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彩鋼板房 > 凱美瑞第八代護機鋼板多少錢

凱美瑞第八代護機鋼板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2-15 22:38:51

① 凱美瑞加底部護板多少錢

看材質 不同材質不同的價格 合金塑鋼的298 樹脂的在100左右 鋼的100以下 合金的100-200 我說的是線上的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護板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硬塑、樹脂保護板。
價格較為便宜,生產工藝簡單。對於泥沙侵蝕,甚至小刮小蹭的底盤傷害可以輕松應對,只是在整體強度方面要差於鋼板,雖然有一定的韌性,但是稍微嚴重些的托底很容易破碎,不過這恰恰在發生較嚴重事故的時候可以幫助發動機順利下沉。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材質護板容易破碎冬季更是如此,本身就易受損傷破碎之後無法修復起不到長期的保護作用。
優點:重量輕、價格低,有一定回彈性,不影響發動機下沉。
缺點:保護能力有限,容易損壞。
二.鋼質保護板。
鋼板材質的是目前車主選擇最多的,首先在於價格便宜,另外一個明顯的優勢在於堅硬,日常行駛中輪胎捲起的泥沙石子對他來說完全構不成任何威脅,即便是偶爾的托底也絕對不會對他造成破壞,哪怕嚴重的托底也只是輕微的變型。但這種產品的劣勢也很明顯,最大弊端在於重量,二三十斤的重量必然對於油耗會多少產生一些影響。另外就是嚴重事故時鋼板只會變型不容易斷裂,不僅會影響發動機在發生事故時的安全下沉,還存在碰撞中由於鋼板變形從而率先損壞發動機的隱患,因此確實是有利有弊。
優點:抗沖擊性強,價格便宜。
缺點:重量沉,沒有回彈性,影響發動機下沉,容易產生共振。
三.鋁合金(鈦合金)保護板。
鋁合金(鈦合金)護板是很多裝飾店都推薦安裝的,在店裡它的價格能和鋼制護板一樣,但在宣傳上,都會說它比鋼制護板輕,不會造成油耗增加。這樣說其實是看中的是其高價格背後的高利潤,相對硬度,鋁合金的硬度遠遠不如鋼質的保護板,它唯一的優點就是重量比鋼質護板輕。
優點:重量輕
缺點:價格高,沒有回彈性,影響發動機下沉,容易產生共振,材料強度不高。
四、金科合金塑鋼保護板
合金塑鋼材料是近幾年研發出來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的化學成分是改性高分子聚合物合金塑鋼,也叫改性共聚PP。其特點就是重量輕,韌性強,抗壓力強。由於其物理性能如剛性、彈性、耐腐蝕,抗老化性能優異,通常用作是銅、鋅、鋁等有色金屬的佳代用品。由於其優異的材料性能,最近也被用來製造發動機保護板。

優點: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回彈性好,全封閉,不影響發動機下沉。

缺點:價格高。

材料採用的是進口高分子聚合物,造價成本高,導致產品的價格比較高。

② 請問豐田新款第八代凱美瑞後後保險杠多少錢。謝謝

豐田凱美瑞後保險杠價格在1400塊左右;凱美瑞後保險杠結構由保險杠外皮和金屬杠鐵組成,與前防護設計結構類似,也沒有吸能盒設計。車尾防護怎麼才算好?用什麼來進行評定?由於國內對車輛追尾測試並沒有具體考核標准,所以不同廠家不同車型也有著不同的待遇。基於這種情況編輯是這樣解讀的,在車型結構以及材料使用均相同的條件下,有金屬後防撞杠的設計優於僅使用泡沫防護的車型。
凱美瑞後金屬防撞杠結構較為復雜,從橫切面可以看出,杠鐵為梯形結構。拖車鉤安裝位置並沒有設計在金屬杠鐵上,而是放在了底盤部分。左右分別一個掛扣拖車鉤的固定位。大部分家用車的後防撞杠設計高度平均在490mm-520mm之間,與大部分小型車前保險杠鐵的高度相接近。

