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管的長度規格
我國螺紋鋼管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管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
螺旋鋼管的規格要求應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列明。一般應包括標準的牌號(種類代號 )、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重量(質量)、規定長度及上述指標的允差值等各項。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8、10、12、16、20、40mm的螺旋鋼管系列。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
螺紋鋼的彎曲度及鋼筋幾何形狀的要求在有關標准中作了規定。如我國標准規定,直條鋼筋的彎曲度不大於6mm/m,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6%。
(1)方管技術參數擴展閱讀:
鋼管的分類:
1、管道用管。如:水、煤氣管、蒸汽管道用無縫管、石油輸送管、石油天然氣干線用管。農業灌溉用水龍頭帶管和噴灌用管等。
2、熱工設備用管。如一般鍋爐用的沸水管、過熱蒸汽管,機車鍋爐用的過熱管、大煙管、小煙管、拱磚管以及高溫高壓鍋爐管等。
3、機械工業用管。如航空結構管(圓管、橢圓管、平橢圓管),汽車半軸管、車軸管、汽車拖拉機結構管、拖拉機的油冷卻器用管、農機用方形管與矩形管、變壓器用管以及軸承用管等。
4、石油地質鑽探用管。如:石油鑽探管、石油鑽桿(方鑽桿與六角鑽桿)、鑽挺、石油油管、石油套管及各種管接頭、地質鑽探管(岩心管、套管、主動鑽桿、鑽挺、按箍及銷接頭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管
『貳』 熱浸塑鋼管的技術參數
熱浸塑鋼質線纜保護管道電氣性能技術參數 序號 項目 單位 技術參數 技術標准專 1 阻燃系數 —屬 ≤0.02 DL/T802-2002 2 內壁滑動磨擦系數 — ≤0.30 GB/T3960-1983 3 抗拉強度 MPa ≥560 DL/T802-2002 4 抗壓強度 MPa ≥410 DL/T802-2002 5 線膨脹系數 10-6/K 12 DL/T802-2002 6 熱變形溫度 ℃ — DL/T802-2002 7 氧指數 — — DL/T802-2002 8 耐壓值 KV 工頻耐壓14KV/ mm
沖擊耐壓30.4 KV/ mm 行業標准
『叄』 無縫鋼管的技術參數
6"管道:規格6英寸,材質API
5L
X42,壁厚7.1mm,對縫平頭焊(Buttwelding),無縫管,雙層聚丙烯防腐塗層
『肆』 crt技術是什麼
是使用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的顯示器,陰極射線管主要有五部分組成:電子槍(Electron Gun),偏轉線圈(Defiection coils),蔭罩(Shadow mask),熒光粉層(Phosphor)及玻璃外殼。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顯示器之一,CRT純平顯示器具有可視角度大、無壞點、色彩還原度高、色度均勻、可調節的多解析度模式、響應時間極短等LCD顯示器難以超過的優點,而且現在的CRT顯示器價格要比LCD顯示器便宜不少。
物理純平隨著CRT顯示器市場的成熟,各種技術術語諸如「高亮」、「方管」、「物理純平」等不斷出現。這許多技術名詞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高亮和顯亮 這兩種技術是關於顯示器的亮度問題。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星的MB(MagicBright)技術和飛利浦的「顯亮」技術。所謂MB技術,主要是三星通過硬體技術(主要使用電子槍)的改進,使顯示器在顯示畫面時可以達到較高的亮度,同時設置了多個亮度模式,用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節。和三星的MB技術有所不同,飛利浦的「顯亮」三代則通過軟硬體的共同作用,實現顯示畫面亮度的智能調節。
視覺純平和物理純平 目前在CRT顯示器市場上,純平顯示器一統天下。純平技術可以分為:視覺純平和物理純平。
視覺純平顯示器由於採用了視覺補償技術,在顯示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它是平面的。採用視覺純平技術的廠商主要有三菱、索尼和三星。三菱和索尼已經停止了19寸以下顯像管的生產和供貨,因而現在市場上所見到的視覺純平顯示器基本上都是三星的產品。
