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鋼材在多少度開始急劇氧化形成氧化皮
1100~1300℃
氧化鐵皮是軋鋼廠在軋制過程中軋件遇水急劇冷卻後鋼材表面產生的含鐵氧化物。它占所處理鋼材的3%~5%之間,其w(Fe)高達80%~90%。
鋼材鍛造和 熱軋熱加工時,由於鋼鐵和空氣中氧的反應,常會大量形成氧化鐵皮,造成堆積,浪費資源。如果對這些資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可以起到環保節能作用。氧化鐵皮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鐵、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
。其中,氧化鐵皮最外層為三氧化二鐵,約占氧化鐵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間為三氧化二鐵,約50%,最裡面與鐵相接觸為FeO,約40%。
一般氧化鐵皮的層次有三層:最外一層為三氧化二鐵,約占整個氧化鐵皮厚度的10%,其性質是:細膩有光澤、鬆脆、易脫落;並且有阻止內部繼續劇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層是三氧化二鐵和FeO的混合體,通常寫成三氧化二鐵,約佔全部厚度的50%;與金屬本體相連的第三層是FeO,約占氧化鐵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質發粘,粘到鋼料上不易除掉。
(1)什麼鋼材加熱沒有氧化層擴展閱讀:
物質組成
氧化鐵皮是軋鋼廠在軋制過程中軋件遇水急劇冷卻後鋼材表面產生的含鐵氧化物。它占所處理鋼材的3%~5%之間,其w(Fe)高達80%~90%。
鋼材鍛造和熱軋熱加工時,由於鋼鐵和空氣中氧的反應,常會大量形成氧化鐵皮,造成堆積,浪費資源。
如果對這些資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可以起到環保節能作用。氧化鐵皮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其中,氧化鐵皮最外層為Fe2O3,約占氧化鐵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間為Fe3O4,約50%,最裡面與鐵相接觸為FeO,約40%。
一般氧化鐵皮的層次有三層:最外一層為Fe2O3 ,約占整個氧化鐵皮厚度的10%,其性質是:細膩有光澤、鬆脆、易脫落;並且有阻止內部繼續劇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層是Fe2O3和FeO的混合體,通常寫成Fe3O4,約佔全部厚度的50%;與金屬本體相連的第三層是FeO,約占氧化鐵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質發粘,粘到鋼料上不易除掉。
❷ 什麼材質的鋼板用火燒紅以後不會產生氧化層
高溫合金的鋼板用火燒紅以後不會產生明顯的氧化層
❸ 在普通的加熱爐中加熱,多少溫度鋼材才會氧化
氧化是哪個溫度都有的,剛才的氧化一般有兩種情況,即有兩種生成物:Fe2O3、Fe3O4,在475度一下是生成版Fe3O4,這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權緻密的氧化物,所以氧化速度比較慢,超過475度就生成了Fe2O3,這是一種很疏鬆的物質,特別是高溫下氧化速度更快,所以一般加熱時超過475度(或者再高一點500)就得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否則長時間加熱氧化會很嚴重
❹ 有哪些鋼材在250度高溫時不氧化
三氧化硫網路名片液體三氧化硫無色易揮發的固體。有三種同素異形體。α-SO3絲質纖維狀和針狀,密度1.97g/cm3,熔點16.83℃,沸點44.8℃;β-SO3石棉纖維狀,熔點62.4℃,在50℃可升華; γ-SO3玻璃狀,熔點16.8℃,沸點44.8℃。溶於水,並跟水反應生成硫酸和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又稱硫酸酐。溶於濃硫酸而成發煙硫酸,它是酸性氧化物,可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三氧化硫是很強的氧化劑,特別是在高溫時能氧化硫、磷、鐵、鋅以及溴化物、碘化物等。
目錄
物品簡介成鍵方式分子構型化學反應固態三氧化硫結構制備化學產品信息展開編輯本段物品簡介 三氧化硫是一種硫的氧化物,分子式為SO3。它的氣體形式是一種嚴重的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來源之一。 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具有強刺激性臭味。相對密度1.97(20℃)。熔點16.83℃。沸點(101.3kPa)44.8℃。強氧化劑,能被硫、磷、碳還原。較硫酸、發煙硫酸的脫水作用更強。對金屬的腐蝕性比硫酸、發煙硫酸為弱。
