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模具返修率如何评价

模具返修率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22-05-29 01:16:29

Ⅰ 如何算冲压模具维修率

16冲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艺方法有哪些?
冲裁模常用字的修理工艺方法如下:
(1) 修磨变钝的凸凹模,一种方法是用油石加煤油或风动砂轮修磨.另一种方法是用平面磨床磨削.
(2) 修理间隙变大的凸凹模,先用适当尺寸的块规检测凸凹模间隙,若间隙不大,只需把刃口平面磨锋再用油石修整,若间隙过大,可先用氧-乙炔气焊加热发红,局部锻打,对冲孔模应敲击凹模刃口周边,以保证凸模尺寸,对落料模应敲击凸模,以保证凹模尺寸.敲击延展尺寸均匀后可停止敲击,但仍继续加热几分钟以消除内应力,冷却后再用压印锉修法重新调整间隙,并用火焰表面淬火.
(3) 修磨间隙不均匀的凸凹模,除自然磨损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圆柱销松动失去定位能力,致使凸凹模不同心而引起间隙不均匀.应对凸凹模刃口对正恢复均匀,再用螺丝紧固,把原销孔铰大0.1~0.2mm,重新配作非标准圆柱销.
2) 导向装置磨损,精度降低,起不到导向作用,使凸凹模相对偏位.需将导柱表面镀铬,再用磨削方法与导套研配直到恢复原配合间隙和精度等级.
(4) 更换细小的冲孔与落料凸模.
根据冲裁件缺陷,通过质量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最后通过修理和调整消除影响,见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

冲裁间隙太小

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2

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

冲裁间隙太大

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3

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

冲裁间隙不均匀

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

4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

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

返修凹模,调整顶板

5

校正后制件尺寸超差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所致,多见于下出件冲模

减小落料模凹模或改换有弹顶装置的落料模

6

内孔与外形位置偏移

1.挡料梢位置不正确
2.导正销过小
3.侧刃定距不准

1.修正挡料梢位置
2.更换导正销
3.修正侧刃

7

孔口破裂或制件变形

1.导正销大于孔径
2.导正销定位不准

1.修正导正销
2.纠正定位误差

8

工件扭曲

1.材料内应力造成
2.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

1.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
2.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

9

啃口

1.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
2.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
3.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
4.平行度误差积累

1.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2.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3.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4.重新修磨装配

10

脱料不正常

1.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
2.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
3.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
4.凹模有倒锥

1.修整脱料伯
2.更换弹簧或橡胶
3.修整漏料孔
4.修整凹模

18如何根据弯曲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弯曲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高度尺寸不稳定

1.高度尺寸太小
2.凹模圆角不对称

1.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2.修正凹模圆角

2

弯曲角有裂缝

1.弯曲内半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属可塑性差

1.加大凸模弯曲半径
2.改变落料排样
3.毛刺改在制件内圆角
4.退火或采用软性材料

3

制件外表面有压痕

1.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2.凹模表面粗糙间隙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4

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1.凹模圆角太小
2.凸凹模间隙过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5

凹形件底部不平

凹模内无顶料装置

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6

制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弯曲时材料外表面在圆周方向受拉产生收缩变形,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受压产生伸长变形,因而沿弯曲方向出现挠曲端面产生鼓起现象

1.制件在冲压最后阶段凸凹模应有足够压力
2.做出与制件外圆角相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增加工序完善

7

弯曲引起孔变形

采用弹压弯曲并以孔定位时弯臂外侧由于凹模表面和制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变形

1.采用V形弯曲
2.加大顶料板压力
3.在顶料板上加麻点格纹,以增大摩擦力防止制件在弯曲时滑移

8

弯曲后不能保证孔位置尺寸精度

1.制件展开尺寸不对
2.材料回弹引起
3.定位不稳定

1.准确计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进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9

弯曲后两边对向的两孔轴心错移

材料回弹改变弯曲角度使中心线错移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进弯曲模结构减小材料回弹

10

弯曲线与两孔中心联机不平行

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弯曲部位出现外胀现象

1.增加折弯件高度尺寸
2.改进折弯件工艺方法

11

带切口的制件向下挠曲

由于切口使两直边向左右张开,制件底部出现挠度

1.改进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量,使切口连接起来,弯曲后再将工艺留量切去

12

弯曲后宽度方向变形,被弯曲部位在宽度方向出现弓形挠度

由于制件宽度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量不一致产生扭转和挠度

1.增加弯曲压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证材料纹向与弯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19如何根据拉伸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拉伸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凸缘起皱且制件壁部破裂

压边力太小,凸缘部分起皱,材料无法进入凹模型腔而拉裂

加大压边力

2

凸缘平面壁部拉裂

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太大造成危险断面拉裂

减小压边力;增大凹模圆角半径;加用润滑剂或增加材料塑性

3

制件边缘呈锯齿状

毛边边缘有毛刺

修整毛坯落料模刃口

4

制件边缘高低不一致

1.毛坯中心与凸模中心不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和模具间隙不匀

1.调整定位
2.校匀间隙和修整凹模圆角半径

5

危险断面显着变薄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压边力太大,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引起危险断面缩颈

加大模具圆角半径和间隙,毛坯涂上合适的润滑剂

6

制件底部拉脱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材料处于被切割状态

加大凹模圆角半径

7

制件边缘皱折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拉伸过程的未阶段脱离了压边圈但尚未越过凹模圆角的材料压边圈压不到,起皱后被继续拉入凹模形成边缘皱折

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采用弧形压边圈

8

制件底部凹陷或呈歪扭状

1.模具无出气孔或出气孔太小堵塞
2.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顶料杆太长

1.钻扩出气孔
2.修整顶料装置

9

锥形件或半球形件侧壁起皱

拉伸开始时大部分材料悬空加之压边力太小,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或润滑油太多使径向拉应力减小,切向拉应力加大,材料失稳而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采用拉延筋;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加厚材料

10

矩形件角部破裂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间隙太小或制件角部变形

加大模具角部圆角半径及间隙或增加拉深次数(包括中间退火工序)

11

矩形件角口上部被拉脱

毛坯角部材料太多或角部有毛刺

减小毛坯角部材料或打光角部毛刺

12

制件底部不平整

毛坯不平整,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缓冲器弹力太小

平整毛坯,修整顶料装置

13

矩形件直壁部分不平整

角部间隙太小,多余材料向侧壁挤压失去稳定而起皱

放大角部间隙,减小直壁部分间隙

14

制件壁部拉毛

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有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有杂质,拉伤制件表面

须研磨抛光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润滑油

15

矩形件角部向内折拢局部起皱

材料角部压边力太小,起皱后拉入凹模型腔引起局部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增大角部毛坯面积

16

阶梯形制件肩部破裂

凸肩部分成形时材料在母线方向受过大的拉应力

加大凹模口及凸肩部分圆角或改善润滑条件,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

20如何根据翻孔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孔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孔壁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翻孔后孔口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

制件孔口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太硬
3.冲孔断面有毛刺
4.孔口翻边太高

1.调整模具合理间隙
2.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3.调整冲孔模间隙或改变送料方向
4.改变工艺降低翻边高度

21如何根据翻边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边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翻边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边缘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3.坯料放偏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修正定位件

3

边缘有皱纹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外轮廓形状突变

1.修整或更换凸,凹模
2.将坯料外形改圆滑过渡

4

外缘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
2.圆角半径太小
3.坯料太硬

1.调整模具间隙
2.加大圆角半径
3.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22如何根据冲件的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
根据冲件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消除冲件缺陷的方法见下表:

