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焊接工艺 > 如何焊接rc522

如何焊接rc522

发布时间:2022-11-03 08:09:26

❶ 如何焊接热电偶

热电偶传感器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08-6-24 阅读次数:6043
一、热电偶传感器测温系统的设计应用
下面介绍一个典型的单片机控制的测温系统,它由三大部分组成:(1)测量放大电路;(2)A/D转换电路;(3)显示电路。它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的测温及温度控制系统中。
1、硬件设计
(1)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本系统使用镍铬—镍硅热电偶,被测温度范围为0~655℃,冷端补偿采用补偿电桥法,采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不平衡电桥由电阻R1、R2、R3(锰铜丝绕制)、Rcu(铜丝绕制)四桥臂和桥路稳压源组成,串联在热电偶回路中。Rcu与热电偶冷端同处于±0℃,而R1=R2=R3=1Ω,桥路电源电压为4V,由稳压电源供电,Rs为限流电阻,其阻值因热电偶不同而不同,电桥通常取在20℃时平衡,这时电桥的四个桥臂电阻R1=R2=R3=Rcu,a、b端无输出。当冷端温度偏离20℃时,例如升高时,Rcu增大,而热电偶的热电势却随着冷端温度的升高而减小。Uab与热电势减小量相等,Uab与热电势迭加后输出电势则保持不变,从而达到了冷端补偿的自动完成。
(2) 测量放大电路
实际电路中,从热电偶输出的信号最多不过几十毫伏(<30mV),且其中包含工频、静电和磁偶合等共模干扰,对这种电路放大就需要放大电路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以及高增益、低噪声和高输入阻抗,因此宜采用测量放大电路。测量放大器又称数据放大器、仪表放大器和桥路放大器,它的输入阻抗高,易于与各种信号源匹配,而它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及输入偏置电流小,并且温漂较小。由于时间温漂小,因而测量放大器的稳定性好。由三运放组成测量放大器,差动输入端R1和R2分别接到A1和A2的同相端。输入阻抗很高,采用对称电路结构,而且被测信号直接加到输入端,从而保证了较强的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A3实际上是一差动跟随器,其增益近似为1。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AV=V0/(V2-V1),AV=Rf/R(1+(Rf1+Rf2)/RW)。在此电路中,只要运放A1和A2性能对称(主要指输入阻抗和电压增益),其漂移将大大减小,具有高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对微小的差模电压很敏感,适宜于测量远距离传输过来的信号,因而十分易于与微小输出的传感器配合使用。RW是用来调整放大倍数的外接电阻,在此用多圈电位器。
实际电路中A1、A2采用低漂移高精度运放OP-07芯片,其输入失调电压温漂αVIOS和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αIIOS都很小,OP-07采用超高工艺和“齐纳微调”技术,使其VIOS、IIOS、αVIOS和αIIOS都很小,广泛应用于稳定积分、精密加法、比校检波和微弱信号的精密放大等。OP-07要求双电源供电,使用温度范围0~70℃,一般不需调零,如果需要调零可采用RW进行调整。A3采用741芯片,它要求双电源供电,供电范围为±(3~18)V,典型供电为±15V,一般应大于或等于±5V,其内部含有补偿电容,不需外接补偿电容。
(3) A/D(模数)转换电路
经过测量放大器放大后的电压信号,其电压范围为0~5V,此信号为模拟信号,计算机无法接受,故必须进行A/D转换。实际电路中,选用ICL7109芯片。ICL7109是一种高精度、低噪声、低漂移、价格低廉的双积分型12位A/D转换器。由于目前12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价格较高,因此在要求速度不太高的场合,如用于称重测压力、测温度等各种传感器信号的高精度测量系统中时,可采用廉价的双积分式12位A/D转换器ICL7109。ICL7109主要有如下特性:(1)高精度(精确到1/212=1/4096);(2)低噪声(典型值为15μVP-P);(3)低漂移(<1μV/℃);(4)高输入阻抗(典型值1012Ω);(5)低功耗(<20mW);(6)转换速度最快达30次/秒,当采用3.58MHz晶振作振源时,速度为7.5次/秒;(7)片内带有振荡器,外部可接晶振或RC电路以组成不同频率的时钟电路;(8)12位二进制输出,同时还有一位极性位和一位溢出位输出;(9)输出与TTL兼容,以字节方式(分高低字节)三态输出,并且具有VART挂钩方式,可以用简单的并行或串行口接到微处理系统;(10)可用RVNHOLD(运行/保持)和STATUS(状态)信号监视和控制转换定时;(11)所有输入端都有抗静电保护电路。
ICL7109内部有一个14位(12位数据和一位极性、一位溢出)的锁存器和一个14位的三态输出寄存器,同时可以很方便地与各种微处理器直接连接,而无需外部加额外的锁存器。ICL7109有两种接口方式,一种是直接接口,另一种是挂钩接口。在直接接口方式中,当ICL7109转换结束时,由STATUS发出转换结束指令到单片机,单片机对转换后的数据分高位字节和低位字节进行读数。在挂钩接口方式时,ICL7109提供工业标准的数据交换模式,适用于远距离的数据采集系统。ICL7109为40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功能参考相关文献。
(4) ICL7109与89C51的接口
本系统采用直接接口方式,7109的MODE端接地,使7109工作于直接输出方式。振荡器选择端(即OS端,24脚)接地,则7109的时钟振荡器以晶体振荡器工作,内部时钟等于58分频后的振荡器频率,外接晶体为6MHz,则时钟频率=6MHz/58=103kHz。积分时间=2048×时间周期=20ms,与50Hz电源周期相同。积分时间为电源周期的整数倍,可抑制50Hz的串模干扰。
在模拟输入信号较小时,如0~0.5伏时,自动调零电容可选比积分电容CINT大一倍,以减小噪声,CAZ的值越大,噪声越小,如果CINT选为0.15μF,则CAZ=2CINT=0.33μF。
由传感器传来的微弱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为0~5V,这时噪声的影响不是主要的,可把积分电容CINT选大一些,使CINT=2CAZ,选CINT=0.33μF,CAZ=0.15μF,通常CINT和CAZ可在0.1μF至1μF间选择。积分电阻RINT等于满度电压时对应的电阻值(当电流为20μA、输入电压=4.096V时,RINT=200kΩ),此时基准电压V+RI和V-RI之间为2V,由电阻R1、R3和电位器R2分压取得。
本电路中,CE/LOAD引脚接地,使芯片一直处于有效状态。RUN/HOLD(运行/保持)引脚接+5V,使A/D转换连续进行。
A/D转换正在进行时,STATUS引脚输出高电平,STATUS引脚降为低电平时,由P2.6输出低电平信号到ICL7109的HBEN,读高4位数据、极性和溢出位;由P2.7输出低电平信号到LBEN,读低8位数据。本系统中尽管CE/LOAD接地,RUN/HOLD接+5V,A/D转换连续进行,然而如果89C51不查询P1.0引脚,那么就不会给出HBEN、LBEN信号,A/D转换的结果不会出现在数据总线D0~D7上。不需要采集数据时,不会影响89C51的工作,因此这种方法可简化设计,节省硬件和软件。
(5)显示电路
采用3位LED数码管显示器,数码管的段控用P1口输出,位控由P3.0、P3.1、P3.2控制。7407是6位的驱动门,它是一个集电极开路门,当输入为“0”时输出为“0”;输入为“1”时输出断开,须接上位电路。共用两片7407,分别作为段控和位控的驱动。数码管选共阳极接法,当位控为“1”时,该数码管选通,动态显示用软件完成,节省硬件开销。硬件原理如图5-12所示。