編輯本段成鍵方式 SO3中,S元素採取sp2雜化,在豎直方向(就是沒形成雜化軌道剩下的p軌道)上的p軌道中有一對電子,在形成的雜化軌道中有一對成對電子和2個成單電子,有2個氧原子分別與其形成σ鍵,2個氧原子豎直方向上p軌道各有1個電子,一個氧原子與雜化軌道的孤對電子形成配位鍵,其豎直方向上有2個電子,這樣,在4個原子的豎直方向的電子共同形成一套大π鍵。編輯本段分子構型 氣態的SO3是一種具有D3h對稱的平面正三角形分子,這與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所預測的結論是一致的。 三氧化硫中,硫的氧化數為+6,分子為非極性分子。編輯本段化學反應 SO3是硫酸(H2SO4)的酸酐。因此,可以發生以下反應: 和水化合成硫酸:SO3(l) + H2O(l) = H2SO4(l) (+88 kJ mol?1) 這個反應進行得非常迅速,而且是放熱反應。在大約~340 °C以上時, 硫酸、三氧化硫和水才可以在平衡濃度下共存。 三氧化硫也與二氯化硫發生反應來生產很有用的試劑——亞硫醯氯。 SO3 + SCl2 →SOCl2 + SO2 三氧化硫還可以與鹼類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及其它物質,如 SO3+2NaOH →Na2SO4+H2O編輯本段固態三氧化硫結構 天然的SO3固體有一種令人驚訝的、因痕量水導致結構改變的復雜結構。由於氣體的液化,極純的SO3 冷凝形成一種通常稱作γ-SO3的三聚體。這種分子形式是一種熔點在16.8 °C的無色固體。它形成的環狀結構被稱為[S(=O)2(μ-O)]3。 γ-SO3分子的結構模型
如果SO3在27 °C以上冷凝,可形成熔點為16.83°C的α-"SO3" . α-SO3 外觀為類似石棉的纖維狀(雖然兩者相差甚遠)。在結構上來說, 它是形如[S(=O)2(μ-O)]n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的每個末端都以-OH結束。β-SO3是與α構型相類似、但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纖維狀聚合物,其分子末端亦皆為羥基, 熔點為62.4 °C。γ構型和β構型都是介穩的, 在長時間放置後最終會轉化為穩定的α構型 。這種轉化是由痕量水導致的。 在同一溫度下固體SO3的相對蒸氣壓大小為αβγ,亦指明它們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液態三氧化硫的蒸氣壓說明它是 γ構型。因此加熱α-SO3 的晶體至其熔點時會導致蒸氣壓的突然升高,巨大的壓力甚至可以沖破加熱它的玻璃管。這個結果被稱為 "α爆炸。SO3 極易水解。事實上,該水化熱足以使混合了SO3的木頭或者棉花點燃。在這種情況下,SO3使那些碳水化合物脫水編輯本段制備 在實驗室中三氧化硫可以通過硫酸氫鈉的兩步高溫分解來制備: 脫水: 2NaHSO4 -315°C→ Na2S2O7 + H2O 熱分解: Na2S2O7 -460°C→ Na2SO4 + SO3 其他的金屬硫酸氫鹽同樣在這個辦法中適用,這個的關鍵在於中間媒介焦硫酸鹽的穩定性。 SO3的工業製法是接觸法。二氧化硫通常通過硫的燃燒或黃鐵礦礦石(一種含硫鐵礦石,主要成分二硫化亞鐵FeS2)的煅燒得到的, 先通過靜電沉澱進行提純。提純後的SO2在400至600°C的溫度下,用負載在硅藻土上的含氧化鉀或硫酸鉀(助催劑)的五氧化二釩作為催化劑,將二氧化硫用氧氣氧化為三氧化硫。鉑同樣可以充當這個反應的催化劑但是價格昂貴,比混合物更容易發生催化劑中毒(導致失效)。 以這種方式製得的三氧化硫大部分都被轉化為了硫酸,但不能用水進行吸收,否則將形成大量酸霧,但如果採用98.3%硫酸作吸收劑,因其液面上水、三氧化硫和硫酸的總蒸氣壓最低,故吸收效率最高。編輯本段化學產品信息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三氧化硫 化學品英文名稱: sulphur trioxide 中文名稱2:硫酸酐 英文名稱2: Sulfuric anhydride 技術說明書編碼: 1236 CAS No.: 7446-11-9 分子式: SO3 分子量: 80.06 分子結構: S原子以sp2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三氧化硫 7446-11-9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口服後引起消化道的燒傷以至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不燃,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 有害燃燒產物: 氧化硫。 