序号

缺陷

解决办法

1

冲件粘在脱料板

在脱料板装弹性脱料钉

2

冲孔废料粘冲头端面

采取防止废料上粘的各种措施

3

毛刺

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

4

印痕

调节弹簧力

5

小冲头易断

小冲头用镶套固定或采用其它固定方便的结构

6

脱料板倾斜

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 相结合的形式

7

凹模胀碎

严格按斜度要求加工

8

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

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

9

孔变形

修正孔的工位

10

拉深工件发生问题

增加后拉深的工位和空位

11

每批零件间的误差

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Ⅱ 钢结构的焊缝合格率/返修率是怎么算的

6.6.1 焊缝金属或母材的缺欠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可采用砂轮打磨、碳弧气刨、铲凿或机械等方法彻底清除。采用焊接修复前,应清洁修复区域的表面。
6.6.2 焊缝缺陷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焊瘤、凸起或余高过大应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清除过量的焊缝金属;
2、焊缝凹陷、弧坑、咬边或焊缝尺寸不足等缺陷应进行补焊;
3、焊缝未熔合、焊缝气孔或夹渣等在完全清除缺陷后应进行补焊;
4、焊缝或母材上裂纹应采用磁粉、渗透或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裂纹的范围及深度,应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 50mm 长的完好焊缝或母材,并应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 裂纹完全清除后,再重新进行补焊。对于拘束度较大的焊接接头上裂纹的返修,碳弧气 刨清除裂纹前,宜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后再清除裂纹缺陷。焊接裂纹的返修,应通知焊 接工程师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应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方案后按工艺要求进行;
5、焊缝缺陷返修的预热温度应高于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 30℃~50℃,并应采用低氢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进行焊接;
6、焊缝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
7、焊缝同一部位的缺陷 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返修前应先对焊接工艺进行工艺评定, 并应评定合格后再进行后续的返修焊接。返修后的焊接接头区域应增加磁粉或着色检查。

Ⅲ 关于模具寿命

精密体积成形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模具寿命
【摘要】论述了精密体积成形(精锻)模具的寿命与模具设计制造的关系。采用先进设计手段合理设计精密体积成形件(精锻件)、锻压工艺、模具结构,选择模具材料,制定模具钢的锻造规范和热处理工艺以及合理确定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可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

 1、引言
面对廿一世纪的国内建设形势,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支拄产
业的汽车工业将加大轻、微、轿车的产量,因而对模锻件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模具寿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所有锻压工艺,特别是净形和近似净形加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精度和品质,取决于模具的技术水平。模具技术反映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而模具寿命除与上述两个环节有关外,还与使用环节有关。
提高模具寿命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一般在试生产阶段模具工装费用占生产成本的25%左右,而定型生产时仅为10%。
模具的早期失效形式,多为凸模断裂、模膛边缘堆塌、飞边遭桥部龟裂、模腔底部发生裂纹。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较多,涉及面广,模具设计是模具寿命的基础。模具设计环节是指模具的结构设计、成形模腔设计和确定模具钢种、模具硬度等。模具制造环节是指制模工艺、热处理规范和表面处理技术等。本文仅从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两个方面探讨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

2、合理设计精密体积成形件(精锻件)
模锻件应尽量避免带小孔、窄槽、夹角,形状要尽量对称,即使不能做到轴对称,也希望达到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要设计拔模斜度,避免应力集中和模锻单位压力增大,克服偏心受载和模具磨损不均等缺陷。
对于锻模模腔边缘和底部圆角半径R,设计时应从保证锻件型腔容易充满的前提下尽可能放大。若圆角半径过小,模腔边缘很容易在高温高压下堆塌,严重者会形成倒锥,影响模锻件出模。如底部圆角半径R过小而又不是光滑过渡,则容易产生裂纹且会不断扩大。
设计模具时应充分利用CAD系统功能对产品进行二维和三维设计,保证产品原始信息的统一性和精确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产品三维立体的造型过程以在锻造前全面反映出产品的外部形状,及时发现原始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产品信息,用电脑设计出加工模具型腔的电极,为后续模具加工做好准备。
采用CAM技术可以将设计的电极精确地按指定方式生产。采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加工电极,可保证电极的加工精度,减小试模时间,减少模具的废品率和返修率,减少钳工劳动量。
对于一些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锻件,靠模具钳工采用常规模具制造方法保证某些外形尺寸而采用CAD/CAM技术可以对这些复杂的锻件进行精确的尺寸描述,确定合理的分模面,保证合模精度,从模具制造这一环节确保产品精度。
CAD/CAM/CAE技术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关键部位的尺寸设计是否合理可以提供修改依据,从而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锻件的同时,也为客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加强了与客户的合作。
成形是模锻过程中最重要的工步,模锻件的几何形状是靠锻模来保证的,模锻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或已暴露出的问题,在模具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后续工序的加工难度。按照这一原则在预防为减少模锻件开裂与变形,提高锻件合格率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如锻件的某些部位在切边和冲孔时易变形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可在锻模设计上适当增加相应变形部位的加工余量予以补偿,这一点对于切边时锻件变形大的薄法兰更为重要。对一些带有杆部且杆部直径相对较小的锻件,在切边和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规律的几何变形,而用冷校正方式无法或难以校直。如某厂生产的TS60曲轴,可根据实践经验和统计数据预先将中心线在一定范围内变形方向反向偏移一定的预补反变形量。

3、合理设计锻压工艺
目前,一般企业无健全的工艺试验室,缺乏工艺试验条件,客观上要求工艺方案必须正确,一次成功。尤其步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负责人要求锻造技术人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就给工艺设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要求工艺人员要具有较高
的水平,但即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人员也难免会感到棘手,一旦失误就会造成较大损失。
对于切边时存在容易撕裂部分的锻件可在设计飞边槽时有意减薄薄弱部分飞边桥部的高度,以降低切飞边时此处的切割厚度。如S195连杆,材料为45钢,锻后冷切边,大头搭子部位由于截面形状小、料薄,在切边时经常出现搭子及附近筋部撕裂,废品率高。若改为锻后余热切边则可提高切边质量,但由于切边受模锻生产节拍的限制,效率低。而在设计锻模时减薄此处飞边桥的高度,减少此处飞边冲裁力,可以大大减少切边撕裂。
对于冷挤压工艺,必须最大程度地软化毛坯及减少变形时的磨擦力,严格控制变形程度和各工序变形程度的合理分配。
一般低碳钢、碳钢及低碳合金钢的软化退火工艺为:加热至760℃保温4h,以20℃/h的冷却速度冷到680℃保温3h,再以20℃/h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40℃后随炉冷却到350℃出炉。硬度一般可达125~155HB。
含碳量小于0.2%的碳钢,钢材经退火后硬度可小于120HB。钢材经软化退火后再经滚光、酸洗、磷化、皂化后再涂猪油拌MoS2润滑,可降低变形负载,有效减少凸模、压模圈、接头体的断裂失效。
采用多工序小变形的冷挤压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模具承受的单位挤压力,工序间坯料可不进行软化处理,使模具寿命得以延长。国内某些厂家在挤压生产时贪图一时之便,减少挤压工序,虽然也能把样品(或产品)做出,但模具负荷太大,容易出现断裂失效。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我国冷挤压工艺曾经一轰而起未能迅猛发展的主要技术原因之一。
采用锻模CAE软件,可以分析材料的流动情况、磨擦阻力以及材料的充腔溢料情况,帮助设计人员有效合理地进行工艺设计。

