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焊縫的技術要求:
1、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3、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5、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1)鋼板的焊縫位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鋼筋焊接的一般規定如下:
1、電渣壓力焊應用於柱、牆、煙囪等現澆混凝土結構中豎向受力鋼筋的連接;不得用於梁、板等構件中水平鋼筋的連接。
2、在工程開工或每批鋼筋正式焊接前,應進行現象條件下的焊接性能試驗。合格後,方可正式生產。
3、鋼筋焊接施工之前,應清除鋼筋或鋼板焊接部位和與電極接觸的鋼筋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鋼筋端部若有彎折、扭曲時,應予以矯直或切除。
4、進行電阻點焊、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或埋弧壓力焊時,應隨時觀察電源電壓的波動情況。
對於電阻點焊或閃光對焊,當電源電壓下降大於5%、小於8%時,應採取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的措施;當大於或等於8%時,不得進行焊接。對於電渣壓力焊或埋弧壓力焊,當電源電壓下降大於5%時,不宜進行焊接。
5、對從事鋼筋焊接施工的班組及有關人員應經常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並應制定和實施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焊工的勞動保護,防止發生燒傷、觸電、火災、爆炸以及燒壞焊接設備等事故。
6、焊機應經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確保正常使用。
B. 鋼板平焊的要求
您好水平方向焊接水平板焊接一般叫平焊。焊縫傾角0°~5、焊縫轉角0°~10°的焊接位置稱為專平焊位置,而在屬平焊位置進行的焊接就稱為平焊。這種焊接位置屬於焊接全位置中,最容易焊的一個位置。 平焊 比如一根直徑很大的圓管,從最上面劃第一條線,然後每45度劃一條線,則: 沿最頂端那條線焊接為平焊,用字母PA表示; 沿與它成45度角那條線焊接為平角焊又稱角焊,用字母PB表示; 沿水平那根線焊接為橫焊,用字母PC表示;
C. 焊接焊縫要求
技術要求:
1、焊接時焊縫要求平滑,不得有氣孔夾渣等焊接缺陷,發現缺陷及時修補。焊縫高度一般與鋼板接近,採用斷續焊時,焊縫長度及間隔應均勻一致。
2、製作件要求密封連續焊接時,要求焊縫處不得出現氣孔沙眼現象。
3、焊接時要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3)鋼板的焊縫位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焊接原理:
1 預熱
預熱能降低焊後冷卻速度,有利於降低中碳鋼熱影響區的最高硬度,防止產生冷裂紋,這是焊接中碳鋼的主要工藝措施。預熱還能改善接頭塑性,減小焊後殘余應力。
通常,35和45鋼的預熱溫度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剛度很大,裂紋傾向大時,可將預熱溫度提高至250~400℃。
若焊件太大,整體預熱有困難時,可進行局部預熱,局部預熱的加熱范圍為焊口兩側各150~200mm。
2 焊條條件:許可時優先選用酸性焊條。
3 坡口形式:將焊件盡量開成U形坡口式進行焊接。如果是鑄件缺陷,鏟挖出的坡口外形應圓滑,其目的是減少母材熔入焊縫金屬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縫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紋產生。
4 工藝參數:由於母材熔化到第一層焊縫金屬中的比例最高達30%左右,所以第一層焊縫焊接時,應盡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以減小母材的熔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灼傷(電流過大時母材被燒傷)。
5 熱處理:焊後應在200-350℃下保溫2-6小時,進一步減緩冷卻速度,增加塑性、韌性,並減小淬硬傾向,消除接頭內的擴散氫。所以,焊接時不能在過冷的環境或雨中進行。
焊後最好對焊件立即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特別是對於大厚度焊件、高剛性結構件以及嚴厲條件下(動載荷或沖擊載荷)工作的焊件更應如此。焊後消除應力的回火溫度為600~650℃,保溫1-2h,然後隨爐冷卻。
D. 鋼材構件焊接過程中,合理布置焊縫的基本原則有哪幾條
焊接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1. 合理選擇和利用材料
