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个工件铸造后,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发现有变形开裂的现象,改如何处理
预防产生热裂的措施:实际浇注系统时应避免局部过热,减少内应力;模具及型芯斜度必须保证在2°以上,浇冒口一经凝固即可抽芯开模,必要时可用砂芯代替金属型芯;控制涂料厚度,使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一致;根据铸件厚薄情况选择适当的模温;细化合金组织,提高热裂能力;改进铸件结构,消除尖角及壁厚突变,减少热裂倾向。
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铸件的设计工艺性。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根据工作条件和金属材料性能来确定铸件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外,还必须从铸造合金和铸造工艺特性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即明显的尺寸效应和凝固、收缩、应力等问题,以避免或减少铸件的成分偏析、变形、开裂等缺陷的产生。
第二要有合理的铸造工艺。即根据铸件结构、重量和尺寸大小,铸造合金特性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分型面和造型、造芯方法,合理设置铸造筋、冷铁、冒口和浇注系统等。以保证获得优质铸件。
第三是铸造用原材料的质量。金属炉料、耐火材料、燃料、熔剂、变质剂以及铸造砂、型砂粘结剂、涂料等材料的质量不合标准,会使铸件产生气孔、针孔、夹渣、粘砂等缺陷,影响铸件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严重时会使铸件报废。第四是工艺操作,要制定合理的工艺操作规程,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使工艺规程得到正确实施。
工件的变形与开裂是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综合的结果,但热应力与组织应力方向恰好相反,如果热处理适当,它们可部分相互抵消,可使残余应力减小,但是当残余应力超过钢的屈服强度时,工件就发生变形,残余应力超过钢的抗拉强度时,工件就产生开裂。
B. 硬质合金刀片加工过程中后刀面磨损严重时该如何解决
硬质合金刀片加工过程中后刀面磨损主要是由于切削温度过高所引起。
主要解决方案:
1、选择耐磨性更好的牌号、降低切削速度、选择大前角刀片、选择大刀尖圆弧半径的刀片、选择正角刀片等,请根据具体加工情况解决;
2、联系该公司或者登录该公司网站进行沟通解决。
硬质合金刀片,是由硬质合金制成,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
C. 硬质合金钨钢刀崩刀怎么办
一、刀片牌号、规格选择不当。如刀片的厚度太薄、或粗加工时选用了太硬太脆的牌号。
解决方法:增大刀片厚度或将刀片立装,选用抗弯强度及韧性较高的牌号。
二、刀具几何参数选择不当(如前、后角过大等)。
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新设计道具:(1)、适当减小前、后角;(2)、采用较大的负刃倾角;(3)、减小主偏角;(4)、采用较大的负倒棱或刃口圆弧;(5)、修磨过渡切削刃,增强刀尖
三、刀片的焊接工艺不正确,造成焊接应力过大或焊接裂缝。
解决方法:1、避免采用三面封闭的刀片槽结构;2、正确选用焊料一般刀片可用105#焊料,YT30或YG3刀片可用107#焊料;3、避免采用氧炔焰加热焊接;4、尽可能改用机械加固的结构
四、切削用量选择不合理。如用量过大,是机床闷车;断续切削时,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过大;毛坯余量不均匀时,切削深度过小;切削高锰钢等加工硬化倾向大的材料时,进给量过小等。
解决方法:重新选择切削用量。
五、机械加固式刀具的刀槽底面不平整,或刀片伸出过长等结构上的原因。
解决方法:1、修正刀槽底面;2、减小刀片的伸出长度 ;3、碎硬刀杆或在刀片下面增加硬质合金垫片。
六、刀具磨损过渡。
解决方法:及时换刀或更换切削刃
七、切削液流量不足或加注方法不正确,造成刀片聚冷聚热而损坏。
解决方法:1、加大切削液的流量;2、合理布置切削液喷嘴的位置;3、采用有效的冷却方法如喷雾冷却等,提高冷却效果;4、采用干切削减小对刀片的热冲击。
八、刀具安装不正确。如,切断车刀安装过高或过低;端面铣刀采用不对称顺铣。
解决方法:重新安装刀具
九、工艺系统刚性太差,造成切削振动过大。
解决方法:1、增加工件的辅助支撑,提高工件装夹刚性;2、减小刀具的悬伸长度;3、适当减小刀具的后角;采用其他的消振措施。
十、操作不甚。如,刀具从工件中间切入是动作过猛、尚未退刀,即行停车等。解决方法:注意个人的操作法法
D. 铝合金工件的变形问题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铝合金是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均有铝合金工件。在飞机结构中为了减轻重量,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的薄壁零件,由于铝合金零件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大,薄壁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尤其是在采用自由锻毛坯时余量大,变形问题更为突出。
