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要做一名模具设计师,怎么入门,我要买什么书开始学习,分别是什么我想要全面的知道帮助....
你先去做模具钳工,做半年以上然后业余时间学习AUTOCAD和UG软件,学一些UG模具设计视频这样半年后你可以找个模具设计学徒的工作慢慢做在熬个一年就好了,一定要去做半年以上的钳工这样可以加深你对模具的理解。加油。。。。。。
❷ 想当从事模具设计,在学校什么开始做起,需要打好哪方面基础
模具涉及的方面很多啊,你要学就要有心理准备了,首先从机械技术方面开始,包括机械设计,解析几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只不过学校里不会对这个进行非常详细的解释,你要学的好就要把这些全部吃下去,再开始就是老师对模具的系统教学(模具设计,模具制作,…………)
❸ 如何成为模具设计师
想成为一名模具设计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相对来说模具设计也是一门非常有技术性的工作,如果是很容易就能成为一名模具设计师,那么相当很多人都会选择这一个高薪职业。正因为它是一门技术活,所以才会比较高的含金量,当然学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有很多人会选择去一家模具公司做学徒,其实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首先如是是这个公司招学徒的话公司内部的人早就把位置给占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并且如果不是自己的人在公司里做学徒,让一个模具设计师傅去教一个外人,相信这个师傅也不会全心全意的去教会一个人去抢他的饭碗,同时人家也没有那么多人心思和精力去教,什么都是要自己去摸索,所以说选择去做一个学徒不仅仅没有学到东西,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看别人脸色,多不值得啊,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有一些人是选择了相应的模具培训机构,其实也才是真正能学到模具设计知识和技术的正确渠道,相对来说现在的学校为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一般都会要求老师有责任心,有责任心的老师才能用心的去教学生,所以这样的一个方法是让学模具设计的学员学到更好的技术,同时选择一个培训机构去学习也是最快捷的方式。聪明人都会选择这个方式去学习模具设计。就目前而言,一般模具设计培训这个课程也是非常受到模具设计人员的喜欢。毕竟这是一条能让他们快捷的走向模具设计行业的道路。 当然是选择模具设计培训机构,如果您想学习东莞模具培训就到智通培训学校。智通模具设计培训中心欢迎各位有志在模具行业发展的有志之士报名学习。
❹ 如何成为一个模具设计师
深圳这边的人才市场有招模具设计学徒的,但是相当少,几乎见不到,楼主的条件是符合的。
除了做模具学徒,还有三条路可以走:
1、去模具厂从钳工学徒做起,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模具设计,一年后直接去做模具设计员。
2、如有经济条件的话,去专业的模具设计培训学校学习三个月,大约三四千元的学费,然后去做模具设计员。当然绝对要找有实力的机构,不是机构有多大,而是老师专业,有工厂实际工作经验。
3、找一个在职模具设计师教一下。当然也可以找我教,不过我工作繁忙没有多少时间。
❺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专模具生,以后想做模具设计,现在应该找什么工作为以后做设计师打基础呢
作为一个快毕业的模具专业的大专生 怎么成为一个模具设计师?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模具设计工程师,过程会很辛苦,很寂寞··俗话说的好,耐得住寂寞方能看到彩虹,任何行业都不是一蹴而就。
UG和CAD略懂,可以给你在模具公司找到一个绘图员的工作,但是我认为这种工作对你以后的成长意义不大,原因如下:
1、刚开始出去社会,志在学习模具的,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比如模具车间做钳工学徒),这能让你快速了解模具基本结构和组装原理,另外要搞懂所有机械加工设备的原理,每种设备加工能力和效率的优缺点等等,这个时间定义为1-2年。
2、在做模具学徒这一年,需要在业余时间把软件学好,便于后面快速上手,如UG,建议买一本书,从头到尾,系统的学习一遍,让你对软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点很重要。
3、完成上面这两点的积累,你就可以开始寻找设计岗位的学徒工作了,比如出二维图,俗称拆散件,这个工作时间2个月足矣。你学习能力不错的话,顺着这个路线,你很快会成为一个设计师。
总结:有人会说,车间辛苦,不想做,如果有这样想法的尽快放弃这个行业,想要成为设计大牛,没有实际制造经验垫底,底子不牢,想要飞跃,加速动力会不足的,就像现在的小车,1.6L的想要超2.0L的,其实是很费力的。
❻ 怎么0基础学模具设计
0基础没关系 ,就怕你不认真学,三心二意肯定是不行的,用心学肯定是可能学好的,而且学这个模具设计也要看你的悟性,一般人都是可以学的,但是想要学精通,第一要有好的老师,第二要靠自己坚持,第三要不怕吃苦,好在我是前几年学出来的,要是现在学,估计也没心思了,我是在东莞市新程教育科技学出来的,学了4个多月,现在出来工作了3年多了,现在自己也在东莞自己买了房子,现在就想找个对象了,哈哈,低调,低调,,,,
❼ 转行想做模具设计师 怎么才能顺利不走歪路
个人愚见: 供参考 一, 首先到模具厂做事,从钳工做起.看是做五金模设计还是塑料模设计.我个人认为设计塑料模可能入门会慢一点.因为我们厂是做汽车钣件五金模具的.感觉入门不是很难.机会很重要.有人带是最好了. 也解模具制作的整个流程.如 线割, 雕刻,钻孔及模具组立,调试.压力机等等.明白制作过程当中的一些难点与关键. 二,掌握几种绘图软体的操作,如PRO/E,UG,MASTERCAM.ATUOCAD等等. 三,有机会进入设计部门,慢慢了解排料,报价,结构设计等等.对材料的热处理,机械性能等要有所了解.要有识图的能力.然后慢慢去绘制各结构图. 所学的东西大致有: 金属材料, 结构设计 制图 各种加工机床(如钻床,线割,加工中心,冲床,液压机.等等) 我是做品管的,也想以后做设计,阁下有好方法时,到时请指导一,二. 先谢了!
