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金沒有固定的熔點,那它屬於晶體嗎
不屬於
晶體有三個特徵之一就是 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晶體有三個特徵:
1)晶體擁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
2)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固態物質有晶體與非晶態物質(無定形固體)之分,而無定形固體不具有上述特點.
⑵ 合金為什麼是金屬晶體
合金可以是兩種金屬形成金屬間化合物,也可以是兩種金屬的物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以合金也是單質並不矛盾。另外晶體不一定非是單質,原子呈短程有序排列的通常都是固態的晶體。
晶體是指:原子或離子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具有規則外形和一定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的固體。金屬中原子堆垛排列形成晶胞,固態的金屬都是晶體。
⑶ 合金是晶體還是非晶體
是晶體,屬於混晶
⑷ 合金是非晶體嗎為什麼
大多數的合金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
但也有例外的:
美國Liquidmetal Technologies公司目前正在進入廣泛應用非晶體合金領域,非晶體合金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早在1992年時發明的。取名為公司名稱Liquidmetal的這種合金比鈦金屬強度高出近2倍,它不會銹蝕。此外,Liquidmetal合金適合用澆鑄方法製造零件:在凝結固化時金屬不會收縮,因此鑄造的精度可以達到1微米。
Liquidmetal合金如此吸引人的特性是由其結構特點決定的,其結構不是像其它金屬和合金那樣的晶體,而是像玻璃和塑料那樣的非晶體。第一代非晶體合金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已問世,但是當時為了獲得非晶體結構必須非常迅速地冷卻液態合金,以便結晶來不及形成。因此,第一代非晶體合金獲得的是細條狀或塵粒狀,非晶體合金的主要缺點是它們的耐熱性能差——在加熱到熔點時再冷卻又會出現晶體結構。
Liquidmetal Technologies公司研製的Liquidmetal合金與第一代非晶體合金不同,其非晶體結構是在熔化後緩慢冷卻時形成。能做到這一點是由於利用了原子大小明顯不同的合金成分,這樣的合金成分很難結合成晶體。已知其成分中有銅、鈦、鎳、鋯和鈹。Liquidmetal合金的缺點仍是耐溫性能較差(會在400℃時軟化)。
高爾夫球棒已成為Liquidmetal合金的第一項實際應用,Liquidmetal合金的高彈性比用其它材料製成的球棒傳給球的能量更大。但是Liquidmetal Technologies公司現在希望擴大Liquidmetal合金的應用范圍,除了體育用品之外(很快將在高爾夫球棒基礎上增添棒球棒和滑雪板),Liquidmetal合金還可以用來製造輕盈堅固的手機外殼,由於這種合金的堅固性,它也可以製成不需要磨刃的外科手術刀——具有特別鋒利刀刃的解剖刀可以採用澆鑄方法製成。原則上Liquidmetal合金特別適用於航空領域,但是目前Liquidmetal合金由於耐溫性能不高未必能馬上在航空領域獲得應用。
⑸ 合金是不是金屬晶體
老師明確說金屬單質(除了鍺和灰錫是原子晶體)還有合金都是金屬晶體。
但是為什麼是金屬晶體我也不明白,但從網上看到「一般來說,大部分合金材料都可以形成晶體」。
⑹ 合金是晶體么
晶體分為原子晶體,分子晶體,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
而合金屬於金屬晶體.
上面說的多面體趨向性規律只限離子晶體與分子晶體...所以是的...
關於樓主補充:我確定,我已經問過我的導師(結構動力學的),是一種晶體,屬於束合晶體。
⑺ 鋁合金是什麼材料晶體結構
晶體可以由原子、離子或分子結合而成。例如非金屬的碳原子通過共價鍵可以形成金剛石晶體。金屬的鈉原子與非金屬的氯原子可以先分別形成Na和Cl離子,然後通過離子鍵結合成氯化鈉晶體,每個離子周圍是異號離子。離子結合而成的晶體稱為離子晶體。在有些晶體中原子可以先結合成分子,然後通過分子間鍵或范德華(Van der Waals)力結合成晶體。如非金屬的硫原子先通過共價鍵形成王冠狀的S8分子,然後再通過范德華力形成硫黃晶體。又如在石墨中碳原子先通過共價鍵形成層型分子,然後通過范德華力結合成晶體。在層型分子內部,化學鍵是連亘不斷的。礦物主要以金屬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硅酸鹽晶體的形式存在,它們一般為離子晶體。 金屬原子通過金屬鍵結合而成金屬晶體。典型結構有A1、A2和A3型等三種。晶體中每一原子周圍所具有的,與其等距離的最近鄰的原子數目叫配位數。
⑻ 合金都是非晶體的嗎
晶體還有混晶。由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B、C、N、H等)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物相有金屬固溶體(如Au-Ag)、金屬化合物(如laNis、 NaHg)和金屬間隙化合物(如TiN 、ZrC)合金可以是單一使金物相,也可以是金屬混合物,更多的是含有純金屬相和其它合金物相。合金中有哪些相及形狀、大小和分布,要用顯微鏡才能觀察。所以是晶體,而不是非晶體。
⑼ 什麼是金屬什麼是合金其常見的晶體結構類型有幾種
常見金屬的晶格類型
金屬原子之間具有很強的結合力,所以金屬晶體中的原子都趨向於緊密排列。但不同的金屬具有不同的晶體結構,大多數金屬的晶體結構都比較簡單,其中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體心立方晶格(bcc)
體心立方晶格的晶胞是一個立方體,如圖2-2-4。其晶格常數:a=b=c,α=β=γ=90。在立方體的八個角上和立方體的中心各有一個原子。每個晶胞中實際含有的原子數為1+8×1/8=2個。每個原子的最近鄰原子數為8,所以其配位數為8。緻密度0.68。具有體心立方晶格的金屬有鉻(Cr)、鎢(w)、鉬(Mo)、釩(V)、α鐵(α—Fe)等。
(2)面心立方晶格(fcc)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也是一個立方體,金屬原子分布在立方晶胞的八個角上和六個面的中心,如圖2-2-5所示。其晶格常數:a=b=c,每個晶胞中實際含有的原子數為(1/8)× 8+6×(1/2)=4個。配位數為12;緻密度為0.74。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屬有鋁(Al)、銅(Cu)、鎳(Ni)、金(Au)、銀(Ag)、γ鐵(γ—Fe)等。
3)密排六方(hcp)
密排六方晶格的晶胞是個正六方柱體,它是由六個呈長方形的側面和兩個呈正六邊形的底面所組成如圖2-26所示。金屬原子分布在六方晶胞的十二個角上以及上下兩底面的中心和兩底面之間的三個均勻分布的間隙里。該晶胞要用兩個晶格常數表示,一個是六邊形的邊長a,另一個是柱體高度c。每個晶胞中實際含有的原子數為(1/6)× 12+2×(1/2)+3=6個。典型的密排六方晶格的晶格常數c和a之比約為1.633,配位數為12,緻密度為 0.74。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屬有:鎂(Mg)、鋅(Zn)、鎘(Cd)等。
差異:
以上這三種晶格的原子排列不同,因此它們的性能也不同。一般來講,體心立方結構的材料,其強度高而塑性相對低一些;面心立方結構的材料,其強度低而塑性好;密排六方結構的材料,其強度與塑性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