1)所選用的金屬材料必須同時能滿足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 。使用性能包括強度、塑性、韌性、耐磨、抗腐蝕、抗蠕變等。加工性能主要是保證材料的焊接性,其次是考慮其他冷、熱加工的性能,如熱切割、熱彎、冷彎、金屬切削和熱處理等性能。
2)有特殊性能要求部位,可採用特種金屬,其餘採用能滿足一般要求的廉價金屬,如有防腐要求的結構可以採用普通碳鋼為基體以不銹鋼為工作面的復合鋼板或者在基體上堆焊抗蝕層;有耐磨要求的結構,僅在工作面上堆焊耐磨合金或熱噴塗耐磨層等等。
3)盡可能選用軋制的標准型材和異型材。通常軋制型材表面光潔度平整、質量均勻可靠,不僅減少了許多備料工作量,還減少了焊縫數量。由於焊接量減少,焊接變形易控制。
4)力求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劃分結構的零、部件時,要考慮到備料過程中合理排料的可能性,以減少余料。
2.合理設計結構形式
1)不受鉚接結構、鑄造或鍛造結構形式的影響,獨立設計具有焊接結構特點的結構形式。根據強度或剛度要求,以最理想的受力狀態去確定結構的幾何形狀和尺寸。
2)既重視結構的整體設計,也重視結構的細部處理。焊接結構屬剛性連接的結構,結構的整體性意味著任何部位的構造都同等重要,許多焊接結構的破壞事故起源於局部構造部合理的薄弱環節處。對於應力復雜或有應力集中部位要慎重處理,如結構的結點、斷面變化部位、焊接接頭的形狀變化處等。
3)盡量採用簡單、平直明快的構造形式,減少短而不規則的焊縫,要有利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焊接,要避免採用難以彎制或沖壓的具有復雜空間曲面的結構。
3.減少焊接量 除了前述盡量多選用軋制型材以減少焊縫外,還可以利用沖壓件代替一部分焊件;結構形狀復雜、角焊縫多且密集的部位,可用鑄鋼件代替;必要時,寧可適當增加壁厚,以減少或取消加強肋板等。對於角焊縫,在保證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用最小得焊腳尺寸,因為焊縫面積與焊腳高的平方成正比。對於對接焊縫,在保證焊透的前提下選用填充金屬最少的坡口形式。
4.合理布置焊縫 有對稱軸的焊接結構,焊縫宜對稱地布置,或接近對稱軸處,這有利於控制焊接變形;要避免焊縫匯交和密集;在結構上使重要焊縫連續,讓次要焊縫中斷,這有利於重要焊縫實現自動焊;盡可能使焊縫避開高工作應力處、有應力集中部位、機械加工面和需變質處理的表面地呢個。
5.施工方便 必須使結構上每條焊縫都能方便地施焊和方便質量檢查。焊縫周圍要留有足夠焊接和質量檢查的操作空間;盡量使焊縫都能在工廠中焊接,減少工地焊接量;雙面對接焊時,操作較方便的一面用大坡口,施焊條件差的一面用小坡口必要時改用單面焊雙面成形的接頭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藝。
6.有利於生產組織與管理 大型焊接結構採用部件組裝的生產方式有利於工廠的組織與管理。因此,設計大型焊接結構時,要進行分段。一般要綜合考慮起重運輸條件、焊接變形的控制、焊後處理、機械加工、質量檢查和總裝配等因素,力求合理劃分。
E. 焊縫高度標准
並無准確的數字,只是一個范圍。如平縫0~3,角焊縫則分為表面凸起、凹陷兩種,一般的來說,焊縫要求豐滿,不得有連續的咬邊,因為你的焊縫再高也沒用,咬邊已經減低了母材的厚度,而且形成了嚴重的應力集中,
F. 鋼板焊接寬度和高度
你說的應該是焊縫的寬度;焊縫的高度。如果是鋼板的焊縫(即對接焊縫):其焊縫的高度為0~3mm,而焊縫的寬度呢一般情況可取1~1.5倍鋼板的厚度,宜窄不宜寬。
G. 焊縫高度標准,焊縫高度標準是多少
1.焊縫高度標准只是一個范圍。
2.焊縫高度標准規定: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
3.對於板厚小於六毫米的鋼板,焊角高度等於板厚。
4.板厚大於六毫米的鋼板,焊角高度習慣上按板厚的百分之七十,一般不超過十五毫米。
5.焊縫高度簡介:金屬板之間的縫隙,通過焊條在燒焊冷卻收縮後,其金屬液體在焊縫間填充的總體高度。
6.角焊縫中,焊縫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點或者兩焊腳交點到斜邊的距離。
7.焊縫高度檢驗方法:外觀檢驗可用目測、用5倍到10倍的放大鏡及專用檢具,如焊口檢測器進行檢查。
8.焊縫外表面缺陷可採用滲透探傷等方法進行檢查。
9.焊縫內部缺陷可採用射線探傷、超聲探傷和磁粉探傷等無損傷方法進行檢驗。
10.焊縫內部缺陷可用在相同條件下制備和試件上取樣檢驗。
H. 鋼筋焊縫高度和寬度的要求
一、鋼筋焊來縫高度的源要求:焊縫的余高使焊縫的橫截面增加,承載能力提高,並且能增加射線攝片的靈敏度,但卻使焊趾處會產生應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於母材,其高度隨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過3mm。
二、鋼筋焊縫寬度的要求:為了防止焊接時工件受熱膨脹引起變形,必須保證定位焊縫的寬度保持不變。焊縫寬度指焊縫表面與母材的交界處稱為焊趾。而單道焊縫橫截面中,兩焊趾之間的距離稱為焊縫寬度。
(8)鋼板的焊縫位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鋼筋焊縫高度和寬度的影響因素:
1、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2、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
