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废旧硬质合金的用途
废旧硬质合金可以再生产新合金.
需将回收的废旧硬质合金按牌号分类,再进行破碎,溶解或电熔,还原等等工序,可得到生产硬质合金的粉末原料,再用来生产硬质合金.
不过回收的料做的硬质合金和用原生矿料做的硬质合金性能还是有区别的.
2. 铝合金表面处理有哪几种方法
1、喷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涂装(喷漆或喷塑)前喷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力提高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有限,不如化学涂装前处理。
2、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
3、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5、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6、喷涂:用于设备的外部防护、装饰,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础上进行。铝件在涂装前应进行前处理才能使涂层和工件结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种方法:磷化(磷酸盐法)、铬化(无铬铬化)、化学氧化。
7、电化学氧化,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3. 如何有效降低铝合金表面粗糙度
伊盾门窗认为,有一个铣的过程。
4. 制造多孔金属材料主要采用哪几种方法
目前,用于制造多孔金属材料的金属主要有铜、银、钛、镍及其合金和不锈钢等。制造多孔金属材料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热挤压法。如铝、镁及其合金粉末与某些碳酸盐混合,在热挤压下成型,在更高温度下发泡,可以制成多孔性材料。
熔融金属法。这是指低熔点的金属在熔融状态时加入某种发泡剂,在强力搅拌下达到使气体分布均匀从而使金属中产生气泡的方法。通常,为了得到缺陷较少的铸件,要利用流动性较好的金属,以减少熔融金属中吸附的气体,因为金属中含有气泡会降低金属的强度。但制造多孔性金属的方法则正好相反,它要的就是金属中的气泡,而且要达到很高的比例,因此要使熔融金属的粘度增加,使其中的气体不易脱出,并把气体在金属内部凝固下来。
粉末冶金法。烧结性多性体材料是研究最多、应用较为成熟的多孔性材料。该方法是在粉末中加入发泡剂,烧结时发泡剂挥发,留下孔隙。
电化学沉积法。利用发泡程度很高的塑料骨架,用电镀的方法将金属沉积上去,然后把塑料烧去,同样也会留下孔隙。
铸造法。利用金属的吸气——放气现象进行铸造的方法。
5. 怎样降低铝合金的硬度
不能单纯的像楼上那样说
很近比较硬,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发生了晶格畸变,从而导致他发生强化的。这个晶格畸变的抗力来自于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
也就是说,原子半径相差越大,晶格畸变会越大,如果两者相差无异,那么抗力就会微乎其微了。
利用这个理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影响铝合金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减小半径比。 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另外一种不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热处理中的均匀退火。 这个主要是降低偏析的,但是一定程度的退火也可以消除内应力,从而是其变软。
希望可以帮到你!
6. 请问:怎么样才能使锌合金中的渣减少,那压铸中产生的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熔化时精炼除渣是必须工序,减少途径除了下面写出在熔化时的注意点,另外严格控制上游合金锭供应商的炉料来源或者重熔前采用净化手段保证杂质含量在控制范围内还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我接触铝合金压铸比较多,在锌合金方面知道很少,现在找到一点资料,共同学习下吧: 锌渣的产生及控制 通过熔炼合金从固态变为液态,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气体与熔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其中氧的反应最为强烈,合金表面被氧化而产生一定量的浮渣。浮渣中含有氧化物和铁、锌、铝金属间化合物,从熔体表面刮下的浮渣中通常含有90%左右的锌合金。