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工有哪些操作规程-焊工的操作规程
焊工有哪些操作规程-焊工的操作规程
操作类的都是会有操作规程的,焊工也不例外。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焊工的操作规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般规定
1.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焊接压力容器等特殊工作必须有持相应工作作业证书的焊工进行。
二、焊前的.准备与检查
1.电焊机的外壳应有防护性的接地线,以免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2.电焊机与外电路的一次接线,应由电工进行,二次线由焊工进行连接。
3.推拉刀开关时,一般应戴好干燥的手套,并把头部偏斜一些,以免遭受电弧的烧伤。
4.焊工在工作时要穿戴工作服和其它防护器械。
5.工作前必须检查电源线、电焊钳线绝缘良好,架设整齐。防止电线砸断压坏和烧毁。
6.两台以上焊机同时作业焊机间距不小于0.5米。
7.在潮湿的地方工作时,应穿上胶鞋或用干燥的木板垫脚。
8.在圆筒或其它金属容器内部工作时,脚下应垫好绝缘物,身体应避免与工件接触。
9.在光线很暗的地方或夜间工作,所使用的手提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伏。
10.在有毒、有害气体场合工作,必须先通风后再工作,并在整个工作中保证通风量,以防中毒受害。
11.在易燃、易爆场合下焊接应先检查,如容器、管道、先置换冲洗或强制通风、符全作业条件时才能施焊,整个焊接工作必须执行该项工作的特殊规定。
12.从事气割,气焊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A.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准在阳光下暴晒,不准接近高温热源。
B.氧气瓶和乙炔瓶放置位置满足安全要求符合消防规定。
C.无灭火器不准操作,搬运氧气、乙炔瓶时只准用特制小车。
D.氧气、乙炔管不准互换,并不准接近有油脂的物体。
三、焊接
1.在容器内焊接应轮换作业,保持适当的休息。容器内工作时,要在容器外留守1人。
2.气焊时(气割)应先开乙炔阀,再开氧气阀,熄火时顺序反之,即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阀,且开关动作不易过猛,乙炔量不足不能使用。
3.工作完毕电焊要可靠切断电源,整理好焊接电缆线,气割时,关好氧气,乙炔钢瓶阀,收好焊炬和风管。
4.焊接工件应根据工件厚度和受力情况选用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电焊应调整好适应的焊接电流,选用合适的焊条直径和型号。
5.在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脚盖和面罩。
6.更换焊条时,身体应避免与工件接触,在特殊场合时,可将焊条放在面罩上更换。
7.在工作地点周围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并且把焊接电缆扎在固定架上,切勿背在身上。下部有可燃物体,还应设安全保护棚或专人定时撒水,以防焊接时,由于金属滴落下而引起火灾。
8.撒水灭火,清理加工件和焊接场地周围,确属安全才准离开。
9.其它场合作业,同时要遵守该工作场合的作业要求和安全规定。
;2. 焊接完成后,应进行哪些工作后方能将产品转到下道工序
焊接完毕后,要达到的要求及标准,1、焊缝平滑,曾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 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用砂布重新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 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 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 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 出焊缝。 4、工件在喷漆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 必须经过喷丸处理。 5、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 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且焊缝均匀的前提下不能随便进行打磨。 6、工件喷漆时,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无漏喷现象。 7、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 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 8、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 砂处理。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
3. 焊接后,怎样清理工作场地焊接后,如何清理工作场地
关闭电源,收捡焊线,拾捡焊条头,打扫卫生,检查工作场地及周边有无烟火。
4. 在焊接操作完成后应注意那些问题
(1)焊接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2)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前,应先把设备的接地或接零线拆掉,焊接完后再恢复。
(3)进行电焊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环境,清除危险有害因素和设置监护人员。当附近有其他人员和有关设施时,应采用屏护和安全间隔等,保证作业安全。需在高处焊接作业时,必须挂好安全带。
(4)更换焊条时,焊工应戴绝缘手套。
(5)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垫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绝缘。禁止使用简易无绝缘外壳的电焊钳。
(6)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应选择转移工作地点、焊机检修暂停工作或下班等,且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操作。
(7)凳蔽焊机应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交流弧焊机一次侧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9)焊机二次接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
(10)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设置,并应编号。
(11)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设棚遮蔽。
(12)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13)电焊机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MΩ。
(14)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枣扮州
(15)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缺中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
5. 焊接结束后下班应做哪些工作
1、将焊接工具收好,放整齐。
2、把所负责区域明庆卫生打扫好哪槐橘。
3、将现场记录、文件、图纸收好。
4、如果后李团面还有一班,应将这班存在的问题与下班讲清楚。
6. 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和结束的整理的哪些工作
焊前主要是焊接坡口和界面的清理工作,预热问题
焊后包括焊后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焊缝清理工作)
7. 焊接完后的注意事项
1.焊机停止工作,应先切断电源、气源,最后关闭水源,清除杂物核滚御和焊渣溅末。
2.焊机长期停用,应在不备陆涂漆的活动部位涂上防锈油指。每月通电加热30min。更换闸流改岩管亦应预热30min,正常工作控制箱的预热不少于5min。
8. 电焊工工作结束应如何做才能保证安全
电焊作业注意事项:
电焊操作规程
1、 严格按照焊机铭牌上标的数据使用焊机,不得超载使用。
2、 应在空载状态下调节电流,焊机工作时,不允许有长时间短路。
3、 使用焊机前,应检查焊机接线正确、电流范围符合要求、外壳接地可靠、焊机内无异物后,方可合闸工作。
4、 工作时,焊机铁心不应有强烈震动,压紧铁心的螺丝应拧紧。工作中焊机及电流调节器的温度不应超过60°C。
5、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保持焊机内外清洁,保证焊机和焊接软线绝缘良好,若有破损或烧伤应立即修好。
6、 定期由电工检查焊机电路的技术状况及焊机各处的绝缘性能,如有问题应及时排除。
安全操作规程
1、 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手套、脚盖等工作服不要束在裤腰里,脚盖应捆在裤脚筒里。
2、 在焊接和切割工作场所,必须有防火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砂箱以及装满水的水桶等。
3、 在非固定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求设有监护人员和防火措施后,方可作业。
4、 由于地线不够长需要搭铁的,要注意不得利用行车支撑柱,以免损坏行车;同时要注意火星,以免引起火灾。
5、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谨防触电,注意不被弧光和金属飞溅伤害,预防爆炸及其它伤害事故发生。
6、 当焊接或切割工作结束后,要仔细检查焊接场地周围,确认没有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现场。
9. 焊接完成时,电烙铁应该怎样离开被焊件
焊接完成时,电烙铁应该怎样离开被焊件,通常根据所焊物件:
1.焊接电子元件:焊接完成时,电烙铁应向上提离开被焊件。使被焊件的熔锡凝固后呈“︿”状。
2.焊接两件连在一起的物件(包括例如一块平、另一块竖立的“L”型电路板连接),通常是通过电烙铁沾锡沿着两物件的缝隙或接触面往后慢拖的操作,电烙铁应一直往后慢拖至最后离开被焊件,被焊件的熔锡凝固后呈“﹝”状。
10. 焊接作业后应做哪些工作
一般的:工完料尽场地清。具体的:清理药渣。检焊条头。敲飞溅。。关焊机。有特殊要求的,比如,自检。专检。无损检测。热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