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属记忆功能是什么意思
当金属发生形变后,去掉使其发生形变的外力,仍然能保持变形后的状态(样子),这就是记忆功能。
记忆金属,把一根直铁丝弯成直角(90° ),一松开,它就要回复一点,形成大于90°的角度。把一根弯铁丝调直,必须把它折到超过180°后再松开,这样它就能正好回复到直线状态。
特点
1、弯曲量大,塑性高。
2、在记忆温度以上恢复以前形状。
3、物理特性: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早在1951年美国人在一次试验中偶然发现了金-镉合金有形状记忆特性,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1953年又在铟-铊合金发现这类效应,
1963年发现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后,掀起了这类合金研究的热潮,并产生了多种实用化的新思想,新的形状记忆合金应运而生,后来还发现了具有双向记忆效应,即铆钉如用双向记忆合金制作时,把铆好的铆钉重新降温后,铆钉又会变直
② 记忆金属原理
记忆金属原理:某些合金在固态时其晶体结构随温度发生变化。
形状记忆合金的高温相具有很高的结构对称性,通常是有序立方结构。在MS温度下,单向高温相转变为不同取向的马氏体变体。当材料在低于ms的温度下变形制造零件时,不利于材料应力方向的马氏体变种不断减少,而有利于材料的马氏体变种不断增长。最后,将其转化为具有单向取向的有序马氏体元素。
如再度加热到As点以上,这种对称性低的、单一取向的马氏体发生逆转变时,又形成先前的单一取向的高温相。对应于微观结构的可逆转变,恢复了材料在高温下的宏观形状,称为单向形状记忆。经过一定过程处理后的记忆元件的形状,当其冷却到ms以下时,可以在低温下恢复为形状,称为双向形状记忆效应。
(2)金属合金具有记忆性是因为有什么扩展阅读:
记忆金属的分类有:
一、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二、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三、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目前已开发成功的形状记忆合金有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铜基形状记忆合金、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记忆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