4、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导向精度合理、冲裁间隙恰当、刚性好,还要考虑尽量采用组合式模具。
模架应有良好的刚性,不要仅仅满足强度要求,模板不宜太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厚,甚至增厚50%。多工位模具不宜仅用2根导柱导向,应尽量做到4根导柱导向,这样导向性能好。因为增加了刚度,保证了凸、凹模间隙均匀,确保凸模和凹模不会发生碰切现象。
浮动模柄可避免压力机对模具导向精度的不良影响。凸模应夹紧可靠,装配时要检查凸模或凹模的轴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以及上下底面之间的平行度。
在冷挤压时,凸模和凹模的硬度要合适,要充分发挥强韧化处理对延长寿命的潜力。如W6Mo5Cr4V2钢冷挤压凸模,当硬度≥60HRC时可正常使用,寿命为3000~3500件。但如果凭经验认为硬度低、塑性好,寿命一定延长时就会大失所望,当硬度为57~58HRC挤压工件时,凸模的工作带会镦粗。某厂检测挤压第1件以后凸模的工作带尺寸发现,镦粗增大量为0.01~0.04mm。
对于热挤凹模就不能套用冷挤摸的经验,当把3Cr2W8V钢热挤凹模的硬度值从>40HRC降到37~38HRC时,使用寿命从1000~2000次提高到6000~8000次。
根据经验,不同的锻压设备上的模锻对锻模的硬度要求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种锻压设备上的模锻,锻不同的产品对模具的硬度要求也不相同。
在锻件飞边切除时,凸模底要尽量与锻件的上侧表面相吻合。如钢丝钳模锻件热切飞边时,切飞边凸模底部的凹形要与钢丝钳柄部的弧形相吻合,否则在切飞边过程中,切飞边凸模易使锻件向一侧翻转,使凸模和凹模损坏。一般情况下,冲裁间隙放大可以延长切飞边模寿命。

5、合理选择模具材料
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生产批量以及材料本身的强韧性能来选择模具用材,应尽可能选用品质好的钢材。据有关资料介绍,模具的制造费较高,而材料费用一般仅是模具价格的6%~20%。
对模具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测,模块要符合供货协议要求,模块的化学成份要符合国际上的有关规定。只有在确信模块合格的情况下,才能锻造。大型模块(100kg以上)采用电渣重熔钢H13时要确保内部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成份偏析、杂质超标等内部缺陷。要采用超声波探伤等无损检测技术检查,确保每件锻件内部质量良好,避
免可能出现的冶金缺陷,将废品及早剔除。

6、合理制定模具钢的锻造规范
根据碳化物偏析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必须限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对精密模具和负荷大的细长凸模,必须选用韧性好强度高的模具钢,碳化物不均匀度应控制为不大于3级。Cr12钢碳化物不均匀度3级要比5级耐用度提高1倍以上。滚丝模的碳化物不均匀度为5~6级时最多滚丝2000件,而碳化物不均匀度提高到1~2级时可滚丝550000件。如果碳化物偏析严重,可能引起过热、过烧、开裂、崩刃、塌陷、拉断等早期
失效现象。带状、网状、大颗粒和大块堆集的碳化物使制成的模具性能呈各向异性,横向的强度低,塑性也差。
根据显微硬度测量结果,碳化物正常分布处为740~760HV,碳化物集中处为920~940HV,碳化物稀少处为610~670HV,在碳化物稀少处易回火过度,使硬度和强度降低,碳化物富集区往往因回火不足,脆性大,而导致模具镦粗或断裂。
通过锻造能有效改善工具钢的碳化物偏析,一般锻造后可降低碳化物偏析2级,最多为3级。最好采用轴向、径向反复镦拔(十字镦拔法),它是将原材料镦粗后沿断面中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反复镦拔,最后再沿轴向或横向锻成,重复一次这一过程就叫做双十字镦拔,重复多次即为多次十字镦拔。
而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高合金钢,其碳化物不均匀性一般在4级以内,可满足一般模具使用要求。

7、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不当是导致模具早期失效的重要原因,据某厂统计,其约占模具早期失效因素的35%。
模具热处理包括锻造后的退火,粗加工以后高温回火或低温回火,精加工后的淬火与回火,电火花、线切割以后的去应力低温回火。只有冷热加工很好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模具寿命。
模具型腔大而壁薄时需要采用正常淬火温度的上限,以使残留奥氏体量增加,使模具不致胀大。快速加热法由于加热时间短,氧化脱碳倾向减少,晶粒细小,对碳素工具钢大型模具淬火变形小。对高速钢采用低淬、高回工艺比较好,淬火温度低,回火温度偏高,可大大提高韧性,尽管硬度有所降低,但对提高因折断或疲劳破坏的模具寿命极为有效。通常Cr12MoV钢淬火加热温度为1000℃,油冷,然后220℃回火。如
能在这种热处理以前先行热处理一次,即加热至1100℃保温,油冷,700℃高温回火,则模具寿命能大幅度提高。我们在70年代初期对3Cr2W8V钢施行高淬、高回工艺热处理钢丝钳热锻模具也取得良好效果,寿命提高2倍多。采用低温氮碳共渗工艺,表面硬度可达1200HV,也能大大提高模具寿命。
低温电解渗硫可降低金属变形时的摩擦力,提高抗咬粘性能。使用6W6Mo5Cr4V钢制作冷挤压凸模,经低温氮碳共渗后,使用寿命平均提高1倍以上,再经低温电解渗硫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寿命50%。模具淬火后存在很大的残留应力,它往往引起模具变形甚至开裂。为了减少残留应力,模具淬火后应趁热进行回火,回火应充分,回火不充分易产生磨前裂纹。对碳素工具钢,200℃回火1h,残留应力能消除约50%,回火2h残留应力能消除约75%~80%,而如果500~600℃回火1h,则残留应力能消除达90%。
某厂CrWMn钢制凸模淬火后回火1h,使用不久便断裂,而当回火2.5h,使用中未发现断裂现象。这说明回火不均匀,虽然表面硬度达到要求,但工作内部组织不均匀,残留应力消除不充分,模具易早期破裂失效。
回火后一般为空冷,在回火冷却过程中,材料内部可能会出现新的拉应力,应缓冷到100~120℃以后再出炉,或在高温回火后再加一次低温回火。
表面覆层硬化技术中的PVD、CVD近年来获得较大的进展,在PVD中常用的真空蒸镀、真空溅射镀和离子镀,其中离子镀层具有附着力强、浇镀性好,沉积速度快,无公害等优点。离子镀工艺可在模具表面镀上TiC、TiN,其使用寿命可延长几倍到几十倍。离子镀是真空蒸膜与气体放电相结合的一种沉积技术。空心阴极放电法(HCD法)是先用真空泵抽真空,再向真空泵通入反应气体,并使真空度保持在10-5~10-2Pa范围内,利用低压大电流HCD电子枪使蒸发的金属或化合物离子化,从而在工作表面堆积成一层防护膜。为提高镀敷效率,一般在工件上施加负电压。
锻模的表面处理技术国内应用不太多,这一领域大有开发的必要。整体模腔的渗碳、渗氮、渗硼、碳氮共渗以及模腔局部的喷涂、刷镀和堆焊等表面硬化支持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突破这一领域将使我国制模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模具失效以后的焊补技术,国内90年代初期就有工厂进行研究和应用,如青海锻造厂,焊补后的锻模寿命可提高1倍。