一、铝合金工件切削变形的原因
铝合金零件变形的原因很多,与材质、零件形状、工艺条件、切削油的性能等都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毛坯内应力引起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引起的变形,夹紧力引起的变形。
二、减少工件变形的工艺措施
(1)降低毛坯的内应力
采用时效以及振动处理或预先工艺均可部分消除毛坯的内应力,余量大的毛坯工件故变形也大。若预先去掉毛坯的多余部分缩小各部分的余量,不仅可以减少以后工序的变形,而且放置一段时间,还可以释放一部分内应力。
(2)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前角:在保持刀刃强度的条件下前角适当选择大一些,一方面可以磨出锋利的刃口,另外可以减少切削变形使排屑顺利,进而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后角:后角大小对后刀面磨损及表面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粗铣时由于进给量大、切削负荷重、发热量大,要求刀具散热条件好,因此后角应选择小一些。精铣时要求刃口锋利,减轻后刀面与表面的摩擦减小弹性变形,因此后角应选择大一些。
螺旋角:为使铣削平稳降低铣削力,螺旋角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
主偏角:适当减小主偏角可以改善散热条件,使平均温度下降。
(3)改善刀具结构
减少铣刀齿数加大容屑空间。由于铝合金材料塑性较大切削变形较大,需要较大的容屑空间,因此容屑槽底半径应该较大、铣刀齿数较少为好。
(4)精磨刀齿
在使用新刀之前,应该用细油石在刀齿前、后面轻轻磨几下,以消除刃磨刀齿时残留的毛刺及轻微的锯齿纹。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切削热而且切削变形也比较小。
(5)严格控制刀具的磨损标准
刀具磨损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切削温度上升工件变形随之增加。因此除选用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外,还应严格控制刀具磨损程度,否则容易产生积屑瘤。切削时工件的温度不能过高以防止变形。
(6)改善工件的夹装方法
对于刚性较差的薄壁铝合金工件,对于薄壁衬套类零件如果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弹簧夹头从径向夹紧,一旦松开工件必然发生变形。以零件内孔定位自制一个带螺纹的穿心轴套入零件的内孔,其上用一个盖板压紧端面再用螺帽背紧。外圆就可避免夹紧变形从而得到满意的精度。
(7)切削油的选用
由于铝合金的硬度较低且切削性较差,对切削油的冷却、润滑、渗透及清洗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还需要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以防止工件发黑,常用的切削油切削过程中能在金属表面形成高熔点硫化物,而且在高温下不易破坏,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并有一定的冷却效果,一般用于切削、钻孔、铰孔及攻丝等工艺。
E. 用钛合金材料加工零件,为何零件做成,放置一段时间以后,会变形(圆形变椭圆),请问如何解决多谢!
我的天,这也太搞笑了吧。
都成产品了居然会变形了。
这明显是没有进行稳定热处理了。
一般钛合金材料的热处理一般温度都在7百到8网络之间进行退火。
不过不晓得,你这样的情况还能不能校回来哟。
罪过,罪过呀,几万块钱呀!
F. 求助铝合金加工变形解决办法!!!
这么大的板金件采用常规的办法必然产生弧度(warpage),所谓平面度(Flatness)难以保证.看能不能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看看:1)铝板有没有做热平整(Thermal flatten)? 国内有的厂提供这种板材;2)调整走刀轨迹,使之受力均匀;3)如果量大的话,并且数控冲床压力够大的花,可以考虑做专用的冲刀,比如在产生弧度的方向将所有的方孔同时冲下,或分两步冲下;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做的.量小的话,那无所谓.我们有一个零件,每月只有二十几个量,平面度要求极高,开了冲压模也不行,只有用激光割.希望有所帮助.
G. 铝合金一般会变形吗变形后应该怎么处理
主要由两个方面产生的原因: 工件变形前: 外力--夹紧力,由于夹紧力的位置和大小选择不合适而造成的,夹紧点一定要在实处(下面不能悬空),夹紧力不要太大,能夹住就行。 工件变形后: 加工应力所致,即加工时刀具对工件造成的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看不见的。1、进行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使工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在不影响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凹陷部位进行喷砂处理(但喷砂的粒度、位置、喷枪的距离应当合适的选择)使凹陷部位进行表面伸张,边喷边检验,找平为止。3、用橡胶锤对工件矫正,(即用延伸法)这种操作对工人要有一定的经验,在敲打时,不能敲打高的部位,而是延伸短边缓解长边,而达到矫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