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增加模具钢表面耐磨性的方法有哪些请详细说明,先谢谢了。
1、渗碳: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最常用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它是渗碳介质在工件表面产生的活性碳原子,经过表面吸收和扩散将碳渗入低碳合金钢工件的表层,是其达到共析或略高于共析成分的含碳量,以便将工件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使表面的硬度、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较心部有显著的提高,而心部仍然有良好的韧性。根据渗碳剂的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三类,即固体渗碳,气体渗碳和液体渗碳,但液体渗碳常含有盐,有剧毒。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渗碳和淬火后清洗困难,基本不被采用。
固体渗碳:是把低碳工件埋在固体渗碳剂中,装箱密封,加热到93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使工件表层增碳的方法,这种方法除有渗剂来源广泛、操作简便、无需专用设备等优点外,由于渗碳后的空冷是在原渗剂保护下进行的,这样避免了高温出箱后与空气接触而造成渗层表面氧化脱碳,这些是气体渗碳等方法不具备的特点。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模具零件,固体渗碳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与气体渗碳相比,有工件透烧时间长、渗碳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不易控制渗碳质量等缺点,因此在有条件的工厂,固体渗碳已逐渐被气体渗碳所取代。
气体渗碳:气体渗碳所用的渗碳剂有两大类:一类是碳氢化合物有机液体,如煤油、苯、醇等,它们在渗炉内的高温下发生分解,析出活性碳原子;另一类是气态介质,如天然气、城市煤气等。后者成分稳定,便于控制。当用煤油、苯、醇等做气体碳剂时,是把这种液体直接滴入渗碳炉中,并用滴入速度来控制气氛碳势。为了加速渗碳剂的流通和搅动,避免死角,是渗碳均匀,在渗碳炉上装在耐热钢制的风扇,在渗碳过程中对气氛进行搅动。
2、渗氮:渗氮也叫氮化,是把氮渗入模具表面层以增加基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卡性、抗蚀性以及高温软化性等。由于渗层一般较薄,很硬,渗氮后除进行微量的磨削加工外,不允许作其他热处理和切削加工。为了得到好的机械性能,模具在渗氮前一般进行调质处理。同时,为了不影响模具的性能,渗氮温度不得高于调质处理中回火的温度,一般采用500-70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氮原子在钢中的扩散速度较缓慢,所以渗氮要很长时间,渗层也较薄,一般为0.4-0.8mm。因为渗氮时工件既不发生相变,也没有激冷、即热过程,所以变形极小。由于氮原子渗入,工件略有涨大现象。
气体渗氮:一般都采用专用的渗氮炉,根据渗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及操作的需要,有井式、罩式、箱式等基本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密封式的马弗箱或罐。
渗氮气体一般采用脱水氨气。氮化过程和渗碳一样,也可以分为分解、吸收、扩散三个阶段。
离子渗氮:开发最早且应用最广的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是离子渗氮。在离子氮化炉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阴极(工件)和阳极(炉壁)之间加入直流高压形成等离子体,N+、H+、NH3+等离子在阴极位降区加速轰击工件表面产生系列反应,离子轰击工件产生热量并且在工件表面C、N、O、Fe等原子被轰击出来,而Fe与阴极附近的活性氮离子(N+及电子)结合形成FeN。这些化合物因背散射效应又沉积在阴极表面,在离子轰击和热激活性作用下,依次分解出Fe、Fe2N、Fe3N、Fe4N,并同时产生活性氮原子[N],该活性氮原子大部分渗入工件内部,一部分返回等离子区。离子渗氮速度快,可以通过改变处理参数而达到最好的渗氮层组织及所需的性能,表面质量好,易于局部防渗氮处理,无公害,因此离子渗氮被广泛应用于模具渗氮工艺。