❽ 做模具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各部分都用到了哪些知识或软件 想从事这行需要哪些准备
1)做好模具设计.通常模具设计由模具厂做,但还是要向他们提供基本的模具规格书和要求,就是要规定模架的材料,型腔,型芯的材料;产品的模腔数量;模具的使用寿命;注塑机台的吨位;零件的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要求高(或是水平高)的企业还要规定分型面,水口的形式和位置,顶针的形式,因为模具厂并不清楚你们产品的要求,如果不做规定,任由模厂自己设计,那么很有可能在重要的外观表面设置水口,或有镶块.另外,很多工程师为了图省事,对一些不重要的内部结构不做出模斜度,任由模具厂自己决定,这样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在做模具设计也没有几个认真负责的,拼命做大出模斜度,搞得产品到处都是缩水,最后不得不烧焊重做.因此必须认真检查模具厂的模具设计,特别是分型面,水口,镶块等.还有就是要提供注塑机台的品牌和规格供模厂设计时参考.
2)模具开始加工后,要向模具厂家要排期表,就是模具进度的计划表.什么时候开始订模坯,什么时候开粗,什么时候锣铜公,打电火花......等等,最关键是T1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定期去检查模具加工进度,保证T1按计划进行.
3)T1试模后才是跟模的真正开始.拿到样品后要安排检讨会议,装配工程样机,对所有的问题总结出来,商讨解决方案.一般要产品工程师同模具厂的跟模人员共同完成.每一个问题都要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设计不完善还是模具加工不到位,还是注塑工艺参数.这就要求工程师有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和模具经验.有些问题是综合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更改设计呢还是通过工艺解决呢,这也要用丰富的经验去判断.接下来就是要给出更改方案,对于结构上的更改(加胶/减胶)都要做手板确定,并给出详细的改模图纸.很多工程师在这方面也比较喜欢偷懒,只告诉模具厂这里那里不行,要这样那样改,不给出具体的图纸尺寸,这样模厂往往会改错或不到位,增加了更改的次数.这方面我有过很多教训.现在所有的更改方案都是我们做产品设计同模厂的人一起出,都要做手板样品来检验方案的效果.对于外观表面的缺陷,比如,夹水线等,通常先考虑注塑工艺去解决,不行的话要考虑更改水口位置去解决.
4)试模一定要到现场.T1试模可以不去,但T2开始最好每次试模时设计工程师要到现场了解试模的情况.一方面看看模具的状态,另一方面了解注塑工艺情况,这点是很重要的.只看样品是不知道模具状态的,一个合格的样品不能代表模具合格了,也许是十啤才出一个好的,也许是打着脱模剂勉强做出来的.每次试模还要记录注塑工艺参数.
5)验收模具.产品合格了,模具却不一定能进入生产状态.即使模具也合格了,也要跑合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大批量生产.除了按模具规格书进行例行的检查外,还要查查滑块的硬度,冷却水道的压力,相关的配件等.必要时要厂家提供模具材料的证明,保证是按规格书中的要求采购的.
以上是我们通常跟模的做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其他同行写出你们的跟模经验,大家一起分享.