③ 八代凱美瑞2.5g豪華版前保險櫃換要嗎少錢

八代凱美瑞2.5g豪華版前保險櫃換要1400元。
豐田凱美瑞後保險杠價格在1400塊左右;凱美瑞後保險杠結構由保險杠外皮和金屬杠鐵組成,與前防護設計結構類似,也沒有吸能盒設計。

④ 凱美瑞前保險杠是什麼材質

【太平洋汽車網】凱美瑞前保險杠是塑料加鋼板材質的,採用該材質的前保險杠是因為該材質的前保險杠吸水率低,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能、剛性、耐油性、耐寒性、耐化學葯品性能,同時也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在汽車發生碰撞事故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前後車體。

凱美瑞保險杠材質是塑料,採用該材質的保險杠是因為該材質的保險杠吸水率低,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能、剛性、耐油性、耐寒性、耐化學葯品性能,同時也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在汽車發生碰撞事故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前後車體。

凱美瑞保險杠材質是塑料,採用該材質的保險杠是因為該材質的保險杠吸水率低,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能、剛性、耐油性、耐寒性、耐化學葯品性能,同時也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在汽車發生碰撞事故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前後車體。

說起日系車的優點,有的人會說它省油,而有的人會說它故障率低。但是說到日系車的缺點,我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它質量差、安全性差。的確,在以往發生的很多有日系車的交通事故中,它都會毫無懸念的成為「弱者」,這樣的表現也讓很多消費者唏噓不已。日系車的為何在安全性方面會相較於其他品牌車型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目前最新款的第八代豐田凱美瑞(配置|詢價)的安全配置究竟如何。

近日,小編在本地的豐田4S店修車的時候就看到了一輛後保險杠被剮蹭的全新第八代豐田凱美瑞。據了解,該車是剛被追尾的,但是並不嚴重,只是後保險杠破裂需要更換。維修師傅正把該車的後保險杠給全部拆除了。拆開這輛全新豐田凱美瑞的後保險杠之後,我們可以看出該車的車尾配備了一根看上去非常「粗壯」的後防撞梁。但是仔細一看並不是那麼回事兒。

走進一看,我們可以看出這輛全新的第八代豐田凱美瑞的後保險杠上面有一層泡沫,其實這並不意外,因為這樣的泡沫是很多車型上都有配備的,它可以減小撞擊時的沖擊力。但是內部的防撞梁看上去就比較尷尬了,該防撞梁採用的是單層沖壓板,我們可以看出這根後防撞梁非常的薄,而防撞梁裡面是吸能盒,這個吸能盒看上去也是特別短,這樣的單薄的防撞梁小編一直以為之後A級車上會配備,真沒想到連B級車也是配備這樣的單層沖壓板防撞梁。

而之後,我們再看看下面這輛同屬B級車的國產吉利博瑞的防撞梁。我們可以看出,這輛吉利博瑞被拆開前保險杠之後也是裸露出了一根非常粗壯的防撞梁,而吉利博瑞這根防撞梁是採用了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內部的吸能盒也是採用高強度鋁合金材質,這種防撞梁的抗撞程度要比前面看到了豐田凱美瑞上的單層沖壓板防撞梁好非常多。同樣都是B級車,感覺兩車在這個最基本的安全配置上的對比,豐田凱美瑞真的是完敗。有網友看到這一幕也表示:「看到新款豐田凱美瑞這防撞梁後,終於明白為何大家都說日系車安全性差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⑤ 我想買輛第八代凱美瑞,落地大概多少錢

十五萬至十八萬!車子還可以,車內空間也夠大了,腿部空間比新款雅閣大,比邁騰可能就小那麼一點點,坐在車內感覺寬敞,中間地板有凸起,但比那些後驅車低太多了。車玻璃面積比較大,倒車完全可以直接從車內往後看,視野強過當年桑塔納。後排有空調出風口還有兩個USB電源,實用性極高。

⑥ 19款凱美瑞底盤塑料護板多少錢圖中這個位置,是一整塊的嗎

你說的是底盤的塑料護板是吧,拿這個價格可能。這個如果說是這種金屬的話,可能會貴點,如果是這種塑料橡膠的話,會便宜點一般來說網上你自己去買的話,橡膠的120塊錢左右吧!鐵的可能要200多。
望採納!!!

