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建築鋼材中,過磅價和理計價是怎麼定義的,他們之間有什麼差異
過磅是鋼材的來實際重量,理算就是自理論重量了.如果你買50mm寬1200mm長10000mm的鋼板,那麼理算就是0.05*1.2*10*9.8=鋼板重量,但是根據我們國家國家標准,鋼材允許的上下浮差,你買的50mm厚的鋼板實際上可能只有49.2mm或者49mm,只要是GB/T709-88標准中允許的,在理算中都按50mm厚算,所以理算價格一般比過磅價格高200-300塊錢/每噸..一般情況,鋼板,鋼管,H型鋼都是理算,彩鋼板,鍍鋅板等卷板都是過磅.
過磅價格和理算價格的換算是根據下公差算的,比如長度下公差為100mm便宜200塊錢,150mm便宜240塊錢.
Ⅱ 鋼材采購要求過磅計價,什麼是過磅計價啊
就是稱重計價,以實際稱的重量作為結賬依據。
鋼材采購一般都是過磅計價,這樣雙方都版不吃虧!(小型權供應商)
但是一般大廠的話,你采購的鋼材人家合同上就計算出來了多少重多少錢,送來的東西是只多不少的!品質也是有保證的。
Ⅲ 鋼材過磅是什麼意思
過磅是鋼材的實際重量,理算就是理論重量了。
如果你買70mm寬1100mm長10000mm的鋼板,那麼理算就是0.07*1.1*10*9.8=鋼板重內量,但容是根據我們國家國家標准,鋼材允許的上下浮差,你買的70mm厚的鋼板實際上可能只有69.2mm或者69mm,只要是GB/T709-88標准中允許的,在理算中都按70mm厚算,所以理算價格一般比過磅價格高200-300塊錢/每噸。
一般情況,鋼板,鋼管,H型鋼都是理算,彩鋼板,鍍鋅板等卷板都是過磅。過磅價格和理算價格的換算是根據下公差算的,比如長度下公差為100mm便宜200塊錢,150mm便宜240塊錢.。
Ⅳ 鋼材的過磅價和理論價的區別,舉例說明
鋼板為例.在我國,因為鋼板的真實厚度小於標稱厚度,按照標稱厚度算得的理論重量就小於過內磅重量,於是,理論容價低於過磅價.
比如,某標稱厚度2毫米的熱軋板的真實厚度為1.82毫米,那麼理論重量2噸的鋼板過磅是1.82噸.
如果理論價是4050元/噸,則過磅價大概是(2/1.82)*4050=4450元/噸
Ⅳ 鋼材報價和過磅價有什麼關系
鋼材的捲尺價是按鋼材體積、密度理論計算的重量計內算的價格。
過磅容價是按實際過磅稱出來的重量計算的價格。
當鋼材的體積正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大),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高。
當鋼材的體積負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小),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低。
由於一般鋼材的尺寸(體積)正偏差的多,所以一般鋼材的捲尺價比過磅價高。
Ⅵ 鋼材的過磅價和理論價的區別!舉例說明!謝謝
以鋼板為例。在我國,因為鋼板的真實厚度小於標稱厚度,按照標稱厚度算得的回理論重量就小於過答磅重量,於是,理論價低於過磅價。
比如,某標稱厚度2毫米的熱軋板的真實厚度為1.82毫米,那麼理論重量2噸的鋼板過磅是1.82噸。
如果理論價是4050元/噸,則過磅價大概是(2/1.82)*4050=4450元/噸
Ⅶ 鋼板采購理計價和過磅價有什麼區別價差大概多少
理論計價是理論單重(kg/㎡)*面積(㎡),但此類計算需要注意鋼板的下偏差,理論回單重是以偏差為0進行計算的答;
過磅價就是實實在在的重量,但包括捆綁的鋼絲、墊木等一起稱重,過磅需要具備稱重的條件,即附近得有磅秤,稱重費用的支付等麻煩事情!
Ⅷ 鋼材理論價和過磅價怎樣計算,求你了說詳細點
1、理論價就是以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時的價格。
2、過磅價就是以材料過磅稱量的實際重量版計算時的價權格。
一般來說,某種規格的某種材料的重量是可以通過體積和密度計算出來的,不過計算的都是理論數據,因為材料的密度可能會因製造過程的偏差而偏離理論值,材料的體積也有可能會因為製造過程的不規范而偏離理論值。這就導致通過理論計算的數值會不同於材料的實際值(也就是過磅值),所以一般在采購合同中都表明結算方式是以理論值計算還是以過磅值計算。因為他們之間根據製造技術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
Ⅸ 鋼材的捲尺價和過磅價有什麼區別
鋼材復的捲尺價是按鋼材體積、密度理論制計算的重量計算的價格。
過磅價是按實際過磅稱出來的重量計算的價格。
當鋼材的體積正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大),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高。
當鋼材的體積負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小),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低。
由於一般鋼材的尺寸(體積)正偏差的多,所以一般鋼材的捲尺價比過磅價高。
Ⅹ 鋼材銷售中的過磅價。基價。開板價。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呢
基價就是按理論重量,過磅價就是按實際重量,兩個重量有差異價格就會不同。開板價不知是不是我們這邊的批零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