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磁粉檢測原理是什麼你了解嗎
磁粉檢測是以磁粉做顯示介質對缺陷進行觀察的方法。根據磁化時施加的磁粉介質種類,檢測方法分為濕法和干法;按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時間,檢驗方法分為連續法和剩磁法。
1.濕法和干法
磁粉懸浮在油、水或其他液體介質中使用稱為濕法,它是在檢測過程中,將磁懸液均勻分布在工件表面上,利用載液的流動和漏磁場對磁粉的吸引,顯示出缺陷的形狀和大小。濕法檢測中,由於磁懸液的分散作用及懸浮性能,可採用的磁粉顆粒較小。因此,它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特別適用於檢測表面微小缺陷,例如疲勞裂紋、磨削裂紋等。濕法經常與固定式設備配合使用,也與移動和攜帶型設備並用。用於濕法的磁懸液可以循環使用。
干法有稱乾粉法,在一些特殊場合下,不能採用濕法進行檢測時,而採用特製的干磁粉按程序直接施加在磁化的工件上,工件的缺陷處即顯示出磁痕。干法檢測多用於大型鑄,鍛件毛坯及大型結構件、焊接件的局部區域檢查,通常與攜帶型設備配合使用。
2.連續法和剩磁法
(1)連續法 連續法又稱附件磁場法或現磁法,是在外加磁場作用下,將磁粉或磁懸液施加到工件上進行磁粉探傷。對工件的觀察和評價可在外磁場作用下進行,也可在中斷磁場後進行。
(2)剩磁法 剩磁法是先將工件進行磁化,然後在工件上澆浸懸液,待磁粉聚集後在進行觀察。這是利用材料剩餘磁性進行檢測的方法,故稱為剩磁法。
Ⅱ 鋼結構工程無損探傷檢驗怎麼檢,大家告訴我
磁粉探傷是檢驗表面缺陷的,
超聲波探傷是檢驗內部缺陷的。
磁粉探傷一般要磁化鋼件,刷磁化液,用熒光燈照,很容易看到缺陷。
超聲波探傷需要超聲波儀器,探頭,耦合劑,需要有經驗資質的超聲波探傷人員,經驗豐富的能探出晶粒度、組織偏析等缺陷。
Ⅲ 鑄鋼件可以在本體上調試底波進行超聲波探傷嗎
鑄鋼件應該是可以在本體上調試底播進行超聲波探傷的,而且這個應該是能更好地進行一些調試,而且這個應該是能夠讓他機器更好地進行。一。
Ⅳ 鑄鋼件毛坯是否可以做超聲波探傷
可以實施超聲波探傷,但是也需要制定工藝卡片以規范操作。同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採用軟保護膜探頭,增加耦合效果的同時可以保護探頭;
2、採用粘稠的偶合劑,比如糨糊或者黃油
Ⅳ 與無損檢測相近的專業有哪些
無損檢測屬於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介紹: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培養掌握有關無損檢測技術,能從事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設計和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江西省重點學科。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脈沖與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技術、聲學檢測、表面檢測、射線檢測等。
學生應掌握信息量的測試、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實驗技能及無損檢測技術和工業生產、科研過程中有關信息的測量控制技術。主要從事無損檢測技術(工藝與設備)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的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化機械製造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熟練掌握無損檢測技術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人才;重點培養學生編制無損檢測工藝的能力和按所編工藝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並能完成對檢測結果的正確評定。為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崗位輸送高等應用性技術人才。
Ⅵ 鑄鋼件超聲波檢測工藝
鑄鋼件的探傷方法
2.3.1探傷靈敏度的選擇
鑄鋼件探傷靈敏度可用試塊和工件底面進行調整。如果有條件可採用工件大平
底校準,在不具備這一條件的情況下,可採用試塊法,試塊和工件最好為同一
工藝鑄造。製作試塊的材料必須預先進行超聲波探傷,不允許存在等於或大於
同聲程Φ2㎜當量平底孔的缺陷。
探傷靈敏度是從各對比試塊中選擇平底孔反射波高最高的試塊,將其高度在熒
光屏上調至滿幅的80%,在這個基礎上測出其它各試塊平底孔的反射波高,作
出距離-波幅校正曲線,這條曲線就是評定缺陷的基準線。
為了修正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在鑄鋼件的無缺陷部位,選一與探測面平行的部
位作為底面,測出這一部位與同聲程試塊底面的dB差,將這個dB差值加進距離
-波幅校正曲線,用這條曲線靈敏度進行探傷。
2.3.2表面粗糙度與耦合劑
鑄鋼件在檢測前一般應先進行清理。表面型砂澆冒口等雜物必須打磨干凈。鑄
鋼件表面檢測部位,可以用噴砂、砂輪打磨,或者用機械加工的方法,清除妨
礙探傷的附著物。鑄鋼件應在外觀檢查合格後進行超聲探傷,鑄鋼件探測面及
其背面影響超聲檢測的物質應予清除。當被檢測鑄鋼件的探傷面較粗糙時,可
以使用有軟保護膜的探頭。
一般說來,鑄鋼件探傷面的表面粗糙度應滿足以下要求:
a機械加工表面,Ra等於或小於10μm。
b鑄造表面,Ra等於或小於12.5μm。
耦合劑應選用透聲性好、粘度大的,如機油、水溶性耦合劑、機油與黃油混合
劑、漿糊、水玻璃等。
耦合劑不得在鑄鋼件成品上造成不允許的銹蝕。
調整儀器、校核儀器和檢測鑄鋼件必須使用同種耦合劑。
2.3.3衰減
鑄鋼件超聲波探傷衰減很大,探測時只有滿足下列條件,才能探測。底波與林
狀波至少應用30dB差。當被探工件厚度在250mm以下時,與底面同聲程的
Φ3mm平底孔和林狀反射波之差大於8dB。當被探工件厚度大於250mm時,與底
面同聲程的Φ6mm平底孔和林狀反射波之差大於8dB。
Ⅶ 鑄鋼件無損探傷,用哪一種方法
鑄鋼件無損探傷方法可以採用超聲探傷、滲透探傷和磁粉探傷等方法。超聲探傷可以檢測鑄鋼件的內部缺陷情況;滲透探傷和磁粉探傷可以檢測鑄鋼件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狀況。具體採用何種無損探傷方法,需要根據鑄鋼件材質、製造方法、工作介質、使用條件和失效模式等條件,選擇合適方法。
Ⅷ 鋼板探傷和正火是什麼意思
一、鋼板無損探傷:
是指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壞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狀態的前提下,對被檢驗部件的表面和內部質量進行檢查的一種測試手段。
方式:
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γ射線探傷、螢光探傷、著色探傷等;
目的:
1、改進製造工藝;2、降低製造成本;3、提高產品的可能性;4、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二、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1、 退火: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冷卻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准備。
2、正火: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3、淬火: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4、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
Ⅸ 承壓類鑄鋼件熱處理後為什麼要做超聲破探傷
MT是磁粉探傷,它只能檢測工件表面及次表面的缺陷,而UT是超聲破探傷,它可以檢測工件內部的缺陷,所以承壓類鑄鋼件熱處理後必須要做超聲破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