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的铁路大王,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分别是谁
分别是: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
1、“铁路大王”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不仅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也推动了铁路业。范德比尔特看到,铁路将取代航运成为美国运输业的核心,他从事铁路业的着眼点不在于修铁路,而在于购买已经修好的铁路,改善其经营管理。他买下了纽约市附近的几条铁路,并逐步建立起了在东海岸的铁路王国。
铁路大王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1794年出生在纽约市旁边的斯坦顿岛上一个贫困家庭,十一岁时就缀学到纽约的轮渡上工作,一步步地熟悉了轮渡生意。
在范德比尔特满十六岁时,父母借给他一百美元去自己做生意,他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条用于纽约港口之间摆渡的驳船。从这条摆渡船起,范德比尔特开始建立他的运输王国。
1877年范德比尔特去世时,虽然财产只有1.05亿美元,但仍然占当时美国GDP的1/87。
『贰』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生平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耐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
1848年,因生活太过艰难,卡耐基和家人来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后又辗转来到匹兹堡;而移民生活的开始,也是他赚钱经历的开始。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聘卡耐基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
1859年,卡耐基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
1862年,卡耐基与几个朋友创立了启斯东桥梁公司,承建横跨俄亥俄河上第一座铁桥。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卡耐基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
1865年4月,卡耐基辞职之后,他来到欧洲旅行,到伦敦考察了钢铁研究所,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同年,卡耐基在宾夕法尼亚州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科尔曼联合钢铁厂。
1873年,美国经济大恐慌,卡耐基合伙人柯路曼兄弟及弟弟的岳父,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卡耐基;同年,他创办了杰-埃德加·托马森钢铁厂。
1881年,卡耐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
1888年,安德鲁·卡内基买进了跟自己的厂差不多一样大的一家钢厂和匹兹堡附近另外几家钢厂的大部分股权。他把所有这些公司联合成为卡内基有限公司。
1890年,卡耐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耐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
1892年,卡耐基把卡耐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卡耐基钢铁公司。
1901年2月,卡耐基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摩根。
1919年8月11日,安德鲁·卡耐基因支气管炎病发与世长辞。
(2)卡耐基为什么有钢铁大王称号扩展阅读:
卡耐基的事业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
1901年,卡耐基钢铁公司生产的钢铁已经占全美钢铁销售总量的25%。
慈善事业:
1901年,卡耐基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叁』 卡耐基,为何被称之为钢铁大王,与钢铁有何关系
因为他们公司一年的钢铁产量比英国一个国家一年的产量还大得多
『肆』 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
一直听说“美国梦”,但从未了解过什么是美国梦,直到最近才知道,美国梦就是大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在美国白手起家创造财富。最近我国也一直提倡中国梦,那什么是中国梦呢?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重要的是有车有房。卡内基,这位曾经的美国钢铁大王,白手起家,最后成为美国个人资产最富有的人。他的成功或许能给许多想要白手起家的人一些经验。
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有精力,有时间,有想法,不怕失败。之所以大部分的年轻人最终创业失败,我想金钱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他们经验不足,对于创业路上的各种失败和突发状况,他们无法快速地找到答案,并解决问题。
成功需要运气,运气是个重要因素,包括时机,除时机之外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作为年轻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需要遇到一位导师,一位贵人,当你尊重和敬仰的长辈对你充满信心时,你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我从创业初期一路走来,很感谢遇到的所有老师,因为他们的分享和严厉教导,让我少走许多弯路,最终创业成功,并积攒了许多经验。对此,我给许多刚踏入社会,或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忠告:“年轻时找工作不要只看钱,更重要的是看你上级的人品和学识,如果能在年轻时遇到一个好的上级或者导师,这将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创业和打工是两个世界,打工是服从命令,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来办事,大部分的上班生活都是朝九晚六,家和公司两点一线,唯一的盼望是升职加薪。