滅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2 前蘇聯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標准 TLVWN: 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氯化鋇比濁法 工程式控制制: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橡膠耐酸鹼服。 手防護: 戴橡膠耐酸鹼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pH: 熔點(℃): 16.8 沸點(℃): 44.8 相對密度(水=1): 1.97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2.8 飽和蒸氣壓(kPa): 37.32/25℃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 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V/V): 無意義 爆炸下限%(V/V): 無意義 溶解性: 劇烈反應 主要用途: 有機合成用磺化劑。 其它理化性質: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禁配物: 強鹼、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觸的條件: 潮濕空氣。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無資料 LC50:無資料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製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 廢棄注意事項: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81010 UN編號: 1829 包裝標志: 包裝類別: 包裝方法: 特製金屬容器,外用堅固木箱;耐酸壇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8.1 類酸性腐蝕品。
❺ 哪種鋼材在熱鍛(高於850度)時比較不易起氧化皮
可以改變加熱方式的,你目前是用什麼加熱設備?加熱速度越快,氧化皮越少。
❻ 什麼鋼材在加熱時不會變形
一樓謬論,不是所有的鋼材都能鍛造的
鉬鋼,紅硬性很好,槍管炮筒的材料,很多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論
❼ 什麼是鋼材的高溫氧化
2017/4/11 21:27:47
鋼鐵件通過氧化處理在表面生成保護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膜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藍黑色,鑄鋼和硅鋼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處理方法有鹼性氧化法、無鹼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常用於機械、精密儀器、儀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護和裝飾。
鹼性氧化法
一次氧化法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NaOH 600 Na3PO4 15~20
NaNO2 60
開始溫度為138~140℃;終止溫度為148~150℃;時間為60~90min。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NaOH 750 NaNO2 250
開始溫度為138~140℃;終止溫度為148~150℃;時間為60~90min。
二次氧化法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A槽 B槽
NaOH 500~600 NaOH 700~800
NaNO2 100~150 NaNO2 150~200
溫度為135~140℃;時間為10~20min。 溫度為145~152℃;時間為60~90min。
氧化後處理
為提高氧化膜防銹能力氧化後需進行皂化和填充處理,除需要塗裝的,其他全都要用105~110℃機油、錠子油或變壓器油浸漬5~10min。若不進行皂化或填充處理,氧化清洗後可直接浸TS-1膠水防銹油或P-2防銹乳化液。
