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钛金属相关知识总结
钛金属最早在1791年被英国矿物学家格雷戈尔发现,德国化学家克拉普鲁斯以希腊神Titans为名命名其为钛。钛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主要应用于工业的钛铁矿和金红石,中国钛铁矿储量占全球的28%,位居第一。钛金属无毒,开采和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然而,其耐高低温、抗强酸碱、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使其成为NASA火箭和卫星专用材料,也广泛应用于中国玉兔号、歼20、山东舰航母等超级项目。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钛金属逐步走入民用领域,以其天然的抑菌性和亲生物性,成为食器界的高端金属。
中国的钛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遵义和宝鸡建设了海绵钛和钛加工生产厂,确立了中国在全球钛工业的地位。21世纪,中国钛工业加速发展,钛产能位列全球前列。
钛金属分为纯钛和钛合金。纯钛或商业纯钛,按照杂质元素含量划分等级,具有优良的冲压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对热处理及组织类型不敏感,强度主要取决于氧、氮的含量。商业纯钛等级包括TA1、TA2、TA3、TA4、TA9、TA9-1和TA10,每种等级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应用领域。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火箭、导弹等部件。钛合金根据其性能特点分为稳定a相、稳定B相和中性元素三类,常见的钛合金牌号有Ti 6Al-4V、TA1、TA2、TA3、TA4、TA9、TA9-1和TA10等。
钛及钛合金在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化工领域,钛合金应用于制碱、制盐工艺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在飞机结构和发动机结构中广泛应用,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在船舶领域,钛合金用于核潜艇、深潜器、原子能破冰船等设备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尽管钛及钛合金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存在产量、性能和成本等挑战。中国虽为钛工业大国,但高品质产品数量不足,特殊性能的钛产品种类少,且无法批量稳定生产钛带和钛挤压型材,限制了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开发利用。钛合金的加工和制造工艺要求高,高性能产品的综合性能需要全面考虑。钛金属具有高化学活性,容易被其他元素污染,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此外,中国钛合金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较弱,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应用。
钛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航空航天等军事工业部门,未来有望在汽车、火车、高铁、日常生活等民用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研究工作将关注于降低钛合金零部件的成本,通过使用价格较低的元素取代贵重的合金元素,以及优化工艺途径。随着高端应用上的钛合金实现低成本制造,钛合金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② 钛合金是一种环保金属吗
部分金属暴露在污染物中会被侵蚀或腐蚀,泄露出金属离子,进入地下水,带来环境问题。而钛金属可以通过再次熔化被100%的回收利用,不会分解散发有害物质,所以不会污染环境。因此,钛符合“绿色环保建筑产品规范。”
拥有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结构的钛建材具有气体净化和降解温水的功能。对缓解雾霾、降解甲醛、减少温室气体具有强大作用。钛表面的致密薄膜二氧化钛,还是最典型的除甲醛光触媒材料,可以能有效延缓有害物的滋生。【二氧化钛除甲醛相关信息-参考文献:《环境科学学报2013(06)》】钛金属表面的氧化钛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产生反应,生成两种具有强大分解力的活性氧。经处理的钛板具有强大的温室气体吸附能力,1㎡相当于1.6㎡草坪的净化效果。
钛金属经阳极氧化等处理后,表面会形成几百纳米至几千纳米厚度的透明氧化膜,由于光的干涉而显现出颜色,根据氧化膜厚度的不同,呈现出铝和不锈钢等难以获得的独特色泽。
③ 钛合金为什么难加工
原因如下:
气体杂质(氧、氮和氢等)对钛合金的可切削性有很大影响,因为钛的化学活泼性高,很容易与气体杂质化合。当温度超过600度,钛被氧化,形成脆化层,即所谓“组织α化层”;与氢产生氢脆性;与氮在高温下形成硬而脆的TiN。
钛合金塑性小,明显影响其切削时的塑性变形。钛合金的变形系数仅为1甚至小于1,而普通碳钢的变形系数为3左右。切削时切屑与前刀面有极小的接触面,使接触区压力和局部温度高,刀具磨损快
钛合金加工时会产生严重的加工硬化。
当C>0.2%,钛合金会形成硬的碳化物,使刀具产生磨粒磨损,使切削性下降。
拓展资料: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
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
④ 钛合金的炒锅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
一般情况下,符合国家标准的钛合金炒锅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钛合金是一种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稳定性等特点。