⑦ 邁騰1550kg,凱美瑞1585kg,為啥說凱美瑞「皮薄餡大」

然而,日系車也不示弱:「怒燒機油三劍客,邁騰昊銳帕薩特」的順口溜很快就出來了!可見皮薄餡大不止凱美瑞,日系中級車都可以這樣形容。主要是原因就是日系車空間利用的好一些,同樣的車身尺寸,日系車總能把空間做的更大一些。

只是布局更合理一些,設計時盡可能的傾向於空間。最鮮明的對比車型就是福特翼虎,設計時把空間放到了最後。日本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島國,資源匱乏,與生俱來就帶著物盡其用的基因。不僅在 汽車 上,在房屋建造裝修上同樣能體現出來,例如膠囊旅館就是日本人發明的。因此在一輛車的設計之初就會考慮空間問題,同樣設計一輛車,日本人考慮的更多一些。典型的代表就是本田飛度,配合魔術座椅,車內甚至可以裝下一輛電動自行車。

但也只是前幾年,其他車型不重視空間時,日系車以大空間著稱。而最近幾年來消費者對空間要求越來越高,很多短軸車進入國內不得不加長處理,都是空間鬧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買車評車首先去二排座椅。看看腿前有幾拳空間,頭上有幾指空間。彷彿這幾寸空間就能帶來巨大的幸福感一樣。大家都重視空間後,日系車空間優勢已經不在明顯。大家同樣變成「大餡」,凱美瑞與邁騰空間表現是接近的,邁騰後排地板凸起除外。

再來說說皮薄。皮薄是日系車的標簽,車禍中經常看到日系車潰縮厲害,似乎一撞就散架。

不僅如此,鈑金覆蓋件厚度也比較薄。例如很多人買車都敲一敲,按一按,聽聽關門聲音。藉此來證明車輛是否安全。這就人們最早對安全的認識,總認為鐵皮厚的車更安全。但是在碰撞測試中日系車往往都能拿到高分,例如國內C-IASI碰撞測試中,凱美瑞完勝邁騰。
從測試結果來看
凱美瑞皮薄, 並沒有降低其安全性,碰撞測試中至少要比邁騰表現好很多,這與凱美瑞採用高強度鋼材是分不開的。

八代凱美瑞整車超高強度鋼與高強度鋼使用比例已經超過了94% ,車身抗扭剛性提高30%以上。安全更加有保障,皮薄餡大,並不影響其安全性。日系車之所以一撞就癟,一撞就散,與其吸能的理念是分不開的。例如從保護行人的角度出發,雅閣甚至帶有機艙彈起功能 ,碰撞中機艙會自動升高,有效降低碰撞給行人帶來的傷害,但是維修費用要提高不少。也因為吸能設計,小車禍中損失往往也都是很大的。

汽車 界有很多膾炙人口的順口溜,比如說,屌絲裝逼有三寶,索8、K5、邁瑞寶;皮薄餡大有三脆,雅閣、天籟、凱美瑞;人傻錢多三輛車,凌志、英菲和謳歌;高端大氣上檔次,C級3系長A4 等等。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順口溜都是在貶低日韓系車,謳歌德系車,並且很少能看到對德系車進行調侃貶低的順口溜,除了怒燒機油三劍客,邁騰、昊銳、帕薩特這句,但燒機油相比皮薄餡大,根本不痛不癢。實際上這些順口溜都是車系之間互黑的典型話術。

雅閣、天籟、凱美瑞是真的比德系車皮薄餡大,還是強行押韻?

邁騰的整備質量:1.4T低配1440kg,2.0T低配1540kg,2.0T高配1550kg;

帕薩特整備質量:1.4T低配1455kg,2.0T低配1575kg,2.0T高配1595kg;

雅閣整備質量:1.5T低配1437kg,1.5T高配1519kg;

凱美瑞整備質量:2.0L低配1530kg,2.0L高配1550kg,2.5L低配1585kg,2.5高配1610kg;

天籟整備質量:2.0L低配1435kg,2.0L高配1474kg,2.0T低配1539kg,2.0T高配1575kg;

看起來日系車並不比德系車輕啊,如果說日系車鋼板更薄,那鋼板這部分勻出來的重量都到哪裡去了,是發動機更重、還是車身框架更重呢?