而创业不同,创业本身就在冒险,很有可能你费尽周折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没人需要,最终落得家破人亡;但或许你运气好,一次创业就赶在风口上,最终创业成功,实现阶级的跨越。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财富四象限,收入最低的是打工者,其次是自由职业者,接着是管理者,创业家和投资者。随着财富的不断累积,对于个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如果说打工是多劳多得,但从自由职业者开始,后面的所有工作都不是只有努力就行,甚至很多情况下,你努力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常把打工比作温水煮青蛙,因为打工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不用总是思考,久而久之就开始厌倦一切风险,害怕现在的安稳生活被打破;而创业家则正好相反,他们酷爱挑战,总是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他们厌恶平淡无奇的生活,总想着闯出一番事业。这两种生活没有孰优孰劣,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当你体验到经历重重苦难,最终收获一笔财富的经历之后,你就很难安心回公司上班了。同理,当你习惯了安安稳稳的生活,你就不愿再折腾自己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他所擅长的领域,人们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都不怎么爱学习的人,不爱学习学校里的知识,不爱上课。但我很喜欢读书,小时候读儿童书,读书期间读言情书,大学期间读名著,现在喜欢读财经和历史类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学一门你不喜欢的科目时,你会觉得上课很无聊,这个学科好枯燥,不愿意记,也学不会。你需要老师在一旁不停地催促打气,最后才往前走一点,就这样停停走走,你觉得累,老师更累。而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不用旁人说什么,你就一股脑儿地投入进去,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用在撩对象上,哪怕被对方给拒绝,你也不愿放弃。 这就是兴趣的最大魔力,它能帮助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会失败,或许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收获了荣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把其他所有事情都给做好。
成绩好的同学有个优点,就是不服输,但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害怕失败。不服输是一件好事,表明你还愿意往前冲,想要达到更远的目标,但害怕失败则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阻碍。
我很喜欢理财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失败,我们只是还未成功。”是啊,难道这次我没把事情做好,就证明我不行,我失败了吗?不,我只是还未成功,但我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换一个说法,失败就没那么可怕了。
凡是伟大的企业家,都在成功前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有些失败是没预料到,有些失败是突发状况,有些失败是经验不足,有些失败是能力不够。每次失败都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失败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避免下次犯类似的错误。
对于未知事物,人的本能是感到恐惧,不愿接近,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我们害怕它会伤害到自己。
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我认为很多情况下,不在于是否有恐惧,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区别在于你如何面对恐惧,你会想办法克服它吗?还是让它击垮你,我觉得这就是成功人士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每年做一件自己曾经不敢或讨厌的事情。这是我给自己的目标,这么做的好处是我的舒适圈被不断地打破,我的能力范围越来越强,抗压能力也越来越强。年轻时的抗风险能力最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我们不选择在这个时期里走出舒适圈,拓宽自己的领域,老了之后就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了。
之所以有些人有气场,是因为他经历过很多,看到过很多。遇到事情之后,别人都在手忙脚乱,就他淡定自若,冷静地思考并处理问题,这样的人也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程度都不一样,这就导致每个人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成功或许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思考,但失败却往往就在一瞬间,几个细小的决定之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失败?我们需要一个和我们性格完全相反的合作伙伴,两人因为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一起讨论时,或许能尽可能地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全面。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决定总是被他人否定,当你决定找一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一起工作时,早期的磨合期不可避免。因为性格不一样,经常会发生激烈的争吵,彼此看不惯对方的言行举止,如果处理不当,很快两人就分道扬镳了。但通过磨合期的考验之后,两人之后的合作应该能实现1+1>2的双赢局面。
END
作者|Aminess
『伍』 我记得某些书上写卡耐基是个“钢铁巨头”,他是否真有这么一个身份
外国人呢,名字的姓都是在后面的
戴尔·卡耐基(心理学家)与安德鲁·卡耐基(钢铁大亨)他们两个都是姓“卡耐基”
就像中国人的名字一样,李先生是以姓做称谓,“李某某”也可以简称为“李”或者是“老李”
