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管的計算公式
碳鋼直縫焊管
每米的重量(kg): W=(d-t) * t * 0.02466
注:d(外徑)t(壁厚)
㈡ U型管原理是什麼
它是由兩根測量管構成,通過測量管內工作液柱的高度差h,即可計算出待測壓力P的值。液柱的一側需用抽真空等方法使其上的壓力P0比起待測壓力P來。可以忽略不計,這種壓力計的精度和測量下限,主要取決於如何測准液柱面的高度差h和測量h的精度,以及工作液體的密度。
測量h的方法很多,如直接用刻度尺測量,用測高儀、點接觸測微計、光學干涉法等等,其中干涉法的精度最高。工作液體最早採用的是汞,而在真空測量中為向低壓量程擴展,也常用飽和蒸氣壓低且密度和粘度小的油類。這種壓力計可測量低、中真空。
U型管中盛有液體汞,根據液體靜力學的平衡原理,U型管A—A』截面上的流體靜力學平衡公式為:
P+(H+h)ρ1=Hρ3+hρ2+P0(1)
式中:
P——被測壓力;
ρ1ρ2——充液ρ3上面的保護介質或空氣的密度;
ρ3——充液為水銀或水、酒精等的密度;
P0——大氣壓;
h——充液高位面到被測壓力P的連介面處高度。
由式(1)得: P=P0+h(ρ2一ρ1)+H(ρ3一ρ1)
相對壓力: P=P一P0=h(ρ2一ρ1)+H(ρ3一p1)
當ρ1=ρ2時:P=H(ρ3一ρ1) (2)
式(2)表明,相對壓力P正比於液柱高度H,這是液柱式壓力計測量壓力基本原理。
在實際測量中,有時不能忽略液面上介質或保護液所受重力的作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在U型管兩邊同一截面上寫出流體靜力學平衡公式,然後求出被測壓力P,這一點在測量微壓力或微偏差時應特別注意。
(2)焊管的u型是怎樣計算擴展閱讀:
使用U型管壓力計時,由於毛細管和液體表面的張力的作用,會引起管內的液面呈彎月狀,給讀數造成誤差,為了減小此類誤差,製作U型管時管徑不能選得太細。一般用水作工作液體時,管子內徑不得小於8mm。用水銀作工作液體時,管內徑不小於5mm。
U型管壓力計標尺每個分格是lmm,每次讀數的最大誤差為分格的一半。而U型管壓力計兩個管子需分別讀數,所以可能的讀數誤差為±lmm(相當於9.8Pa)。為了減少誤差和只進行一次讀數,可以使用杯型壓力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U形管
㈢ 焊管的重量計算方式
理論重量,外徑-壁厚*壁厚*0.02466*長度(米)*支數=每包的重量
碳鋼直縫焊管的計重公式版:
每米的重量(kg): W=(d-t) * t * 0.02466
[注:其中d是指鋼權管的外徑,t是指鋼管的壁厚]
重量計算公式
常用:材質304/304L(直徑 - 壁厚)x壁厚x0.02491x長度=重量(kg)
材質316/316L(直徑 - 壁厚)x壁厚x0.02513x長度=重量(kg)
單位:kg/m
㈣ 焊管的計算方法
呵呵抄,我以前天天算這個,告襲訴你一個最簡單而且最不容易算錯的辦法,一般鋼管都用外徑 X 壁厚來表示,重量可以用重量=(外徑-壁厚)X壁厚X3.14X密度
密度我們一般取的是7.95,焊管的材質一般是Q165~Q195,最高強度只到16Mn,但是成材率很底,鑄鐵是不太可能了,那是下水道不是焊管而且那是螺旋焊接,估計樓主說的是直縫焊管,不過不管哪種,都可以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