在我們印象中,德系車鋼板最厚,國產車鋼板厚度還可以,日系車鋼板最薄,但實際結果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

國產車的鋼板厚度竟然比日系車還要薄。具體到車型來看,雅閣平均厚度1.18mm、天籟平均厚度1.07mm,帕薩特平均厚度1.41mm,邁騰平均厚度1.0mm。邁騰難道是偽德系車嗎?就算是德系車的鋼板厚度更厚,但是1mm的鋼板是什麼概念?手持鍋蓋一個,大概跟這個差不多厚,你指望這玩意保護你?你活在夢里呢?

每次一提到日系車的安全性,總會有人從網上找到日系車受損嚴重的圖片,或者告訴你有個朋友、我曾經看到...「一輛日系車發生車禍面目全非」,並且評論道「這就是日系車的吸能,把人都吸沒了」。但是下面這些圖片怎麼解釋?

實際上如果我願意,我能找到更多德系車比日系車受損更嚴重的圖,但我不是為了從這些圖片證明德系車安全性差,因為碰撞具有偶然性,不同的角度、速度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永遠不要根據車禍現場照片和車輛的受損情況來判斷 汽車 的安全性!

並且吸能是日系車的專利嗎?恰恰相反,吸能車身是賓士的工程師發明的。安全之父——比拉.巴恩伊,在擔任賓士的工程師時,於1952年獲得了「承載式車身結構」專利,原理由堅固的乘客艙和緩沖潰縮區所組成,直至今天,這仍然是 汽車 被動安全設計的准則。不管是德日美法中韓,全都有吸能設計,別把你的無知當做炫耀的資本。日系車在低速碰撞中車身受損更大,是因為日系車更注重乘員艙的安全性。

我們不拿五星批發部的某CAP說事,直接看比較嚴格並且從市場上隨機購買車輛的IIHS和C-IASI。這兩項測試中,日系車的安全性都要更好。

如果開卷考試都做不好,你指望這些車企閉卷考試能得高分?

總的來說,相比德系車,日系車在表明功夫上做的不夠,營銷也做得不好,給人的安全感不足,比如說車身沒德系車隔音、關門聲沒德系厚重、也沒有拿著大錘敲保險杠、也沒有在車門上站人,哪怕框架強度、吸能機構、應力槽設計以及安全測試成績於德系車差不多甚至更優,都沒能博取國人的信任,因為國人誰都不信,就信自己看到的和摸到的。我們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如果你還在相信聽關門聲車門站人按鋼板那一套,那就請你繼續吧。

好幾年前的順口溜,為什麼說十年前啊。

2009年的今天。也就是7月16日正好是昊銳上市的日子。

後來昊銳都換成了速派。。。。

薄皮大餡有三脆,雅閣天籟凱美瑞。怒燒機油三劍客,邁騰昊銳帕薩特。

我給大夥放點圖片,讓你們知道下薄皮大餡的光榮 歷史 。

請觀賞某些獨立車評人嘴裡的好車,當他做一期視頻給日系車PMP的時候,他告訴過你們日系車斷軸么?日系車出事立馬罵大眾,這就是公關策略。

老凱美瑞事故經常斷軸,有些人怎麼不說話呢?還我對這個結論負責。。。呵呵。

這個雅閣斷軸,有的車評人怎麼不說了。專門做一個給本田機油門洗地的視頻。右下角是新款的雅閣,哎,怎麼就這么的優秀呢?

