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電工程用的一套接地裝置包括哪些,分別各多少米 比如接地極幾根,扁鐵幾米
接地極分角鋼接地極和管式接地極,熱鍍鋅角鋼接地極一般用63*63*6*1500MM8根,管式接地極50*3鍍鋅鋼管,1500MM,8根,熱鍍鋅接地扁鐵50*5,接地溝8m*4m或者8m*8m深60MM,接地極均布,然後焊接鍍鋅接地扁鐵,焊點做防腐處理,引出地面至變壓器室-低壓室。接地電阻不大於4-10歐姆,如果地質情況不好還需要填降阻劑。
⑵ 接地的鋼筋一般要打幾米,要幾條啊
2.5米,接地電阻一般要小於0.4歐姆。最好用一根角鋼打到土裡 (一般角鋼2.5米,打到地下內),導線要牢固固定在容角鋼的一端,固定點可埋在地下。
坑底可加木炭工業鹽,灌水,直到符合要求為止。也可以用幾根角鋼間隔幾米排開打入地下,再用扁鋼焊接連結,引出接地線。
電流流經以上三種接地電極時都會引起接地電極電位的升高,影響人身和設備的安全。為此必須對接地電極的電位升高加以限制,或者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來保證設備和人身安全。
(2)鍍鋅鋼管接地極一般多少米擴展閱讀:
接地電阻
接地電阻值與土壤電導率、接地體形狀、尺寸和布置方式、電流頻率等因素有關。通常根據對接地電阻值的要求,確定應埋置的接地體形狀、尺寸、數量及其布置方式,對於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如山區),為了節約金屬材料,可以採取改善土壤電導率的措施。
在接地體周圍土壤中填充電導率高的物質或在接地體周圍填充一層降阻劑(含有水和強介質的固化樹脂)等,以降低接地電阻值。
接地體流入雷電流時,由於雷電流幅值很大,接地體上的電位很高,在接地體周圍的土壤中會產生強烈的火花放電,土壤電導率相應增大,相當於降低了散流電阻。
⑶ 地線接地應多深
按照規定接地線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線。),用4*40的鍍鋅角鋼或者直徑40的鍍鋅鋼管,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
在電力系統中接地線:
是為了在已停電的設備和線路上意外地出現電壓時保證工作人員的重要工具。按部頒規定,接地線必須是
25mm^2
以上裸銅軟線製成。
高壓接地線製作工藝:製作工藝優良--
導線夾、接地夾是採用優質鋁合金壓鑄成形;操作棒採用環氧樹脂彩色管,絕緣性能好,強度高、重量輕、色彩鮮明、外表光滑。
接地軟銅線採用多股優質軟銅線絞合而成,並外覆柔軟、耐高溫的透明絕緣護層,可以防止使用中對接地銅線的磨損,銅線達到疲勞度測試需求,確保作業人員在操作中的安全。
(3)鍍鋅鋼管接地極一般多少米擴展閱讀:
使用攜帶型短路接地線前,應先驗電確認已停電,在設備上確認無電壓後進行。先將接地線夾連接在接地網或扁鐵件上,然後用接地操作棒分別將導線端線類擰緊在設備導線上。拆除短路接地線時,順序正好與上述相反。
裝設的短路接地線,它和帶電設備的距離,考慮到接地線擺的影響,其安全距離應不小於《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新規定的數值。
嚴禁不用線夾而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短路。
懸掛點如有接地點,應用接地線夾或專用銅棒作接地連接;如無固定接地點可利用;則可用臨時接地點,接地極埋入地下深度應不小於0.6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接地線
⑷ 接地網要求埋地多深
按照規定接地線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線。),用4*40的鍍鋅角鋼或者直徑40的鍍鋅鋼管,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
室外接地裝置主要是由接地極和接地母線組成。接地母線的埋設深度一般在0.8m~1.5m之間,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我國地區氣候環境差異變化,設計時會根據各地氣候變化,要求埋入土壤深度在凍土層以下(在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說明中,一般都會有『室外接地母線敷設深度不小於***』的文字)。南方電氣不能低於0.8m深度。
地線是在電系統或電子設備中,接大地、接外殼或接參考電位為零的導線。一般電器上,地線接在外殼上,以防電器因內部絕緣破壞外殼帶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地線的符號是E;可分為供電地線、電路地線兩種。
零線—淡藍色,地線是黃綠相間,如果是三孔插座,左邊是零線,中間(上面)是地線,右邊是火線。
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的,可稱做接地腳,另外兩個較短的腳是把家用電器接入電路,可稱它們為導電腳。在設計電源插頭時,為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識地將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幾個毫米。
這是因為在插入三腳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這樣可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
如果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由於絕緣體損壞等原因而帶電,這時接地腳就會形成接地短路電流,使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而對地放電,從而使人不被觸電,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4)鍍鋅鋼管接地極一般多少米擴展閱讀:
地線分類
地線是接地裝置的簡稱。地線又分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為防止人們在使用家電及辦公等電子設備時發生觸電事故而採取的保護接地, 就是一種安全性接地護線。安全性接地一般包括是防雷擊接地和防電磁輻射接地。
1、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把金屬導體銅塊埋在土壤里, 再把它的一點用導線引出地面, 用它完成迴路使設備達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線。地線要求接地電阻≤4 Ω。
2、安全性接地
用電規程規定保護接地電阻應≤4 Ω, 而人體的電阻一般大於2000Ω, 根據歐姆定律, 絕緣損壞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僅為總電流的1/500,進而起到保護作用。
家用電器和辦公設備的金屬外殼都設有接地線, 如其絕緣損壞外殼帶電, 則電流沿著安裝的接地線泄入大地, 以達到安全的目的, 否則會給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⑸ 接地極打入地下多長
作為垂直接地體的熱鍍鋅鋼管應該是DN40以上規格,不小於2.5米,自然地面下-500。
上邊這個是常用的,圖籍里還一種做法用的材質不是鋼管的那個沒用過也就沒記住。
⑹ 鍍鋅角鋼接地極距離
接地極距離怎麼計算呢?
