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合金材料 > 液态合金铸造与哪些因素有关

液态合金铸造与哪些因素有关

发布时间:2022-06-20 07:45:42

❶ 从合金的铸造性能方面考虑,对铸件结构有哪些要求

a、消除内部侧凹;
b、避免或减少抽芯部位;
c、避免型芯交叉;合理的压铸件结构不仅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改善铸件质量,
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充型能力不足,会使铸件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所谓浇不足是指铸件的形状不完整;冷隔是指铸件上某处由于两股或两股以上金属液流未融合而形成的接缝。
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的充型条件、铸件的结构。

❷ 影响液态金属凝固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液态金属凝固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合金成分(参考相图)、温度梯度(过冷度大小影响生长形貌)、冷却条件(比如型壁材料、厚度、有无冷铁等)

❸ 铸造合金影响收缩性的原因问题有哪些

铸造合金从液态凝同和冷却至室温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性。包括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液态收缩是金属液由于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的体积缩减。凝固收缩是金属液凝固(液态转变为同态)阶段的体积缩减。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体积的缩减,通常称为“体收缩”。固态收缩是金属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的体积缩减,固态收缩虽然也导致体积的缩减,但通常用铸件的尺寸缩减量来表示,故称为“线收缩”。
铸件收缩不仅影响尺寸,还会使铸件产生缩孔、疏松、内应力、变形和开裂等缺陷,故铸造用材料的收缩率越小越好。收缩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若得不到补足,会使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固态收缩若受到阻碍会产生铸造内应力,导致铸件变形开裂。
1、缩孔和缩松
缩孔是由于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部分得不到补足时,在铸件的最后凝固处出现的较大的集中孔洞。缩松是分散在铸件内的细小的缩孔。缩孔和缩松都能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能使铸件在气密性试验和水压试验时出现渗漏现象。生产中可通过在铸件的厚壁处设置冒口的工艺措施,使缩孔转移至最后凝固的冒口处,从而获得完整的铸件。冒口是多余部分,切除后便获得完整、致密的铸件;也可以通过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避免铸件局部金属积聚,来预防缩孔的产生。
2、变形与开裂
铸件在凝固后继续冷却过程中,若固态收缩受到阻碍就会产生铸造内应力,当内应力达到一定数值时,铸件便产生变形甚至开裂。铸造内应力主要包括收缩时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两种,机械应力是由铸型、型芯等外力的阻碍收缩引起的内应力;热应力是铸件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的不均衡收缩引起的内应力。
生产中为减小铸造内应力,经常从改进铸件结构和优化铸造工艺入手,如铸件的壁厚应均匀,或合理地设置冷铁等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位冷却均匀,同时凝固,从而减小热应力;铸件的结构尽量简单、对称,这样可减小金属的收缩受阻,从而减小机械应力。
影响收缩率的因素分内部和外部条件。
(1)合金的种类和成分
合金的种类和成分不同,其收缩率不同,铁碳合金中灰铸铁的收缩率小,铸钢的收缩率大。下图为常用铸造合金的线收缩率。
(2)工艺条件
金属的浇注温度对收缩率有影响,浇注温度越高,液态收缩越大。铸件结构和铸型材料对收缩也有影响,型腔形状越复杂、铸型材料的退让性越差,对收缩的阻碍越大。当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铸型材料的退让性不良时,铸件会因收缩受阻而产生铸造应力,容易产生裂纹。

❹ 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尺寸正确、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

❺ 铸造中 影响合金的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取决于金属液体本身的流动能力(即流动性),同时又受铸造工艺隐身(如:铸型性质、浇筑条件及铸件结构等)的影响。合金的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容易获得形状完整、轮廊清晰的铸件,有利于铸造出薄壁活形状复杂的铸件;金属液中的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容易上浮和排除,也容易对合金冷凝过程中的收缩进行补缩,有利于获得优质铸件。反之,合金的流动性不好,充型能力差,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气孔、夹杂物和缩孔等缺陷。合金的流动性是合金重要的铸造性能之一。
液态合金的流动性以螺旋形试样的长度来衡量.在相同的浇筑条件下,所浇出的试样越长,合金的流动性就越好。 试验得知:灰铸铁,浇筑温度1300摄氏度,试样长度1800mm;铸钢,浇筑温度1600摄氏度,试样长度100mm。在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硅黄铜的流动性最好,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决定合金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合金的种类、合金的成分、杂质与含气量等。合金的熔点、导热系数、合金液的黏度等物理性能都影响合金的流动性。铸钢的熔点高,在铸型中散热快,凝固快,流动性差;铝合金导热性能好,流动性较差。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时,流动性也不同,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较好。