图5.3.1 热电偶传感器测温系统硬件原理图
2、软件设计
ICL模块:从A/D转换器读取结果的模块,它连续读3次,读出3个结果分别存放于内部30H~35H单元(双字节存放)。
WAVE数字滤波模块:它是将ICL模块输出的3个结果排序,取中间的数作为选用的测量值。此模块可以避免因电路偶然波动而引起的脉冲量的干扰,使显示数据平稳。
MODIFY模块:它是补偿热电偶冷端器25℃时的量值,相当于仪表中的零点调到25℃,称此模块为零点校正模块(此温度为室温)。
YA查表模块:它是核心模块。表格数据是按一定规律增长的数据(0~655℃),表格中电压值与温度值一一对应,表格中的电压值是热电偶输出信号乘以放大倍数(150)以后的结果,变成十六进制数进行存放,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而它的数据地址可以代表温度值,用查找的内容的地址减去表格首地址0270H后再除以2(双字节存放)即为温度值。此数据为十六进制数还需进行二十进制转换(CLEAN),再送显示器显示。
查表法:采用二分查找法,DP先找对半值(MIDDLE)同转换数据比较(COMPARE),看属哪一半,修改表格上下限值,再进行对半比较,经过若干次后,直到找到数据为止,如果找不到,也就是说被转换数据介于表格中两相邻值之间,则再调用取近值模块(NEAR),选择与被转换数据接近的那个数据作为查找到的数据,然后调用温度值模块(FIND),整个查表模块就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变化。
DIR:采用动态3位显示,显示时间由实验测定,各模块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测试,尽量使其内聚性强、模块间耦合性强,并采用数据耦合。

