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化玻璃分成幾種
鋼化玻璃按形狀可分為平面鋼化玻璃和曲面鋼化玻璃兩種,其中平面鋼化玻璃厚度有4mm、5mm、6mm、8mm、10mm、12mm等;曲面鋼化玻璃,厚度有5mm、6mm、8mm等。鋼化玻璃按形按外觀質量,可分為優等品、合格品兩類,優等品鋼化玻璃用於汽車擋風玻璃,合格品用於建築裝飾。
② 鋼化玻璃是怎麼做出來的
鋼化玻璃是將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後加熱到接近軟化點的700度左右,再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而得到的。
(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240秒左右,降溫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500秒左右,降溫300秒左右。總之,根據玻璃厚度不同,選擇加熱降溫的時間也不同)。
鋼化處理後玻璃表面形成均勻壓應力,而內部則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的抗彎和抗沖擊強度得以提高,其強度約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已鋼化處理好的鋼化玻璃,不能再作任何切割、磨削等加工或受破損,否則就會因破壞均勻壓應力平衡而「粉身碎骨」。
(2)化學玻璃鋼化擴展閱讀:
鋼化玻璃的產品應用
平鋼化、彎鋼化玻璃屬於安全玻璃。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門窗、玻璃幕牆、室內隔斷玻璃、採光頂棚、觀光電梯通道、傢具、玻璃護欄等。通常鋼化玻璃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行業:
⒈建築,建築模板,裝飾行業(例:門窗、幕牆、室內裝修等)
⒉傢具製造行業(玻璃茶幾、傢具配套等)
⒊家電製造行業(電視機、烤箱、空調、冰箱等產品)
⒋電子、儀錶行業(手機、MP3、MP4、鍾表等多種數碼產品)
⒌汽車製造行業(汽車擋風玻璃等)
⒍日用製品行業(玻璃菜板等)
⒎特種行業(軍工用玻璃)
由於鋼化玻璃破碎後,碎片會破成均勻的小顆粒並且沒有普遍玻璃刀狀的尖角,從而被稱為安全玻璃而廣泛用於汽車、室內裝飾之中,以及高樓層對外開啟的窗戶。
③ 玻璃如何鋼化
玻璃鋼化:
1、物理鋼化法
物理鋼化法的原理就是把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表面急劇收縮,產生壓應力,而玻璃中層冷卻較慢,還來不及收縮,故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一般來說冷卻強度越高,則玻璃強度越大。物理鋼化方法很多,按冷卻介質來分,可分為以下幾種:
2、化學鋼化法
化學鋼化法指的是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由於它是通過離子交換使玻璃增強,所以又稱為離子交換增強法。根據交換離子的類型和離子交換的溫度又可分為低於轉變點度的離子交換法和高於轉變點溫度的離子交換法。
化學增強法的原理是:根據離子擴散的機理來改變玻璃的表面組成,在一定的溫度下把玻璃浸入到高溫熔鹽中,玻璃中的鹼金屬離子與熔鹽中的鹼金屬離子因擴散而發生相互交換,產生「擠塞」現象,使玻璃表面產生壓縮應力,從而提高玻璃的強度。
(3)化學玻璃鋼化擴展閱讀:
玻璃鋼化過程中問題:
玻璃鋼化爐在鋼化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風斑和應力斑,風斑是在冷卻過程中,由於受冷不均而導致玻璃應力不均而形成的,其在某種特殊角度下觀察會看到玻璃表面呈明暗相間的條紋。應力斑也是因為應力不均造成的,比如在加熱過程中,爐邊部和中部存在溫差而導致應力不均。應力斑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避免,但設計良好的鋼化設備可以較大程度的減少應力斑的可見性。
④ 玻璃的化學鋼化和物理鋼化有什麼區別
首先弄清楚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區別
物理反應是不改變物質元素組成,只是對物質的狀態、運動等產生的變化,如固液氣,勻速直線到勻加速等等。
化學反應是改變物質元素組成的,如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c+o2=co2.