3、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時的三大焊接工藝參數,選用時,應當考慮到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適當配合,才能得到形狀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縫。
I. 鋼結構焊接要點是什麼
1、焊接施工注意選擇最佳電壓。
焊接時無論是打底、填充、蓋面,不管坡口尺寸大小,均選擇同一電弧電壓,這樣有可能達不到要求的熔深、熔寬,產生咬邊、氣孔、飛濺等缺陷。
一般針對不同情況應該分別選擇相應長弧或短弧,能得到較好的焊接質量和工作效率。如打底焊接時為了能得到較好的熔深,應該採用短弧操作;填充焊或蓋面焊接時,為了得到較高的效率和熔寬,可以適當加大電弧電壓。
2、施焊時注意控制電弧長度。
施焊時不根據坡口形式、焊接層數、焊接形式、焊條型號等適當調整電弧長度。由於焊接電弧長度使用不當,較難得到高質量的焊縫。
為了保證焊縫質量,施焊時一般多採用短弧操作,但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合適的弧長以獲得最優的焊接質量,如V形坡口對接、角接的第一層應使用短些的電弧,以保證焊透,且不發生咬邊現象。
第二層可以稍長,以填滿焊縫。焊縫間隙小時,宜用短弧,間隙大時電弧可稍長,焊接速度加快。仰焊電弧應最短,以防止鐵水下流;立焊、橫焊時為了控制熔池溫度,也要用小電流、短弧焊接。
3、要求熔透的接頭對接或角對接組合焊縫焊腳尺寸。
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接頭等要求熔透的對接或角對接組合焊縫,其焊腳尺寸不夠,或設計有疲勞驗算要求的吊車梁或類似構件的腹板與上翼板緣連接焊縫的焊腳尺寸不夠,會使焊接的強度和剛度均達不到設計的要求。
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接頭等要求熔透的對接組合焊縫,應按照設計要求,必須有足夠的焊腳要求,一般焊腳尺寸不應小於0.25t(t為連接處較薄的板厚)。設計有疲勞驗算要求的吊車梁或類似的腹板與上翼緣連接層焊縫不清除焊渣及焊縫表面有缺陷就進行下層焊接。
(9)鋼板的焊縫位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有:
1、尺寸超出允許偏差:對焊縫長度、寬度、厚度不足,中心線偏移,彎折等偏差,應嚴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對位置尺寸,合格後方准焊接,焊接時精心操作。
2、焊縫裂紋:為防止裂紋產生,應選擇適合的焊接工藝參數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電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縫接頭應搭接10~15mm,焊接中不允許搬動、敲擊焊件。
3、表面氣孔:焊條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進行烘焙,焊接區域必須清理干凈,焊接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焊接電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氣體完全逸出。
4、焊縫夾渣:多層施焊應層層將焊渣清除干凈,操作中應運條正確,弧長適當。注意熔渣的流動方向,採用鹼性焊條時,必須使熔渣留在熔渣後面。
J. 普通鋼板焊接的技術要求是什麼
應盡復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制,以減小母材的熔深。
由於母材熔化到第一層焊縫金屬中的比例最高達30%左右,所以第一層焊縫焊接時,應盡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以減小母材的熔深。焊後應在200-350℃下保溫2-6小時,進一步減緩冷卻速度,增加塑性、韌性,並減小淬硬傾向,消除接頭內的擴散氫。
焊後對焊件立即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特別是對於大厚度焊件、高剛性結構件以及嚴厲條件下(動載荷或沖擊載荷)工作的焊件更應如此。焊後消除應力的回火溫度為600-650℃,保溫1-2h,隨爐冷卻。
(10)鋼板的焊縫位置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鋼板焊接要求規定:
1、根據被焊結構的鋼種選擇焊絲,對於耐熱鋼和耐候鋼,主要是側重考慮焊縫金屬與母材化學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滿足耐熱性和耐腐蝕性等方面的要求。
2、採用較小的焊接電流(30A-100A)和較低的等離子氣體流量,採用混合型等離子弧焊接的方法。不形成小孔效應。
3、根據現場焊接位置對應於被焊工件的板厚選擇所使用的焊絲直徑,確定所使用的電流值,參考各生產廠的產品介紹資料及使用經驗,選擇適合於焊接位置及使用電流的焊絲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