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0×50的鋁合金方管,厚度3毫米,跨度3.7米,承重多少,求助
鋁合金方管,規格44×100×2(毫米厚),6米長有4.536公斤
鋁密度2,7g/Cm³
按展開面積計算6米重回量:
計算式:
[0.1+(0.044-0.004)]×答2×2.7×6
=0.28×16.2
=4536(g)
=4.536Kg
② 方管跨度與承重怎麼計算
方管跨度與承重計算方法:P=(4*n*Pi^2*E*I)/[(L/2)^2],n立柱的數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彈性模量,I慣性矩,L立柱長度,計算壓應力通過豎向壓力作用在不銹鋼方管的橫截面上所產生的壓應力。
壓力(單位N)除以方管橫截面面積(單位m平方)。只要壓應力小於材料的許用應力即可。不銹鋼方管受壓,要計算穩定性,穩定性的計算較為復雜。要看連接的方式是兩端固接還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鉸接。
方管承重數據分析
M=Pac/L(M:彎矩,P集中力,a集中力距支座距離,c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離,L跨度,L=a+c) ,W=b*h*h*h/12(僅用於矩形截面) ,f=M/W≤材料的許用應力(彈性抗拉強度/安全系數)。
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現貨方面以大規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為結構方管,裝飾方管,建築方管,機械方管等。
③ 跨度1米,壁厚1MM。50*50的方管承重多少。鋼的!
每M重量是21.98公斤(鐵管)22.204公斤(不銹鋼管)這個是理論重量。過磅應該比這個要少點。誤差不會太大。還有就是這個是根據5.0的實際厚度,還有就是看看這管子有沒有工差。常用方矩管計算公式為:(長+寬)×2÷3.14-厚度×厚度×0.02466=kg/mkg/m=(Oc-4Wt)*Wt*0.00785其中:Oc是鋼管外周長,Wt是鋼管壁厚;正方形Oc=4*a;長方形Oc=2a+2ba,b是邊長通俗的解釋為:4x壁厚x(邊長-壁厚)x7.85其中,方管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為單位,直接把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為單位。
④ 30×50×1.8厚方管,跨度是一米,能承重多少公斤
100*50*2.0 80*40*2.0 方管本身是一種焊接鋼管,像2.0mm的方管,它所能承受的力度也就在20~30公斤左右!
⑤ 50*2的方管,大約一米五長,怎麼計算承重力熱軋跟冷拔的承重力有區別嗎謝謝
50*2的方管,大約一米五長,簡支情況下,計算承重力為
中心允許集中力180kg,或均布荷載為4.7kg/m。
熱軋跟冷拔的承重力我的理解一樣,強度設計值均取215MPa。
⑥ 50x50x3方管,跨度8米中間能承重多少斤
摘要 看鋼管壁厚,若是國家標准生產的鋼管,可以在其參數里找出來換算其承載力大小
⑦ 4米20跨度,50*100厚度為2毫米方管能承重多少公斤
4米20跨度,
50*100厚度為2毫米方管,
按二端簡支,
中心能承重364公斤集中力,
或均布荷載每米0.3公斤。
⑧ 40*80矩形方管和50*50方管哪個承重大
如果厚度一樣肯定是80的大啊,受力方向為80方向,這個和慣性矩和抵抗鋸有關系
⑨ 50×100×2方管承重量為多少
還要看你壁厚呢,一般按照4mm厚我計算了一下,承受水平線荷載最大不超過190kg/m,如果是跨中集中荷載最大450kg。這還沒考慮自重。
⑩ 50毫米x5毫米乘5毫米方管,一米五可以承重多少公斤
50毫米x5毫米乘5毫米房管的抗彎截面系數為12300mm^3,鋼材的許用應力取230Mpa. 假如把一米這樣的鋼管懸臂放置,另外一頭可承受的力為12300*230/1000N=2829N,也就是大概29公斤。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