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保焊一級探傷和二級探傷的區別
二保焊一級探傷和二級探傷的區別在於探傷長度和外觀的不同。具體如下:
1、二保焊一級探傷,每條焊縫長度的百分之一百進行超聲波探傷,一級焊縫不應搏仿有咬邊。
2、二保焊二級探坦銀此傷,每條焊縫長度的百分之二十進行抽檢,且不小於200毫米進行超聲波探傷,不允讓迅許存在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
❷ 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什麼區別
1、一級焊縫比二級焊縫的超聲波探傷范圍更大。一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內的100%』進行超聲波探傷;二容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20%』進行抽檢,且不小於200mm進行超聲波探傷。
2、在外觀方面,一級比二級要求更多。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 如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一級焊縫還不應有咬邊,未焊滿和根部收縮等缺陷。
3、一級和二級焊縫最大允許的缺陷尺寸不同。線性顯示和圓形顯示一級均為0mm,二級則不大於 1.6mm、不大於3.2mm。
(2)焊縫探傷一級和二級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焊縫利用焊接熱源的高溫,將焊條和接縫處的金屬熔化連接而成的縫。焊縫金屬冷卻後,即將兩個焊件連接成整體。
根據焊縫金屬的形狀和焊件相互位置的不同,分對接焊縫、角焊縫、塞焊縫和電鉚焊等。角焊縫常用於搭接連接。塞焊縫和電鉚焊應用較少,僅為了減小焊件搭接長度才考慮採用。
為了防止焊接時工件受熱膨脹引起變形,必須保證定位焊縫的間距,可按下表選擇。定位焊縫將來是焊縫的一部分,必須焊牢,不允許有缺陷,如果該焊縫要求單面焊雙面成形.則定位焊縫必須焊透。
❸ 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的區別
強度上沒有區別。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一級、二級焊縫的焊接工藝沒有區別,強度也沒有區別。只是檢查嚴格性、質量保證性上有區別。一級焊縫要求對長度100%檢查,II級焊縫只要求對長度20%進行檢查。
一二級焊縫的區分在於其重要性和施工的可靠性,一般在說明中標注,圖紙上並無特別的區分。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檢測的數量有所區別。一級焊縫為100%,二級焊縫為20%。
❹ 鋼結構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在強度上有什麼區別
一二級焊縫的區分在於其重要性和施工的可靠性,一般在說明中標注,圖紙上並無特別的區分。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檢測的數量有所區別。一級焊縫為100%,二級焊縫為20%。
1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的一、二級焊縫。
2、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的一級焊縫。
3
、大跨度結構中一級焊縫。
4
、重級工作制吊車梁結構為一級焊縫。
關於焊縫等級的定義的部分要求見《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的
第7章
連接計算。
7.1焊縫連接
7.1.1
焊縫應根據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環境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按下述原則分別選用不同的質量等級:
1
、在需要進行疲勞計算的構件中,凡對接焊縫均應焊透,其質量等級為:
1)作用力垂直於焊縫長度方向的橫向對接焊縫或T型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受拉時為一級,受壓時應為二級;
2)作用力平行於焊縫長度方向的縱向對接焊縫應為二級。
2
、不需要計算疲勞的構件中,凡要求與母材等強的對接焊縫應予焊透,其質量接等級當受拉時應不低於二級,受壓時宜為二級。
3
、重級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的腹板與上翼緣之間以及吊車桁架上弦桿與節點之間的T形接頭焊縫均要求焊透,焊縫形式一般為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其質量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4
、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頭採用的角焊縫或部分焊透的對接焊縫,以及搭接連接採用的角焊縫,其質量等級為:
1)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且需要驗算疲勞的結構和吊車起重量等於或大於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應符合二級;
2)對其它結構,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可為三級。
怎樣判斷質量等級需要查看相關規范,如《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一般不是從事工程質量檢驗的人是記不得的。
焊接質量的判別分兩個方面,外觀質量缺陷與內部質量缺陷。外觀缺陷比若說夾渣,氣孔,焊瘤,咬肉,裂縫,焊坑等,它們的絕對數量與數量密度值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內部的缺陷是指焊縫是否密實,通過一定的檢驗儀器設備才能檢查,例如超聲波探傷與射線探傷。一級焊縫必須進行100%的焊縫探傷檢測,二級的要求我記得是20%。
在我的理解是只有全焊透的焊縫才可以被判別為一級或二級焊縫,不焊透的均只能是三級焊縫(只是外觀要求可以提高級別)
焊縫質量等級並不代表強度等級,同一個位置不同的焊縫等級,有可能三級焊縫強度比一級焊縫強度更高。
焊縫強度等級劃分更多的是考慮了焊縫自身缺陷、施工保證條件不足等等對強度的削弱或使用條件對焊縫缺陷的敏感性而提供的一種可靠度保正措施,保證方法當然就是檢測手段。
