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合金材料 > 第二相存在情况如何影响合金性能

第二相存在情况如何影响合金性能

发布时间:2022-05-21 13:54:11

① 铝合金第二相是什么意思

根据热处理过程中是否发生第二相析出,即发生沉淀强化行为或叫弥散强化行为,如果发生就成为可热处理强化合金。

一般可以通过合金相图判定,即溶解度曲线(曲面)随温度降低而迅速减少的合金体系属于可热处理强化合金~

② 请用位错理论解释:1固溶体合金为什么比其溶剂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2当该固溶体分解出细小的第二相

1、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原子而形成固溶体时,能提高强度和硬度,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对在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有阻碍作用;二是在位错线上偏聚的溶子原子对位错的定扎作用。材料变形机制主要有滑移、孪生、扭折等。对滑移起作用,相应强度会增加。
2、位错理论,位错只能绕过不可变的第二相质点,为此必须克服弯曲位错的线张力;对于可变形第二相质点,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基体一起产生变形,由此也能提高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由于质点与基体间晶格错排及位错线切过第二质点产生新的界面需要做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能提高强度。

③ 合金强化的第二相质点强化

在合金中常常用弥散的第二相质点来提高强度,最高强度对应于第二相质点尺寸不大,且呈高度弥散分布的状态,这些第二相往往是金属化合物或氧化物,比基体硬得多。如第二相质点是利用固溶体脱溶沉淀产生的,称沉淀强化。在高强度铝合金、钢、镍基高温合金中广泛地应用着这种强化方法。沉淀化机制与产生沉淀质点的时效处理有关(见固溶体的脱溶分解),典型的发展过程可描述如下。合金的起始强度相当于过饱和固溶体。沉淀初期新相与基体共格,尺寸很小而且弥散,屈服强度决定于位错切过沉淀相所需克服的阻力,包括共格应力、沉淀相内部结构和相界面效应等因素的贡献。随着新相的长大,以及界面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位错切割沉淀相质点逐渐困难。按奥罗万机制,当位错线能够达到的曲率半径与滑移面上粒子间距相当时,位错会以类似于弗兰克-里德源的形式绕过障碍粒子,而在第二相粒子上留下一个位错圈。这时质点间距成为控制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因而,在时效后期屈服强度有随时效时间延长而降低的现象。
合金中的第二相质点还可以借助于内氧化、粉末烧结等方法引入,在技术上称为弥散强化。弥散硬化的质点常用高硬度氧化物。
第二相质点一般都增大合金的加工硬化率。

④ 求: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是什么意思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主要是指代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与碳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碳化物,在不同的热处理过程中使其以不同的形态析出,已达到强化基体的目的。

⑤ 2024铝合金自然时效后,主要有哪些第二相存在

2024铝合金在时效状态下存在的第二相颗粒主要为:纳米析出相一S相 ( Al2CuMg)和尺寸较大的T相( Al20Cu2Mn3) 。S相是2024铝合金时效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的一种关键强化相,T相颗粒是合金在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相颗粒,在后续的固溶、时效热处理过程都不发生溶解,其结构和成分也不会改变。合金的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与其微观组织特性和析出相的转变紧密相关:固溶后合金的显微硬度较低( 83H V) ,在时效最初的几分钟里,溶质原子( Cu、M g)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释放出来,形成层状的原子团簇结构,由于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得硬度上升了30H V;时效至5h左右,S相开始形成并不断长大,且数量增多,所以合金的硬度不断升高,直至18一-24h的峰值时效区间,硬度达到150H V左右( 合金在时效峰值阶段的抗拉强度维持在490M Pa上下) ,相对于固溶态,合金的硬度上升了近70H V;过了时效峰值,继续进行时效,由于S相颗粒的长大、粗化,其数量密度便相应减小,因此,合金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下降。

⑥ 第二相强化,什么叫做第二相,材料中什么是第二相

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存在。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

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存在。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

对于位错的运动来说,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2、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均属于第二相强化的特殊情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二相强化

⑦ 合金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合金的性能主要是:流动性和收缩性。这些性能对于是否获得健全的铸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性能的因素如下。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合金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和铸型的填充条件等。合金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型条件及铸件结构是影响合金收缩的主要因素。铸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条件不同,实际收缩量也有所不同。


(7)第二相存在情况如何影响合金性能扩展阅读:

合金是宏观均匀,含有金属元素的多元化学物质,一般具有金属特性.任何元素均可采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属。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组元。

固态下,合金可能呈单相亦可能呈复相的混合物;可能呈晶态、亦可能呈现准晶状态或非晶状态.晶态合金中依其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负电性以及电子浓度等等差异情况不同,可能出现的相有保持与基底纯元素相同结构的固溶体(solidsolution)以及不和任何组成元素结构相同的中间相中间相包括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laves相、σ相、间隙相和复杂结构的间隙式化合物等等。

⑧ 第二相质点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第二相

第二相质点: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存在。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
对于位错的运动来说,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2、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均属于第二相强化的特殊情形。

⑨ 高碳合金钢中存在几种强化方式

金属材料常用的强化方式有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加工硬化
一.细晶强化 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工业上将通过细 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强度。 其原理是通常金属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 来表示,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的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 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这是因为细晶粒受到外力发生塑性变形可分 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塑性变形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此外,晶粒越细,晶 界面积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扩展。故工业上将通过细化晶粒以提 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二.固溶强化 定义:合金元素固溶于基体金属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变从而使合金强度提高 的现象。 原理:融入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造成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 使滑移难以进行,从而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增加。这种通过融入某种溶质 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在溶质原子浓度适当时, 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其韧性和塑性却有所下降。
三.第二相强化 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得存在。当第二相以细小 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 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 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 对于位错的运动来说,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2、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均属于第二相强化的特殊情形。
四.加工硬化 定义: 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 韧性有所下降。 简介: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 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产生原因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 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加工 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后与加工前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层深度来表示 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给金属件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在冷轧钢板的过程中会愈轧愈硬以 致轧不动,因而需在加工过程中安排中间退火,通过加热消除其加工硬化。

阅读全文

与第二相存在情况如何影响合金性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45e板材需要什么焊接材料 浏览:699
钢铁侠复仇者联盟有什么关系 浏览:803
方管桁架设计 浏览:994
焊管会冻裂吗 浏览:706
房顶用多少钢筋 浏览:91
碳钢轴承为什么这么沉 浏览:100
模具制造如何当老板 浏览:176
离合金窗什么样的离好怎么样的 浏览:292
混凝土地坪钢筋套什么定额 浏览:295
如何做能印出图案的模具 浏览:294
模具厂电脑绘图干什么的 浏览:10
dn15钢管的壁厚是的多少 浏览:553
干模具工资多少 浏览:854
不锈钢板多少钱一吨316l 浏览:355
什么钢材的耐温200 浏览:930
不锈钢锅烧干锅后怎么处理 浏览:145
钛合金条有哪些牌子 浏览:906
分析钢铁仪器叫什么用 浏览:520
钢结构楼房钢材价格多少钱 浏览:718
不锈钢回火色怎么去除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