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 ,具體是哪個規范的條文規定
焊縫高度出自國家金屬焊接操作規范,金屬焊接工程的工藝標准。
焊縫高度並無准確的回數字,只答是一個范圍。標准規定: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對於板厚小於6的鋼板,焊角高度等於板厚;板厚大於6mm的鋼板,焊角高度習慣上按板厚的70%,但是一般不超過15mm。
如:橋梁金屬結構工程焊接工藝規范中,金屬結構的焊縫焊接高度不小於2毫米,焊縫寬度不小於5毫米。
焊縫高度指金屬板之間的縫隙,通過焊條在燒焊冷卻收縮後,其金屬液體在焊縫間填充的總體高度。角焊縫中,焊縫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點(兩焊腳交點)到斜邊的距離。
Ⅱ 普通鋼板焊接的技術要求是什麼
應盡復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制,以減小母材的熔深。
由於母材熔化到第一層焊縫金屬中的比例最高達30%左右,所以第一層焊縫焊接時,應盡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以減小母材的熔深。焊後應在200-350℃下保溫2-6小時,進一步減緩冷卻速度,增加塑性、韌性,並減小淬硬傾向,消除接頭內的擴散氫。
焊後對焊件立即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特別是對於大厚度焊件、高剛性結構件以及嚴厲條件下(動載荷或沖擊載荷)工作的焊件更應如此。焊後消除應力的回火溫度為600-650℃,保溫1-2h,隨爐冷卻。
(2)鋼板厚度小於多少不能焊接擴展閱讀:
鋼板焊接要求規定:
1、根據被焊結構的鋼種選擇焊絲,對於耐熱鋼和耐候鋼,主要是側重考慮焊縫金屬與母材化學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滿足耐熱性和耐腐蝕性等方面的要求。
2、採用較小的焊接電流(30A-100A)和較低的等離子氣體流量,採用混合型等離子弧焊接的方法。不形成小孔效應。
3、根據現場焊接位置對應於被焊工件的板厚選擇所使用的焊絲直徑,確定所使用的電流值,參考各生產廠的產品介紹資料及使用經驗,選擇適合於焊接位置及使用電流的焊絲牌號。
Ⅲ 厚度是1MM的鋼板怎麼進行焊接
1mm鋼板最好採用復點焊或閃光制焊,如採用電氣焊會造成板件變形。
點焊是焊件在接頭處接觸面的個別點上被焊接起來。點焊要求金屬要有較好的塑性。焊接時,先把焊件表面清理干凈,再把被焊的板料搭接裝配好,壓在兩柱狀銅電極之間,施加力壓緊。當通過足夠大的電流時,在板的接觸處產生大量的電阻熱,將中心最熱區域的金屬很快加熱至高塑性或熔化狀態,形成一個透鏡形的液態熔池。繼續保持壓力,斷開電流,金屬冷卻後,形成了一個焊點。
點焊由於焊點間有一定的間距,所以只用於沒有密封性要求的薄板搭接結構和金屬網、交叉鋼筋結構件等的焊接
Ⅳ 鋼板焊接的最小厚度要求
沒有這個要求的。焊接鋼板時對鋼板的厚度是沒有限制的。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編著的《焊接手冊 焊接方法及設備 第1卷》第一章:
鋼板焊接都是依據設計需要,來進行鋼板的選擇和焊接的。要考慮到設計本身的需要,從重量、強度、經濟等幾個方面進行選擇的,而且還需要考慮到師傅的焊接技術水平。結合各個方面,最後進行鋼板厚度的選擇,所以是沒有標準的。
焊接方法
焊接技術主要應用在金屬母材上,常用的有電弧焊,氬弧焊,CO2保護焊,氧氣-乙炔焊,激光焊接,電渣壓力焊等多種,塑料等非金屬材料亦可進行焊接。金屬焊接方法有40種以上,主要分為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焊接時形成的連接兩個被連接體的接縫稱為焊縫。焊縫的兩側在焊接時會受到焊接熱作用,而發生組織和性能變化,這一區域被稱為熱影響區。