像“亚伯拉翰·林肯”与“亚伯拉罕·默罕默德”都是同姓,对于他们的称谓都可以叫做“亚伯拉罕”
唯一有所区别的就是中国人的姓氏短,外国人的姓译成中文就长了
『陆』 请问戴尔卡耐基是钢铁大王吗请详细介绍一下他的传记,谢谢
你搞错了,安德鲁·卡内基才是钢铁大王
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被人们称为“第一代成功学大师”,他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戴尔·卡耐基在道德、精神和行为方面影响了全世界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他的教学构想改革了成人教育的方法。
戴尔·卡耐基
1880年11月24日,戴尔·卡耐基诞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一个小市镇。父亲经营一个小小的农场。家里非常穷,吃不饱,穿不暖。由于营养不良,小卡耐基非常瘦小,却长着一对与头部不很相称的大耳朵。
卡耐基上的小学校名很浪漫,叫玫瑰园,却非常简陋,只有一间教室。他在学校可不是一个听话的家伙。因为调皮捣蛋,搞恶作剧,他几次差一点被学校开除。
他那双又宽又大的耳朵是同学们嘲弄的对象。有一次,班上一名叫山姆·怀特的大男孩与卡耐基发生了争吵,卡耐基说了几句很刻薄的话,怀特被激怒了,便恐吓道:“总有一天,我要剪断你那双讨厌的大耳朵。”他吓坏了,几个晚上都不敢睡觉,害怕在自己进入梦乡以后被怀特剪掉了耳朵。
当卡耐基成名以后,仍然没有忘记山姆·怀特。他归纳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想别人对你友善,要想与同事和睦地相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那就绝不能去触动别人心灵的伤疤。”卡耐基还发现,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性格。他曾向朋友倾诉:烦恼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来自何处。有一天,我帮母亲摘取樱花的种子时,突然哭泣起来。母亲问:“你为什么哭?”我边哭边答:“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像这种子一样,被活活埋在泥土里。”儿时的我,担惊受怕的事情真的不少:下雷雨时,担心会不会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时担心以后有没有食物充饥;还担心死后会不会下地狱。
稍大以后更加胡思乱想:想自己的衣着、举止会不会被女孩子取笑,担心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我。 但后来我发现,曾经使我非常担心的那些事情,99%都没有发生。
一个如此没有自信,几乎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忧虑缠绕的小伙子,最终成为给别人自信、让人们乐观的心理激励大师,这中间需要经历多少磨砺,就可想而知了。
卡耐基16岁时,不得不在自家的农场里干更多的活。每天早晨,他骑马进城上学。放学后便急匆匆地骑马赶回家里,挤牛奶、修剪树木、收拾残汤剩饭喂猪……在学校里,瘦弱、苍白的卡耐基永远穿着一件破旧而不合身的夹克,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有一次上数学课时,卡耐基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解答问题。他刚走上讲台,就听见身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下课后才明白同学们笑话他的原因。班上一名捣蛋鬼坐在他背后,在他的破夹克的裂缝处插了一朵玫瑰花,还在旁边贴了一张字条,写着:“我爱你,瑞德·杰克先生。”在英语中,瑞德·杰克与破夹克是谐音词。卡耐基非常难受。回家后他对母亲说:“同学们老是笑话我穿的破衣服,我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妈妈说道:“你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们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不必伤心,今年秋季,我一定给你买套新衣服。”卡耐基在童年时代受到他母亲很大影响。母亲生性乐观,百折不挠。一次大水灾,洪水冲出了河堤,把农场的所有农作物冲得不见踪影。父亲用绝望的声音喊道:“上帝,你为什么老是和我过不去?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而母亲却十分镇静,她哼唱着歌,将家园重新收拾好。母亲对卡耐基寄予厚望,一直鼓励他好好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一名传教士,或做一名教员。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这时,家里已把农场卖掉,迁到学院附近。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他是全校600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还必须四处打工,以弥补学费的不足。
卡耐基发现,学院辩论会及演说赛非常吸引人,优胜者的名字不但广为人知,而且还被视为学院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成名和成功的最好机会。
但他没有演说的天赋,参加了12次比赛,屡战屡败。三十年后,卡耐基谈及第一次演说失败时,还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是的,虽然我没有找出旧猎枪和与之相类似的致命东西来,但当时我的确想到过自杀……
我那时才认识到自己是很差劲的……”经历失败后,卡耐基发奋振作,重新挑战自我。
1906年,戴尔·卡耐基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尝试,这份讲稿至今还存在瓦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的校志里。
这次获胜,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不无自豪地说:“我虽然经历了12次失败,但最后终于赢得了辩论比赛。更为激励我的是,我训练出来的男学生赢了公众演说赛。女学生也获得了朗读比赛的冠军。从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该走怎样的路了……”1908年,卡耐基仍旧很贫穷,但与两年前进入师范学院时已有天壤之别了。他成了全院的风云人物,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赛中大出风头。全院的师生对他刮目相看;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走出学院去扩大自己演讲的影响了。