锌渣形成的反应速度随熔炼温度上升成指数增加。正常情况下,,原始锌合金锭的产渣量低于1%,在0.3 ~ 0.5%范围内;而重熔水口、废工件等产渣量通常在2 ~ 5%之间。 1. 锌渣量的控制 ① 严格控制熔炼温度,温度越高,锌渣越多。 ② 尽可能避免锌锅中合金液的搅动,任何方式的搅动都会导致更多的合金液与空气中氧原子的接触,从而形成更多的浮渣。 ③ 不要过于频繁的扒渣。当熔融的合金暴露于空气中都会发生氧化,形成浮渣,保留炉面一层薄的浮渣有利于锅中液体不进一步氧化。 ④ 扒渣时,使用一个多孔(Ф6 mm)盘形扒渣耙,轻轻从浮渣下面刮过,尽可能避免合金液搅动,将刮出的渣盛起,扒渣耙在锌锅边轻轻磕打,使金属液流回锌锅中。 熔炼操作中注意事项 1. 坩埚:使用前必须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油污、铁锈、熔渣和氧化物等。为防止铸铁坩埚中铁元素溶解于合金中,坩埚应预热到150 ~ 200℃,在工作表面上喷一层涂料,再加热到200 ~ 300℃,彻底去除涂料中水份。 2. 工具:熔炼工具在使用前应清除表面脏物,与金属接触的部份,必须预热并刷上涂料。工具不能沾有水分,否则引起熔液飞溅及爆炸。 3. 合金料:熔炼前要清理干净并预热,去除表面吸附的水分。为了控制合金成分,建议采用2/3的新料与1/3的回炉料搭配使用。 4. 熔炼温度绝对不能超过450℃。 5. 及时清理锌锅中液面上的浮渣,及时补充锌料,保持熔液面正常的高度(不低于坩埚面30 mm),因为过多的浮渣和过低的液面都容易造成料渣进入鹅颈司筒,拉伤钢呤、锤头和司筒本身,导致卡死锤头、鹅颈和锤头报废。 6. 熔液上面的浮渣用扒渣耙平静地搅动,使之集聚以便取出。
7. 设计铝合金多孔挤压模具,多个型材如何摆放,考虑哪些因素
摆放位置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
1,控制截面的出料流量,整个截面流量分布越均匀,挤压效果越好
2,减少刮蹭,尽量不要将大面朝下
8. Ni-hard4合金怎样降硬度
合金把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互熔,就形成了合金。虽然合金也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的结合,由于金属物质是靠电磁力而结合的,所以这些金属物质之间可以按任意比例互熔。而不是象化合物那样必须按一定的比例、遵循定组成的规律。硬质合金烧结完成的产品不能在降低硬度了,想降到58度不如用模具钢
人们钟爱合金,是因为合金材料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比纯金属有显著的提高。合金比单一金属具备更多种优良性能,原因何在?这是因为:
一、在合金中不同元素的原子间距很近,从溶液到结晶全过程中,各原子都加强对自己电子的控制,以免被其它元素的原子吸引去,于是库仑增加,电子速率加快。
二、合金中掺入的一般是价电子速率较高的原子,在与基本元素的结合成结构元的过程中,较强的电磁力激活了基本元素的价电子,使其价和电子速率增加。
三、若掺入元素的价电子数多,将使合金中结构元增多,如:铁中渗碳。以上三条导致了合金的熔点升高,强度、硬度增加,电子空位少(时间短),导电率下降。
磷、硫等元素因其价电子速率很低,只能在铁中起降低价和电子速率,降低金属强度的作用,磷、硫中较多的价电子,使得金属中的结构元增多,而导致脆性增加。于是人们把它们叫做杂质。
不过据我所知,合金应该是硬度增加,熔点下降不知道上面所说的是不是特例!
9. 如何减少铸造气孔
一 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首先是泡沫塑料膜在浇注时产生的热解气体未能顺利排出,而进入铸件中造成气孔。其次是模型和涂层干燥不良或模型粘结胶过多,造成浇筑时模型、涂层的水分蒸发,以及粘结胶发气量过大,侵入铸件中。再次是浇注时卷气,,如直浇道不能浇满,就会卷入
气体,铸件就有可能产生气孔。
二 防止措施 (1)采用低密度的泡沫塑料膜。消失模铝合金用密度为0.022-0.025克\立方厘米。铸钢和铸铁应使用0.016--0.022克\立方厘米。 (2)涂料发气量要小、透气性要高。 (3)模样和涂层应干燥。 (4)模样粘结胶发气量应小,粘结胶用量也应尽量少。 (5)正确设计浇注系统。直浇道不应卷入气体,浇口杯要有足够的容积,在浇注过程中一直处于充满状态,进入铸件模型后金属液应平稳推进,逐层置换,不产生紊流。(6)负压应合适。过小不能顺利排除模型热解产物,过大则会将模型块包裹在金属液中,引起铸造缺陷。 (7)掌握正确的浇注方法 参考铸业网
10. 在材料组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改善材料的结构来改善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宏观结构 散粒结构要聚集 多孔结构要至密减小空隙率 显微结构 多用晶体结构替代玻璃结构 微观结构 用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