直到豐田採用TNGA架構之後,凱美瑞的強度才有了根本性提升。在中保研的測試中拿到了G的評價,高分啊。

雅閣也是如此,只不過呢,之前的日系車怎麼樣沒人在乎了。有的只是大眾速騰斷軸的罵名。不得不說日系車公關厲害的很。

一輛 汽車 兩萬多個零部件可以說能夠調整和折騰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而這些配件的重量也直接影響 汽車 的整備質量。

但是 汽車 質量和安全沒有因果關系,質量和皮薄餡大也沒有因果關系,所以籠統的把質量和安全、車皮薄厚放在一塊來下結論本來就不客觀實際。不過日系皮薄餡大不安全這個「民間說法」確實存在已久並且深深影響著一類消費者的購車觀念。

皮薄多是指鈑金薄、漆面薄、塑料防護件質地軟等車輛外觀件。 客觀的說不止豐田,絕大多數的日系中低端車型相比歐系、美系整體上確實存在皮薄的情況。 更多的原因在於造車理念的差異,因為日系車多數走的仍是中低端的家用車路線所以經濟性才是關鍵,這個經濟性包括了成本經濟性、用車經濟性和維護經濟性等方面。 另外日系車追求的安全性多指該硬的地方硬該軟的地方軟,不涉及安全問題的只要夠用就行沒必要刻意突出非核心效果而不斷增加成本。

比如:車皮覆蓋件在能保證鈑金和可修復率一定的情況下它就沒必要繼續加厚,畢竟車皮對車輛安全的影響微乎其微。同理車漆的厚度也會遵從這樣的理念,所以以往的日系車多數覆蓋件鈑金和車漆平均厚度都不及德、美系。

相反日系高端車型並非存在類似中低端皮薄的普遍現象,原因就是高端車不僅僅是用車需求更需要標榜一些高端的屬性。因為價格可以定的更高,利潤也更高所以提升品質和成本是理所當然。因此,日系皮薄是個大概率事實,這在老款車型中很突出,不過在造車輕量化的趨勢下這種差異也在逐步降低。

餡指的是空間,因為日系車追求經濟性所以都盡可能物盡其用。但畢竟車型尺寸既定不可能從結構上改變,所以只要通過車內空間的局就能提高空間利用率,那這么簡單的道理其它車企都不懂嗎?也都沒技術實現嗎?還是造車理念不同,座椅薄厚以及大小可以影響空間、車門薄厚可以影響空間、中控、A、B、C柱的設計也可以影響空間等等。所以這完全是相對來說的,有得必有失且也並不是所有日系品牌的每款車空間都大於同級別競品車型,只是日系車這種空間設計理念深入人心。 所以說凱美瑞皮薄餡大是有幾分道理,但不要因為皮薄餡大而主觀延伸看法。

邁騰1550kg,凱美瑞1585kg其實只通過這兩個參數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而皮薄餡大隻要不影響安全性也未嘗不可。不要糾結誰的高強度鋼佔比高因為焊接工藝也很重要;不要糾結誰的引擎蓋板厚了多少,因為引擎蓋板還有保護行人和駕駛艙的潰縮能力;也不要糾結誰的防撞梁大,因為它不光要強度還要剛度。

2018年中保研八代凱美瑞的碰撞測試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本以為皮薄餡大的凱美瑞會不堪一擊但事實是凱美瑞各項都取得了優異的碰撞成績,同樣的北美凱美瑞IIHS的成績也一直表現的很不錯。另外「分散潰縮吸能」其實是由沃爾沃倡議提出並推廣的,日系車同其它品牌一樣都只是在自己的基礎上開發、延伸。因為車速超過50KM/H的時候車身骨架才是影響車輛安全的首要因素而不是外層覆蓋件厚度。但是皮薄也有缺點就是在輕微刮擦和低速碰撞時容易變形或者損壞,這就造成了維修成本的概率提高。 不過最新的八代凱美瑞在空間上優勢也不怎麼明顯,而在國人對大空間的追求的趨勢下除了豐田等日系品牌外各大車企都針對中低端車進行大空間設計,所以餡大不僅是日系,還有韓系、美系、德系等都有所涉及。因此,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應客觀看待每一個品牌,沒有哪個品牌會讓所有人喜歡但是任何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皮薄也罷、餡大也罷只要綜合性和安全性達標又何必在意一些不客觀的謠傳呢。