3、碳氮共渗:就是在模具工件表层同时渗碳、氮的热处理过程,亦称氰化。碳氮共渗根据所使用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碳氮共渗三种,同时根据共渗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温(500-600℃)、中温(700-800℃)和高温(900-950℃)碳氮共渗三种。其中低温碳氮共渗即目前广泛应用的软氮化处理,工件表层主要以渗氮为主,用以提高碳素钢、合金钢制造工模具的表面耐磨性和抗咬合性;中温碳氮共渗,其目的与渗碳相似,主要是提高结构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它与渗碳相比,将使工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高温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我国则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软氮化应用较广。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
气体软氮化:软氮化实质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以渗氮为主的碳氮共渗。它具有处理温度低、共渗时间短、工件变形小、适用钢铁材料很为广泛等特点,经软氮化处理后,可显著提高工件表面的疲劳强度及耐磨损、抗咬合、抗摩擦和腐蚀等性能。而且软氮化所用设备部复杂,操作简单。因此该工艺在许多冷作和热作模具零件下采用,均收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4、渗硼:渗硼处理是模具制造业中一项有效的化学处理。渗硼层有很高的硬度(1300-2000HV)和耐磨性。无论是碳素钢或合金钢,经渗硼后,均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也显著提高在800℃一下温度的耐热的性能。因此,近些年来,渗硼工艺发展很快,在工模具制造中应用日渐增多。渗硼处理对模具表面的粗糙度影响很少,因此在渗硼处理工件必须经过完善的精加工,渗硼后工件尺寸稍有增加,一般为渗层的10%-20%;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渗硼前必须采用退火等热处理工序,以便消除在工件内部的加工应力,否则渗硼处理后将引起工件的变形。
5、其他化学热处理:
渗铬:渗铬工艺是在高温下,将活性铬原子通过工件表面吸收,以中和碳相互扩散,在模具表面生成一层牢固的铁-铬-碳合金层,这合金层组织既具高温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又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等。所以它兼有渗碳、渗氮和渗铝的优点。
渗硫和硫氮共渗
6、气相沉淀技术:
碳化钛涂层:
7、激光强化技术:
激光相变硬化(激光淬火):
激光非晶化:
激光表面合金化:
8、热喷涂
沈阳中金模具钢
『贰』 h13模具钢如何热处理硬度才能达到58度
为了保来证硬度,耐磨源性,强度所以对他的热处理要求要很高。所以有两点可以使h13模具钢如何热处理硬度才能达到58度。
1.硬度48~52HRC,在540~620℃范围内回火较好,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但韧性最差。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加热温度1020~1050℃。保证了具有良好的金相组织,以保证心部强度不降低,800~850℃)。
回火应进行两次,适当的硬度;回火温度560~580℃,但其氮化温度不应高于回火温度,降温到740~760℃等温4h.预先热处理
市场上供应的H13钢钢材和模坯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
2.硬度56~58HRC,良好的加工性。根据模具的使用需要:530~560℃。但制造厂进行改锻后破坏了原来的组织和性能,回火工艺应避开500℃左右为宜,硬度54~58HRC,炉冷到500℃左右出炉。因此,增加了锻造应力,油冷,必须进行重新退火,峰值在55HRC左右,在钢厂都已作好退火热处理,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在500℃回火时加热温度1050~1080
『叁』 压铸模具钢的硬度要求多少要怎么查
压铸模具钢一般硬度做至:46-48HRC,而有些钢最多可以做至50-52HRC
不同品牌的钢都会有不同成份及硬度、热处理工艺等的说明,你可以问你的钢材供应商提供一份资料给你,一般你买钢材都会有这些资料的,没有可以问他们要,这些资料都很普遍,或问你同行、同事接触过这些的都会有资料
『肆』 如何让模具钢表面硬度比钨钢还硬
氮化可以使模具的表面硬度达到HV1000~1200,相对于硬质合金硬度HRA86.5~88左右。接近硬质合金YG15的硬度值。比YG6的硬度HRA89还稍低一些。
『伍』 模具钢如何淬火
模具钢国标通用淬火方法:
箱式电阻炉 加温淬火温度:960°
油冷
回火温度:250°-280°封闭于炉内自然冷却
硬度60-62HRC落料模具必须回火!
