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防止焊接变形
焊接变形的产生多数是由于焊接产生的热量不对称,导致的膨胀不一而发生的。
防止焊接变专形的方法措属施一般如下:
1、采用反变形法
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
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
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
5、分析回弹常数。
(1)焊接如何防止金相组织粗化扩展阅读:
焊接变形的矫正:
1、机械矫正法
采用压力机、矫正机或手工捶击等机械方法产生新的塑性变形, 以使原开缩短的部分得以延伸, 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其中多辊平板机适用于薄板拼焊件的矫正。利用窄轮碾压焊缝及其两侧使之延伸来消除变形, 用于焊缝比较规范的薄壳结构。机械矫正法对塑性差的高强钢应慎用。
2、火焰矫正法
利用火焰加热时产生的局部压缩塑性变形, 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缩短来消除变形。本法简单, 机动灵活, 适用面广。在使用时应控制温度和加热位置。对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常采用600~800℃的加热温度。由于需再次加热, 对合金钢等慎用。
❷ 焊接时应该如何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虚焊
虚焊:
虚焊,就是焊点处只有少量焊锡粘连,偶尔出现开路现象,即元件与焊盘之间接触不良,大大降低印制板的可靠性。
焊接时避免出现虚焊的措施:
1、焊接过程着重注意事项
1.1、电烙铁:烙铁头是否干净、光洁无氧化,要是存在氧化层需要在焊接之前将烙铁头在高温海绵上面擦拭干净;烙铁温度控制是否在要求范围之内,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焊接不良的现象,一般温度控制在300度到360度左右,焊接时间小于5秒;要根据不同的部件和焊接点的大小、器件形状选择不同功率、类型的电烙铁。
1.2、焊锡丝:选用优质的焊锡丝,(锡63%,铅37%)焊锡用量要适量,焊点以焊锡润湿焊盘,过孔内也要润湿填充为准。
1.3、其他材料、工具:正确的使用助焊剂,在使用焊接辅助设备时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按照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操作。使用完毕后及时保养设备。(半自动浸锡机、压线钳等)
1.4、焊接之前检查器件引脚是否氧化,导线、焊片或者互感器引脚是否氧化。对于氧化器件需要先去除氧化层然后再焊接,防止器件存在氧化层而导致器件虚焊、假焊。焊接的材料和环境都要保证清洁,防止污渍、灰尘存在导致焊接不良。
2、严格执行相关工艺规定,充分发挥生产过程中自检、互检、质检的作用,通过一些必要的工具、工装提高检验的合格率。
3、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技能、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身操作技能;向员工阐述上述问题的危害,提高生产员工的责任心;采取必要的文件保证生产的正确性、可靠性。
4、质管部应加强相关问题的检验力度,针对特殊、突出问题在现有《质量考核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特殊的奖惩措施。
焊接中的虚焊、假焊问题归根结底是员工责任心和操作技能问题,应该让员工真正的形成一个产品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加强员工操作技能,从器件、工具、相关制度等各个方面来完善生产,尽最大限度的去减少和预防虚焊、假焊等不合格问题的出现。
❸ 特种材料焊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特种材料焊接的焊接是把不同的两种金属焊接在一起时,必定会产生一层性能和组织与母材不同的过渡层。由于特种金属在元素性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而有显著差异,与同种材料的焊接相比,特种材料焊接的焊接无论从焊接机理和操作技术上都比同种材料要复杂得多。特种材料焊接焊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特种材料焊接的热导率和比热容相差越大,越难进行焊接。材料的热导率和比热容会使焊缝金属的结晶条件变坏,晶粒严重粗化,并影响难熔金属的润湿性能。因此,应选用强力热源进行焊接,焊接时热源的位置要偏向导热性能好的母材一侧。
特种材料焊接的电磁性相差越大,越难进行焊接。因为材料的电磁性相差越大,焊接电弧越不稳定,焊缝越差。特种材料焊接之间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越多,越难进行焊接。
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大的脆性,容易导致焊缝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特种材料焊接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区金相组织的变化或新生成的组织,使焊接接头的性能恶化,给焊接带来很大的困难。
接头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较差,特别是塑韧性的明显下降。由于接头塑韧性的下降以及焊接应力的存在,特种材料焊接焊接接头容易产生裂纹,尤其是焊接热影响区更容易产生裂纹,甚至发生断裂。
特种材料焊接的氧化性越强,越难进行焊接。如用熔焊方法焊接铜和铝时,熔池中极易形成铜和铝的氧化物。冷却结晶时,存在于晶粒边界的氧化物能使晶间结合力降低。
特种材料焊接时,焊缝和两种母材金属难以达到等强的要求。这是由于焊接时熔点低的金属元素容易烧损和蒸发,从而使焊缝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力学性能降低,尤其是焊接异种有色金属时更为显著。
❹ 工件再焊接之后如何处理才能防止后期加工时变形
完全可以,只是第一次最好调质处理,第2次淬火处理.这是对特殊结构零件的比较完美也是成本高的方案;
若变形量可预测且淬火后加工难度不大,也可只进行一次淬火到hrc47-50,因硬化层比较深的,不用担心最终加工将最好的表面加工掉一些.