❻ 铸件的凝固方式有哪些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铸件的凝固方法有很多种。铸件在凝固的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分为三个区:1—固相区2—凝固区3—液相区对凝固区影响较大的是凝固区的宽窄,依此划分凝固方式。
第一,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
第二,逐层凝固: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没有凝固区,断面液,固两相由一条界限清楚分开,随温度下降,固相层不断增加,液相层不断减少,直达中心。
第三,糊状凝固: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很宽,在凝固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不存在固体层,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先糊状,后固化。
相关专家表示,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总结:
第一,铸件的温度梯度。合金结晶温度范围一定时,凝固区宽度取决于铸件内外层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愈小,凝固区愈宽。(内外温差大,冷却快,凝固区窄)。
第二,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范围小:凝固区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如:砂型铸造,低碳钢逐层凝固,高碳钢糊状凝固。
铸造缺陷修补剂是双组分、胶泥状、室温固化高分子树脂胶,以金属及合金为强化填充剂的聚合金属复合型冷焊修补材料。与金属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并基本可保存颜色一致,具有耐磨抗蚀与耐老化的特性。固化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无收缩,可进行各类机械加工。具有抗磨损、耐油、防水、耐各种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同时可耐高温120℃。
用途:
铸造缺陷修补剂是由多种合金材料和改性增韧耐热树脂进行复合得到的高性能聚合金属材料,适用于各种金属铸件的修补及缺陷大于2mm的各种铸件气孔、砂眼、麻坑、裂纹、磨损、腐蚀的修复与粘接。通用于对颜色要求不太严格的各种铸造缺陷的修复,具有较高的强度,并可与基材一起进行各类机械加工。

❼ 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大型薄壁铸件的充型能力

铸造合金流动性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它首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流动性,同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金属的铸造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份、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能有关。流动性好的合金,由于其充型能力强因此易充满型腔,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流动性差的合金,充型能力就差,容易使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

❽ 何谓合金的流动性影响合金的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浇铸温度高,则流动性好;提高模样的厚度,则流动性增加;降低涂料的厚度和密度,则流动性增加。

影响合金的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合金,具有不同的螺旋线长度,即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其中灰铸铁的流动性最好,硅黄铜、铝硅合金次之,而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2、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不同,它们的熔点及结晶温度范围不同,其流动性不同。

3、合金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液态合金的流动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增加,但如果液态合金的温度过高,会造成液态合金的氧化、吸气非常严重,易使铸件产生气孔、夹杂、粘砂、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因此液态合金的浇注温度必须合理。


(8)液态合金铸造与哪些因素有关扩展阅读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其他因素:

(1)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愈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过热度大,合金在铸型中保持流动时间长,故充型能力强。反之充型能力差。

(2) 充型压力:

液态合金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愈大,则充型能力愈好。在离心铸造时,液态合金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充型能力较强。

(3)铸型条件:

液态合金充型时,铸型的阻力将影响合金的流动速度;铸型的导热速度也将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铸型型腔复杂、导热速度快,均会降低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铸造合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合金

❾ 什么是铸造合金的收缩性,有哪些因素影响铸件的收缩性

合金的收缩性是指合金在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缩小的现象,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铸件收缩先后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铸件收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的结构和铸型条件等。

❿ 影响液体金属材料的流动性因素有哪些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合金的种类与化学成分以及浇注工艺条件。
1、合金的种类与化学成分
不同种类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动性,根据流动性试验测得的螺旋线长度可知,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的流动性较好,硅黄铜、铝硅合金次之,而铸钢的流动性较差。
同类合金中,化学成分不同,合金的结晶特点不同,其流动性也不一样。一般合金的结晶是在一个温度区问内完成,结晶时先形成的初晶会阻碍金属液的流动;而共晶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无初品形成,对金属液的阻力较小,另外共晶合金的熔点低,在同样的浇注温度下,共晶合金结晶前有足够的时间充满铸型的型腔,所以共晶合金的铸造性能优良。合金的成分越远离共晶点,结晶温度范围越宽,其流动性越差。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铸造合金应尽量选用共晶合金或接近共品成分的合金。
2、浇注工艺条件
提高浇注温度可改善金属的流动性。浇注温度越高,金属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其黏度也越小,所以流动性也就越好。因此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是改善流动性的工艺措施之一。另外铸型材料的导热性、铸型内腔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划’流动性也有影响。
液体金属材料充满铸型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称为液体合金的流动性。流动性主要受化学成分、浇注温度以及铸型等因素影响,流动性好的材料容易充满型腔,从而获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确和轮廓清晰的铸件。
金属的流动性可用螺旋线长度来测定。将金属液浇注入螺旋形铸型中,在相同的铸造条件下,获得的螺旋线越长,表明金属液的流动性越好。

阅读全文

与液态合金铸造与哪些因素有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螺旋焊管直线度 浏览:269
模具钢对比参数是什么 浏览:658
饼皮粘模具怎么办 浏览:672
小腿骨折的钢板为什么会断 浏览:761
拆钢板手术多久会消肿 浏览:85
100钢管外径多少 浏览:920
哪里有卖202不锈钢管 浏览:792
搭棚用钢材做什么科目 浏览:984
不锈钢门的缝隙如何处理 浏览:59
钢铁怎么融化的 浏览:16
腰伤下钢板多久能起来 浏览:643
快速加荷载对钢材的力学性能有什么 浏览:617
江西公园铝合金葡萄架多少钱 浏览:751
十二的螺纹钢一吨有多少根 浏览:344
钢筋混凝土墙是怎么算的 浏览:131
外墙脚手架钢管多少瓦 浏览:144
dnf大转移深渊怎么打钢管男 浏览:252
45钢焊接后淬火用什么焊条 浏览:969
台州道路护栏多少钱 浏览:815
彩钢板单板怎么对接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