配方1(填充)
K2Cr2O7 50~80g/L;溫度為70~90℃;時間為5~10min。
配方1(填充)
組分 g/L 組分 g/L
CrO3 2 85%H3PO4 1
溫度為60~70℃;時間為0.5~1min。
配方3(皂化)
肥皂30~50g/L;溫度為80~90℃;時間為5~10min。
酸性氧化法
酸性氧化法的優點是可在常溫下操作,節電節能、發藍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投資少、污染小。缺點是膜層附著力差,耐蝕性不佳,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用量
Cu(NO3)2 1~3 HNO3 30~40ml/L
H2SeO3 3~5 添加劑 適量
對苯二酚 2~4
pH值為1~3;溫度為室溫;時間為3~6min。
配方2
SX-891常溫發藍劑200g/L;溫度為室溫;時間為3~5min。
無鹼氧化法(氧化磷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H3PO4 10~18 MnO2 10~20
Ba(NO3)2 70~100 xMn(H2PO4)2·yFe(H2PO4)2 30~40
溫度為90~100℃;時間為40~50min。
鋼鐵的磷化處理
鋼鐵件在含有錳、鐵、鋅的磷酸鹽溶液中經化學處理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保護膜,這種化學處理方法稱為磷化。
磷化膜呈暗灰色或黑色,具有微孔結構,經填充、浸油或塗漆處理具有較好的抗腐蝕性。由於它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潤滑性,磷化膜廣泛用作塗料底層和零件冷墩、冷擠時的潤滑層,減少表面的拉傷和裂紋。磷化膜還可作為矽鋼片的電絕緣層,防止零件粘附低熔點的熔融金屬,避免壓鑄零件與模具粘結。
低溫磷化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xMn(H2PO4)2·yFe(H2PO4)2 40~65 ZnO 4~8
Zn(NO3)2·6H2O 50~100 游離酸度「點」 3~4
NaF 3~4.5 總酸度「點」 50~90
溫度為20~30℃;時間為30~45min。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Zn(H2PO4)2·2H2O 50~70 游離酸度 4~6
Zn(NO3)2·6H2O 80~100 總酸度 75~95
NaNO2 0.2~1
溫度為15~35℃;時間為20~40min。
中溫磷化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xMn(H2PO4)2·yFe(H2PO4)2 30~40 Zn2+ 5.5~8
Zn(NO3)2·6H2O 1~2 Mn2+ 0.5~2
Mn(NO3)2·6H2O 80~100 總鐵 18~22
游離酸度 4~7 P2O5 14~20
總酸度 60~80 NO3- 34~42
溫度為55~70℃;時間為10~15min。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xMn(H2PO4)2·yFe(H2PO4)2 30~40 游離酸度 5~8
Zn(NO3)2·6H2O 70~100 總酸度 60~100
Mn(NO3)2·6H2O 25~40
溫度為60~70℃;時間為7~15min。
高溫磷化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xMn(H2PO4)2·yFe(H2PO4)2 30~35 游離酸度 5~8
Zn(NO3)2·6H2O 55~65 總酸度 40~60
溫度為90~98℃;時間為15~20min。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xMn(H2PO4)2·yFe(H2PO4)2 25~30 游離酸度 2~4
HNO3 2~5 總酸度 28~35
溫度為97~99℃;時間為25~30min。
「四合一」磷化
除油、除銹、磷化、鈍化綜合在一起完成的工藝稱為「四合一」磷化法,這種方法可使工藝簡化、減少設備、縮短工時,提高勞動效率,便於機械化、自動化生產。
「四合一」磷化法獲得的磷化膜均勻,細致有一定的耐腐蝕性,適合於作電泳塗漆底層。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用量
85%H3PO4 100 As 20~30ml/L
ZnO 30 HNO3 2ml/L
Zn(NO3)2·6H2O 160 K2Cr2O7 0.3g/L
H2C4H4O6 5 游離酸度 18~25g/L
MgCl2 3 總酸度 180~200g/L
(NH4)2MoO4 1
溫度為60~65℃;時間為5~15min。
