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焊接斷口距焊縫的距離應精確到1毫米還是5毫米,那本規范上說明的,謝謝
鋼筋焊接斷口距焊縫的距離應精確到1毫米還是5毫米,那本規范上說明的,謝謝版
這問怎麼答?鋼筋焊接權斷口距焊縫的距離應,是用鋼尺測量的,又不是計算出來的,要規定精確到1毫米還是5毫米?
我認為你問的是:熱影響區的的問題,如《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5.1.7條中出現了,熱影響區這個術語:
㈡ 直管上焊縫間距的要求是什麼
根據《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設計通則》(SH3012-2000)中有關的規定為:
管道上兩相版鄰對接焊口的中心間距:權
a 對與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得小於50mm;
b 對於公稱直徑等於或大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
這個應該算是比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那麼焊接點的力學性能不能滿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點容易發生泄露。另外,局部應力也可能不滿足要求,易損壞泄露。
至於所說的管件連接的問題,主要是考慮連接後法蘭檢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稱直徑大於等於50的管件都是對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與法蘭焊接的。
㈢ 兩條焊縫之間的距離有沒有尺寸要求
一般情況下,兩道焊縫的距離最好不小於100MM。
按焊縫金屬充滿母材的程度專分為焊透的對接屬焊縫和未焊透的對接焊縫。未焊透的對接焊縫受力很小,而且有嚴重的應力集中。焊透的對接焊縫簡稱對接焊縫。
為了便於施工,保證施工質量,保證對接焊縫充滿母材縫隙,根據鋼板厚度採取不同的坡口形式.當間隙過大(3~6mm)時,可在V形縫及單邊V形縫、I形縫下面設一塊墊板(引弧板),防止熔化的金屬流淌,並使根部焊透。為保證焊接質量,防止焊縫兩端凹槽,減少應力集中對動荷載的影響,焊縫成型後,除非不影響其使用,兩端可留在焊件上,否則焊接完成後應切去。
角焊縫:
連接板件板邊不必精加工,板件無縫隙,焊縫金屬直接填充在兩焊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的區域內。
直角焊縫中直角邊的尺寸稱為焊腳尺寸,其中較小邊的尺寸用hf表示。
為保證焊縫質量,宜選擇合適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腳尺寸過小,則焊不牢,特別是焊件過厚,易產生裂紋;如果焊腳尺寸過大,特別是焊件過薄時,易燒傷穿透,另外當貼邊焊時,易產生咬邊現象。
㈣ 鋼筋焊接斷口距焊縫的距離應精確到1毫米還是5毫米,那本規范上說明的
不是精確到1mm 還是5mm。斷於焊縫外就算合格,你看JGJ18-2012 , 你看你游標卡尺是精確到到0.02mm 還是0.05mm的 。量多少算多少。鋼筋原材原材抗拉強度有精確到1mpa,或5mpa之說。
㈤ 兩道焊縫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100~150mm
㈥ 對接焊縫間距在1cm左右是否符合規范
是否符合規范,與你的WPS相關呀。
根據NBT47014,根部間隙一個次要因素,,你只需要重新編制預焊接工藝規程即可。
從圖可以看出,站在專業角度,的確焊接很困難。
㈦ 船級社規范中對接焊縫之間的平行距離應不小於100mm"大家怎麼理解!!!
回復
14#
我覺得規范要求板條的話至少應該是大於300mm。
㈧ 直管上焊縫間距的要求是什麼
直管上來焊縫間距有要自求主要是避開焊接殘余應力。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焊接時影響以前焊縫的強度。
直管段上兩相鄰環焊縫的中心間距:
1、對於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應小於50mm;
2、對於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環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凈距不應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最小凈距離應大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規定:
兩條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應小於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後熱處理時不宜小於6倍焊件的厚度。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公稱直徑小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50mm。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
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當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當公稱直徑小於l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㈨ 什麼是焊縫最小間距
焊接間隙吧
兩個焊件組裝時候,給焊縫預留的間隙。作用么,焊絲總得塞得進去啊
㈩ 鋼筋籠主筋焊接應該錯開距離是多少請說下出自規范上的.
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 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 ,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 的規定。
(10)焊縫距離參考什麼規范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相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 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 ,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壓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參考資料來源:九江市安監網-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