二、恒温炉控制器
此恒温炉主要由液化气提供热源,热效率高,且取暖费用低廉。人工预设加热温度值后,控制器能准确地把温度控制在设定值的±1℃,现场使用方便。其主要性能指标为:温度可调范围在10~50℃之间;温度精度可精确到0.25℃;当环境中的氧含量低于某一值时,控制电路自动关闭加热炉,等待人工处理。
1、硬件设计
该控制器是以89C51为控制核心,以电磁阀为驱动部件,以及温度采样、热电偶信号采样、显示等电路组成。系统框图如图5.3.2所示。

图5.3.2 恒温炉控制器系统框图
89C51单片机,其指令系统与MCS-51完全兼容,且片内带有4KB的E2PROM,可以方便地构成一个最小系统。采样10位数字温度传感器,经CPU处理后,实时地显示在液晶屏上,热电偶电路时刻监视着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1)数字温度采样电路
本系统中使用AD公司的产品AD7416,它由带隙温度传感器、10倍A/D转换器、温度寄存器、可设点比较器、故障排队计数器等组成。传感器将温度转换成电压,将由A/D转换器转换成10位数字量送温度值寄存器。A/D转换器的一次转换时约为400μs,精度可达0 25。
AD7416的接口方式为I2C/SMBUS,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之间,有节电工作方式,可用于电池供电。AD7416的地址由A0、A1、A2决定,地址格式为:1001A2A1A0R/W,最大可并联8片,本系统中只用了一片AD7416,连线方式如图5.3.3所示。因温度的惯性系数较大,可采用简便有效的移动平均值法、中值法、低通滤波法等进行软件滤波。实时采样和计算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实际温度采样值。采样次数为8~16次。由于采用了数字温度传感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简化了设计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了标度变换。
(2)热电偶反馈电路
因为加热器使用液化气为燃料,加热过程要耗氧,可能引起环境中的氧含量不足,所以在加热器加热过程中要时刻监视液化气燃烧是否充分。实验证明,当氧含量正常时,燃气烧到热电偶输出的电压在20mV以上,而当氧含量低于某一值时,热电偶输出的电压会在12mV以下。通过如图5.3.4所示电路,把热电偶电压接入电路,以检测电压超过18mV时,电路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电压低于13mV时,电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3)其他外围驱动电路
其功能主要是把P1口输出的信号接入7407,由7407驱动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出端驱动两个电磁阀和一个电子脉冲打火器。
为了控制恒温炉的温度并向系统输入数据,系统应附有键盘,并能完成温度的增减,恒温炉的启动与停止,另外还设有设置键,用于加热过程中重新设置温度,当恒温炉启动后,液晶屏即实时地显示所测量的温度值,出现异常情况显示故障状态。
2、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软件主要完成如下任务:扫描键盘并按要求调出设定值或输入新的设定值,并判断是否启动,启动时首先打开加热阀供气,开启电子打火器,点火成功后,打开主出气阀,然后监视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超出设定温度值1℃时,关闭主出气阀,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1℃时,打开主出气阀。若点火不成功,则每隔15s重复上述启动过程,若3次点火不成功,关闭加热偶阀,在液晶屏显示故障状态。正常启动后,程序时刻监视热电偶的状态,若出现热电偶电压不足,关闭主出气阀和加热阀,等待人工参预。