8、合理确定机械加工制造工艺和加工精度
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确保每副模具具有高精度和互换性以保证锻模所要求的高精度和重复精度。制造工艺首先要解决加工后的加工变形与残留应力不能太大。粗加
工时最好不要使表面粗糙度Ra>3.2μm,特别应注意在模具工作部分转角处要光滑过渡,减少热处理产生的热应力。
模腔表面加工时留下的刀痕、磨痕都是应力集中的部位,也是早期裂纹和疲劳裂纹源,因此在锻模加工时一定要刃磨好刀具。平面刀具两端一定要刃磨好圆角R,圆弧刀具刃磨时要用R规测量,绝不允许出现尖点。在精加工时走刀量要小,不允许出现刀痕。对于复杂模腔一定要留足打磨余量,即使加工后没有刀痕,也要再由钳工用风动砂轮(或用其它方法)打磨抛光,但要注意防止打磨时局部出现过热、烧伤表面和降低表面硬度。
模具电加工表面有硬化层,厚10μm左右,硬化层脆而有残留应力,直接使用往往引起早期开裂,这种硬化层在对其进行180℃左右的低温回火时可消除其残留应力。
磨削时若磨削热过大会引起肉眼看不见的与磨削方向垂直的微小裂纹,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会扩展。对CrWMn钢冷挤凹模采用干磨,磨削深度为0.04~0.05mm时,使用中100%开裂;采用湿磨,磨削深度0.005~0.01mm时,使用性能良好。消除磨削应力也可将模具在260~315℃的盐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却,这样硬度可下降1HRC,残留应力降低40%~65%。对于精密模具的精密磨削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求恒温磨削。
锻模粗加工时要为精加工保留合理的加工余量,因为所留的余量过小,可能因热处理变形造成余量不够,必须对新制锻模进行补焊,若留的余量过大,则增加了淬火后的加工难度。
当锻模燕尾支承面与分模面平行度超过要求时,会使锻模锁扣啃坏或打裂,重者会打断锤杆甚至损坏锤头,所以在锻模加工中除对模腔尺寸按图纸要求加工外,对其它各部分外形尺寸、位置度、平行度、垂直度都要按要求加工并严格检验。有些厂对小型锻模热处理后用平面磨床磨削上下平面,对大型锻模用龙门刨床以刨代刮,保证制造精度。
锻模模腔的粗糙度直接影响锻模寿命,粗糙度高会使锻件不易脱模,特别是中间带凸起部位,锻件越深,抱得越紧,最后只能卸下锻模用机加工或气割的方法破坏锻件。由于粗糙度值高会使金属流动阻力增加,严重时模锻若干件以后会将模壁磨损成沟槽,既影响锻件成形,也易使锻模早期失效。
工作表面粗糙度值低的模具不但摩擦阻力小,而且抗咬合和抗疲劳能力强,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Ra=0.4~0.8μm。
模具的制造装配精度对模具寿命的影响也很大,装配精度高,底面平直,平行度好,凸模与凹模垂直度高,间隙均匀,亦可获得相当高的寿命。

Ⅳ 如何提升模具维修效率

提升模具的维修效率,是多个方面决定的,最重要的是先分析该模具生产的产品缺陷,产品上的缺陷到底是模具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分析出原因后,再去看模具上造成的现状是否是你分析后的吻合结果,如果是,修模的方案就很明了了,修起来也很快!

