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压铸模的排渣排气系统应如何设计
压铸模,设计设计渣包,主要为了排冷料,防止产品有发黑和冷隔;
压铸模,设计排气系统,主要为了减小模具型腔内的气体反压力,和最大限度排除型腔内的气体;
所以,渣包设计,估计产品的外观是否良好,布置渣包;
排气系统,布置在金属流最后合拢的区域;
风琴排气,能够使用,就尽量使用,设置在“合金最后合拢的区域”;
抽真空,也是设置在“合金最后合拢的区域”,但是,不是所有的压铸厂都有真空机。
❷ 模具设计中排位要注意什么
一、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1.便于脱模;
2.涨模力(塑料熔体压强在型腔分型面投影面积上的乘积,即为涨模力。简单说就是塑料熔体使模具涨开的力)应均衡;
3.分流道尽可能短,以减少浇口料,且注塑压力易传递到型腔。
二、其次应注意的还有:
1、搭边取值一般为材料厚度的1.2~1.5倍,并尽量使材料带宽度和步距取整数。
2、排样方式的选择
3、排样图规范注明详细工部名称、料宽步距、送料方向、片纹方向、冲床吨位、闭模高度
4、压延(料纹)方向;
5、毛边方向;
6、接刀;
7、.冲头形状;
8、材料利用率;
9、成型工艺;
10、冲裁先后顺序
11、先冲定位孔,在由小到大、由内到外,最后还要留一定的空工委留作整形等。
❸ 电镀厂是怎么解决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的
1.锌合金产品设计之始,就要考虑到模具的进料口与排渣口与排气设置。因为进料与排渣的工件流道顺畅不裹气,不产生水渍纹,无暗泡,直接影响后道电镀是否起泡,合格进料与排渣模具压铸出工件,表面光洁,白亮,无水渍纹。
2.模具开发中也要考虑装模机台的吨位,压力,我们就亲身经历一个锌合金电镀后起泡百份20-30事件。一五金厂朋友接一几百万大单,模具开一出8件,不论电镀前处理如何解决总有20-30%起泡,最后将模具堵了4件,改成一模出4 件,再镀就无一起泡。
3.前处理表面的滚光液,抛光膏,氧化层没处理干净,长有出现滚光,滚抛后的工件,表面光亮许多电镀厂酸洗工序的员工就随便酸洗下,导至表面附着的滚光剂没洗净,长长出现起泡。另滚光滚抛厂所选用的滚光剂关系也很大,有些滚光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极难洗去。
4.产品进碱铜(很多做五金朋友俗称的铜底)镀槽前工件表面仍有氧化膜(酸洗的膜)除蜡、除油的膜未处理净.的、所以脱膜很关健,早些年还能使用防染盐脱去,现环保不让排放含防染盐的废水,建议使用LJ-D009脱膜粉,效果优过防染盐,又能退镍层并且COD排放符合国际标准
5.碱铜镀槽有机物,杂质多 ,游离氰不在范围,化验碱铜缸成份,看是否氰化钠偏低或氢氧化钠偏高!如添加光剂的小心光亮剂偏高,碱铜缸的清洁很关健,建议3-5天碳处理一次
6.碱铜缸的导电也很重要,阳极是否溶解正常,阳极铜板是否充足都会导至起泡
7.锌合金 产品烘箱里出来后起泡;可能是烘箱温度不均匀导致即温度过高. 由于压铸的时候不紧密,导致锌合金水渍纹沙眼里容易进酸,酸与锌在即使有表面镀层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H当里面的气压高过大气压一定的程度时加上高温即会产生气泡.
❹ 如何解决锌合金压铸产品抛光后杂质问题
依据你的描述,应该与锌汤温度有关!你描述的杂质应该是充填是锌料在模具中间与氢气发生氧化,氧化物流动性差,集中在浇口和排渣位置!请你从温度和工艺参数这两块中试着解决问题吧!