❷ 电阻焊如何完成复焊循环

电阻焊具有的采用内部热源、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小、产品变形小能获得较好的表面加工质量、易操作、不使用外加焊接耗材等特点,使其成为焊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的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促使电阻焊应用不断增加。本文从电阻焊的理论知识出发,阐述悬挂电阻焊工作原理,同时对电阻焊在汽车行业常见的缺陷进行分析解决。

关键词: 电阻焊 工作原理 缺陷 解决

一. 电阻焊工作原理原理
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电阻焊。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

(一)、焊接热的产出及影响因素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下式决定:Q=IIRt(J)----(1)
式中:Q——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电极间电阻(欧姆)、t——焊接时间(s)

1.电阻R及影响R的因素
电极间电阻包括工件本身电阻Rw,两工件间接触电阻Rc,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Rew.即R=2Rw+Rc+2Rew----(2)
当工件和电极一定时,工件的电阻取决与它的电阻率.因此,电阻率是被焊材料的重要性能.电阻率高的金属其导电性差(如不锈钢)电阻率低的金属其导电性好(如铝合金)。因此,点焊不锈钢时产热易而散热难,点焊铝合金时产热难而散热易.点焊时,前者可用较小电流(几千安培),而后者就必须用很大电流(几万安培)。电阻率不仅取决与金属种类,还与金属的热处理状态、加工方式及温度有关。
电极与工件间的电阻Rew与Rc和Rw相比,由于铜合金的电阻率和硬度一般比工件低,因此很小,对熔核形成的影响更小,我们较少考虑它的影响。

2.焊接电流的影响
从公式(1)可见,电流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时间两者都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它是一个必须严格控制的参数。

3.焊接时间的影响
为了保证熔核尺寸和焊点强度,焊接时间与焊接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补充。为了获得一定强度的焊点,可以采用大电流和短时间(强条件,又称硬规范),也可采用小电流和长时间(弱条件,也称软规范)。

4.电极压力的影响
电极压力对两电极间总电阻R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R显著减小,而焊接电流增大的幅度却不大,不能 影响因R减小引起的产热减少。因此,焊点强度总随着焊接压力增大而减小。解决的办法是在增大焊接压力的同时,增大焊接电流。

5.电极形状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由于电极的接触面积决定着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热性关系着热量的产生和散失,因此,电极的形状和材料对熔核的形成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接触面积增大,焊点强度将降低。

6.工件表面状况的影响
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污垢、油和其他杂质增大了接触电阻。过厚的氧化物层甚至会使电流不能通过。局部的导通,由于电流密度过大,则会产生飞溅和表面烧损,因此彻底清理工件表面是保证获得优质接头的必要条件。

(二)、热平衡及散热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形成焊点,较大部分因向临近物质传导或辐射而损失掉了,其热平衡方程式:
Q=Q1+Q2————(3)其中:Q1——形成熔核的热量、Q2——损失的热量
有效热量Q1取决与金属的热物理性能及熔化金属量,而与所用的焊接条件无关。Q1=10%-30%Q,导热性好的金属(铝、铜合金等)取下限;电阻率高、导热性差的金属(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取上限。损失热量Q2主要包括通过电极传导的热量(30%-50%Q)和通过工件传导的热量(20%Q左右)。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5%左右。

