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率是每分鍾什麼的上下可觸動的波動
我們都知道通過適當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調整心率狀態,但是反過來了解心率當然也是為了更好的運動提升運動表現,讓運動更好的堅持並達到更好的燃脂效果。過低心率的運動不會有很好的訓練效果,而過高心率的運動狀態人們往往又無法堅持很長時間,訓練的風險性也會增加。
什麼是心率?最大心率?
心率是指心臟在一分鍾內跳動的次數,它包括兩個基本的概念。
安靜心率:指的是人在靜止狀態下的心率,正常成年人的安靜心率大概在 60~100 次之間,心肺耐力好的人普遍心率較低。
最大心率:我們可以理解為心臟一分鍾內跳動次數的極限,指的是做最劇烈的運動時都不能隨著運動強度增加而繼續上升的心率,這是人類心臟跳動的一個極限。
最准確的測量最大心率的方法是在實驗室內用儀器完成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測量方法不現實。我們常用的方法是用「220-年齡」來估算最大心率。估算出來的最大心率大概存在 10 次左右的誤差。
怎麼測心率?
搭頸動脈也是常見的手測心率方式,數一下10秒的跳動再*6,而運動過程中實時的心率監測,比較常見的就是各種心率監測器了。
根據心率的訓練,是更加安全高效的訓練方法
根據運動的目的,來按照相應強度的心率區間來訓練,才能取得高效的訓練效果。
各種跑步訓練的心率區間
每個心率區間內的跑步都是有意義的,只是效果不同而已,因此還是要看你的訓練目標是什麼。 在某一心率區間內反復訓練,就會對應地強化對應的運動能力。
有氧心率區間內的有氧跑可以幫助你提升脂肪供能水平,打好有氧耐力基礎,增強心臟收縮的力量,並使肌纖維變得強韌,避免受傷;無氧心率區間內的無氧跑可以提高最大攝氧量,獲得更快的速度,提高跑步經濟性,磨煉意志力;介於無氧和有氧之間的過渡區間,則可以提升乳酸代謝能力,擴展有氧區間。 從有氧到無氧,心率逐漸上升,跑步的痛苦程度也逐漸上升,對跑姿技術、肌肉耐力的要求也是逐漸升高的,所以對於普通跑者而言,E心率——即第一運動心率區間的有氧跑更易於堅持,並有益健康,不易受傷。
根據心率來訓練不僅高效,而且安全。同樣的配速,對不同的人的負荷不同,根據心率來訓練,可以可視化地控制運動的負荷。即便是同一個人,同樣的線路,同樣的速度,心率也會隨著當天的身體狀態和環境(溫度,濕度,風向,日曬等)而變化,如果僅僅為了守住速度,而實際上有可能已經超速了,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荷,達不到訓練效果。根據心率區間的訓練,是考慮到身體狀態的,更加安心安全的訓練方法。
換個角度,也能更直觀地看到自己訓練的進步:同樣強度下心率的下降,同樣心率下強度的提高。還能提高訓練的積極性。
㈡ 心率是什麼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
心率也叫安靜心率,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通常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鍾,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鍾,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鍾左右。
(2)鍍鋅心率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很多人都會有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率低於60次/分鍾的人,是否會出現此症狀,與其心跳過緩的頻率和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有關。
在安靜狀態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鍾之間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尤其是一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在安靜狀態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鍾左右也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鍾之間,就會出現胸悶、乏力、頭暈等症狀,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鍾則會發生血流動力學改變,使心腦器官的供血受到影響,從而出現胸部悶痛、頭暈、暈厥甚至猝死。
㈢ 心跳和心率分別是什麼
心跳就是指心臟跳動啊,心率就是單位時間內的心跳次數,說白了,一分鍾心臟跳動多少下就是心率。
㈣ 心率是什麼概念
是指心臟收縮的速率,次/分鍾。心臟竇房結自律細胞帶動其他自律細胞一起釋放電信號,發動心臟工作細胞收縮產生心臟搏動,因此竇房結的放電頻率決定心臟收縮的次數/分鍾。這個速率也稱作心率,可簡單理解為心跳的頻率。
㈤ 心率是什麼意思
心率就是指心臟每分鍾跳動的次數,以第一聲音為准.
由於每個人的健康和體質狀態不同,健身運動的有氧心率范圍也就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下面幾種確定有氧心率范圍的方法可以借鑒: 1、健康而體質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鍾, 又可細分為小運動量120~140次/每分鍾,中運動量141~160次/每分鍾,大運動量161~180次/每分鍾。 2、如果希望個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計算 有氧運動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年齡)×Q+安靜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靜心率指運動前相對安靜狀態下的心率;Q代表運動量,50%以下為小運動量,50%~75%為中運動量,75%以上為大運動量。 如某人50歲、安靜心率76次/每分鍾、希望進行小運動量有氧運動,確定有氧心率=(210-76-50)×50%+76=118次/每分鍾。 3、對中老年人來說,可以採用最簡單而安全的方法 適宜的有氧運動心率=170-年齡。如60歲,參加有氧運動時,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鍾。而對體弱且年紀較大的人,為了安全,可以選擇(170-年齡)×0.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內容只是一般規律,在實施中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不同時期的健康狀態、環境、季節、心情等對選擇運動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時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均要相應降低,心率指標亦相應降低,以保證安全。 總之,在運動中自己學會數心率(脈搏),用來控制運動量非常必要,它不僅為參加運動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於保證運動的健身效果。我們可以練習摸手腕部的橈動脈或下頜骨(下巴)的頜下動脈來數脈搏,如果條件允許,戴心率表當然更加理想。
㈥ 心率、心律怎麼區分心率和脈搏是一樣的么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
心率是指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心律是指心跳的節律和規則。心率和脈搏是一致的。正常成人心率為60~100次/分,大多數為60~80次/分,女性稍快;三歲以下的小兒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
㈦ 心率的名詞解釋
心率是指心臟跳動的次數,正常的心率是在60-100次/分,正常的心臟節律是竇性心律,所以正常人60-100次/分的心跳是合適的竇性心律,過慢或者過快都是屬於異常的范圍。
心率有的時候不是竇性的狀態,所以說的心率只是心室率,竇性狀態描述的也是心室率,但是因為心房和心室的跳動是一致的,所以沒有特別強調心室率。
如果心房和心室的跳動是不一致的,所指的心率是心室率,出現跳動不一致的現象,可以是房撲、房顫,也可以是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房跳心房的,心室跳心室的,但是心率是多少,指的是心室跳動的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