❺ 解决锌合金压铸件气孔的办法有哪些
一、 锌合金压铸件表面有花纹,并有金属流痕迹产生原因:
1、通往铸件进口处流道太浅。
2、压射比压太大,致使金属流速过高,引起金属液的飞溅。
二、锌合金压铸件表面有细小的凸瘤产生原因:
1、表面粗糙。
2、型腔内表面有划痕或凹坑、裂纹产生。
三、锌合金压铸件表面有裂纹或局部变形产生原因:
1、顶料杆分布不均或数量不够,受力不均:
2、推料杆固定板在工作时偏斜,致使一面受力大,一面受力小,使产品变形及产生裂纹。
3、铸件壁太薄,收缩后变形。
锌合金压铸件常见的质量原因分析,常见的质量问题表现为,缩水、缩孔,疏松、气孔、气泡、渣孔、针孔、冷纹、冷料、冷隔、变形、错位、拉伤、开裂、崩缺、欠铸等,这些问题点有多方面原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模具问题,模个要从多个方面去查找原因。
比如特别多人会把气孔、针孔、渣孔、混淆,还会把冷纹当作冷料,冷料又当作冷隔之类的问题,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就容易让人判断有误,解决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结果会浪费好多时间而且造成的浪费也特别大。
锌合金压铸的渣孔、气孔、针孔为例做一说明,气孔内部光滑,孔内较规则,造成气孔的原因,主要是气体排出不畅,型腔产生涡流,结构复杂无排气流道而使两侧入水过快,溢流、气道开设不理想,如充填时间与浇口流向不正确,料温高,型腔内余留水分过多,铝水含有气体,速度太快等。渣孔表现为孔型及内部不均匀,造成渣孔的因素多数为,模温低,料温低,压力不稳定,铝液含有杂质等。针孔的主要原因是,铝液含有氧化物,(大炉在清理炉壁时的残留物)料温、模温低也有一定的因素。我们经过这样细致的甄别,清晰的判断,才能及时正确的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才有序、顺畅,质量有保障的生产。
❻ 锌合金压铸工艺要求
一、锌合金压铸工艺制定需考虑以下问题
1.金属液在浇注系统内能否干净、平稳地流动,不会产生分离和涡流。
2.有没有尖角区或死亡区存在。
3.浇注系统是否有截面积的变化。
4.排气槽、溢流槽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够大?是否会被堵住?气体能否有效、顺畅排出?应用计算机模拟充填过程,就是为了分析以上现象,以作判断来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二、涂料产生气体分析
涂料性能:如发气量大对锌合金压铸件气孔率有直接影响。
喷涂工艺:使用量过多,造成气体挥发量大,冲头润滑剂太多,或被烧焦,都是气体的来源。
1.解决锌合金压铸件气孔的办法
先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孔,再来取相应的措施。
(1)干燥、干净的合金料。
(2)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热,进行除气处理
(3)合理选择压铸工艺参数,特别是压射速度。调整高速切换起点。
(4)顺序填充有利于型腔气体排出,直浇道和横浇道有足够的长度(>50mm),以利于合金液平稳流动和气体有机会排出。可改变浇口厚度、浇口方向、在形成气孔的位置设置溢流槽、排气槽。溢流品截面积总和不能小于内浇口截面积总和的60%,否则排渣效果差。
(5)选择性能好的涂料及控制喷涂量。
三、如何测量炉温呢
1.锌合金压铸最佳的熔化温度:压铸用的锌合金熔点为382~386℃,合适的温矮度控制是锌合金成分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证合金液良好的流动性充填型腔,压铸机锌锅内金属液温度为415~430℃,薄壁件、复杂件压铸温度可取上限;厚壁件、简单件可取下限。中央熔炼炉内金属液温度为430~450℃。进入鹅颈管的金属液温度与锌锅内的温度基本一样。通过控制锌锅金属液温度就能对浇注温度进行准确的控制。
2.(熔化温度过高时)
铁质坩埚与锌液反应加快,坩埚表面发生铁的氧化反应生Fe2O3等氧化物铁元素还会与锌液反应生成FeZn13化合物(锌渣),溶解在锌液中。铝、镁元素烧损,金属氧化速度加快,烧损量增加,锌渣增加。热膨胀作用会发生卡死锤头现象。铸铁坩埚中铁元素熔入合金更多,高温下锌与铁反应加快。会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硬颗粒,使锤头、鹅颈过度磨损。铸铁坩埚中铁元素熔入合金更多,高温下锌与铁反应加快。会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硬颗粒,使锤头、鹅颈过度磨损。燃料消耗相应增加。温度越高,铸件结晶粗大而使力学性能降低。
3.(熔化温度过低时)
合金流动性差,不利于成形,影响压铸件表面质量。
4.(如何保持温度的稳定)
现在的压铸机熔锅或熔炉都配备温度测控系统,定时检查以保证测温仪器的准确性,定期用便携式测温器(温度表)实测熔炉实际温度,予以校正。有经验的压铸工会用肉眼观察熔液,若刮渣后觉得熔液不太粘稠。
❼ 设计锌合金压铸模具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机械抛光前,首先必须对压铸质量进行检验。因为不恰当的模具设计与铸造技术会导致表面层产生缺陷,如缝隙、皮下起泡、气孔、裂纹等疵病,这是潜在的腐蚀源和影响镀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压铸质量不合格,不可进入抛光工序,要求表面光洁、致密、平整,无冷纹,无气孔。抛光时要注意压铸件表层细致而内部组织较为疏松的特点,若把表面致密层抛掉而露出疏松层,就会出现越抛磨越毛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电镀层的结合力,而且锌合金硬度低,因此对锌压铸件,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刚砂布轮抛磨。若制件表面较粗糙,丝流和伤痕必须进行磨光时,宜采用较低的转速(1200~1400r/min)和较小直径的磨轮(≤250mm),操作时切忌用力过猛,不可将表面致密层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