(三)、焊接循环

点焊和凸焊的焊接循环由四个基本阶段(如图点焊过程):

1)预压阶段——电极下降到电流接通阶段,确保电极压紧工件,使工件间有适当压力。

2)焊接时间——焊接电流通过工件,产热形成熔核。

3)维持时间——切断焊接电流,电极压力继续维持至熔核凝固到足够强度。

4)休止时间——电极开始提起到电极再次开始下降,开始下一个焊接循环。

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有时需要将下列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加于基本循环:

1)加大预压力以消除厚工件之间的间隙,使之紧密贴合。

2)用预热脉冲提高金属的塑性,使工件易于紧密贴合、防止飞溅;凸焊时这样做可以使多个凸点在

电焊接前与平板均匀接触,以保证各点加热的一致。

3)加大锻压力以压实熔核,防止产生裂纹或缩孔。

4)用回火或缓冷脉冲消除合金钢的淬火组织,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或在不加大锻压力的条件下,防止裂纹和缩孔。

二.电阻焊常见缺陷解决

在汽车焊接中常见的缺陷有:裂纹、焊穿孔、漏焊、位置偏差、焊点扭曲、多余焊点、虚焊脱焊。我们主要对焊穿孔、焊点扭曲、虚焊脱焊等缺陷进行分析与解决。

(一)焊穿孔

产生焊穿孔的主要原因:

1. 零件表面不干净

2. 焊钳电极表面不干净

3. 零件搭接离空

4. 电极制冷不好

解决的办法:

1.加强对零件进行检查,表面不清洁的零件要清除干净

2.定期对电极进行检查并修磨

3.在零件离空处增加气缸夹具进行加压使零件贴合再焊接

4.定期检查电极冷却循环水的流通情况,每天取开电极头看水的流量

(二)焊点扭曲

焊点扭曲不仅会影响胶条的装配造成漏水,甚至会对焊接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产生焊点扭曲的主要原因:

1. 焊钳电极与工件不垂直

2. 焊钳电极不对中

3. 零件搭接离空

解决的办法:

1. 增加一个9~15kg的平衡器将大电缆吊起来,使电极在任何时候都与工件垂直或方便操作者操作,避免由于大电缆太重导致操作者不能长时间保持电极与工件的垂直。

2. 利用螺管座加长电极,使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避免电极受力变形而造成不对中

3. 在零件搭接离空出增加辅助焊接铜板,利用铜板在焊接时将零件压平

❸ 碰焊技术入门基础

电阻焊焊接原理

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电阻焊。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

一、焊接热的产出及影响因素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下式决定:Q=IIRt(J)————(1)
式中:Q——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电极间电阻(欧姆)、t——焊接时间(s)

1.电阻R及影响R的因素

电极间电阻包括工件本身电阻Rw,两工件间接触电阻Rc,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Rew.即R=2Rw+Rc+2Rew——(2)如图.

当工件和电极一定时,工件的电阻取决与它的电阻率.因此,电阻率是被焊材料的重要性能.电阻率高的金属其导电性差(如不锈钢)电阻率低的金属其导电性好(如铝合金)。因此,点焊不锈钢时产热易而散热难,点焊铝合金时产热难而散热易点焊时,前者可用较小电流(几千安培),而后者就必须用很大电流(几万安培)。电阻率不仅取决与金属种类,还与金属的热处理状态、加工方式及温度有关。

接触电阻存在的时间是短暂,一般存在于焊接初期,由两方面原因形成:

1)工件和电极表面有高电阻系数的氧化物或脏物质层,会使电流遭到较大阻碍。过厚的氧化物和脏物质层甚至会使电流不能导通。

2)在表面十分洁净的条件下,由于表面的微观不平度,使工件只能在粗糙表面的局部形成接触点。在接触点处形成电流线的收拢。由于电流通路的缩小而增加了接触处的电阻。

电极与工件间的电阻Rew与Rc和Rw相比,由于铜合金的电阻率和硬度一般比工件低,因此很小,对熔核形成的影响更小,我们较少考虑它的影响。

2.焊接电流的影响

从公式(1)可见,电流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时间两者都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它是一个必须严格控制的参数。引起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网电压波动和交流焊机次级回路阻抗变化。阻抗变化是因为回路的几何形状变化或因在次级回路中引入不同量的磁性金属。对于直流焊机,次级回路阻抗变化,对电流无明显影响。

3.焊接时间的影响

为了保证熔核尺寸和焊点强度,焊接时间与焊接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补充。为了获得一定强度的焊点,可以采用大电流和短时间(强条件,又称硬规范),也可采用小电流和长时间(弱条件,也称软规范)。选用硬规范还是软规范,取决于金属的性能、厚度和所用焊机的功率。对于不同性能和厚度的金属所需的电流和时间,都有一个上下限,使用时以此为准。

4.电极压力的影响

电极压力对两电极间总电阻R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R显著减小,而焊接电流增大的幅度却不大,不能影响因R减小引起的产热减少。因此,焊点强度总随着焊接压力增大而减小。解决的办法是在增大焊接压力的同时,增大焊接电流。

5.电极形状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由于电极的接触面积决定着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热性关系着热量的产生和散失,因此,电极的形状和材料对熔核的形成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接触面积增大,焊点强度将降低。

6.工件表面状况的影响

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污垢、油和其他杂质增大了接触电阻。过厚的氧化物层甚至会使电流不能通过。局部的导通,由于电流密度过大,则会产生飞溅和表面烧损。氧化物层的存在还会影响各个焊点加热的不均匀性,引起焊接质量波动。因此彻底清理工件表面是保证获得优质接头的必要条件。

❹ 请教如何降低RC522低功耗下的电流

在待机状态 关闭射频输出,在有卡接近时 唤醒 进行读写卡操作。

❺ 单片机开发板STC-89C52RC如何连接电源

是电源指示灯没亮,则是没电。
开发板上往往有三个接线口,电源接线口,USB接线口,串口接线口。有好多开发板上的供电线和数据传输线是分开的。如果是分开的,则两端均为USB 的线就可以不用,直接用串口线和电源线。电源指示灯不亮的话你可以尝试把电源线接上试试

❻ 如何通过arino和rfid-rc522读写m1卡中的数据直接调用读写库函数就可以了吗验证

1: 你要根据模块设备商提供的dll库进行开发,每家企业库函数不一样,没有办法帮到你。
2:如果你有库函数,直接调用。
3:如果要进行数据交互,当然要验证扇区密码。
4:个人建议,你有空可以看14443A协议,里面详细说明了针对卡片的操作。

❼ 怎样制作点焊机

点焊机自行制作成本太高。
买一台更合算。
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并且不会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

❽ 点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

一、 点焊基本原理:

1、 定义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者加压,或者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分离的金属表面达到原子间的结合,形成永久性连接的一种工艺方法。

2、 基本原理

1) 点焊的热源:电流通过焊接区产生的电阻热——Q=I2Rt

电极

ew

w

总Rc

w

ew被焊工件

电极

图中:R总——焊接区总电阻

Rew——电极与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Rw——焊件内部电阻

Rc——焊件之间接触电阻

2) 点焊的基本循环:预压、焊接、维持、休止。

一个完整的点焊形成过程包括预压程序,焊接程序,维持程序,休止程序。在预压阶段没有电流通过,只对母材金属施加压力。在焊接程序和维持程序中,压力处于一定的数值下,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熔化母材金属,从而形成熔核。在休止程序中,停止通电,压

1/10页
力也在逐渐减小。

预压的作用:在电极压力的作用下清除一部分接触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的顺利通过及表面原子的结合作好准备。

焊接、维持的作用:其作用是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塑性环、熔核,并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直到获得需要的熔核尺寸。

