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鍍鋅層100克等於幾um,怎麼計算
到鐵板的面積,將鍍鋅層100克除以鐵板的面積就能得到鍍鋅層的厚度。
【鍍鋅層厚度和重量換算】換算公式為:
鋅層厚度X1平方米X鋅的密度
=鋅層厚度(微米)X7.13
=10X7.13
=71.3克
比如厚度10μm,如果按純鋅的密度7.14g/cm³,10(厚度)×7.14(密度)=71.4g(單面重量), 雙面重量就是71.4×2=142.8g。
鍍鋅板鋅層重量的測定儀器,中科朴道的PD-CT2塗層測厚儀,直接顯示鍍鋅層厚度和重量。
(1)鍍鋅管鍍鋅層怎麼算擴展閱讀:
鋅鍍層厚度的因素主要有:基體金屬成分、鋼材的表面粗糙度、鋼材中的活性元素硅和磷含量及分布狀態、鋼材的內應力、工件幾何尺寸、熱浸鍍鋅工藝。現行的國際和中國熱鍍鋅標准都根據鋼材厚度劃分區段,鋅鍍層平局厚度以及局部厚度應達到相應厚度,以確定鋅鍍層的防腐蝕性能。鋼材厚度不同的工件,達成熱平衡和鋅鐵交換平衡所需的時間不同,形成的鍍層厚度也不同。
標准中的鍍層平均厚度是基於上述鍍鋅機理的工業生產經驗值,局部厚度是考慮到鋅鍍層厚度分布的不均勻性以及對鍍層防腐蝕性要求所需要的經驗值。因此,ISO標准、美國ASTM標准、日本JIS標准和中國標准在鋅鍍層厚度要求上略有不同,大同小異。
㈡ 友發牌鍍鋅層平均厚度怎麼計算
按照以下步驟計算:
首先計算一下你一共用了多少克的鋅,在除以鋅的密度,(鋅的密度大約為7.14克/每立方厘米)就得到你用掉的鋅的體積。體積再除以板的面積,就是鋅層的厚度了。
鍍鋅是一個冶金反應過程。從微觀角度看,熱浸鍍鋅過程是兩個動態平衡:熱平衡和鋅鐵交換平衡。當把鋼鐵工件浸入450℃左右的熔融鋅液時,常溫下的工件吸收鋅液熱量,達到200℃以上時,鋅和鐵的相互作用逐漸明顯,鋅滲入鐵工件表面。隨著工件溫度逐漸接近鋅液溫度,工件表面形成含有不同鋅鐵比例的合金層,構成鋅鍍層的分層結構,隨著時間延長,鍍層中不同的合金層呈現不同的成長速率。從宏觀角度看,上述過程表現為工件浸入鋅液,鋅液面出現沸騰,當鋅鐵反應逐漸平衡,鋅液面逐漸平靜。工件被提出鋅液面,工件溫度逐漸降低至200℃以下時,鋅鐵反應停止,熱鍍鋅鍍層形成,厚度確定。
㈢ 鍍鋅管的重量理論計算公式怎麼算
鍍鋅復鋼管重量理論計算制公式:[(外徑-壁厚)*壁厚]*0.02466=kg/米(每米的重量)。
㈣ 鍍鋅層100克等於幾um,怎麼計算
鋅密度為7.133克/立方厘米;
所以鍍層厚度為: (100/7.133 ) / 鍍層面積(平方厘米);
然後轉化為um: 上式計算出的結果乘以10000即可。
㈤ 鍍鋅層重量計算
鍍鋅管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鍍鋅管也是鋼材,表面鍍了一層薄薄的鋅,密度7.85kg/cm3
紫銅密度8.9kg/cm3 黃銅密度8.5kg/cm3
㈥ 哪位高手能給我說一下,鍍鋅層的計算方法,最好說具體一點,本人非常感謝,
在鋼製件熱鍍鋅中,不同厚度的工件鍍鋅層厚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國家標准GB/T13912--2002有明確的規定,比如版:權
工件厚度大於6mm的其鍍鋅層的平均厚度應大於85微米,局部不得低於75微米。
工件厚度小於6大於3mm的,鍍層平均厚度應大於等於70微米;
工件厚度小於3大於1.5mm的,鍍層平均厚度應大於等於55微米;
工件厚度小於1.5mm的,鍍層平均厚度應大於等於45微米,
以上厚度標准不適應鑄鐵件鍍鋅層厚度標准和經離心處理的鍍層標准。
在熱鍍鋅生產中,對鍍鋅層厚度的檢測方式通常採用「磁性測厚儀」檢測的方式進行測試,比較簡單、直觀、准確,而且是非破壞性的。
如果想知道單位面積的附著量則有好幾種方式:最便捷的是「磁性法」對工件的厚度進行多點測試,統計測試厚度的平均值然後乘以7得到的就是該工件每平方米的附著量近似值。該方法是非破壞性的無損檢測。其他幾種比如「稱量法」、「橫截面顯微鏡法」還有「陽極溶解庫侖法」均屬破壞性試驗法,而且過程復雜,設備要求高。僅供參考。
中鋅熱浸鍍.申建甫
㈦ 鍍鋅管的鍍鋅層系數是多少
國標的鋅層厚度是0.06
一般很少能達到
就是你算出焊管的重量在乘以1.06就是鍍鋅管的重量
㈧ 如何計算鍍鋅層的厚度
7.14。
厚度也好算。比如一塊鐵板鍍完,計算一下你一共用了多少克的鋅,除以鋅的密度,就得到你用掉的鋅的體積。體積再除以板的面積,就是鋅層的厚度了。初中知識。
㈨ 鍍鋅管的鍍鋅層系數是多少
國標的鋅層厚度是0.06 一般很少能達到 就是你算出焊管的重量在乘以1.06就是鍍鋅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