Ⅳ 模具超寿命有什么影响

精密体积成形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模具寿命【摘要】论述了精密体积成形(精锻)模具的寿命与模具设计制造的关系。采用先进设计手段合理设计精密体积成形件(精锻件)、锻压工艺、模具结构,选择模具材料,制定模具钢的锻造规范和热处理工艺以及合理确定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可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1、引言?面对廿一世纪的国内建设形势,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支拄产业的汽车工业将加大轻、微、轿车的产量,因而对模锻件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模具寿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所有锻压工艺,特别是净形和近似净形加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精度和品质,取决于模具的技术水平。模具技术反映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而模具寿命除与上述两个环节有关外,还与使用环节有关。?提高模具寿命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一般在试生产阶段模具工装费用占生产成本的25%左右,而定型生产时仅为10%。?模具的早期失效形式,多为凸模断裂、模膛边缘堆塌、飞边遭桥部龟裂、模腔底部发生裂纹。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较多,涉及面广,模具设计是模具寿命的基础。模具设计环节是指模具的结构设计、成形模腔设计和确定模具钢种、模具硬度等。模具制造环节是指制模工艺、热处理规范和表面处理技术等。本文仅从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两个方面探讨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2、合理设计精密体积成形件(精锻件)?模锻件应尽量避免带小孔、窄槽、夹角,形状要尽量对称,即使不能做到轴对称,也希望达到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要设计拔模斜度,避免应力集中和模锻单位压力增大,克服偏心受载和模具磨损不均等缺陷。?对于锻模模腔边缘和底部圆角半径R,设计时应从保证锻件型腔容易充满的前提下尽可能放大。若圆角半径过小,模腔边缘很容易在高温高压下堆塌,严重者会形成倒锥,影响模锻件出模。如底部圆角半径R过小而又不是光滑过渡,则容易产生裂纹且会不断扩大。设计模具时应充分利用CAD系统功能对产品进行二维和三维设计,保证产品原始信息的统一性和精确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产品三维立体的造型过程以在锻造前全面反映出产品的外部形状,及时发现原始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产品信息,用电脑设计出加工模具型腔的电极,为后续模具加工做好准备。采用CAM技术可以将设计的电极精确地按指定方式生产。采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加工电极,可保证电极的加工精度,减小试模时间,减少模具的废品率和返修率,减少钳工劳动量。对于一些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锻件,靠模具钳工采用常规模具制造方法保证某些外形尺寸而采用CAD/CAM技术可以对这些复杂的锻件进行精确的尺寸描述,确定合理的分模面,保证合模精度,从模具制造这一环节确保产品精度。CAD/CAM/CAE技术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关键部位的尺寸设计是否合理可以提供修改依据,从而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锻件的同时,也为客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加强了与客户的合作。成形是模锻过程中最重要的工步,模锻件的几何形状是靠锻模来保证的,模锻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或已暴露出的问题,在模具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后续工序的加工难度。按照这一原则在预防为减少模锻件开裂与变形,提高锻件合格率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如锻件的某些部位在切边和冲孔时易变形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可在锻模设计上适当增加相应变形部位的加工余量予以补偿,这一点对于切边时锻件变形大的薄法兰更为重要。对一些带有杆部且杆部直径相对较小的锻件,在切边和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规律的几何变形,而用冷校正方式无法或难以校直。如某厂生产的TS60曲轴,可根据实践经验和统计数据预先将中心线在一定范围内变形方向反向偏移一定的预补反变形量。3、合理设计锻压工艺?目前,一般企业无健全的工艺试验室,缺乏工艺试验条件,客观上要求工艺方案必须正确,一次成功。尤其步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负责人要求锻造技术人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就给工艺设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要求工艺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即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人员也难免会感到棘手,一旦失误就会造成较大损失。对于切边时存在容易撕裂部分的锻件可在设计飞边槽时有意减薄薄弱部分飞边桥部的高度,以降低切飞边时此处的切割厚度。如S195连杆,材料为45钢,锻后冷切边,大头搭子部位由于截面形状小、料薄,在切边时经常出现搭子及附近筋部撕裂,废品率高。若改为锻后余热切边则可提高切边质量,但由于切边受模锻生产节拍的限制,效率低。而在设计锻模时减薄此处飞边桥的高度,减少此处飞边冲裁力,可以大大减少切边撕裂。?对于冷挤压工艺,必须最大程度地软化毛坯及减少变形时的磨擦力,严格控制变形程度和各工序变形程度的合理分配。一般低碳钢、碳钢及低碳合金钢的软化退火工艺为:加热至760℃保温4h,以20℃/h的冷却速度冷到680℃保温3h,再以20℃/h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40℃后随炉冷却到350℃出炉。硬度一般可达125~155HB。?含碳量小于0.2%的碳钢,钢材经退火后硬度可小于120HB。钢材经软化退火后再经滚光、酸洗、磷化、皂化后再涂猪油拌MoS?2润滑,可降低变形负载,有效减少凸模、压模圈、接头体的断裂失效。?采用多工序小变形的冷挤压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模具承受的单位挤压力,工序间坯料可不进行软化处理,使模具寿命得以延长。国内某些厂家在挤压生产时贪图一时之便,减少挤压工序,虽然也能把样品(或产品)做出,但模具负荷太大,容易出现断裂失效。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我国冷挤压工艺曾经一轰而起未能迅猛发展的主要技术原因之一。?采用锻模CAE软件,可以分析材料的流动情况、磨擦阻力以及材料的充腔溢料情况,帮助设计人员有效合理地进行工艺设计。4、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导向精度合理、冲裁间隙恰当、刚性好,还要考虑尽量采用组合式模具。模架应有良好的刚性,不要仅仅满足强度要求,模板不宜太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厚,甚至增厚50%。多工位模具不宜仅用2根导柱导向,应尽量做到4根导柱导向,这样导向性能好。因为增加了刚度,保证了凸、凹模间隙均匀,确保凸模和凹模不会发生碰切现象。浮动模柄可避免压力机对模具导向精度的不良影响。凸模应夹紧可靠,装配时要检查凸模或凹模的轴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以及上下底面之间的平行度。?在冷挤压时,凸模和凹模的硬度要合适,要充分发挥强韧化处理对延长寿命的潜力。如W6Mo5Cr4V2钢冷挤压凸模,当硬度≥60HRC时可正常使用,寿命为3000~3500件。但如果凭经验认为硬度低、塑性好,寿命一定延长时就会大失所望,当硬度为57~58HRC挤压工件时,凸模的工作带会镦粗。某厂检测挤压第1件以后凸模的工作带尺寸发现,镦粗增大量为0.01~0.04mm。?对于热挤凹模就不能套用冷挤摸的经验,当把3Cr2W8V钢热挤凹模的硬度值从>40HRC降到37~38HRC时,使用寿命从1000~2000次提高到6000~8000次。?根据经验,不同的锻压设备上的模锻对锻模的硬度要求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种锻压设备上的模锻,锻不同的产品对模具的硬度要求也不相同。?在锻件飞边切除时,凸模底要尽量与锻件的上侧表面相吻合。如钢丝钳模锻件热切飞边时,切飞边凸模底部的凹形要与钢丝钳柄部的弧形相吻合,否则在切飞边过程中,切飞边凸模易使锻件向一侧翻转,使凸模和凹模损坏。一般情况下,冲裁间隙放大可以延长切飞边模寿命。5、合理选择模具材料?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生产批量以及材料本身的强韧性能来选择模具用材,应尽可能选用品质好的钢材。据有关资料介绍,模具的制造费较高,而材料费用一般仅是模具价格的6%~20%。?对模具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测,模块要符合供货协议要求,模块的化学成份要符合国际上的有关规定。只有在确信模块合格的情况下,才能锻造。大型模块(100kg以上)采用电渣重熔钢H13时要确保内部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成份偏析、杂质超标等内部缺陷。要采用超声波探伤等无损检测技术检查,确保每件锻件内部质量良好,避免可能出现的冶金缺陷,将废品及早剔除。6、合理制定模具钢的锻造规范?根据碳化物偏析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必须限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对精密模具和负荷大的细长凸模,必须选用韧性好强度高的模具钢,碳化物不均匀度应控制为不大于3级。Cr12钢碳化物不均匀度3级要比5级耐用度提高1倍以上。滚丝模的碳化物不均匀度为5~6级时最多滚丝2000件,而碳化物不均匀度提高到1~2级时可滚丝550000件。如果碳化物偏析严重,可能引起过热、过烧、开裂、崩刃、塌陷、拉断等早期失效现象。带状、网状、大颗粒和大块堆集的碳化物使制成的模具性能呈各向异性,横向的强度低,塑性也差。根据显微硬度测量结果,碳化物正常分布处为740~760HV,碳化物集中处为920~940HV,碳化物稀少处为610~670HV,在碳化物稀少处易回火过度,使硬度和强度降低,碳化物富集区往往因回火不足,脆性大,而导致模具镦粗或断裂。?通过锻造能有效改善工具钢的碳化物偏析,一般锻造后可降低碳化物偏析2级,最多为3级。最好采用轴向、径向反复镦拔(十字镦拔法),它是将原材料镦粗后沿断面中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反复镦拔,最后再沿轴向或横向锻成,重复一次这一过程就叫做双十字镦拔,重复多次即为多次十字镦拔。?而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高合金钢,其碳化物不均匀性一般在4级以内,可满足一般模具使用要求。?7、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热处理不当是导致模具早期失效的重要原因,据某厂统计,其约占模具早期失效因素的35%。模具热处理包括锻造后的退火,粗加工以后高温回火或低温回火,精加工后的淬火与回火,电火花、线切割以后的去应力低温回火。只有冷热加工很好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模具寿命。模具型腔大而壁薄时需要采用正常淬火温度的上限,以使残留奥氏体量增加,使模具不致胀大。快速加热法由于加热时间短,氧化脱碳倾向减少,晶粒细小,对碳素工具钢大型模具淬火变形小。对高速钢采用低淬、高回工艺比较好,淬火温度低,回火温度偏高,可大大提高韧性,尽管硬度有所降低,但对提高因折断或疲劳破坏的模具寿命极为有效。通常Cr12MoV钢淬火加热温度为1000℃,油冷,然后220℃回火。如能在这种热处理以前先行热处理一次,即加热至1100℃保温,油冷,700℃高温回火,则模具寿命能大幅度提高。我们在70年代初期对3Cr2W8V钢施行高淬、高回工艺热处理钢丝钳热锻模具也取得良好效果,寿命提高2倍多。采用低温氮碳共渗工艺,表面硬度可达1200HV,也能大大提高模具寿命。低温电解渗硫可降低金属变形时的摩擦力,提高抗咬粘性能。使用6W6Mo5Cr4V钢制作冷挤压凸模,经低温氮碳共渗后,使用寿命平均提高1倍以上,再经低温电解渗硫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寿命50%。模具淬火后存在很大的残留应力,它往往引起模具变形甚至开裂。为了减少残留应力,模具淬火后应趁热进行回火,回火应充分,回火不充分易产生磨前裂纹。对碳素工具钢,200℃回火1h,残留应力能消除约50%,回火2h残留应力能消除约75%~80%,而如果500~600℃回火1h,则残留应力能消除达90%。?某厂CrWMn钢制凸模淬火后回火1h,使用不久便断裂,而当回火2.5h,使用中未发现断裂现象。这说明回火不均匀,虽然表面硬度达到要求,但工作内部组织不均匀,残留应力消除不充分,模具易早期破裂失效。回火后一般为空冷,在回火冷却过程中,材料内部可能会出现新的拉应力,应缓冷到100~120℃以后再出炉,或在高温回火后再加一次低温回火。?表面覆层硬化技术中的PVD、CVD近年来获得较大的进展,在PVD中常用的真空蒸镀、真空溅射镀和离子镀,其中离子镀层具有附着力强、浇镀性好,沉积速度快,无公害等优点。离子镀工艺可在模具表面镀上TiC、TiN,其使用寿命可延长几倍到几十倍。离子镀是真空蒸膜与气体放电相结合的一种沉积技术。空心阴极放电法(HCD法)是先用真空泵抽真空,再向真空泵通入反应气体,并使真空度保持在10-5~10-2Pa范围内,利用低压大电流HCD电子枪使蒸发的金属或化合物离子化,从而在工作表面堆积成一层防护膜。为提高镀敷效率,一般在工件上施加负电压。?锻模的表面处理技术国内应用不太多,这一领域大有开发的必要。整体模腔的渗碳、渗氮、渗硼、碳氮共渗以及模腔局部的喷涂、刷镀和堆焊等表面硬化支持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突破这一领域将使我国制模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模具失效以后的焊补技术,国内90年代初期就有工厂进行研究和应用,如青海锻造厂,焊补后的锻模寿命可提高1倍。8、合理确定机械加工制造工艺和加工精度?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确保每副模具具有高精度和互换性以保证锻模所要求的高精度和重复精度。制造工艺首先要解决加工后的加工变形与残留应力不能太大。粗加工时最好不要使表面粗糙度Ra>3.2μm,特别应注意在模具工作部分转角处要光滑过渡,减少热处理产生的热应力。?模腔表面加工时留下的刀痕、磨痕都是应力集中的部位,也是早期裂纹和疲劳裂纹源,因此在锻模加工时一定要刃磨好刀具。平面刀具两端一定要刃磨好圆角R,圆弧刀具刃磨时要用R规测量,绝不允许出现尖点。在精加工时走刀量要小,不允许出现刀痕。对于复杂模腔一定要留足打磨余量,即使加工后没有刀痕,也要再由钳工用风动砂轮(或用其它方法)打磨抛光,但要注意防止打磨时局部出现过热、烧伤表面和降低表面硬度。?模具电加工表面有硬化层,厚10μm左右,硬化层脆而有残留应力,直接使用往往引起早期开裂,这种硬化层在对其进行180℃左右的低温回火时可消除其残留应力。磨削时若磨削热过大会引起肉眼看不见的与磨削方向垂直的微小裂纹,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会扩展。对CrWMn钢冷挤凹模采用干磨,磨削深度为0.04~0.05mm时,使用中100%开裂;采用湿磨,磨削深度0.005~0.01mm时,使用性能良好。消除磨削应力也可将模具在260~315℃的盐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却,这样硬度可下降1HRC,残留应力降低40%~65%。对于精密模具的精密磨削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求恒温磨削。锻模粗加工时要为精加工保留合理的加工余量,因为所留的余量过小,可能因热处理变形造成余量不够,必须对新制锻模进行补焊,若留的余量过大,则增加了淬火后的加工难度。当锻模燕尾支承面与分模面平行度超过要求时,会使锻模锁扣啃坏或打裂,重者会打断锤杆甚至损坏锤头,所以在锻模加工中除对模腔尺寸按图纸要求加工外,对其它各部分外形尺寸、位置度、平行度、垂直度都要按要求加工并严格检验。有些厂对小型锻模热处理后用平面磨床磨削上下平面,对大型锻模用龙门刨床以刨代刮,保证制造精度。锻模模腔的粗糙度直接影响锻模寿命,粗糙度高会使锻件不易脱模,特别是中间带凸起部位,锻件越深,抱得越紧,最后只能卸下锻模用机加工或气割的方法破坏锻件。由于粗糙度值高会使金属流动阻力增加,严重时模锻若干件以后会将模壁磨损成沟槽,既影响锻件成形,也易使锻模早期失效。工作表面粗糙度值低的模具不但摩擦阻力小,而且抗咬合和抗疲劳能力强,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Ra=0.4~0.8μm。模具的制造装配精度对模具寿命的影响也很大,装配精度高,底面平直,平行度好,凸模与凹模垂直度高,间隙均匀,亦可获得相当高的寿命。