1.外观部分: 在T1阶段时,模具厂心里只有60-70%的把握,新的材料差别更大,所以试模是试外观的关
2.尺寸部分:做模的人都对部分装配性重要尺寸保留有余地,也是跟据经验做出的值,所以T1时要测量准确,更主要的是要实配后,确定要修改到多少,心里若没底可先做大后改小的方法,表向烧焊方向考虑
模具开发流程以及模具工程师的具体工作。
1. 首先产品工程师开发出新产品后给我们模具工程师检查各个零件开模的可行性,以及评估能否简化产品结构,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
确认模具可以具体开模后,由模具工程师约模厂、产品工程师、注塑工程师报价,(本公司有规定,模具报价最少需同时需三家以上的模厂报价,不知其他的公司是否是这样。)在报价时具体讨论模具分型面的确定,进胶口的位置零件的出模数等,由注塑工程师现场提出模具试模时可能存在的外观问题,如气纹、夹水线等等。由模具工程师提出行位,斜顶,镶件的注意事项,以及和产品工程师确定塑胶材料、钢材型号等等,最后由模厂提出意见,如果无异意,既要求模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模具报价单,报价单上需提供每套模具的价格,钢材型号,出模数,第一次试模日期
3. 在收到报价单后,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最低、技术能力最强、做模周期短的供应商,在确定供应商后,开单给模厂,通知模厂开始模具设计,订料。在模厂设计完成后,模具供应商需提供模图与模具工程师以及产品工程师开会讨论模具设计具体所存在的问题。
4. 在确定模图后开始通知模厂正式开始模具加工。模厂需两周提供一次模具加工进度表给模具工程师,并且需提供完整的模具结构图(2D、3D),模具预约试模时间表给模具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产品工程师收到预约试模时间表后出试模通知单给塑胶部,预备试模机台以及塑胶原料。
5. 模具完成后模具送到本厂塑胶部,试模前需检查模具,如:运水、安全制、行位、锁模片等一系列工作。在确定OK后开始上机试模,试模时需模具工程师、产品工程师以及模厂人员到场,在试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模厂在机台上面解决,如无法在机台上解决就要求下模,待解决后再安排试模。
r6. 在拿到试模样板后,模具工程师安排零件量数,产品工程师装样板机。待完成以上工作后,通知模厂开会讨论第一次试模时所存在的问题,由产品工程师提出装配、以及外观上面的问题。再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在确认方案后,模厂开始改模。在改模过程中如需报价,需模厂尽快出报价单给产品工程师确认,在改模过程中模厂需提供第二次试模的具体时间,改模完成后开始第二次试模,第二次试模依照步骤6进行,直至试模合格的零件,装出合格的样机。7. 在确定模具合格后,模具工程师,塑胶部签收模具合格单。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在十万啤以内出现的模具问题,模厂需免费维修。十万啤以后出现的模具问题,模厂依情况而定提供报价单给模具工程师审核。
以上模具开发流程。仅供参考。
❾ 学模具设计要先做什么
1:零件的选材,
2:零件的加工,
这两个是做设计的人必需要学的,因为这两个决定了模具的成本,不是了解一下就可以的,都要从设计中积累经验的.
按国家职业定义,模具设计是指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
模具
模具,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大到飞机、汽车,小到茶杯、钉子,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必须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业之母”的荣誉称号。
相关软件
Mold Planner是一款高效率并且具有顾问功能的模具设计辅助软件。它是由日本电通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UG(NX)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在中国由其子公司上海电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代理。
MoldPlanner能解决了模具设计中的哪些课题?