黑色磷化
黑色磷化膜層結晶細致,色澤均勻,外觀呈黑灰色,厚度約為2~4μm,磷化膜的耐磨腐蝕性耐磨性比氧化膜有顯著提高。
配方
xMn(H2PO4)2·yFe(H2PO4)2 25~35 NaNO2 8~12g/L
Ca(NO3)2 30~50 85%H3PO4 1~3ml
Zn(NO3)2·6H2O 15~25 游離酸度 1~3g/L
總酸度 24~46g/L
溫度為85~95℃;時間為30min。
鋁及其合金的氧化處理
鋁及其合金的氧化處理有化學氧化與電化學氧化兩種,化學氧化得到的氧化膜薄,質軟不耐磨,抗蝕性差,一般不單獨使用,要作為油漆的良好底層。
電化學氧化處理可得到較厚的硬度高的氧化膜,耐熱性、絕緣性和抗腐蝕性均好於化學氧化膜,還可染色。
化學氧化處理
酸性化學氧化
配方
組分 用量 組分 g/L
85%H3PO4 50~60ml/L (NH4)2HPO4 2~2.5
CrO3 20~25g/L H3BO3 1~1.2
NH4HF2 3~3.5g/L
溫度為30~36℃;時間為3~6min。
說明 無色至紅綠色,3~4μm,氧化後零件尺寸無變化,適用於各種鋁及鋁合金。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85%H3PO4 45 NaF 3
CrO3 6
溫度為20~35℃;時間為10~15min。
說明 膜薄、韌性好,抗蝕能力較強,氧化後不需封閉處理,適用於氧化後需要變形的鋁及其合金。
鹼性化學氧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Na2CO3 50 NaOH 2~2.5
Na2CrO3 15
溫度為80~100℃;時間為10~20min。
說明 膜鈍化後為金黃色厚度0.5~1適用於鋁、鋁鎂、鋁錳合金的氧化,可做油漆底層。
化學氧化後填充處理
酸性氧化後處理
配方
K2Cr2O730~50g/L;溫度為90~95℃;時間為5~10min。
說明 烘烤溫度不高於70℃,適用於酸性氧化pH值=6~6.7。
鹼性氧化後鈍化處理
配方
溫度為室溫;時間為5~15s。
說明 烘烤溫度不高於50℃。
硫酸陽極氧化
直流電氧化
配方
98%H2SO4 180~200g/L;溫度為15~26℃;陽極電流密度為0.8~1.5A/dm2;電壓為13~22V;時間為20~40min;陰極材料為鋁板。
說明 用於鋁及鋁合金防護氧化。
交流電陽極氧化
配方
98%H2SO4 130~150g/L;溫度為13~26℃;氧化時間為40~50min;電壓為18~28V;電流密度為1.5~2.0A/dm2。
加添加劑的硫酸陽極氧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98%H2SO4 150~200 H2C2O4·2H2O 5~6
溫度為15~25℃;電壓為18~24V;電流密度為0.8~1A/dm2。
鉻酸陽極氧化
鉻酸氧化膜較薄,只有2~5μm,質軟彈性高,能保持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潔度,但耐磨性不如硫酸陽極氧化膜。
配方1
CrO3 30~40g/L;溫度為32~40℃;時間為60min;陽極電流密度為0.2~0.6A/dm2;pH值為0.65~0.8;電壓為0~40V;陰陽極面積比為3:1;陰極材料為鉛或石墨板。
說明 適用於尺寸容差小的拋光零件。
配方2
CrO3 50~55g/L;溫度為37~41℃;時間為60min;pH值<0.8;陽極電流密度為0.3~0.7A/dm2;電壓為0~40V;陰極材料為鉛板或石墨。
說明 適用於一般機械加工件、板金件。
草酸陽極氧化
草酸陽極氧化膜厚,一般為8~20μm,最厚可達60μm,彈性好,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抗蝕性和硬度,不亞於硫酸陽極氧化膜。
草酸陽極氧化電力耗量大,需要有冷卻裝置,成本較高。
配方1
H2C2O4·2H2O 50~75g/L;溫度為25~35℃;電流密度為1~2A/dm2;電壓為50~60V;氧化時間為30~40min;陽極材料為鈍鋁或鉛板;電源為直流。
說明 適用於純鋁和鋁鎂合金製件的防護和裝飾性陽極氧化。
配方2
H2C2O4·2H2O 40~60g/L;溫度為15~18℃;時間為90~150min;電流密度為2~2.5A/dm2;陽極材料為碳精棒;電壓為110~120V;電源為直流。
硫酸硬質陽極氧化
硬質陽極氧化膜厚離可達250~300μm,硬度(HV)在鋁合金上,可達2452~4903MPa,在純鋁上可達11768~14710MPa;電阻系數較大,擊穿電壓可達2000V。主要用於耐磨、耐熱、絕緣的鋁合金零件的氧化。
硫酸硬質氧化液成分簡單,穩定性好,操作方便,成本低,可用於多種鋁材。
配方1
98%H2SO4 200~300g/L;溫度為-8~10℃;時間為120~150min;電流密度為0.5~5A/dm2;電壓為40~90V。
說明 適用於變形鋁合金。
配方2