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不同,焊後在焊縫和熱影響區可能產生過熱、脆化、淬硬或軟化現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惡化焊接性。這就需要調整焊接條件,焊前對焊件介面處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
Ⅳ 16Mn鋼板焊接時,環境溫度最低多少度不允許焊接
這個和板厚,已經該結構件應用的場合有關系,一般來說,為了更大限度版的保證質量,建議權環境溫度為16度以上,低於16度需要預熱,或者後熱。我廠是如此,整個廠房內有恆溫控制系統。
如果條件不允許,為了防止冷裂紋,請按照以下的規范操作。
不同板厚及不同環境溫度下16Mn鋼的預熱溫度:
焊件厚度
(mm)
不同氣溫下的預熱溫度計(℃):
16mm以下
不低於-10℃不預熱,
-10℃以下預熱100~150℃;
16~24mm
不低於-5℃不預熱,-5℃以下預熱100~150℃;
25~40
不低於0℃不預熱,0℃以下預熱100~150℃;
40以上
均預熱100~150℃。
Ⅵ 厚度在幾毫米之內的鋼板需要兩邊焊接
如果強度夠,為經濟你應首選4mm。碳鋼板,用焊條電弧焊,直徑2.0焊條施焊就行。
如果是不銹鋼,最好選擇鎢極氬弧焊
Ⅶ 鋼板焊接多少厚度需預熱
沒有這個要求的。焊接鋼板時對鋼板的預熱厚度是沒有限制的。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編著的《焊接手冊 焊接方法及設備 第1卷》第一章:
鋼板焊接都是依據設計需要,來進行鋼板的選擇和焊接的。要考慮到設計本身的需要,從重量、強度、經濟等幾個方面進行選擇的,而且還需要考慮到師傅的焊接技術水平。結合各個方面,最後進行鋼板厚度的選擇,所以是沒有標準的。
(7)鋼板厚度小於多少不能焊接擴展閱讀:
焊接方法
焊接技術主要應用在金屬母材上,常用的有電弧焊,氬弧焊,CO2保護焊,氧氣-乙炔焊,激光焊接,電渣壓力焊等多種,塑料等非金屬材料亦可進行焊接。金屬焊接方法有40種以上,主要分為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焊接時形成的連接兩個被連接體的接縫稱為焊縫。焊縫的兩側在焊接時會受到焊接熱作用,而發生組織和性能變化,這一區域被稱為熱影響區。
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不同,焊後在焊縫和熱影響區可能產生過熱、脆化、淬硬或軟化現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惡化焊接性。這就需要調整焊接條件,焊前對焊件介面處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
Ⅷ 厚度小於8mm的鋼板焊接如何確定質量等級
根據設計要求啊,厚度小於8毫米的是不可以超聲波探傷的,
Ⅸ 碳素結構鋼板超過多少厚應進行焊前預熱
低炭鋼預熱溫度!主要與施焊的環境溫度及材料厚度有關系!溫度越低及材料越回厚越需要預熱,反之答可不預熱,簡化而言,當材料厚度小於50毫米而環境溫度小於零度時,需要預熱100~150度,當母材厚度小於16毫米時,溫度大於零下30度可不預熱,可見只要不是溫度很低或母材很厚一般不需要預熱。但要注意,實際操作時應提高要求,特別對於一些重要結構受力復雜結構,在溫度較低或板厚較厚時應預熱至100~150度。
Ⅹ 焊縫高度標准
並無准確的數字,只是一個范圍。如平縫0~3,角焊縫則分為表面凸起、凹陷兩種,一般的來說,焊縫要求豐滿,不得有連續的咬邊,因為你的焊縫再高也沒用,咬邊已經減低了母材的厚度,而且形成了嚴重的應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