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條直機下料長短不齊是什麼原因
直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 =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內尺寸 180度彎容勾=6.25d 90度彎勾=3.5d 45度彎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 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貳』 喂料機同等下料速度,下料多少與下料管的長短是否有關
個人理解是沒有關系,只要下方不堵著,下料的多少跟時間和速度有關系,跟長短無關。
『叄』 這幾天數控鋸床下料長短不一相差0.6左右,一般都是短一點,有時長一點
數據只要沒有人為地調一般不會有問題,那就看看是不是機器本身的問題了,鋸片啊這些的
『肆』 激光切割下料問題,切割圖里,需要焊接的兩條邊為什麼不一樣長
焊接加工與機械加工是不一樣的,你採用的是激光切割在切割尺寸精度方面已經很好了,如果採用手工氣割的話可能尺寸誤差會更大(達到2-3mm),你說的這個尺寸誤差不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外觀也沒有影響。
『伍』 鋼筋調直機下料長度與設定長度不一樣如何調
1、如果每次下料長度與設定長度的差異相同,量出下料長度與設定長度的差值然後調整數控設置即可,在修正項輸入差值,若下料長度比設定長度短用+號,否則用-號。
2、如果每次下料長度與設定長度的差異不同,這種情況就是控制長度的轉輪鬆了,緊一下輪子就可以解決。
3、鋼筋調直完畢後需對其長度進行測量以便給出定長切斷信號。從調直筒出來的鋼筋由上下壓輥牽引而前進,通過剪切機構後進入受料架。
4、在受料架中鋼筋頂住定尺板並帶動拉筋前進,到位後靠鋼筋的頂力使拉筋帶動行程開關動作,給剪切機構送出剪切信號並將帶有下切刀的方刀台送到錘頭下面,錘頭錘擊上切刀從而使鋼筋剪斷。
5、受料架上定尺板及拉筋均有一定的質量,且存在滑動摩擦力,而且還要拖動行程開關動作,鋼筋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彎曲,不可避免地存在定長誤差。
6、鋼筋在行走且錘頭位置不確定而存在的誤差。調直鋼筋被壓輥拖動以一定速度行進(一般情況鋼筋前進速度為30m/min),錘頭上下往復運動頻率為600次/分,則錘頭完成一個行程需要0.1s,即剪切機構從接收到信號到錘頭落下剪切完成,時間在0-0.1s范圍內變化。
7、若讓鋼筋自由行走,鋼筋必須會存在0-50mm之間的行走誤差。而目前的定長方法是到位後迫使鋼筋停止前進來獲得所需的剪切精度,則夾輥與鋼筋間將存在相對運動而打滑,勢必在鋼筋表面形成劃痕。同樣,迫使鋼筋停止前進亦會產生上節所出現的情況,而且鋼筋越長,誤差越嚴重。
(5)方管機下料長短不一樣擴展閱讀:
一、工作原理:
1、首先由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增速,使調直筒高速旋轉,穿過調直筒的鋼筋被調直,並由調直模清除鋼筋表面的銹皮;
2、由電動機通過另一對減速皮帶傳動和齒輪減速箱,一方面驅動兩個傳送壓輥,牽引鋼筋向前運動,另一方面帶動曲柄輪,使錘頭上下運動。
3、當鋼筋調直到預定長度,錘頭錘擊上刀架,將鋼筋切斷,切斷的鋼筋落入受料架時,由於彈簧作用,刀台又回到原位,完成一個循環。
二、調節方法:
1、如果每次下料長度與設定長度的差異不同,這種情況就是控制長度的轉輪鬆了,緊一下輪子就可以解決。
2、鋼筋調直完畢後需對其長度進行測量以便給出定長切斷信號。從調直筒出來的鋼筋由上下壓輥牽引而前進,通過剪切機構後進入受料架。
3、在受料架中鋼筋頂住定尺板並帶動拉筋前進,到位後靠鋼筋的頂力使拉筋帶動行程開關動作,給剪切機構送出剪切信號並將帶有下切刀的方刀台送到錘頭下面,錘頭錘擊上切刀從而使鋼筋剪斷。
『陸』 全自動數控調直切斷機GJ5一12下料長短不一到底咋回事
【宇工機床】解答:a、更換易損件;b、檢查計米輪;c、調整壓力。
『柒』 調直切斷機下料長短不齊
不知您使用的調直機是採用什麼樣的定尺原理進行定尺剪切的。原理不同,定尺的精度及調整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接近開關加死擋板的定尺方式的話,可以把死擋板調近一些,這樣下料長度就趨於一致了。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