1、室外接地極是以『根』為單位計算的內,具體計算應該根據圖紙進行容計算,一般接地極的敷設間距為每隔5m一根,長度為2.5m/根,採用材質有鍍鋅圓鋼、鍍鋅鋼管、鍍鋅角鋼、接地極銅板或者鍍鋅鋼板接地極。
2、 與接地極焊接連接的接地母線一般採用-40*4的鍍鋅扁鋼居多,工程量是以延長米計算的。
拓展資料:
接地極就是與大地充分接觸,實現與大地連接的電極,在電氣工程中接地極是用多條2.5M長,45X45mm鍍鋅角鋼,釘於800mm深的溝底,再用引出線引出。
接地工程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周圍環境對工程效果的影響,脫離了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土壤電阻率、土層結構、含水情況以及可施工面積等因數決定了接地網形狀、大小、工藝材料的選擇。因此在對人工接地極進行設計時,應根據地網所在地的土壤電阻率、土層分布等地質情況,盡量進行准確設計。
接地極又稱接地體,是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金屬導體或導體群,分為人工接地極與自然接地極。 接地極作為與大地土壤密切接觸並提供與大地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體,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⑺ 預算中防雷接地中的接地極如何計算
接地極製作安裝:定額套用2-688~2-695,可分為鋼管接地極、角鋼接地極、圓鋼接地極和接內地極板(塊)
說明:接容地極即接地體,是埋在於地中並直接與大地接觸做散流用的金屬導體。接地極的長度按設計長度計算,設計無規定時,每根長度按2.5米計算,若設計有管帽時,管帽另按加工件計算。接地極一般使用在小型建築,而且無樁基的工程。
設計有規定時,按設計圖示數量計算
⑻ 為何垂直接地極間距不小於5m,那個規范上有具體的計算過程
垂直接地極的間距是應該不小於5m的,沒有具體的計算過程,原因如下:
因為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其長度的2倍。水平接地體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當無設計規定時不宜小於5m。
當多根接地體相互靠近時,入地電流的流散相互排擠,這種影響稱為屏蔽效應。
這使接地裝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5m,水平接地體的間距也不宜小於5m。
(8)鍍鋅鋼管接地極一般多少米擴展閱讀:
GB50169-92《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規定時,不宜小於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
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焊接部位應作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並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葯。
人工接地體有垂直埋設和水平埋設兩種基本結構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體為直徑50mm、長2.5m的鋼管或L50×5的角鋼,為了減少外界溫度變化對流散電阻的影響,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體上端距地面不應小於0.7m。
對於敷設在腐蝕性較強的場所的接地裝置,應根據腐蝕的性質,採用熱鍍錫、熱鍍鋅等防腐蝕措施,或適當加大截面。
當多根接地體相互靠近時,入地電流的流散相互排擠,這種影響稱為屏蔽效應。這使接地裝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5m,水平接地體的間距也不宜小於5m。
接地網的布置,應盡量使地面的電位分布均勻,以減小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人工接地網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作成圓弧形。
35~110kV/6~10kV變電所的接地網內應敷設水平均壓帶。為了減小建築物的接觸電壓,接地體與建築物的基礎間應保持不小於1.5m的水平距離,一般取2~3m。
垂直接地體的鋼管長度一般為2~3米,鋼管外徑為35~50毫米,角鋼尺寸一般為40×40×4或50×50×4毫米。
人工接地體的頂端應埋入地表面下0.5~1.5米處。這個深度以下,土壤電導率受季節影響變動較小,接地電阻穩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壞。
⑼ 防雷接地地下鍍鋅鋼管如何排列,打入地下多少米深
防雷接地地下鍍鋅鋼管排列以及打入地下深度要求是:
根據GB50057-2010中的5.4.3條款,垂直接地體長度宜為2.5米,間距宜5米,受地方限制可以適當減小。
⑽ 接地極標准多少米可以解除安全隱患
接地一般要打入地2到2.5米可以解除安全隱患。埋設地線有一定技術要求,首先要看電壓高,其次還要看頻率高低和功率大小,要根據這方面綜合情況再設計地線深度和面積大小。同時,地表類型也要考慮進去。
接地網的材料簡介
民用建築宜優先利用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作為防雷接地網,當不具備條件時,宜採用圓鋼、鋼管、角鋼或扁鋼等金屬體做人工接地極。接地極及其連接導體應熱鍍鋅,焊接處應塗防腐漆。在腐蝕性較強的土壤中,還應適當加大其截面或採取其他防腐措施。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國內外就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基礎作為各種接地網。通過近50年的運行和總結,證明是切實可行的,現已普遍採用。利用建築物的鋼筋混凝土基礎作為接地網的理由是,關於鋼筋混凝土的導電性能,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基礎接地體及其應用一書指出。
鋼筋混凝土在其乾燥時,是不良導體,電阻率較大,但當具有一定濕度時,就成了較好的導電物質,電阻率常可達100~200Ω·m。潮濕的混凝土導電性能較好。
因為混凝土中的硅酸鹽與水形成導電性鹽基性溶液。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水分,成形後結構中密布著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細孔洞,因此就有了一些水分儲存。當埋入地下後,地下的潮氣,又可通過毛細管作用吸入混凝土中,保持一定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