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认真地探讨卡耐基的教学课程,但他们应该明白:卡耐基自己的经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安德鲁·卡内基:钢铁大王原是穷光蛋
他从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了亿万富翁,并且塑造了更多的百成富翁。
安德鲁·卡内基出生的时候既无医生,也没有接生婆的帮助,因为他们家穷得请不起接生婆或医生。他最初替别人做事的时候每小时挣两分钱——而他后来却赚了4亿美元。
卡内基全家移居到美国时,他的父亲靠挨家挨户去推销自己织的桌布来养家糊口;他的母亲则为一家鞋店刷洗缝补鞋子。安德鲁只有一件衬衫,因此,他的母亲必须每晚等他睡下之后,赶忙把它洗净、晾干、熨平,以便第二天他能再接着穿。她一天要工作16至18小时。安德鲁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孝敬。在他22岁时,他发誓在他母亲的有生之年自己决不娶妻。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母亲逝世30年后,他还是孤身一人。
卡内基很小就表现出商业天赋。有一次,他捉到了一只母兔,这只母兔不久便生了一窝小兔子,但是他却没有东西来喂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安德鲁·卡内基忽然心生一计。他对邻居小孩子们说,如果谁能弄来金花菜、车前草喂养他的小兔子,将来他就用谁的名字来称呼这些小兔子,以作为对他的荣誉纪念。这一计策果然产生了奇效。卡内基长大后自己经营商业时,还运用过同样的心理策略。
卡内基早年在匹兹堡曾做过一个负责递送电报的工作。每天的工资只有五角钱,那时他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位接线员,因此他晚上自学电报,每天早晨提前跑到公司,在机子上练习。
一天早晨,公司忽然收到了一份从费城发来的电报。电报异常紧急,但是当时接线员都还没有上班,于是卡内基立刻跑去代为收了下来,并赶紧将其送到了收报人的手中。之后,他就被提升为接线员,薪水也增加了一倍。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走上了致富之路。有一次,在他坐火车去某地的途中,一位发明家坐在他的身边,拿出了自己发明的新卧车模型给他看。卡内基身上特有的苏格兰人的机警和远见,使他看到了这项发明的远大前途。于是,他借钱购买了那个公司的股票。当卡内基25岁时,他每年从这笔投资中所拿到的分红就达5000美元。
有一次,由于铁路线上的一座木制桥梁被烧毁了,使得火车好几天不能通行。卡内基当时身为该段铁路的监理,他觉得木桥梁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将来一定会被铁桥所代替。于是,他借钱开办了一家制造铁桥梁架的公司——果不其然他们生产的铁桥梁架大受欢迎,财富如泉水源源不断地涌来,挡也挡不住。
然而,他从来不会埋头苦干。他把大约一半的时间都用在了消遣上。他说,他的周围有许多助手,他们懂得的东西要比他多得多——而他只须督促他们为他聚财。他让他的同伙分享自己的利益,由他造就的百万富翁的数目比谁所造就的都多。
生平简介
卡内基(1835-1919):钢铁企业家。生于英国。1848年全家迁居美国匹茨堡。他干过多种工作,也投资过多种事业。后建立了全美国最大的钢铁机构。他为英美的许多公共机关捐献了数以百万计的巨款。
『柒』 " 钢铁大王”安德鲁 卡内基
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名字是个传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一样,曾经影响着整个美国的金融状况。但让世人为之惊讶的是,他在自己事业的最巅峰,放弃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并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是他捐资修建的,匹兹堡的卡内基大学是他建立的,还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内基图书馆”。这就是卡内基,财富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他生命的真谛。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族。
小卡内基的祖父是个性情开朗、机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小卡内基作为长孙,以祖父的名字——安德鲁·卡内基——命名。他从小就以有这样的祖父为荣,同时也以终生拥有他的名字自豪。他的外祖父是个天生的雄辩家,也是个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是当地颇为活跃的政治领袖。或许是祖辈遗传基因的作用,卡内基自小就乐观进取,能言善辩,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
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后又辗转来到匹兹堡。移民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小卡内基白天做童工,晚上读夜校,十分辛苦。14岁那年,他来到匹兹堡的大卫电报公司做信差。虽然他当时对于路一点都不熟悉,但却向公司许下诺言,说自己一个星期就可以记熟全城的线路。公司的经理被卡内基的毅力感动,留下了他。而卡内基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了公司的熟练工。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的卡内基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网络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的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当时卡内基已是18岁的大小伙了,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10余年中,卡内基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机灵,24岁就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种技巧是他后来组织庞大的钢铁企业时所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初试牛刀,参与投资,而且频频得手,慢慢积累得小有资财,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29岁的卡内基这时已经算小有成就了,但是他不满足,他要紧紧抓住人生旅途这一关键阶段,自主创业,另立门户。于是,他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并在宾夕法尼亚州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科尔曼联合钢铁厂。