98%H2SO4 130~180g/L;溫度為10~15℃;時間為60~180min;電流密度為2A/dm2;電壓為5~100V。
配方3
98%H2SO4 270g/L;溫度為-3~3℃;時間為120~150min;電流密度為2~2.5A/dm2;電壓為40~60V;陰極材料為鉛板。
瓷質陽極氧化
瓷質陽極氧化就是在鋁合金、硬鋁拋光面上獲得均勻、光滑有光澤而不透明的氧化膜,外觀類似瓷釉和搪瓷。這種類瓷膜具有較高的硬度、耐磨性、隔熱性、電絕緣性和抗蝕性。適用於各種儀表、電子儀器上高精度零件表面的防護,或日用品、食品用具表面的裝飾。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K2TiO(C2O4)2 35~45 H3C6H5O7·H2O 1~1.5
H3BO3 8~10 H2C2O4·2H2O 2~5
溫度為24~28℃;時間為30~40min;電流密度開始為2~3A/dm2,終止為0.6~1.2A/dm2;電壓為90~110V ;陰極材料為硅碳棒、純鋁板。
說明 適用於耐磨的高精度零件。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CrO3 30~40 H3BO3 1~3
溫度為40~50℃;時間為40~60min;電流密度2~4A/dm2;電壓為40~50V;陰極材料為鉛板或純鋁板。
說明 適用於防護和裝飾性鋁件的陽極氧化。
其他陽極氧化
高效率陽極氧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98% H2SO4 150~180 甘油 10~12
1631-Br 0.2~0.3 乳酸 10~12
溫度為18~22℃;時間為10min;電流密度0.8~1A/dm2;電壓為10~12V;攪拌形式為壓縮空氣。
寬溫度范圍陽極氧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98% H2SO4 140~160 H2C4H4O6 20~60
溫度為10~50℃;時間為30~40min;電流密度1~2A/dm2。
說明 可在無冷凍設備條件下連續生產,溶液壽命長。
磷酸陽極氧化
配方
組分 g/L 組分 g/L
85%H3PO4 200 K12 0.1
H2C2O4·2H2O 5
溫度為20~25℃;時間為18~20min;電流密度2A/dm2。電壓為25V。
陽極氧化膜封閉處理
絡酸鹽封閉
配方
K2Cr2O7 40~70g/L;溫度為80~95℃;時間為10~20min。
水解鹽封閉
配方1
組分 g/L 組分 g/L
Ni(Ac)2 4~5 98% H2SO4 0.4~2
pH值為5.5~6;溫度為93~100℃;時間為20min。
配方2
組分 g/L 組分 g/L
NiSO4·7H2O 3~5 H3BO3 1~3
NaAc·3H2O 3~5
pH值為5~6;溫度為70~90℃;時間為10~15min。
❽ 一般鋼材在多少度開始急劇氧化形成氧化皮
低碳鋼在空氣中加熱至575~1370℃時,因高溫氧化在剛才表面會產生高溫氧化皮。厚度和成分取決於加熱的持續時間和溫度。高溫氧化皮里層為黑褐色的FeO,是結構疏鬆過孔的潔凈組織,各晶粒之間互相聯系薄弱,並且易被破壞。中間層為Fe3O4,較為緻密,無孔無裂紋,會形成剝離狀斷口。最外層是Fe2O3,結構緻密,是尖晶石結構。一般氧化皮以FeO為主,Fe2O3
含量最少。氧化皮中每一層的含量並不固定,一般的比例如下:
FeO
40%~95%
Fe3O4
5%~60%
Fe2O3
0~10%
在較低的溫度(400~575℃)形成的氧化皮,其氧化皮僅由Fe3O4
和Fe2O3
組成,而沒有FeO層,因為FeO低於575℃時的狀態不穩定,低溫氧化皮是開裂多孔的
。
氧化皮是惰性材料,如果能很好的黏附在鋼鐵表面,可能是較好的保護層。但是氧化皮的保護並不可信任。它的表層為化學性質較穩定的Fe2O3
,中層是Fe3O4
,緊貼金屬的為FeO,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很容易生成氫氧化物。加上外界溫度的變化、機械作用等,性質較脆的氧化皮會很快剝落。
各種氧化皮相對裸鋼而言是陰極。當鋼板被氧化皮部分覆蓋而面臨腐蝕時,作為陰極的氧化皮並不腐蝕,而被作為陽極的鋼板所保護。在海水中,與鋼相比,可與產生0.4V的電位差。因此在氧化皮破裂的地方,腐蝕發生在陽極表面上,鋼板遭受腐蝕,通常呈現非常深的點蝕。除去氧化皮做好的方法是噴砂處理和酸洗處理。
❾ 請問哪種鋼材能夠承受長時間的400度左右溫度加熱而不變形,且表面不產生或少產生氧化層
耐熱不銹鋼
產品名稱:0Cr23Ni13(309S)、0Cr25Ni20(310S)、0-1Cr25Ni20Si2、0-1Cr20Ni14Si2、S30815(253MA)等;
產品用途:廣泛應用於鍋爐回、能源(核電、火電、燃料電答池)、工業爐、焚燒爐、加熱爐、化工、石化等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