Ⅵ 全球笔记本电脑返修率排行

1:THINKPAD:毫无疑问笔记本的第一品牌,坚毅的外形、质感的机身、良好的手感、最佳的散热,使其无愧于笔记本品牌中的NO.1!用THINKPAD笔记本就是感觉用起来舒服!有些人老说他性价比低,拿一些国产高性价比品牌来比,那真的是他没好好用过THINKPAD。QQ和奔驰同样能达到A地到B地的效果,甚至堵车的时候还一样快,奔驰贵N倍,难道奔驰就该被奇瑞收购了?买笔记本,我还是最推荐THINKPAD,虽然低端质量不是很好,虽然被联想收购不如当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目前最好的笔记本品牌。缺点么,低端返修率高了点,低端都是15寸,太厚重,联想不厚道。

2:富士通:这个牌子一直被人骂,日货,又凭什么卖那么贵。凭的,就是他的做工,凭的,就是他的质量。他的做工见过摸过的人无不惊叹,模具非常精细,重量也做的很轻,14寸标准屏可以做到1.8KG,真的很厉害。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质量。他的质量好到什么程度?他的返修率是14%左右,排名第二的THINKPAD是20%左右,厉害的是富士通主流笔记本都是提供三年质保,而THINKPAD一大半机器都是一年质保,也就是说我3年质保的返修率比一般人印象中质量最好的THINKPAD大多数一年保的机器还要低很多!这意味着他的原配件用的非常好,他对产品的质量标准非常高,所以他的成本也很高,卖的贵不是一味的不厚道。我曾看到一个代工厂员工写的厂里不同品牌检测标准的文章,说好的品牌检测非常严格,比如他们的某品牌在一项连续开关机试验中要求连续开关400次正常的机器才算合格,某些国产品牌只要求50次正常就算合格……说了那么多富士通的好话,是想让大家了解这个品牌,了解他为什么卖的那么贵。缺点么,散热没有thinkpad好,男人还是推荐THINK,女人么,非要选择SONY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富士通。

3:HP:HP这个品牌以前我对他印象不错,提供比IBM低的多的价格却很接近于IBM的产品。直到后来V3000系列的出现。这系列一下子把HP的价格拉到6XXX/5XXX,提供时尚的外观,不错的品牌,适用的性能,一下子卖的非常火。可惜,这个系列因为成本的原因质量非常不稳定,乱七八糟的小问题很多,让我对HP一下子印象差了很多。打价格战的HP不再是我喜欢的HP。

4:联想:联想的价格不便宜,甚至比HP和台湾的三大品牌都要贵一些,但是我觉得他的东西还是对得起的他价格的。硬件方面质量问题相对比较少,软件方面一键恢复很快很实用。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联想就是因为他国货,不便宜的国货,买个联想不如HP有面子还比HP贵。但我现在觉得联想真的想做一个国际品牌,质量上严格把关,价格么,想做国际品牌就要有国际品牌的样子,贵点只要值那个价就好,而且也不是很贵。支持国货,蛮好。缺点么,没什么特色,品牌不是很叫的响。

5:ACER。ACER就是一陀屎。抱歉,忍不住这么形容,返修率太高了,模具又粗糙,唯一的亮点就是低价高配,再配上多数机器3年的质保。但是质保久质量差还是不值得选择,没人愿意老跑维修站。一次一个好朋友看中一台ACER一台联想,配置差不多,联想贵900,他问我ACER可以选择吗?我说搏RP。他说我RP好,结果买回去显卡老是偶尔黑屏……不过ACER的高端还是不错的,比如法拉利系列,一看做工就喜欢,可惜,有1W5谁会买ACER?