我們通常要求重要位置使用一級焊縫,其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證這些地方的焊縫可靠度而不是強度(當然,強度也重要,但是焊縫一般僅能夠保證等強連接)。
❺ 一級焊縫、二級焊縫之間的異同點
區別主要是做探傷的要求不同,在焊接工藝上沒有區別的。一級焊縫需要做版100%的探傷。二級焊縫需要做權20%的探傷,對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
如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一級焊縫還不應有咬邊,未焊滿和根部收縮等缺陷。
❻ 鋼結構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在強度上有什麼區別
強度上沒有區別。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一級、二級焊縫的焊接工藝沒有區別,強度也沒有區別。只是檢查嚴格性、質量保證性上有區別。一級焊縫要求對長度100%檢查,II級焊縫只要求對長度20%進行檢查。
一二級焊縫的區分在於其重要性和施工的可靠性,一般在說明中標注,圖紙上並無特別的區分。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檢測的數量有所區別。一級焊縫為100%,二級焊縫為20%。
(6)焊縫探傷一級和二級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國內、外焊縫無損檢測標准
鋼結構焊縫的無損檢測在國內已有成熟標准,以鍋爐壓力容器部門運用最為廣泛,如GB/T 11345、NB/T 47013、GB/T 3323和TB/T 1558等。近來鋁合金輕量化材料的使用,使鋁合金焊接結構的探傷檢驗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由於國內起步較晚,實用標准還不是很多。
隨著航空航天和高鐵技術的發展,鋁合金焊接結構件越來越多。如高速動車組全部採用鋁合金車體,大量使用預制型材、板材以焊接方式連接,
如法國阿爾斯通的全鋁焊接車體,德國克諾爾的鋁合金焊接風缸等,由於國內尚無成熟檢驗標准,不得不按外方要求採用國際標准進行檢驗,因此關於鋁合金焊接結構件的無損檢測標準的研究正在開展之中。
國內外關於焊接結構件的無損檢測主要有下列所示標准:
GB/T 14693 焊縫無損檢測符號
GB/T 3323 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
GB/T 12605 鋼管環縫熔化焊對接接頭 射線透照工藝和質量分級
GB/T 11345 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的分級
GB/T 15830 鋼制管道對接環焊縫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檢驗結果的分級
JB/T 9212 常壓鋼質油罐焊縫超聲波探傷
JB/T 6061 焊縫磁粉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
JB/T 6062 焊縫滲透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
NB/T 47103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TB/T 1558 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
ISO 5817 焊縫 鋼、鎳、鈦及各自合金熔化焊接頭(除波束焊外) 不完整性質量分級
ISO 10042 焊縫 鋁及其合金弧焊接頭 不完整性質量分級
❼ 電焊探傷分幾級
電焊探傷是一種常見的無損檢測方法,用於檢查焊接部位是否存在缺陷、裂紋等問題。電焊絕襪探傷分為四個級別:
一級探傷:對焊縫進行初步的表面檢查和聲波探傷,主要檢測焊縫的外觀和聲波回波情況。
二級探傷:在一級探傷的基礎上,增加了磁粉探傷和滲透探傷,用拿宏老於檢測細小的裂紋、缺陷和氣孔等問題。
三級探傷:在二級探傷的基礎上,增加了超聲波探傷和射線探傷,用於檢測更深層次的缺陷和裂紋問題。
四級探傷:在三級探傷的基礎上,增加了渦流探傷和熱紅外檢測等方法,用於檢測更加精細的缺陷和裂紋問題。
不同級別的探傷方式和技術會根據不同的焊接材料、結構消升和要求進行選擇和應用,以實現更加精準和全面的無損檢測結果。
❽ 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一級焊源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100%'進行超聲波探傷;
二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20%'進行抽檢,且不小於200mm進行超聲波探傷;
一級、二級焊縫均為全焊透的焊縫,並不允許存在如表面氣孔、夾渣、 弧坑裂紋、電弧檫傷等缺陷;
一級、二級焊縫的抗拉壓、抗彎、抗剪強度均與母材相同。
❾ 請問一級探傷,二級探傷,三級探傷怎麼區別(詳細區別)謝謝您回答
1、學位要求不同:
一級探傷人員不需要學位,二級探傷須達到中學水平,三級探傷需要高水平的教育。
2、不同的工作:
一級探傷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前期工作,二級探傷可以制定通用的測試程序,三級探傷的人員可以得出結論並審查最終結果。
3、不同的工作級別:
一級需要一個大師,2級可以獨立操作,第3級可以指導第2級編寫過程卡。
(9)焊縫探傷一級和二級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國際標准分類中,一級探傷涉及到金屬材料試驗、職業安全、工業衛生、鐵路/索道建造和維護設備、有色金屬、無損檢測、輻射防護、絕緣流體、焊接、釺焊和低溫焊、特殊工作條件下用電氣設備、管道部件和管道、核能工程、鋼鐵產品、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蒸汽機;
鐵路車輛、道路工程、報警和警告系統、半導體材料、內燃機、道路車輛內燃機、冶金設備、航空航天製造用材料、有色金屬產品、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設備、航空航天發動機和推進系統、詞彙、軸承、環境試驗、輻射測量、彈簧、流體存儲裝置、造船和海上構築物綜合;
航空器和航天器綜合、航空航天製造用零部件、地面服務和維修設備、鋼軌和線路構件、建築材料、黑色金屬、壓縮機和氣動機械、無屑加工設備、有關航空航天製造用鍍塗和有關工藝、旋轉-往復式機構及其部件、服裝、材料儲運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