休止的作用:其作用是是液态金属(熔核)在压力作用下更好的冷却结晶。

F

I

0 1 2 3 4

1、加压程序 2、焊接程序 1、 工艺参数的匹配及影响因素

3.1 点焊工艺参数及其选择 3、维持程序 4、休止程序 1)点焊焊接参数: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电极端面直径。

a焊接电流:焊接时流经焊接回路的电流称焊接电流。对点焊质量影响最大,电流过大产生喷溅,焊点强度下降。

b焊接时间:电阻焊时的每一个焊接循环中,自电流接通到停止的持续时间,称焊接通电时间。时间长短对点焊质量影响也很大,时间过长,热量输入过多也会产生喷溅,降低焊点强度。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是通过控制箱进行控制的,可以利用编程器进行设定。

c电极压力:通过电极施加在焊件上的压力。当压力过小,易产生喷溅;压力过大时,使焊接区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密度减小,熔核尺寸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未焊透的缺陷。一般认为,在增大电极压力的同时,适当加大焊接电流或焊接时间以维持焊接加热程度不变。焊接压力是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所以点焊时的气压值决定了焊接压力,一般要求的气压

2/10页
为:0.4——0.6Mpa

d电极头端面尺寸:电极头是指点焊时与焊件表面相接触的电极端头部分。电极头端面尺寸增大时,由于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密度减小,散热效果增强,均使焊接区加热程度减弱,因而熔核尺寸减小,,使焊点承载能力降低。电极头端面尺寸的增大?D,15%D。端面直径一般要求在ф6——8mm,超过8mm就需要及时进行修磨

2)根据工件的材料、板厚按下表的工艺参数选择。

板厚(mm) 电极直(mm) 焊接压力(N) 通电时间(s) 焊接电流(A)

1.0 5 1000--2000 0.2—0.4 6000--8000

1.2 5 1000--2500 0.25—0.5 7000--10000

1.3 6 1500--3500 0.25-0.5 8000--12000

2.0 8 2500--5000 0.35—0.6 9000--14000

3.0 10 5000--8000 0.6—1.00 14000--18000

4.0 11 6000--9000 0.8—1.2 15000--20000

5.0 13 8000--10000 0.9—1.5 17000--24000

6.0 15 1000--14000 1.2—2.00 20000--26000

3)根据工艺参数修整电极直径到确定尺寸。

电极的端面直接与高温的工件表面接处,在焊接过程中反复承受高温、高压,端面变形是着重考虑的问题。通常电极的顶角α?120?,以利于端面散热和增强抗变形能力;边缘需要倒圆(R0.75mm),焊点压痕边缘能圆滑过渡,以提高接头的抗疲劳强度。具体见图示:

d

R0.75

电极的端面直径d最大值:4.8mm(0.8mm板件)、6.4mm(1.0mm板件)、6.4mm(1.2mm板件)、6.4mm(1.5mm板件)、8.0mm(2.0mm板件)。

4)利用与被焊件相同材料及板厚的试板进行试焊,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生产 3.2 点焊产热的影响因素

1)电阻的影响

R=2Rew+2Rw+Rc

2)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影响

3/10页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适当配合,以反映焊接区加热速度快慢为主要特征,分为硬规范(采用大焊接电流、小焊接时间参数)和软规范(采用小焊接电流、适当长焊接时间参数)。

硬规范——大焊接电流、短的焊接时间

软规范——小焊接电流,适当延长焊接时间参数

两种规范在调节I、T使之组成不同的硬、软规范时,必须相应改变电极压力Fw。硬规范电极压力大,软规范反之。

3)电极压力的影响

焊接电流I和电极压力Fw适当配合的特征:

A 焊接过程中不产生喷溅;

B 规范选择在喷溅临界曲线附近(无飞溅区内)可获得最佳焊接质量。

4)电极形状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电极的功能:向工件传导电流、向工件传递压、迅速导散焊接区的热量力。 向工件传导电流、向工件传递压、迅速导散焊接区的热量力。