❺ 焊接1Cr18Ni9Ti中应注意哪些焊接工艺
1Cr18Ni9Ti应用于抗晶界腐蚀性要求高的化学、煤炭、石油产业的野外露天机器,建材耐热零件及热处理有困难的零件,如:
1 . 石油废气燃烧管道
2 . 发动机排气管
3 . 锅炉外壳,热交换器,加热炉部件
4 . 柴油机用消音部件
5 . 锅炉压力容器
6 . 化学品运输车
7 . 伸缩接头
8 . 燃炉管道及烘干机用螺旋焊管
化学成份碳 C :≤0.12%。硅 Si:≤1.00%。锰 Mn:≤2.00%。硫 S :≤0.030%。磷 P :≤0.035%。铬 Cr:17.00~19.00%。镍 Ni:8.00~11.00%。
钛 Ti:5(C-0.02)~0.80%。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2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05
伸长率 δ5 (%):≥40
断面收缩率 ψ (%):≥50
硬度 :≤187HB;≤90HRB;≤200HV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1)固溶920~1150℃快冷; 2)根据需方要求可进行稳定化处理,热处理温度为850~930℃,但必须在合同中注明。3) 固溶温度不能超过1066℃,超过的话,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以防止铬的析出。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奥氏体型。
交货状态: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❻ 金相组织什么原因会使焊接残余应力过大
你好,焊接残余应力的名词解释如下:
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热应力、相变应力、加工应力等超过屈服极限(yield
strength),以致冷却后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应力。
这样,焊接冷却后的残余在焊件中的宏观应力称为残余焊接应力。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
根本原因。
望采纳,谢谢。
❼ 焊接应力产生原因如何防止和消除
你好,1、焊接应力产生原因: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
2、减小变形的主要方法有:(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2)尽可能用对称焊缝(如工字形截面);(3)采用反变形法
3、焊接过程中控制变形的主要措施: (1)、采用反变形 ;(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 ;(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5)、分析回弹常数。
4、焊接应力的消除方法
:(1)、消除应力的失效方法有振动时效(消除30%——50%的应力);(2)、热时效(消除40%——70%的应力);(3)、豪克能PT时效(消除80%——100%的应力)。
❽ 焊接热影响区金相哪些组织是不允许有的
焊缝的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未焊透及裂纹
其它的就得具体分析了,不一定,内比如大量的马容氏体会或者母材晶粒过热粗化会使焊缝脆性变大,影响焊缝强度等。
一般金相焊缝检测都看气孔、夹渣、未焊透及裂纹,其它的看焊缝熔深、熔宽,或者用显微维氏硬度打梯度硬度等。因为焊缝区的受热情况复杂,一般都有多种组织相互掺杂、过渡,所以都不会让看具体组织的。
❾ 如何防止焊接缺陷
焊接当中常见的三种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焊缝开裂
焊缝在焊接当中开裂有以下原因: 应力、拘束力、刚性、化学成分、焊缝予留的间隙、电流、焊道、母材清洁度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造成焊缝开裂的原因。虽然焊缝开裂原因很多,但在门种场合是多种因素造成,也有两种或三种因素造成的。但不管几个因素,其中必有一个主要因素。也有各种条件都没有什么影响,只受一个因素造成焊缝开裂。因此出现焊缝开裂必须首先正确地分析出开裂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造成开裂的主要、次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焊接过程形成的焊缝是焊条和母材两者经过电流高温熔化后形成焊缝,是焊条和母材由固体变成液体,高温液体是热胀,冷却变成固体是收缩。由于热胀冷缩,自然使焊接结构产生应力。有些焊接结构本身就存有拘束力和刚性。