車輛的安全不能以車輛的重量來衡量,我自己開的日系車,覺得挺好的,質量穩定。但是我依然可以接受德系車,可以接受美系車。每個車系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一桿子打死了,在鈑金方面,德系確實好於日系。但是在穩定可靠上面日系優與德系,美系動力上也不日系強不是么。看個人喜好,側重哪方面就選擇哪個系列。車是否安全全看車架設計,不是敲敲車門就能知道安全的,惡意營銷。再說,沒有最安全的車,只有最安全的駕駛,在大貨車面前,勞斯萊斯也是紙片車。

都什麼年代了,車好車壞,還要用重量來評判嗎。對比必須要有一個對等的條件前提比,要不然都是屬於耍流氓。打個比方,談安全性,需要用國產車型,同樣評測標准去對比。在外國的同樣車型和國產的會一樣嗎,連法規都不一樣,車會是一樣嗎,不要給別有用心的人誤導。還有比駕駛感,要同級別的車比,什麼德系日系涵蓋量太大了,10萬車和30萬的怎麼也沒可比性啊。再說個常識,為什麼德系車開的比較穩,因為它一般把車輪前束調的比較緊,就是兩個前輪略微有點內八字,開的時候由於輪胎有個偏心的摩擦力,車頭部就會有個輕微內壓力,方向盤就會穩且轉彎回正的力道就比較大,當然車越快越穩,但帶來的缺點,就是油耗高些,輪胎磨損相對大些,還會有輕微吃胎的現象。而日系車前束就調的松,就是兩前輪保持平行,方向盤轉彎回正力相對小些,當然車速快了,方向盤就所謂的有點漂,帶來的好處就是,輪胎使用壽命相對長些,油耗小些。返回到車重對比,就先要分析車輛材料是否類似,比如說金屬材料材質和強度有什麼區別,再說,現在車輛輕量化也是趨勢,以前車要用很久,現在車沒幾年要換,都成快消品了。

很多車主都喜歡拿車殼來衡量車的安全性,其實車內成員的安全不是來自車殼,更重要的是車的框架,在這點上國產也好,日系德系都是符合國際標準的,人口密度的原因,日系車的設計理念中對行人的保護考慮更多,德系車更多考慮是保護車內成員和設備損失最小。我自己開的雷克沙斯es260, 引擎蓋是塑料的,要給大家評論的話,肯定是黑心廠家節約成本,但這確是車的主動保護行人裝置,在高速碰撞行人時,這個塑料蓋會彈起,以減少對行人傷害,這套裝置的價格遠高於一塊鐵皮,雖然雷車有幾塊外殼都是塑料,重量也達到1.65噸,車殼對車重影響並不大。總的來說,同級別同車型的車比,車越重乘客相對越安全

目前關於 汽車 的流言蜚語何至於此。日系皮薄一撞就碎,掛VW車標就比較高級神車無敵的,這還是針對合資車這對冤家。國產車里更是謠言四起,既有說吉利靠水軍才能賣車的,也有說奇瑞修車排隊的。更有吹捧自己是公路坦克,宇宙無敵的。

關於各種流言只需要仔細去看看去分析一下不難看出,它們背後是基於某些真實問題被人為誇大並炒作出來的。

關於日系車輕省油這一觀點其實起源於八十年代。最早國內引進的老公爵王,老方頭皇冠這些日系車相比國內的老上海,伏爾加,拉達2105要省油好開,乘坐舒適。那時候老司機嘴裡的「輕」是指的方向輕,油門剎車輕,檔位清晰手感輕。省油的口碑是對比油老虎的伏爾加和雙化油器的老上海來說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之後隨著越來越多的日系車被引入國內。一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語,為日系車的形象做了注腳。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三菱麵包車,五十鈴卡車,日野大客車及各類小車共同為日系奠定了口碑。國產車也是從那時起引進仿製日系車,天津夏利,天津大發,昌河,松花江,長安,五菱,各類奧拓,雲雀等一大批引進自日系的微型車,工具車和轎車項目將早先老司機口中的「輕」變成真正的輕。也正是這時候 汽車 才慢慢變成普通老百姓可以買得起的東西。也正是在哪個時代,八十年代上海大眾桑塔納以更高的標准官車姿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成為各地政府機關,公檢法職能機關配置的公車。為日後VW車標看上去比較高級打下了烙印。