6:BENQ:定位和价格都和ACER差不多,我的印象参考ACER。除了最后一条:BENQ就没什么出色的高端产品,还只提供2年质保。

7:ASUS:华硕的笔记本并没有他的主板那么坚若磐石。低端的产品做工和质量都比较一般,以前还有沸沸扬扬的漏电事件。但是高端做工和质量都是不错的(我对产品的做工要求比较高),但问题是高端的价格没人愿意买华硕了。

8:APPLE:APPLE的机器很多人吹的很神,但如果拿来装XP使用的话我觉得就没必要了。因为他的手感和散热很一般,而且用XP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方便(比如装系统,比如键盘,比如触摸板是单键的)。很多人买MAC BOOK冲的就是出色的工业设计、适中的价格、神秘的品牌,总结一下就是拿来YY的,并不实用。

9:SONY:索尼这个牌子很多人不喜欢,觉得他太花哨了,以产品外观取胜,外观好的品牌一般质量就会不怎么好,就像胸大的女人大家都会觉得一定是无脑一样。其实索尼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比大多数品牌要好。高端产品的工业设计非常出色。但他始终不能带来THINKPAD的舒适。一些产品很薄,薄的像手掰一下就会断一样,用起来并不安心。高端选SONY,还不如选富士通。

10:DELL:戴尔网上口碑很差,但我们公司原来卖都是商务机系列,质量凭良心说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品牌),家用机没怎么接触,听说质量不怎么样,而且家庭用户的良好服务也得不到保障。

11:东芝:东芝原来没落了,产品没什么特点,价格也没优势,又是日货,也没什么好选择的。起码某些产品的低端做工真的非常差。我一个客户笔记本OEM厂商的,他跟我说东芝现在的缺点就是新品更新太快,当一款新品上市后必然出现问题,但他来不及改进这些问题又推新品,导致小问题不断,已不是当年的TOSHIBA。

12:三星:没什么多说的,品牌定位和索尼相似,不过质量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差,碰到性价比高还是可以选择的,做工还是可以的。

其他的品牌都没什么好说的,特别是国产品牌,大部分都是贴牌机,毫无特点、个性,质量也不好。

对了,说个笑话,我碰到过几个笔记本厂商公司的客户,有个ACER的,他说ACER的质量太差了,所以他来买华硕;正好有个华硕的,他说自己做华硕维修的,不敢买华硕的东西,所以来买HP了;正好还有个HP公司的,他说他是负责测试某款HP商务笔记本工作的,这款笔记本设计上有硬伤,所以他来买X60.绝对真事,无意诋毁某品牌,可能IBM的人也不敢买THINKPAD,纯当个笑话。

不多说了,反正一家之言,肯定有对有错,仅供准备买机器的朋友参考。

Ⅶ 模具制造企业如何减少模具返修率及合理维护

模具制造企业要减少模具返修率,必须提高模具制造各个环节的加工质量,做到不出废品,少出次品。为此,要建立高效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从上而下的所有员工要充满质量意识,根据模具生产特点,科学地采用保证和提高加工质量的方法,使加工企业适应模具发展的要求,要重视模具钢材的锻造工艺消除带状和网状碳化物分布,使流线和冲击力方向垂直,锻造时为了充分打碎坯料中的碳化物,使其呈弥散状均匀分布,应采用高锻比变向镦拔的方法。 (一).要重视模具钢材的锻造工艺 1.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模具的尺寸形状精度,避免留下机加工刀痕;过渡部分要平滑,不能有微小缺陷,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裂纹。电加工及磨削加工后应进行回火,以消除加工应力。 2.拉深模具的最后抛光工序操作方向应和坯料金属流动的方向一致,凹模型腔应纵向往复而不是圆周运动抛光。抛光时应注意冷却,防止过热使模具硬度下降。 3.冷挤压凸模加工后形状要对称,工作部分必须同轴心,否则凸模单边受力易折断。正挤压或反挤压凹模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好,可以采用磨削后再研磨抛光的方法,以减少磨损,提高模具的寿命。 4.应根据冷镦模的工作条件和材料性质适当选择淬火硬度和硬化层深度,防止早期失效。热处理中要注意充分回火,回火时间不足,应力未能全部消除,即使硬度满足要求,仍会产生崩块现象,回火时间一般在1.5小时以上。 (二).正确选择模具钢材 1.当冲裁模的生产批量很大时,应选择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好的高性能模具钢材。由于凸模的工作条件比凹模更差,凸模材料的耐磨性可以选得比凹模材料更高。 2.采用强韧化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技术,使模具获得优良的整体强韧性能和优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粘附性能,是提高各类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三).合理使用模具维护 1.冲裁模操作时应严格控制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以免磨损加剧。冲模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凸、凹模刃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和磨损沟痕。这时候提前修模,可以减小摩擦力、预防磨损沟痕导致的裂纹,避免因磨损后凸、凹模间隙不均产生的附加弯矩,提高模具的寿命。凸、凹模再次磨削后,应用细油石对刃口仔细研磨、抛光,去除磨削毛刺、使表面粗糙度Ra≤0.10μm,消除损伤隐患。模具存放时,上、下模应保持一定空隙,以保护刃口。 2.在拉深凹模和被拉深板料之间必须涂上合适的润滑剂,使模具与板料不直接接触,消除粘附咬合的条件。拉深时模具与板料接触面的相对运动变为润滑剂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和摩擦热,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磨损。被拉深板料的厚度、硬度、组织结构要求均匀一致;表面保持光洁无杂质、氧化皮、锈蚀,避免模具受力不均过早磨损。模具使用后若表面粗糙度变差,要及时修磨抛光。 3.冷镦模具为了降低工作时的摩擦系数,防止模具粘附咬合,冷镦坯料应经过磷化或镀铜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冷镦前坯料要经过预热。预热能改进材料的加工性能,减少出现裂纹的可能性,还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冷镦时也应进行润滑,良好的润滑可以降低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值,提高模具的寿命。尤其对复杂形状的工件进行冷镦,润滑更为重要。

Ⅷ 今年全球笔记本品牌返修率

笔记本电脑较高的返修率在整个行业均属普遍现象。有保守调查数据显示,售出3年内,上网笔记本、入门级低端笔记本和高端笔记本平均返修率分别高达25%、20.6%和18.1%。
世界十大笔记本:联想,dell,hp,宏基(acer),索尼,苹果,thinkpad,华硕,三星,东芝。
想了解笔记本的返修率,先从代工关系来看,
全球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
NO.1 广达—全球最大的IT代工厂商,目前全球有至少1/3的笔记本电脑均出自于广达之手...
NO.2 仁宝—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代工厂,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广达...
NO.3 纬创—作为泛宏碁集团的三大支柱之一,纬创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代工大厂,排名第三...
NO.4 英业达—算是一家比较老资格的代工厂了,目前主要代工涉及移动计算等众多领域...
NO.5 和硕—近两年随着华硕笔记本销量的明显提升,和硕的出货量也有了明显增长...
NO.6 精英—近几年来,国内绝大多数笔记本品牌都是精英志合的合作伙伴,包括神舟等...
NO.7 大众—在笔记本代工领域依旧只能算是二线的代工厂,产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NO.8 华宇—虽然已卖身,但说起笔记本代工,华宇仍然是人们浸浸乐道的代工品牌之一...
NO.9 神基—神基专注并善长于军用笔记本电脑而对民用笔记本电脑兴趣不大...
NO.10 蓝天—主要专注于17寸或以上的本本代工,并在高端的游戏笔记本市场获利颇丰...