『陆』 怎样提高模具钢的心部硬度
热处理是第一个,还可以在精加工后或者生产一段时间然后再做个氮化处理使表面硬度更高更耐磨。
『柒』 你好 现在我5铬镍钼的模具怎么把硬度做到40度啊
5CrNiMo模具钢通过淬火加硬,可以做到HRC40的硬度的,
『捌』 模具材料5CrMnMo,硬度要求HRC48-52,需要
5CrMnMo中加入Cr、Mn、Mo元素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尤其是共同作用时,淬透性提高极大。、Mn、Mo元素可固溶于铁素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又可固溶于Fe3C中形成(Fe、Cr、Mo)3C,改善其硬度,提高钢的耐磨性。Cr、Mn、Mo元素共同作用显著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Mo元素可减少回火脆性和细化晶粒。
由于Ni元素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韧性与耐热疲劳性能,所以5CrMnMo钢与5CrNiMo钢相比,虽然强度不降低,但常温及较高温度下的韧性和塑性却降低很多,且淬透性和耐热疲劳性能也稍低。 另外,5CrMnMo钢中加入Mn、Mo元素,钢的过热敏感性稍大。此外,钢中存在Cr元素使钢产生一定的抗氧化性与耐蚀性。
化学成份
碳 C :0.50~0.60
5CrMnMo
5CrMnMo
硅 Si:0.25~0.60
锰 Mn:1.20~1.60
硫 S :≤0.030
磷 P :≤0.030
铬 Cr:0.60~0.90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5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
钼 Mo:0.15~0.30
推荐的淬火规范
淬火温度/℃ 介 质 温度/℃ 冷 却 硬度(HRC)
820~850 思科淬火液 150~180 至150~180℃后小型模具冷空,大中型模具立即回火 52~58
注:1.中型锻模采用加热温度的上限,小型锻模采用加热温度的下限;
2.为减小模具淬火后的应力和变形,淬火时最好先冷空至740~760℃,然后进入淬火液,冷至150~180℃左右,取出并退火;
模具工作
小型锻模 490~510 煤气炉或电炉 41~47
中型锻模 520~540 38~41
Ⅱ锻模燕尾部分
小型锻模 600~620 煤气炉或电炉 35~39
中型锻模 620~640 34~37
『玖』 模具钢材硬度,常用模具钢硬度对照表
提到这个模具钢材,就知道其是属于钢铁范畴的,顾名思义,模具钢材的主要用途就是制造模具。其中包括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这样来讲,既然此钢种用途如此宽泛,那么模具钢材的硬度以及相关种类的对照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将为您开启知识接受模式。
模具钢材的硬度与材料的冷成形性、切削加工性、焊接性等工艺性能之间也存在着一定联系,可作为制定加工工艺时的参考。因此,硬度试验在实际生产中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此外,硬度是在硬度试验设备上测定的。硬度试验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可直接在零件或工具上进行试验而不破坏工件,并且还可根据测得的硬度值估计出材料的近似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例如,德国葛利兹,以下是其系列下的钢材硬度对照。
1、钢料编号:XPM
硬度:预硬HRC38-42
钢材特性:硬度均匀,在加工性能、导热性、抛光性、蚀纹性及焊接性上比一般AISIP20优胜。
一般用途:大型塑胶模具如汽车保险杆、仪表模具、影印机/打印机、外壳模具。
热处理:预硬料毋需热处
2、钢料编号:XPMESR
硬度:预硬HRC36-42XPM
钢材特性:电渣重溶版本,夹杂物控制在更低水平,偏析度低,有效提高抛光效果及减低材料之各向异性。
一般用途:适用于表面要求高的大型塑胶模具,汽车车灯、后视镜、灯具、内饰件模具、电视机外壳及影印机/打印机外壳模具。
热处理:预硬料毋需热处
3、钢料编号:SWG2343ES
硬度:退火约HB225
钢材特性:材料均匀,全方位性质佳,可作高光洁度塑胶模具。
一般用途:适用于铝、镁、锌合金压铸模、高光洁塑胶硬模。
热处理:淬火:990-1030℃(油冷或气冷)回火:530-680℃
再例如,大同冷作钢材,
钢料编号:DC53
硬度:退火约HB255
钢材特性:高韧性铬钢,淬火及高温回火可达62HRC,特别有利对于热处理需
做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减底开裂现象
一般用途:冲裁模、冷作成形模、深拉模、成形轧辊、冲头。
热处理:淬火:1020-1040℃(空冷或气冷)回火:180-550℃
好了,模具钢材硬度以及常用模具钢硬度对照表就如上面所述,一般来讲,小编建议您根据手中钢材的实际材料进行咨询,不同钢材特性相对而言是不同的,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您也可以亲自前往钢材大市场进行咨询,这样希望小编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拾』 材料:HM1热作模具钢;零件尺寸:77mm*45mm*20mm;请问需要把该零件硬度提高到HRC45以上应该如何热处理
关键看你的加热方式了,如果采用电阻炉加热,逐条答复如下:
1、从室温到500C,随炉升温就可以了
2、500C保温时间t=KD(min) K-加热系数,选2.5-3.0min/mm D为有效厚度,你这里取20mm
3、随炉升温
4、与500C的保温时间相近
5、随炉升温,之后保温
6、采用淬火油就可以的
7、550-600C2h
8、淬火后就就直接回火,不要超过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