首先,通过模具设计顾问功能,提供自动分模,提供对顶针布局设计,
对冷却布局设计的顾问功能,解决了模具设计上经验者不足而
引起的设计质量差的课题。
其次,通过自动化放置顶针,冷却零件,自动化作图,报表功能,
减少了模具设计中大量的单纯枯燥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通过注册标准零件库,标准模架库,通过注册企业独自的零件库,
模架库,实现了模具设计的标准化,解决了由于模具设计人员技术
水平的参差不齐,离职率大而对模具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课题。
Pro/ENGINEER连续冲模设计专家
快速进行连续冲模设计
利用定制的解决方案来开发连续冲模的模具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有了 Pro/ENGINEER 连续冲模软件,易于使用的向导能指导用户完成自动的钢带布局定义、冲头模具创建,以及模具组件的放置和修改。文档、间隙切口和钻孔均会自动创建,从而使模具设计师能够避免手动执行容易出错的任务。
功能和优势
面向过程的工作流程能自动执行连续冲模的设计和细化工作,从而加快投入生产的速度
包含大型的模具组件和紧固件库,从而加快详细设计的速度
加快展平和识别特征的速度,以便于分段处理
提高了设计灵活性,甚至允许在创建模具后添加新的阶段
通过自动完成重复性任务来提高效率,例如创建间隙切口
设计步骤
1.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立分析,即我们工作中所说的套图,确保在模具设计之前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的,具体的套图方法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
2.在产品分析之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续工程向前展开,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冲压完成则在产品展开时从产品图纸开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程的展开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产品展开工作,然后进行细致的工作,注意,这一步很重要,同时需特别细心,这一步完成的好的话,在绘制模具图中将节省很多时间,对每一工程所冲压的内容确定好后,包括在成型模中,产品材料厚度的内外线保留,以确定凸凹模尺寸时使用,对于产品展开的方法在这里不再说明,将在产品展开方法中具体介绍。
3.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这样对画模具图是有很大好处的,我所见到有很多模具设计人员直接对产品展开图进行手工计算来备料,这种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图纸上画出模板规格尺寸,以组立图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备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为在绘制各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备料图纸中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即可。
4.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所以这些工作完成后一个产品的模具图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绘制模具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制作,如钳工划线,线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制作好图层,这样对线切割及图纸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如颜色的区分等,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最麻烦的工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5.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五金模具
设计准备
1. 必需的图纸、金型仕样书的内容等的确认:
在正式的金型设计之前,下列图纸或文件通常要具备:
① 部品图;②金型设计制作仕样书;③设计制作契约书;④其他
并且要对上述资料完全理解,不明确处要得到客户的确认。
2. 把握图面的概要
部品图决定了金型设计的最终目的,必须透彻地理解。日本客户提供的部品图是按照JIS制图规定采用三角法绘制的,通常由以下部分构成:
正面图、平面图、侧面图、断面图、详细图、参考图、注记、公差一览、仕上记号一览、标题栏、其他
在视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 公差要求较严格处;②对金型构造有影响的部位;
② 现有图面无法理解的部分;④注记中特别突出的事项
⑤特殊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⑥部品壁厚较薄处(t<0.6mm)
⑦部品壁厚较厚处;⑧外观上有无特别仕样要求
⑨三维曲面部分;⑩设计者、日期、纳期、价格等
3. 部品立体形状的理解
部品图是二维绘制的,要通过视图转换成设计者头脑中的三维形状,而手绘立体图对此很有帮助。
准备好纸和铅笔。
首先绘制出制品的大致外形轮廓,然后再根据自己对部品图的理解,绘制出部品各部位的断面图。
上述这些对将来分型面的确定、入子的分割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使用粘土等辅助物来帮助理解会更好。
4.标题栏的检讨
部品图的标题栏一般注明了图面中的公差、部品的材料等一些内容,必须要认真研读。
①部品名;②图名;③图番;④材质(包括收缩率);⑤仕样,指材质的详细仕样,如生产厂家、商品名、树脂代号;⑥尺度;⑦设计者;⑧变更栏;
5.注记部分的检讨
⑴浇口种类、位置、数量
如无特殊要求,则金型设计者在自行决定后需征得客户的同意。
⑵入子分割线的要求
由于入子分隔线会在制品表面形成接痕,影响外观,尤其对折叠部位有害,所以设计者应遵守部品图的规定。
⑶成型品表面划伤等缺陷的规定
金型设计者应避免可能发生上述缺陷的金型结构设计。
⑷未注公差的要求。
⑸成型品形状及尺寸上的变更需征得客户的同意,作为金型设计者来说,不可自行决断。
⑹主视图的检讨
主视图是图面中尺寸较集中的地方,确认两侧公差及片侧公差,并标记其中较严格者。
⑺其他各视图的检讨。方法同上
⑻必要型缔力的检讨
熔融树脂在注射时,会在金型分型面上产生一个相当大的注射压力。如注射机最大型缔力小于注射压力,则模板之间就会产生缝隙,发生溢边现象。必要型缔力的计算如下:
F=P×A F:必要型缔力(Kg)
P:注射压力(Kg/cm2),取300~500,视成型条件而定
A:制品在注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积cm2
⑽必要射出体积的检讨
在选择注射机时,要进行射出体积的检讨。
包括聊吧、制品在内的体积总和要小于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1/2~2/3
⑾其他事项
如客户提供的资料不全,需跟客户联系,取得全部资料。
使用彩笔标记出自己认为较重要的,以利于下一步的设计。
❿ 怎么自学模具设计
1从模具结构开始学习,因你对加工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对模具组装上下点功夫;2由于你对设计软件了解,可以试着找一些简单的产品练习模具设计的整个流程;3还是要注重模具结构的熟悉和自己的见解,多请教有模具经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