金化)、採用特殊的工藝生產、具備特殊的組織和性能、能夠滿足特殊需要的鋼類。與普通鋼相比,特殊鋼具有更高的強度和韌性、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工藝性能。

⑧ 鋼材貿易怎麼做

⑨ 關於鋼材貿易,在線等答案。

我做過一段時間鋼材貿易,個人體會有這么幾點,供您參考,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總的來說,您需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成本,一個是利潤。這里最重要是成本計算,至於利潤,主要根據自己所在的商業圈來定。
一、 影響成本的因素
1、鋼材運輸費(從批發商到經銷店產生的運費)、吊裝費(卸入經銷店使用的吊車費)
2、鋼材實際重量
對於不同種類的鋼材,重量演算法是不一樣的,影響鋼材的實際重量的因素主要分為兩類:
(1)不論哪種鋼材,一般情況是實際重量比理論重量要小些,以通化鋼鐵廠生產的螺紋線材為例,一般下差是90kg(理論重量是1t,實際只有910kg,即下差90kg);
(2)大批量整件進貨,這里有磅秤、鋼材包裝(尤其對於型鋼,如槽鋼、工字、一件重量大概是2t~3t,包裝用的廢鋼材大概就是50kg左右)等因素會造成實際重量小於理論重量。
2、稅票,
稅票其實很簡單,若是從批發商處要稅票,那就是含稅價,含稅價要比不含稅的高些,一般來說大概要比不含稅貴100-200元/t,這里記住一點就行,計算成本時候若是進貨時候含了發票,那你成本就要含發票。簡單點來說,你花多少錢買的,那就是你的成本(跟帶不帶稅票沒關系)
3、其他費用(店鋪、場地租賃費、店員工資等等,這些費用、一般按月估計,再根據每月大概銷售量折算到每t鋼材中去。)
二、 利潤計算
想計算利潤必須首先搞清楚成本,以上三條搞清楚了,成本這塊應該就沒問題了。
以下,我根據您的案例簡單介紹下如何加利潤,分三種情況
1、零售
零售的概念,我先解釋下,不是成件的買,按理論換算。例如螺紋鋼查根賣,這種賣法是不上秤的,那就是理論換算,理論換算有線材的重量表(五金手冊上可以查到),例如一米直徑12mm的螺紋鋼的理論重量是0.89kg。
簡單假設下,你這批鋼材的下差是90kg,你進貨是過秤來的。按你價格4930元/t,零售的時候就算你按成本價格買,先不考慮別的因素,僅考慮重量差這一點,你一噸的利潤就是90kg×4.93元/kg=443.7元
2、大批量賣出,這里就沒有這個空子了,因為你是過秤來的,走的時候也是過秤走,那麼你就要提高單價。
我還按你的案例計算。例如,你的價格是4930元/t,再算上工資、店租、運費、吊費等等成本,折算在一噸里比如說增加了50元,那麼你現在的成本就是4930+50=4980元/t,好,你想掙多少錢就在4980元/t的基礎上增加就是。
3、有稅票的情況
(1)零售很少要正規發票的,因為金額小。進貨的時候,作為零賣這部分貨,一般可以不要發票。
(2)大批量賣出,那就要看買家的需要,買家需要發票,你就的按帶發票的價格(這里你進貨的時候就需要供貨商給你提供發票)+你想要的利潤再賣給他,若不需要發票,你就按不帶發票的價格(進貨時候不用帶發票)+你想要的利潤再賣給他。
以上是鋼材貿易的一點個人體會,另外我再補充一點,利潤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利潤跟時間有關系的,我舉個例子:
1、 一個月銷售鋼材30t,每t利潤200元,一個月利潤是30×200=6000元。
2、 一個月銷售鋼材300t,每t利潤50元,一個月利潤是300×50=15000元。
怎麼買,綜合考慮下自己的銷售量和每噸利潤,我想你就知道了。

⑩ 鋼材貿易中為什麼要理算

主要原因1、很多鋼材的結構都是根據學習中的圖形製造出來的,只要知道密度,製造的內時候按照標准生容產,不偷工減料理算的質量和實際過秤的質量是不會相差太多的。
主要原因2、鋼材主要的用於建築業,而許多建築工程未必會有過秤的地磅,就會和經銷商按理算來結算。日積月累鋼材行業就把很多品種的鋼材結算方式默認為理算了。

閱讀全文

與鋼材貿易中的利差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彎頭怎麼接精密管 瀏覽:877
24的螺紋鋼大概多少錢一米 瀏覽:24
半自動鋼筋扎鉤多少錢一個 瀏覽:796
山東有什麼無縫鋼管廠 瀏覽:15
鑽地下鋼管是什麼 瀏覽:501
鋁板怎麼和鋼材焊接在一起 瀏覽:63
鋼材允許應力是什麼意思 瀏覽:462
花紋板鋪混泥土如何布鋼筋 瀏覽:533
鋼筋鏈條怎麼封口焊接 瀏覽:10
模具的改模設計檔案怎麼做 瀏覽:353
鋼材pip是什麼意思 瀏覽:63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中的愛情 瀏覽:499
鋼鐵雄心4為什麼被封 瀏覽:268
螺紋鋼下差多少錢 瀏覽:837
空心普通鋼管的密度是多少 瀏覽:236
鋼板天溝的安裝套什麼定額 瀏覽:764
鋁合金用什麼油漆噴 瀏覽:956
模具廠開機床月工資多少 瀏覽:282
76是什麼鋼管 瀏覽:396
地磅焊接如何保護感測器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