下面来参考一下近几年来的笔记本返修率

1:THINKPAD:毫无疑问笔记本的第一品牌,从IBM开始,坚毅的外形、质感的机身、良好的手感、最佳的散热,使其无愧于笔记本品牌中的NO.1!用THINKPAD笔记本就是感觉用起来舒服!缺点么,现在被联想收购了,而且现在基本在各个城市都有代工厂商,所以低端返修率高了点,低端都是15寸,太厚重,联想不厚道。

2:联想:联想的价格现在越来越便宜便宜,就是代工厂多了的原因,甚至比HP和台湾的三大品牌都要便宜一些,但是我觉得他的东西还是对得起的他价格的。便宜了嘛,返修率自然也就高了,真是正比例啊。很多人其实买联想就是支持国货而已,但我现在觉得联想真的想做一个国际品牌,质量上严格把关,价格么,想做国际品牌就要有国际品牌的样子,贵点只要值那个价就好,而且也不是很贵。支持国货,要让我们有支持的动力。缺点么,外观不怎么好看,又厚又重,颜色没什么选。没什么特色,品牌不是很叫的响。

3:富士通:这个牌子一直被人骂,日货,又贵。他的返修率是14%左右,排名第一的THINKPAD是20%左右,厉害的是富士通主流笔记本都是提供三年质保,而THINKPAD一大半机器都是一年质保,也就是说我3年质保的返修率比一般人印象中质量最好的THINKPAD大多数一年保的机器还要低很多!这意味着他的原配件用的非常好,他对产品的质量标准非常高,所以他的成本也很高,卖的贵不是一味的不厚道。。缺点么,散热没有thinkpad好,男人还是推荐THINK,女人么,非要选择SONY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富士通。

4:HP:HP这个品牌以前我对他印象不错,提供比IBM低的多的价格却很接近于IBM的产品。直到后来V3000系列的出现。这系列一下子把HP的价格拉到6XXX/5XXX,提供时尚的外观,不错的品牌,适用的性能,一下子卖的非常火。可惜,这个系列因为成本的原因质量非常不稳定,而且通病是温度是所有笔记本最高的,乱七八糟的小问题很多,而且hp的代工厂太多,真是乱七八糟,现在市面上买到的hp真不知道是哪里代工出来的,让我对HP一下子印象差了很多。打价格战的HP不再是我喜欢的HP。

5:ACER。宏基ACER就是一陀屎。抱歉,忍不住这么形容,返修率太高了,模具又粗糙,唯一的亮点就是低价高配,没人愿意老跑维修站。一次一个好朋友看中一台ACER一台联想,配置差不多,联想贵900,他问我ACER可以选择吗?我说搏RP。他说我RP好,结果买回去显卡老是偶尔黑屏……不过ACER的高端还是不错的,比如法拉利系列,一看做工就喜欢,可惜,有1W5谁会买ACER

6:BENQ:定位和价格都和ACER差不多,我的印象参考ACER。除了最后一条:BENQ就没什么出色的高端产品。

7:ASUS:华硕的笔记本并没有他的主板那么坚若磐石。依然是代工厂商弄出来的,散热也不怎么的,低端的产品做工和质量都比较一般,以前还有沸沸扬扬的漏电事件。只是高端笔记本做工和质量不错的(我对产品的做工要求比较高),但问题是高端的价格没人愿意买华硕了。

8:DELL:戴尔网上口碑很差,和宏基一样的,唯一的亮点就是低价高配。。二流品牌,但我们公司原来卖都是商务机系列,质量凭良心说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品牌),家用机没怎么接触,听说质量不怎么样,而且家庭用户的良好服务也得不到保障。

9:苹果:APPLE的机器很多人吹的很神,但如果拿来装XP使用的话我觉得就没必要了。因为他的手感和散热很一般,而且用XP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方便(比如装系统,比如键盘,比如触摸板是单键的)。很多人买MAC BOOK冲的就是出色的工业设计、适中的价格、神秘的品牌,总结一下就是拿来YY的,并不实用。

10:SONY:索尼这个牌子很多人喜欢,觉得花哨,好看,以产品外观取胜,外观好的品牌一般质量就会不怎么好,就像胸大的女人大家都会觉得一定是无脑一样。其实索尼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比大多数品牌要好。高端产品的工业设计非常出色。但他始终不能带来THINKPAD的舒适。一些产品很薄,薄的像手掰一下就会断一样,用起来并不安心。高端选SONY,真是毫无性价比!还不如选富士通。

11:东芝:东芝已经没落了,产品没什么特点,价格也没优势,又是日货,也没什么好选择的。起码某些产品的低端做工真的非常差。我一个客户笔记本OEM厂商的,他跟我说东芝现在的缺点就是新品更新太快,当一款新品上市后必然出现问题,但他来不及改进这些问题又推新品,导致小问题不断,已不是当年的TOSHIBA。

12:三星:没什么多说的,品牌定位和苹果,索尼一个档次,国际品牌,散热可以和所有笔记本来PK、包括苹果。外观漂亮有档次、屏幕是防眩光的,清晰细腻(这是三星的强项)主要是三星完全拒绝代工、全部自主生产我喜欢、缺点价格相对同等配置其他的笔记本稍高,遇到性价比高还是可以选择的,做工还是可以的。

。。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Ⅸ 苏泊尔返修率

苏泊尔杭州公司做的电饭煲慢炖锅等,因为产品比较成熟返修率在1.5%左右,绍兴公司做的其他厨房小家电产品,比如电压力锅,豆浆机等,返修率较高,在2~3%左右。

Ⅹ 三浦V-28 25米录音笔这款有谁用过了解的吗这个牌子怎么样质量怎么样返修率高吗

1:首先录音笔索尼三星也只能保证10米左右的清晰录音距离
2:三浦使用的模具是公模(公模:很多个品牌都使用一款模具,有点山寨的味道)
3:如果要说它的质量,要看它是找什么公司代工的,如果是大品牌给它做的质量肯定OK,返修率肯定很低,
4:一定要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花同样的钱付去习个品牌的可能会更好一点)

阅读全文

与模具返修率如何评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亚索的无缝e怎么学 浏览:310
多个路由器怎么实现无缝切换 浏览:979
如何配钢筋大小 浏览:912
合金发热电缆的电磁辐射是多少 浏览:678
注塑机模具吨位是什么意思 浏览:676
贵阳不锈钢桥架托臂哪里有 浏览:585
钢筋批号如何表示 浏览:891
波形梁护栏评定表怎么填 浏览:92
手机电芯电烙铁焊接完怎么冲电慢 浏览:610
现在建房钢材材料价格是多少 浏览:237
如何用八寸模具变成十二寸 浏览:318
昊宇不锈钢铁艺钢结构加工厂怎么样 浏览:81
铝合金厕所门一般价格多少 浏览:92
多星不锈钢电煎锅怎么清洗 浏览:756
防眩景区围墙护栏怎么卖 浏览:720
一张15厚不锈钢板多少钱一张 浏览:628
圆型钢板漏斗怎么下料 浏览:161
136钢材是多少度 浏览:94
pp模具收缩率是多少钱 浏览:153
不锈钢切菜神器多少钱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