焊接过程是由固体变成液体,也就是由固态转变成液态(通常说铁水),再由液态变成固态,也就形成焊缝。液态转变成固态(也就是铁水转变成晶粒)。铁水变成晶粒的过程就是结晶过程。
母材温度低的位置先开始结晶,逐渐向焊缝中间位置伸展,焊缝中间最后结晶。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焊接结构受应力或拘束力或刚性的影响,使母材晶粒连接不到一起,轻者在焊缝中间出现小裂纹,重者在焊缝中间出现明显的裂缝。即使母材和电焊条的化学成分都好,受焊接结构的拘束力、刚性和焊接过程产生的应力影响,也会出现裂纹或裂缝。如果母材和电焊条的化学成分不好(碳、硫、磷等偏高);或是焊缝予留间隙太大,母材在焊缝边缘杂质过多,或电流过大,并且焊接速度过快、过慢、焊道过宽等因素会使焊缝开裂情况更要加重。根据焊接工程现场焊缝开裂情况,多数是因为应力、拘束力、刚性造成的。可以说往往是应力、拘束力、刚性为焊缝开裂的主要因素。
解决应力、拘束力、刚性造成焊缝开裂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取固定焊、分散焊。所谓固定焊:先将焊件的全部焊缝,或是重要部位焊缝,先采取小电流、窄焊道、短距离焊,全部固定住。这样使焊件不易产生较大应力。即便在焊件各处都固定住,但也不可在同一位置顺序向前焊,更不可采取大电流并采用大规格焊条。应换位置焊,不使其局部位置产生过大热量。有拘束力和刚性结构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解决。
所谓分散焊,这对大型结构来说决不可在同一位置顺序焊,应当调换位置进行焊。
对大型结构不仅得先固定焊,再采取分散焊,第一焊道也不可用大电流和大规格焊条。对整体大结构来说全部焊缝自始至终都得分散焊,不然,虽然焊缝不开裂,但残留应力太大。
如果母材化学成分不好的焊接结构,再加上上述几种因素,就应改用低氢型电焊条。如J426、J427、J506、J507,因这种电焊条抗裂性特强。但是同样得采取上述避免焊缝开裂的办法。凡属于中碳钢等合金钢种的母材或厚板时,必须用低氢型焊条。
二、气孔焊缝产生气孔的因素,一般常见的有焊处不洁净,有锈、油污、气焊渣等,不仅表面能见到的不洁净物质,需要作X光的焊缝就得在焊接前将母材的焊缝边缘用气焊将内部水分烘干。常见焊缝产生气孔多半是因为电流过大。焊缝的形状多种多样:如平焊、立焊、横焊、仰焊、平角焊、立角焊,母材厚薄、坡口形状、多层焊、盖面焊等等。无论那种焊缝想避免产生气孔,除了将焊缝坡口清除洁净外,主要在焊接过程中,电流大小一定要调整适宜。电流大小适宜的标准如何掌握呢?应观众熔池的液态熔渣覆盖熔池一半左右为宜,决不可低于三分之一。这是因为焊接当中熔化的铁水中含有各种气体,铁水中气体借着覆盖的液态熔渣保护铁水缓缓凝固,以便使气体向外逸出。
产生气孔也有极少数是因为母材是低质材含硫过高,造成熔渣的粘度增大,影响气体向外逸出。并且含硫量高产生较多二氧化硫气体,更加重气孔的产生。
三、咬肉在焊接当中咬肉现象是经常出现,不算大问题,所以用户一般不反映出来。咬肉现象多半出现在立焊、横焊、角焊的焊缝边缘处。出现咬肉的原因主要有:母材表面有锈、电流过大、运条时电弧在该处停留时间过短、焊条角度不适宜等。将这几个主要原因解决了,就不会出现咬肉
❿ 如何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魏氏组织 以及魏氏组织的危害
焊接热影响区中的过热区,由于奥氏体晶粒长得非常粗大,这种粗大的奥氏体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组织,其组织特征为在一个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内会形成许多平行的铁素体(渗碳体)针片,在铁素体针片之间的剩余奥氏体最后转变为珠光体,这种过热组织称为铁素体(渗碳体)魏氏组织。一旦出现魏氏组织,其力学性能将有所下降,尤其是冲击功和断面收缩率将下降很多。
为防止出现魏氏组织,1.在确定的加热条件下,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2.采用完全退火可消除魏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