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业区的标志是什么
用于作业区的标志为警告、禁令、指示及指路标志,其中警告标志为橙底黑图形,指路标志为原有标志上增加橙色绕行箭头或者为橙底黑图形。
作业区标志:告知道路作业区通行的标志。设在道路施工、养护等路段前适当位置。
用于作业区的标志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及指路标志,其中警告标志为橙底黑图形,指路标志为在已有的指路标志上增加橙色绕行箭头或者为橙底黑图形。例如:“前方施工”等。
作业区标志总类:
1、警告标志。
2、禁令标志。
3、指示标志。
4、指路标志。
5、旅游区标志。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7、辅助标志 作业区标志的作用是通告道路交通阻断、绕行等情况。
㈡ 焊接规范中带小黑旗的标志代表什么
焊接规范中带小黑旗的标志代表:
㈢ 焊工证等级怎么分
焊工证分为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焊工专证的发证机构属--劳动局,是晋升,涨薪,职称凭审必备证书,高级比初中级工资高200-500,分技工和技师,共3个级别,证书全国通用。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条件如下:
1、18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
2、身体健康,无癫痫、精神病、心脏病、突发性昏厥、色盲等妨碍电工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
3、具备此工种的上岗操作证书(只针对某些工种才需要此条件)
(3)焊接作业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一、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以下条件满足一项即可)
1、具备回同工种的上岗操作证(只针对某些工种才需要此条件)
2、具备同工种的初级证书
二、高级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
1、具备同一工种的上岗操作证(只针对某些工种才需要此条件)
2、具备同一工种的中级证书
焊工证适用于气焊与气割、焊条电弧焊与碳弧气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答光焊、氧熔剂切割、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等作业。
㈣ 焊接标志
焊接符合表示:交错断续角焊缝,4表示焊脚尺寸,上下三角表示双面角焊缝,6表示交错焊接段数,20表示每段焊接长度,z表示交错焊接,后面的12表示焊接形式的编号。
㈤ 电焊和气焊作业现场应该设置什么指令标识和警示标识
电焊、气焊单独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必须遵守,电焊与气焊混合作业安全注意:
注意通风:特别在通风条件差的狭小空间或有限空间割焊时。气瓶应放在上风口。
2.严格检查:检查气瓶减压阀、焊炬等阀门和连接件,必须保证严密不漏气;电焊机一、二次线接触良好。电焊件不能烫到气焊气管,以免漏气引起危险;气焊件及气焊时不能接触电焊机线。电焊机不能使用气焊件作为接地线。
3.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因电焊与气焊工作性质不一样,电焊要别人防紫外线照射,及高温烫伤;气焊要别人防热辐射、有害气体、粉尘等;混和作业,要用耐温板上下或前后等格开。
4.有专人监督:一旦有什么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㈥ 焊接场所设置安全牌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顺序
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焊接作业主要危害包含金属烟尘(熔化焊条和焊件易产生大量重金属烟尘)、有毒气体(焊接电弧产生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电弧光辐射(如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等等。所以焊接焊接作业必须佩戴如防毒面罩、焊接手套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同时要改善作业环境。
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
电焊机电源线路及专用开关箱的设置,应符合电焊机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必须安装二次空载降压保护装置和防触电保护装置。电焊机开关箱及电源线路接线和线路故障排除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
雨天不得在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应穿绝缘鞋。
(6)焊接作业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1、提高焊接技术
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场所通风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3M防毒面具3200或8515焊接口罩、焊接手套,穿焊接工作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空间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教育培训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㈦ 焊接 切割及磨削场所,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
为防止焊、割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焊、割件和焊、割场所,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拆迁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应把焊、割件拆下来,迁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焊、割。
隔离对确实无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设备与其它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密隔离。
