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50的鍍鋅抄層厚度為3.50mm;DN100的鍍鋅層厚度為4.0mm.
一般來講是按重量計算的,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熱浸鍍鋅知識:
1、鍍鋅層的均勻性:鋼管試樣在硫酸銅溶液中連續浸漬5次不得變紅(鍍銅色)
2、表面質量:鍍鋅鋼管的表面應有完整的鍍鋅層,不得有未鍍上的黑斑和氣泡存在,允許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鋅瘤存在。
3、鍍鋅層重量:根據需方要求,鍍鋅鋼管可作鋅層重量測定,其平均值應不小於500g/平方米,其中任何試樣不得小於480g/平方米。
⑵ 鍍鋅方管規格尺寸有哪些
鍍鋅方管從生產工藝上是分為熱鍍鋅方管和冷鍍鋅方管的。正是由於這兩種鍍鋅方管的加工不相同也就造就了它們很多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熱鍍鋅方管是在使用鋼板或者是鋼帶捲曲成型後焊接製成的方管,並在這種方管的基礎上將方管置於熱鍍鋅池中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後又形成的一種方管。
熱鍍鋅方管的生產工藝較為簡單,且生產效率是很高的,品種規格也多,這種方管所需要的設備和資金很少,適合小型鍍鋅方管廠家的生產。但是從強度上來說這種鋼管的強度是遠遠低於無縫方管的。
(2)5050鍍鋅方管的厚度擴展閱讀:
鍍鋅方管每米理論重量的計算:4 * 厚度 *(邊長-厚度)* 0.00785。
其中,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mm)為單位,直接把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千克為單位。
如30 x 30 x 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為:4 x 2.5 x (30-2.5) x 7.85=275 x 7.85=2158.75克,即約2.16公斤。
當壁厚和邊長都以毫米為單位時,4x壁厚x(邊長-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長度方管的體積,以立方厘米(cm3)為單位,再乘以鐵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為每米方管以千克為單位的重量。
⑶ 鍍鋅管國標厚度是多少
鍍鋅鋼制管理論重量表
公稱口徑
壁厚(mm)
理論重量(Kg/m)
(mm)
(in)
15
1/2
2.75
1.34
20
3/4
2.75
1.73
25
1
3.25
2.57
32
11/4
3.25
3.32
40
11/2
3.5
4.07
50
2
3.5
5.17
65
21/2
3.75
7.04
80
3
4
8.84
100
4
4
11.5
125
5
4
15.94
150
6
4.5
18.89
⑷ 熱鍍鋅鋼管的國標厚度
鍍鋅鋼管厚度國家標准如下圖:熱鍍鋅管,為提高鋼管的耐腐蝕性能,對一專般鋼管進行鍍鋅。鍍鋅鋼屬管分熱鍍鋅和電鍍鋅兩種,熱鍍鋅鍍鋅層厚,電鍍鋅成本低,表面不是很光滑。
公稱壁厚:mm2.0、2.5、2.8、3.2、3.5、3.8、4.0、4.5;
系數:c1.064、1.051、1.045、1.040、1.036、1.034、1.032、1.028。
註:鋼材力學性能是保證鋼材最終使用性能(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它取決於鋼的化學成分和熱處理制度。在鋼管標准中,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規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或屈服點、伸長率)以及硬度、韌性指標,還有用戶要求的高、低溫性能等。鍍鋅管鋼的牌號:Q215A;Q215B;Q235A;Q235B。
⑸ 鍍鋅方管規格表
鍍鋅方管規格表:
(5)5050鍍鋅方管的厚度擴展閱讀:
鍍鋅方管的保存方法
(1)保管鋼管的場地或倉庫,應選擇在清潔干凈、排水通暢的地方,遠離產生有害氣體或粉塵的廠礦。在場地上要清除雜草及一切雜物,保持鋼管幹凈;
(2)在倉庫里不得與酸、鹼、鹽、水泥等對鋼管有侵蝕性的材料堆放在一起。不同品種的鋼管應分別堆放,防止混淆,防止接觸腐蝕;
(3)大型型鋼、鋼軌、辱鋼板、大口徑鋼管、鍛件等可以露天堆放;
(4)中小型型鋼、盤條、鋼筋、中口徑鋼管、鋼絲及鋼絲繩等,可在通風良好的料棚內存放,但必須上苫下墊;
(5)一些小型鋼管、薄鋼板、鋼帶、硅鋼片、小口徑或薄壁鋼管、各種冷軋、冷拔鋼管以及價格高、易腐蝕的金屬製品,可存放入庫;
(6)庫房應根據地理條件選定,一般採用普通封閉式庫房,即有房頂有圍牆、門窗嚴密,設有通風裝置的庫房;
(7)庫房要求晴天注意通風,雨天注意關閉防潮,經常保持適宜的儲存環境
⑹ 鍍鋅方管厚度一般是多少
鍍鋅方管厚度一般是1.0--16.0mm。
⑺ 50*50方管 壁厚1.5mm的鍍鋅後的壁厚正常的誤差范圍是多少
你是問鍍鋅層的厚度,還是方管的厚度變化?