物理純平技術由LG推出,目前出現在市場上的LG「未來窗」以及「未來窗XP」採用的都是物理純平技術。和視覺純平顯示器相比,物理純平的顯示屏是絕對平面的,生產技術上更為先進,顯示更加清晰真實,即使從側面來看,也不會出現圖像顯示變形的問題,同時較好地解決了眩光問題,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
方管、瓏管和丹娜管 不管是顯示器的亮度,還是視覺純平和物理純平,在購買顯示器時都能直接感受。然而有些東西卻不能直接看到,比如說顯像管。
目前,「方管」在市場上興盛之至。「方管」是LG推出的新型顯像管技術。和傳統顯像管技術不同,「方管」採用了矩形偏轉線圈、方錐形玻殼和物理純平技術。使用「方管」技術後,CRT顯示器在顯示效果和健康性能上都得到了提升。物理純平技術加上矩形的偏轉線圈,「方管」顯示器消除了邊角顯示變形問題;方錐形玻殼進一步加強了屏障作用,和市場現存的CRT顯示器相比,「方管」顯示器在X射線指標上又有了很大的下降。
說起「瓏管」,市場上主要有索尼的「特麗瓏」管和三菱的「鑽石瓏」管。「瓏管」的最大優點就是色彩顯示飽滿、鮮艷。可是目前索尼和三菱已經停止了19寸以下「瓏管」的生產和供貨,市場上號稱採用瓏管的顯示器一般都靠存貨,還可能有部分「李鬼」,因而在購買的時候消費者一定要多加註意。
三星的「丹娜管」也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顯像管技術之一。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改進相關技術,實現了視覺純平,在色彩顯示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一、LCD的重要技術指標
無論是在商家的促銷傳單中,還是在LCD顯示器的說明書里,你經常會看到以下的術語:
1、LCD的尺寸標示
液晶顯示器的尺寸標示與CRT顯示器不同,液晶顯示器的尺寸是以實際可視范圍的對角線長度來標示的。尺寸標示使用厘米(cm)為單位,或按照慣例使用英寸作為單位。
而CRT顯示器的尺寸標稱則包括邊框包裹住不可見的部分,因此才會有17寸CRT顯示器的大小相當於15寸液晶顯示器這中說法。
2、點距、解析度
CRT顯示器的解析度在規定的范圍內是可以隨意調節的,而液晶顯示器則不同,因為LCD顯示器是由數量眾多的晶體管構成的,因此這就決定了其最佳解析度就是其固定解析度,同級別的液晶顯示器的點距也是一定的。液晶顯示器在全屏幕任何一處點距是完全相同的。不過由於在LCD晶體管的每一個晶體管都是緊密排列的,因此在CRT顯示器中很重要的點距、解析度在LCD顯示器中反而變的不是很重要。
3、畫面失真
畫面失真在CRT顯示器中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即使是頂級的CRT顯示器也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失真畫面現象,而與此不同的是,液晶顯示器基本不存在線性失真和非線性失真。
在非固定解析度下,液晶顯示器可採用修補點演算法實現圖像的滿屏顯示,但其顯示效果會有一些影響,圖像的清晰度和逼真度都會有所降低。
4、刷新率
LCD顯示器的刷新率與CRT相比有著原理上的區別。
首先,LCD是對整幅的畫面進行刷新,而在CRT上則是將畫面分成若干「掃描線」來進行刷新的,這導致後者會出現畫面閃爍的問題,而LCD即使在較低的刷新率(如60Hz)下,也不會出現閃爍的現象。因此,這就決定了刷新率對於LCD來說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而更大的刷新頻率指標只能說明LCD可以接受並處理具有更高頻率的視頻信號,而對畫面效果而言,並不會有所提高。所以,在選購時大可不必在刷新頻率上下大功夫。
5、亮度
高亮度是傳統CRT顯示器的弱項,而在去年,幾乎所有的CRT顯示器生產廠商都打出了「高亮」牌,大家都把提高CRT顯示器的亮度作為一個賣點,市面上才有了「顯亮」「高亮王」這些技術和產品。
而隨著多媒體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對於LCD顯示器而言,這同樣顯的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液晶顯示器的強項。亮度的單位一般是「cd/m2」,數值越大說明顯示器的亮度越高。一般來說顯示效果越好。目前主流的液晶顯示器的亮度都可以達到200-250cd/m2左右。
6、對比度
對比度是LCD顯示器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數值越高越好,對比度高的LCD色彩層次更豐富,顏色更加逼真。目前中端LCD產品的對比度都在250:1以上,而一些高端產品的對比度已經達到了500:1。
7、可視角度
這個在CRT時代幾乎被人忽視的參數,在LCD時代又被人重新的提及。
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包括水平可視角度和垂直可視角度兩個指標,水平可視角度表示以顯示器的垂直法線(即顯示器正中間的垂直假想線)為准,在垂直於法線左方或右方一定角度的位置上仍然能夠正常的看見顯示圖像,這個角度范圍就是液晶顯示器的水平可視角度;同樣如果以水平法線為准,上下的可視角度就稱為垂直可視角度。