置换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时,可将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蒸气或水注入焊、割的容器、管道内,把残存在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
清洗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应先用热水、蒸气或酸液、碱液把残存在里面的易燃液体清洗掉。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清洗。
移去危险品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搬走。
敞开设备被焊、割的设备,作业前必须卸压,开启全部入孔、阀门等。
加强通风在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室内作业时,应进行通风,等室内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排至室外后,才能进行焊、割。
提高湿度,进行冷却。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移时,可采用喷水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进行冷却,增加它们的耐火能力。
备好灭火器材。针对不同的作业现场和焊、割对象,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禁火区域的设备抢修,以及当作业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将消防车开至现场,铺设好水带,随时做好灭火准备。
技术测定对焊、割件内部的可燃气体含量,各种易燃易爆物质的闪点、燃点、爆炸极限进行技术测定,在安全、可靠情况下才能进行焊、割。
焊接、切割后的安全检查
焊、割作业中的火灾爆炸事故,有些往往是工程的结尾阶段,或在焊、割作业结束后。原因在于结尾阶段容易放松警惕,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没能自始至终地执行;还因焊、割结束后、留下的火种没有熄灭造成。因此,认真抓好焊、割作业后的安全检查,是焊、割防火防爆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坚持工程后期阶段的防火防爆措施。特别要注意焊、割作业已经结束,安全设施已经撤离,结果发现某一部位还需要进行一些很细小工作量的焊、割时,绝不能麻痹大意,要坚持焊、割工作大小一个样,安全措施不落实,绝不动火焊、割。
各种设备、容器进行焊接后,要及时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对漏焊、假焊等毛病应立即修补好;不要待使用时再发现上述质量问题,那时就麻烦了。焊接过的受压设备、容器管道要经过水压或气压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凡是经过焊、割或加热后的容器,要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进料。
焊、割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现场,清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闭电源、气源,把焊、割炬安放在安全的地方,拿出乙炔发生器内未使用完的电石,存放进电石铁桶内,排除电石污染,并把乙炔发生器冲洗干净,加好清水,待第二天使用。
焊、割作业场所,往往留下不容易发现的火种,因此除了作业后要进行认真检查外,下班时要主动向警卫人员或下一班人员交代,以便加强巡逻检查。
焊工所穿的衣服上班后也要彻底检查一下,看是否有阴燃的情况;有一些火灾往往是由一焊工穿的衣服挂在更衣室内,经几小时阴燃后而起火的。 警卫人员要加强检查,发现有焦味等异常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㈧ 特种作业焊工证有哪些分类
焊工证.是焊工的标志.它包括:
1.焊工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上岗证)
2.资格证: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其中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上岗证是作为焊工能不能上岗的标准.没有此证的焊接操作,都是违反规定的.
特种作业包括: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5.登髙架设作业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7.压力容器操作
8.制冷作业
9.爆破作业
10.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11.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1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㈨ 焊接作业时挂什么警告
1.一般安全要求:
(1)参加焊接作业的所有人员,要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
(2)要熟悉触电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法。
(3)按作业性质的特殊要求。全套使用个体安全防护装备。
(4)执行防止触电、包扎、火灾、坠落及灼伤的安全措施。
(5)工作场所要保持适当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及烟尘。
(6)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电焊作业,要设置挡光屏。
(7)在工作开始前检查你的工作区域,要确认在5m范围内及其下方不会因火花飞溅接触到易燃物品。如不能保证时,必须设监护人。
(8)确保你的工作区域附近再紧急情况下能拿到适当的灭火器。如不能保证时,要向你的主官和消防部门提出,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9)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或关闭气阀,收市完工具及焊线或软管,清理现场,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0)在下列场所及设备上是严禁进行焊接作业的。
●储存或加工依然、易爆物品的场所及其周围10m范围内。
●雨、雪及大风天气的露天坐也(无可靠遮蔽措施时)。
●带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