說到這里不難看出,日系車輕省油,大眾看上去比較高級是具有很深的 歷史 烙印的。在哪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還都是各自依靠各自產品實際情況被總結出來的。但隨著時間推移,進入2010年之後隨著互聯網的發達,車市競爭的激烈和各種車托粉絲及公關公司,車評磚家的出現,原來民間對於車系口口相傳的口碑逐漸變味了。

沒記錯的話,先是日產被扒出簡配了後防撞梁和人們對一些日系車採用行人保護泡沫的誤解,日系車人社開始崩塌。接著就是雅閣七代在高速上斷為兩截的照片和威馳撞自行車,卡羅拉撞自行車及各種日系車事故照片充斥網路。一夜之間日系車被扣上了皮薄不安全的惡名。不得不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日系車特別是日產,本田這些車企在那時候的確存在簡配的情況,被扣帽子一點也不冤枉。但有心人一定可以看出這背後是有人為誇大的成分存在的。較軟的塑料保險杠,行人保護泡沫這些是當年歐洲強制配備的行人安全保護措施。發動機潰縮吸能設計也是被現代 汽車 行業所共同採用的,最為有效的乘員被動安全措施之一。拿這些來攻伐日系車並以各類事故照片為佐證的確迷惑了很多人。

反觀2000-2010那時候南北大眾仍在產的桑塔納,桑塔納2000,3000和捷達,捷達王這些脫胎於七十年代末的上一代車型,它們的確看上去很硬朗。但真實的事故中恰恰是這些沒有採用吸能設計的老車傷亡率最高。南北大眾隨後更新的車型也均採用了潰縮吸能設計這也證明了到底哪一種設計才是更安全的和技術的正確性。

至此,不難看出企業特別是國內合資企業對於車輛安全性上的確是相當被動的。相較於日系的新車型簡配,大眾用七十年代的老車型不停產繼續榨取剩餘價值的做法也不夠厚道吧?因此,只能說是一丘之貉,半斤八兩。特別是當下我國除了五星批發部之外引入了類似IIHS的中保研測試。兩批碰撞下來到底誰在說謊誰在簡配就基本一目瞭然了。

以中保研兩個批次德日系對比來看,結構安全方面簡配最嚴重的是本田和大眾,日產只能勉強算中游水平。所以,謠言止於智者。在當今中國人越來越懂車,越來越理性,並且有了更加嚴格的測試標準的時候,這類謠言也會隨之不攻自破。

提這種問題?呵呵,自己去看一下,同級別,大眾高強度鋼使用比例78% 凱美瑞33% 知道輕重原因了吧。

說句實話,公司以前買了輛藍鳥,四五年後主架車門下墜一厘米多,前後都沒有防撞梁

閱讀全文

與凱美瑞第八代護機鋼板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有哪些 瀏覽:97
合肥陽台玻璃護欄多少錢 瀏覽:983
威海焊接工資多少 瀏覽:862
不銹鋼油怎麼清洗干凈 瀏覽:817
鋼材的剛度怎麼保證 瀏覽:181
不銹鋼茶壺蓋子上面的塞子怎麼安 瀏覽:298
鹽酸沾在不銹鋼上怎麼清洗 瀏覽:863
鋼鐵股什麼時候能大漲是戰爭爆發 瀏覽:247
橋梁用的什麼鋼材 瀏覽:183
cda怎麼畫鋼管 瀏覽:32
波形護欄線型怎麼看 瀏覽:85
不銹鋼鍋內部不平怎麼辦 瀏覽:385
什麼型號不銹鋼能鍍鎳 瀏覽:629
鋼構變形怎麼校正 瀏覽:847
鞍鋼鋼材加工公司怎麼樣 瀏覽:328
骨頭怎麼替換鈦合金 瀏覽:459
牆柱上翻鋼筋多少d 瀏覽:574
如何使用電焊機焊接螺絲 瀏覽:85
精密車燈模具多少錢 瀏覽:37
不銹鋼上面的塑料怎麼去掉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