一般而言,可視角度是以對比度變化為參照標準的。當觀察角度加大時,該位置看到的顯示圖像的對比度會下降,而當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對比度下降到10∶1時,這個角度就是該液晶顯示器的最大可視角。一般主流LCD的可視角度為120~160度。目前主流的LCD的可是角度基本上都在120度以上,基本上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必在這個參數上過多的計較。
8、響應時間
CRT的顯示器普遍的響應時間都在5毫秒以內,因此在CRT顯示器上基本沒有標明這個參數,而液晶顯示器由於其顯示原理的限制,在響應時間上一直是它的劣勢,響應時間過長帶來的後果就是會在顯示變化較快的場景時產生「拖影」現象,特別是在顯示動態圖象時如FPS游戲時特別的明顯。
因此一些大的產商都把縮短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看成是一項重要的技術課題,它指液晶體從暗到亮(上升時間)再從亮到暗(下降時間)的整個變化周期的時間總和。響應時間使用毫秒(ms)單位。
一些無名商在標注LCD響應時間時大作手腳,將上升時間等同與整個的響應時間,企圖誤導消費者,因此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詢問清楚。
目前主流的LCD顯示器的響應時間應該在25ms左右,一些高端產品的響應時間已經可以達到15-17毫秒左右。
9、色彩數量
CRT可以通過調整擊打在顯像管上的電流大小來顯示出幾乎無限的顏色數量。而由於發光原理的不同,液晶顯示器的色彩數量比CRT顯示器少,目前多數的液晶顯示器的色彩數量為18位色(即262144色),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模擬色彩顯示,達到增加色彩顯示數量的目的。
而且人眼分辨顏色的種類也是有限的,因此沒有特殊需要的消費者對於這點也不必過於的苛求。
10、壞點
壞點實際上是液晶顯示器的點缺陷的總稱,它分為:亮點和暗點。
亮點:在黑屏的情況下呈現的R、G、B點叫做亮點。
亮點的出現分為兩種情況:
(1)在黑屏的情況下單純地呈現R或者G或者B色彩的點。
(2)在切換至紅、綠、藍三色顯示模式下,只有在R或者G或者B中的一種顯示模式下有白色點,同時在另外兩種模式下均有其他色點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在同一像素中存在兩個亮點。
暗點:在白屏的情況下出現非單純R、G、B的色點叫做暗點。
暗點的出現分為兩種情況:
(1)在切換至紅、綠、藍三色顯示模式下,在同一位置只有在R或者G或者B一種顯示模式下有黑點的情況,這種情況表明此像素內只有一個暗點。
(2)在切換至紅、綠、藍三色顯示模式下,在同一位置上在R或者G或者B中的兩種顯示模式下都有黑點的情況,這種情況表明此像素內有兩個暗點。
壞點:在白屏情況下為純黑色的點或者在黑屏下為純白色的點。
在切換至紅、綠、藍三色顯示模式下此點始終在同一位置上並且始終為純黑色或純白色的點。這種情況說明該像素的R、G、B三個子像素點均已損壞,此類點稱為壞點。
目前LCD產商和商家都宣稱其產品「無壞點」。
其實據一位IBM部門負責人介紹,由於技術的限制,市面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無壞點」產品,不過廠家可以利用特殊的技術將原來的「亮點」處理成「暗點」。而「無亮點」這中說法還是比較科學的。比如:最近華碩筆記本就推出了「全屏無亮點」的促銷活動。
二、LCD的介面類型
在CRT時代幾乎所有的CRT顯示器幾乎清一色都採用了15針的D型介面。而隨著液晶顯示器的出現一種稱之為DVI的顯示介面也慢慢的被大家所熟悉。
DVI:介面的英文全稱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其標準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Compaq、IBM、HP、NEC、Fujitsu等公司共同組成數字顯示工作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數字顯示介面。
採用數字介面(如目前的DVI介面是主流)可以有效地減少信號的損耗和干擾,是最適合液晶顯示器的。
不過目前提供DVI介面的顯卡和視頻輸出設備並不多見,所以大多數液晶顯示器仍然使用模擬信號介面。
但隨著DVI介面的顯卡和視頻輸出設備越來越多,液晶顯示器採用數字介面也將成為必然。在選購時,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選擇帶DVI介面的顯卡和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