钛本身性质稳定,在正常烹饪过程中,钛合金炒锅不会轻易释放出有害物质,也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食物,所以能保障烹饪安全。
不过,如果钛合金炒锅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重金属等物质,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磨损,导致一些物质脱落进入食物中,就可能存在潜在危害。比如,磨损脱落的物质可能被人体摄入,长期积累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质量合格的钛合金炒锅,并注意正确使用和保养,避免过度磨损。
⑤ 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要过渡合金
1 钛及钛合金/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1.1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性
钛及钛合金的化学活性大,400℃以上时即使在固态情况下也极易被空气、水分、油脂、氧化皮等污染,吸收O、N、H、C等,使焊接接头的塑性及冲击韧度下降,并易引起气孔;其熔点高、热容量小、热导率小的特点,使焊接接头易产生过热组织,晶粒变得粗大,特别是β钛合金,易引起塑性降低;溶解于钛中的氢在320℃时和钛会发生共析转变,析出TiH ,
引起金属塑性和冲击韧度的降低,同时发生体积膨胀而引起较大的应力,严重时会导致冷裂纹产生;氢在钛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焊接时沿熔合线附近加热温度高,会引起氢
的析出,因此气孔常在熔合线附近形成;钛及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小所以焊接残余变形较大,并且焊后变形的矫正也较为困难。
1.2 不锈钢的焊接性
由于不锈钢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普碳钢相比不锈钢的焊接及切割有其特殊性,更易在其焊接接头及其热影响区(HAZ)产生各种缺陷。焊接时要特别注意不锈钢的物理性质。马
氏体型不锈钢进行焊接时,由于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的区域内发生a-r(M)相变,因此存在低温脆性、低温韧性恶化、伴随硬化产生的延展性下降等问题。一般来讲铁素
体型不锈钢有475℃脆化、700~800℃长时间加热下发生σ相脆性、夹杂物和晶粒粗化引起的脆化、低温脆化、碳化物析出引起耐蚀性下降以及高合金钢中易发生的延迟裂纹等问题。奥
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其中镍、钼含量高的高合金不锈钢进行焊接时易产生高温裂纹。另外还易发生σ相脆化,在铁素体生成元素的作用下生成的铁素体易引起低
温脆化,以及耐蚀性下降和应力腐蚀裂纹等缺陷。经焊接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一般良好,但当在热影响区中的晶界上有铬的碳化物时极易生成贫铬层,而贫铬层的出现在使用过程
中易产生晶间腐蚀。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裂纹敏感性较低,但在热影响区内铁素体含量的增加会使晶间腐蚀敏感性提高,因此可造成耐蚀性降低及低温韧性恶化等问题。
1.3 钛及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综合焊接性
钛及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差异显著,连接时易在接头处形成脆性相和较大的内应力,导致接头极易开裂,而且在密度、比热、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和力
学性能上均有较大差异,必然会降低钛及钛合金/钢连接的牢固性,即使在固态连接方法下,由于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也会在焊接接头中引起较大焊接的残余应力,降低接头性能。钛
的化学活性强,在高温下,对氧、氮、氢具有较高的化学亲和力,易形成脆性化合物,使强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急剧下降,显著地增加脆性断裂倾向及裂纹形成。钛还易与许多其它金属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钛与铁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TiFe和TiFe 。钛/钢焊接时,由于钢中存在的Ni、Cr、C等 元素也能与Ti形成TiNi、TiNi、TiNi、TiCr、TiC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相,使焊缝更脆,性能进一步降低。
⑥ 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
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是确保零件性能的关键工序。在进行热处理时,钛合金易受多种元素污染,导致性能劣化。因此,推荐采用真空炉或氩气保护炉进行热处理。在氧化性气氛中加热时,务必严格控制并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真空热处理尤其适用于钛合金零件的应力消除、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除氢退火等工艺。航空工业标准规定,真空退火过程中,真空工作压强应不小于2×10-3Pa,以避免表面腐蚀。惰性气体如氦和氩可作为保护性气氛的加热介质,纯度需达到99.99%或更高,以适应钛合金热处理需求。国内标准同样对真空炉热处理后工件出炉温度有所规定,应在200℃以下空冷。对于钛件表面的氧化膜,若为淡黄色,可不清除;若为淡蓝色、蓝色或灰色,则需按空气炉规定清除。固溶处理淬火的允许延迟时间需严格遵守表1要求,以确保时效强化效果。热处理前,电炉加热钛合金件时,表面氧化层需清除,常用方法包括酸洗、化学铣切、喷砂或机加工等。对于精加工件,还需清除一定厚度的基体金属,具体参数见表2。更深入的钛合金热处理知识,推荐查阅《美国金属学会热处理手册E卷—非铁合金的热处理》。这本书汇集了非铁合金热处理领域的专家知识,提供实用参考数据,有助于解决非铁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