合格的电极头

5)工件表面状况的影响

在焊接前对板件表面的油污、灰尘进行处理,以保证焊点质量。

二、操作要领:

1、 安全规范

1)正确佩戴劳保用品,专用手套、劳保鞋、面罩、围裙、防护眼睛。

2)现场危险源识别。

2、焊接设备检测

1)焊接压力一般不予检测,但必须检查气压表,气压表范围0.3~0.6Mpa,当气压,0.3Mpa时,严禁使用焊钳(焊接加油口座焊钳除外);

2)焊装车间定期对焊接设备、工装进行维护保养,如实填写设备、工装点检纪录卡;

3)电极头修磨标准:每焊接300焊点修磨依次,焊接6000焊点更换一次电极头(允许10%的标准点数偏差)

3、 焊点保护

1)增加铜片

2)电极头修磨

A:电极修磨频次规定

4/10页
?在焊接点数达到400~500点时要求修磨电极一次;

?对于特殊电极、三层板以上的焊接电极、安全焊点焊接电极应300点修磨电极一次;

?焊接6000焊点更换一次电极头(允许10%的标准点数偏差); 当电极使用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停止焊接,立即修磨电极:

?电极边沿发毛或端面直径超过8mm

?极接触端直径小于6m m

?电极面不平,有明显凹坑或者太尖

?上下电极错位,修磨电极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可调整电极

不合格的电极头

电极的磨损会使接触表面直径增大,使焊接电流密度减小,形成加热不足及焊不牢。因此对电极直径增加规定了范围,见下表。超过规定范围,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然后方可焊接。

现场工程师、巡检人员根据焊点质量现场情况,可要求员工立即进行电极修磨。

电极直径范围要求

电极接触表面直径(mm) 4 5 6 8 10 11 12 13

电极接触表面最大直径5 7 8 10 12 14 15 16 (mm)

3)焊钳姿态:焊接时,电极头与板件垂直,保证焊接压力,确保焊接质量。

4)车间稳定特殊工序、关键工位操作人员的稳定,避免因人员流动造成质量问题。 4、 吹水

环境温度低于零下4度时,必须对焊钳水管(机器人内部焊钳)进行吹水。 5、电极帽管理

焊装车间实行电极帽统一修磨,所有焊钳的电极帽分规格型号,在规定的时间点实行统一更换,送库房由专业维修工统一修磨。

❾ RFID技术中rc522芯片有节电模式,进入节电模式后如何唤醒

专业解答:

1:公交车或车库门的RFID是一直在读取状态。

2:RC522的节电模式可以省电,用于电池要求严格的地方,比如半夜不工作状态等等。

3:RC522 节电后,卡无法唤醒,只能MCU恢复RC522正常模式才可以刷卡。

阅读全文

与如何焊接rc522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节点板钢筋怎么看底筋还是面筋 浏览:381
不锈钢锅内烧黑了里面怎么清洗 浏览:575
下水管弯头阻尼片怎么包 浏览:110
水泥泵车钢管堵了怎么疏通 浏览:351
太原哪里买锻花方管 浏览:481
实木烤漆和不锈钢茶几哪个贵 浏览:255
韶关运钢材到广州走什么路线 浏览:39
手骨折内置的钢板多久拆时间 浏览:601
个体户开票服务名称写什么模具类 浏览:906
怎么算钢板多重 浏览:204
黄铜和不锈钢怎么区分 浏览:923
山东有哪些钢厂出什么钢材 浏览:294
钢构瓦漏洞怎么办 浏览:858
钢铁九号身高多少米 浏览:199
开关线采用什么焊接 浏览:401
广联达怎么设置条形基础的钢筋 浏览:740
为什么车架材质是高碳钢 浏览:1
无锡钛镁合金卫生间门哪里买 浏览:967
电力钢管杆拆除如何套定额 浏览:186
碗模具一般用什么推出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