⑻ 50*50方鋼管國標厚度是多少,厚度偏差是多少
1、國標GB/T6728-2002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規定:50*50方鋼的壁厚分別為1.5、1.75、2.0、2.5、3.0、4.0,允許偏差為±0.50。
2、國標GB/T3094-2000 冷拔異型鋼管規定:50*50方鋼的壁厚分別為4、5、6、7、8,允許偏差為壁厚的±10%。
拓展內容:
鋼管相關術語
尺寸:
A、公稱尺寸:是標准中規定的名義尺寸,是用戶和生產企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註明的訂貨尺寸。
B、實際尺寸:是生產過程中所得到的實際尺寸,該尺寸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這種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的現象稱為偏差。
C、米重: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偏差和公差:
A、偏差: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實際尺寸難於達到公稱尺寸要求,即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所以標准中規定了實際尺寸與公稱尺寸之間允許有一差值。差值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為負值的叫負偏差。
B、公差:標准中規定的正、負偏差值絕對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帶"。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負"表示;公差是沒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稱為"正公差"或"負公差"的叫法是錯誤的。
交貨長度:
交貨長度又稱用戶要求長度或合同長度。標准中對交貨長度有以下幾種規定: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C、倍尺長度: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合同中應註明單倍尺長度及構成總長度的倍數(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數,總長為9000mm)。實際操作中,應在總長度的基礎上加上允許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個單倍尺長度應留切口餘量。以結構管為例,規定留切口餘量:外徑≤159mm為5~10mm;外徑>159mm為10~15mm。
若標准中無倍尺長度偏差及切割餘量規定時,應由供需雙方協商並在合同中註明。倍尺長度同定尺長度一樣,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合理的,其加價幅度同定尺長度加價幅度基本相同。
D、范圍長度:范圍長度在通常長度范圍內,當用戶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圍長度時,需在合同中註明。
例如:通常長度為3000~12000mm,而范圍定尺長度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可見,范圍長度比定尺和倍尺長度要求寬松,但比通常長度加嚴很多,也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的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有道理的,其加價幅度一般在基價上加價4%左右。
壁厚不均:
鋼管壁厚不可能各處相同,在其橫截面及縱向管體上客觀存在壁厚不等現象,即壁厚不均。為了控制這種不均勻性,在有的鋼管標准中規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不超過壁厚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後執行)。
橢圓度:
在圓形鋼管的橫截面上存在著外徑不等的現象,即存在著不一定互相垂直的最大外徑和最小外徑,則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之差即為橢圓度(或不圓度)。為了控制橢圓度,有的鋼管標准中規定了橢圓度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為不超過外徑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後執行)。
彎曲度:
鋼管在長度方向上呈曲線狀,用數字表示出其曲線度即叫彎曲度。標准中規定的彎曲度一般分為如下兩種:
A、局部彎曲度:用一米長直尺靠量在鋼管的最大彎曲處,測其弦高(mm),即為局部彎曲度數值,其單位為mm/m,表示方法如2.5mm/m。此種方法也適用於管端部彎曲度。
B、全長總彎曲度:用一根細繩,從管的兩端拉緊,測量鋼管彎曲處最大弦高(mm),然後換算成長度(以米計)的百分數,即為鋼管長度方向的全長彎曲度。例如:鋼管長度為8m,測得最大弦高30mm,則該管全長彎曲度應為:0.03÷8m×100%=0.375%
網路:鋼管
⑼ 方管的厚度都有哪些
太多了,不同規格的壁厚范圍很大,我們就是做方管的廠家,生產的規格和壁厚范圍如下:
規格:20*20mm-350*350mm
壁厚:0.8-15mm
就看你用多厚的,需要可以給我留言。
⑽ 50*50方管壁厚多少
1、50*50方管壁厚有很多種,如:1.2mm、來2.5mm、3mm、3.75mm等。
2、方自管顧名思義,它是種方形體的管型,很多種材質的物質都可以形成方管體,它介質於,干什麼用,用在什麼地方,大多數方管以鋼管為多數,經過拆包,平整,捲曲,焊接形成圓管,再由圓管軋製成方形管然後剪切成需要的長度。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現貨方面以大規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為結構方管,裝飾方管,建築方管,機械方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