再回到你的問題
加工溫度:物理鋼化是在600℃-700℃的溫度下進行的(接近玻璃軟化點)
化學鋼化是在400℃-450℃的溫度下進行的
加工原理:物理鋼化是淬冷,內部形成壓應力
化學鋼化是鉀鈉離子置換+冷卻,也是壓應力
加工厚度:化學鋼化0.15mm-50mm
物理鋼化3.2mm-35mm
表面應力值:物理鋼化玻璃是90mpa-140mpa
化學鋼化玻璃是450mpa-650mpa
碎片狀態:物理鋼化玻璃是顆粒狀的
化學鋼化玻璃是塊狀的
抗沖擊強度:物理鋼化玻璃厚度≥6mm有優勢
化學鋼化玻璃<6mm優勢
彎曲強度:化學鋼化要高於物理鋼化
光學性能:化學鋼化要優於物理鋼化
表面平整度:化學鋼化要優於物理鋼化
⑤ 甚麼是玻璃的化學鋼化法
化學鋼化玻璃實際上是1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構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本身抗風壓性,寒暑性,沖擊性等。
⑥ 玻璃化學鋼化原理
化學鋼化玻璃是將玻璃置於熔融的鹼鹽中,使玻璃表層中的離子與熔鹽中的離子交換,由於交換後的體積變化,在玻璃的兩表面形成壓應力,內部形成張應力,從而達到提高玻璃強度的效果。化學鋼化玻璃強度高、熱穩定性好、表面不變形、可做適當切裁處理、無爆開現象。
化學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自身抗風壓性,寒暑性,沖擊性等。
二、化學鋼化原理是什麼
化學鋼化玻璃是採用低溫離子交換工藝製造的,所謂低溫系是指交換溫度不高於玻璃轉變溫度的范圍內,是相對於高溫離子交換工藝在轉變溫度以上,軟化點以下的溫度范圍而言。低溫離子交換工藝的簡單原理是在400℃左右的鹼鹽溶液中,使玻璃表層中半徑較小的離子與溶液中半徑非常大的離子交換,比如玻璃中的鋰離子與溶液中的鉀或鈉離子交換,玻璃中的鈉離子與溶液中的鉀離子交換,利用鹼離子體積上的差別在玻璃表層形成嵌擠壓應力。大離子擠嵌進玻璃表層的數量與表層壓應力成正比,所以離子交換的數量與交換的表層高層度是增效果好果的關鍵指標。
離子交換鋼化玻璃與物理鋼化玻璃的應力分布不同,前者表面層的壓應力厚度較小,與其平衡的內部拉應力不大,這是化學鋼化玻璃的內部拉應力層達到破壞時也不像物理鋼化玻璃那樣碎成小片的原因。由於離子交換層較薄,所以化學鋼化玻璃方法用於增強薄玻璃效果顯著,對厚玻璃的增效果好果不甚明顯,特別適合增強2~4mm厚的玻璃。
⑦ 化學鋼化玻璃的流程
化學鋼化玻璃主要以3mm厚度以下的玻璃為主,化學鋼化玻璃是通過改變玻璃的表面的化學組成來提高玻璃的強度,一般是應用離子交換法進行鋼化。其方法是將含有鹼金屬離子的硅酸鹽玻璃,浸入到熔融狀態的鋰(li+)鹽中,使玻璃表層的na+或k+離子與li+離子發生交換,表面形成li+離子交換層,由於li+的膨脹系數小於na+、k+離子,從而在冷卻過程中造成外層收縮較小而內層收縮較大,當冷卻到常溫後,玻璃便同樣處於內層受拉,外層受壓的狀態,其效果類似於物理鋼化玻璃。
化學鋼化玻璃的工藝流程為:
白片成品—qc檢驗—清洗處理—化學鋼化---保溫冷卻—清洗乾燥—包裝。
由於鉀鈉離子交換速度較慢,要使玻璃具有大的應力值和符合使用要求的應力層厚度,交換時間需要1小時—8小時不等。
化學鋼化玻璃的優點:
化學鋼化玻璃未經轉變濕度以上的高溫過程,所以不會像物理鋼化玻璃那樣存在翹曲,表面平整度與原片玻璃一樣,同時在強度和耐溫度變化有一定提高,並可適當作切裁處理。
化學鋼化玻璃強度高,其抗壓強度可達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沖擊強度也很高,用鋼球法測定時,0.8kg的鋼球從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化學鋼化玻璃的彈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塊1200mm×350mm×6mm的鋼化玻璃,受力後可發生達100mm的彎曲撓度,當外力撤除後,仍能恢復原狀,而普通玻璃彎曲變形只能有幾毫米。熱穩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熱時,不易發生炸裂是化學鋼化玻璃的又一特點。這是因為化學鋼化玻璃的壓應力可抵銷一部分因急冷急熱產生的拉應力之故。化學鋼化玻璃耐熱沖擊,最大安全工作溫度為288℃,能承受204℃的溫差變化。
化學鋼化玻璃適宜於在以下建築場合使用:有減輕自重要求,同時對沖擊強度,彎曲強度和耐冷熱沖擊有一定要求的場合,如農用溫室的窗及頂棚,活動房屋的門窗玻璃等。
⑧ 鋼化玻璃分哪幾種
鋼化玻璃可分為物理鋼化玻璃和化學鋼化玻璃兩種。
1、物理鋼化玻璃
將普通平板玻璃在加熱爐中加熱到接近玻璃的軟化溫度(600℃)時,通過自身的形變消除內部應力,然後將玻璃移出加熱爐,再用多頭噴嘴將高壓冷空氣吹向玻璃的兩面,使其迅速且均勻地冷卻至室溫,即可製得鋼化玻璃。
2、化學鋼化玻璃
通過改變玻璃的表面的化學組成來提高玻璃的強度,一般是應用離子交換法進行鋼化。其方法是將含有鹼金屬離子的硅酸鹽玻璃,浸入到熔融狀態的鋰(Li+)鹽中,使玻璃表層的Na+或K+離子與Li+離子發生交換,表面形成Li+離子交換層。
(8)化學玻璃鋼化擴展閱讀:
鋼化玻璃破碎原因
鋼化玻璃是普通玻璃在高溫下迅速冷化形成的。具有硬度大,不易破碎的特點。破碎後會成顆粒狀,不易傷人。那麼鋼化玻璃為什麼會破碎。一般情況,有以下4種情況:
1、鋼化玻璃在溫差變化大的情況下會發生自爆的可能性
2、 鋼化玻璃本身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
3、 鋼化玻璃一般可以承受200多度的溫差,但是如果受熱集中溫差超過200度也會發生破碎。
4、被外力擊打破碎
鋼化玻璃的屬於安全玻璃,正常情況下不不容易破碎的,是絕大多數家庭玻璃的首選。
⑨ 玻璃如何鋼化
方法一:物理鋼化法,把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表面急劇收縮,產生壓應力,而玻璃中層冷卻較慢,還來不及收縮,故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
方法二:化學鋼化法,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