●运行中的转动机械和带电的设备。
●盛装过幼稚和可燃液体的容器(未按规定彻底冲洗干净前)。
●充氢设备预先区和贮油区(必须作业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2.电焊作业要求:
(1)电焊软线通过国道要采取白虎措施。
(2)电焊软线不得靠近热源,严禁接触钢丝绳及转动机械。
(3)严禁用电缆管、电缆外皮和吊车轨道等作为电焊地线。
(4)交流电焊机在使用中不应随意调节铁心艰巨,以防意外。
3.气焊与切割要求:
(1)乙炔瓶要竖立使用,专用扳手要挂在减压阀上。
(2)乙炔瓶上要装回火防止器。
(3)严谨将点燃的焊炬、割炬挂在工件或放在地面上。
(4)健康压法要在定期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减压阀。
(5)不得用点燃的焊炬、割炬作照明用。
(6)气割时要有防止被隔间倾倒和坠落的措施。
(7)在砼构件上或建筑地坪上进行气割时,要采取隔热措施。
(8)严禁将未从供气阀门上卸下的软管或联通焊、割炬放入管道、容器、坑井、工具箱内,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9)严禁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
4.橡胶软管的使用要求:
(1)必须按氧气管为黑色或蓝色,乙炔气管为红色,氩气管为绿色的规定使用软管。
(2)不得使用有鼓包、裂纹或漏气的软管。
(3)软管严禁沾染油脂。严禁将不同颜色,不同气体的软管串通连接或互换使用。
(4)软管两端与工器具连接时,要用卡子卡紧或软金属丝扎紧,中间接头要用气管接头并扎紧。
(5)不得将软管放在高温高压管道附近或初级炽热物体,亦不得将重物压在软管上。
(6)乙炔软管着火,要先将火焰熄灭,再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要先停止供气,再处理着火软管,但不得用弯折软管的处理方法。
5.气瓶的贮存与使用要求:
(1)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放在一起。
(2)严禁与带电体接触。
(3)严禁靠近热源,夏季严禁日光下曝晒。
(4)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5)气体混合后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气瓶严禁一起存放。
(6)在通风不良的处所及室内严禁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
(7)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
(8)乙炔气瓶严禁放置在有放射线的场所,亦不得房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9)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
(10)气瓶应配戴两个防振圈。气瓶必须与减压器配套使用。开启瓶阀的动作要缓慢。
(11)现场搬运气瓶,要用简易搬运车,不得用肩扛气瓶。
(12)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要留有适当的剩余压力。
6.在金属容器、坑井等狭窄的空间作业的要求:
(1)遵守狭窄空间作业的其它安全规则。
(2)必须采取防止出点的措施。
(3)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工作。
(4)设通风装置,严禁用氧气作为通风的丰源。
(5)如露出设监护人和电焊机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
(6)在封闭式容器或坑井内工作时,工作人员要系安全绳,并将绳的一段交由外面监护人拉住。
(7)严禁将漏气的焊、割炬及软管带入容器内,并不得在容器内点火。
(8)工作间歇或工作完毕后,要及时将焊、气割工具拉出容器。
(9)进入经水压试验后的金属容器前,要下次先检查空气门,确认无负压后方口打开入孔门。
(10)主管在下班时必须清点人数。
7.热处理的工作要求:
(1)管道热处理场所要设警戒绳并挂警告牌。
(2)必须执行经过批准的操作程序和指挥联络方法。
(3)从中频热处理到河北到工作地点的专用电缆要有特殊标志。
(4)拆装感应线圈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并要有防止线圈误带电的措施。
(5)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使用防触电的个人防护用品。
(6)对尚在使用的含苯电容,要采取措施防止苯的污染。
(7)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地点。
㈩ vu是焊工什么等级
请问是想问焊工有什么等级吗?焊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焊工、中级焊工、高级焊工、技师焊工和高级技师焊工。焊工证是焊工的标志。
焊工是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电焊、气焊、弧焊、电焊气割、其他),焊工证 也叫上岗证,发证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岗必备证书,没证书不予工作,分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压力焊作业,钎焊作业,证书带磁卡,全国通用。
焊工证的报考条件是:1、18至55周岁;2、身体健康,无妨碍电工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3、具备焊工基础知识。
焊工证目前有三个部门发:
1、质量技术监督局发的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安监局发的叫:特种作业操作证。
3、劳动部门发的叫:职业资格证(俗称等级证)
电焊资格证分为5个等级,初级焊工(5级),中级焊工(4级),高级焊工(3级),技师(2级),焊工高级技师(1级)。焊工证需要复审的证件是安监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包括很多的作业类别,焊工只是其中一种。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六年,需要三年进行一次复审。证件复审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在证件上盖一个章,主要目的是提醒工作者在工作当中要做到正确生产,安全操作。提醒焊工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遵循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