难言的奋斗之路
在辞职之前,卡内基曾带人修桥补路,就常常思考能否用铁桥代替木桥。当时的匹兹堡虽然钢铁工厂鳞次栉比,但还只是在起步阶段。1862年,他与几个朋友创立了建造铁桥的公司。而1863年7月4日,南北战争的双方都开始使用军舰对抗,给卡内基以警示:帆船时代已经过去了,钢铁时代即将到来。于是,辞职之后,他来到欧洲旅行,到伦敦考察了那里的钢铁研究所,果断地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他认为,这两项专利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回到美国的卡内基,开始鼓足干劲,大干一场。他把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当时,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致使最终产品的成本很高。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他决心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理想正在慢慢实现,他的工作也日益繁忙了,正在他为公司的事情日夜奔波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老上司、也是自己恩人的斯考特的紧急电报。当他急忙来到斯考特的办公室,发现著名投资商摩根也在那里,原来斯考特向摩根的借贷期满,需要25万美元,正在等待卡内基的援手。面对傲慢的摩根、焦急的斯考特,卡内基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当初不是斯考特的提拔,他还只是一个穷小子,更别说他曾在自己事业的最初给了那么多的帮助了,可是如果给了这25万美元,自己的钢铁公司就泡汤了!
最终卡内基拒绝给予帮助。这还只是开始,随着1873年经济大恐慌,愈来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破产的厄运,当初的合伙人柯路曼兄弟,还有弟弟的岳父,这些元老级人物都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卡内基,最终,1890年,卡内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
虽然当时有人称他为“卑劣的卡内基”,但不能否认的是卡内基在钢铁业做出的贡献,和他独特的眼光。当他迈出进军钢铁业的第一步,就开始大胆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大刀阔斧改进生产管理,不断地改进钢铁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使自己一次一次走向成功。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他在成名之后,有新闻记者访问他,问他是怎样工作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卡内基回答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贫苦之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我晚上常听见父母为了应付面对的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与发奋,决心到长大之后要从我手中击败穷困。第二、凡事不论大小,都要认真的去做。我12岁时做过纺织工人,我努力地要把纱纺好。后来我又做过邮差,我尽量记住我那邮区里每户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后来几乎我每一家都熟识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认真的做好它,以后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你了。”
东方文化洗礼后的另一种人生
早在1866年12月底的一天,卡内基曾写下这样一段备忘录:“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可是后来的他却一直沉浸在商海之中。这个东西早已抛掷脑后了。
可是就在20年后,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这使得卡内基的人生也开始有了巨大的改变。1886年10月,从小跟卡内基一起长大、一起奋斗的弟弟汤姆去世了,紧接着,母亲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也随后离开了人间。从小十分孝顺的卡内基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他连续6个星期持续高烧,在世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他第一次感觉那样孤单,于是,1887年,年过半百还未结婚的卡内基和订婚多年的未婚妻走进了教堂。可是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1889年,卡内基的得力助手琼斯厂长因为高炉爆炸而死,这又是一个沉重打击。虽然,在此之前,卡内基信奉的是东方传统,研究孔子著作和佛经,但却从未付诸行动。这一次,他开始真正的面对残酷的事实,有所清醒了。
接连几天,他都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从一个小信差、一个贫穷移民的后代,到今天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我手里拿这么多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小时候的梦想都得到了,可为什么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现在亲人一个个离去,曾经离弃过的朋友也不会再回来了,我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后,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1890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此后直到1919年8月11日卡内基去世的近20年间,卡内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当年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
1911年,年迈的卡内基夫妇由于10年来一直直接参与捐献工作,身心都深感疲惫,因而,卡内基决定再以仅余的1亿5千万美元设立了“卡内基公司”,让公司人员代理他们的捐献工作。
『捌』 钢铁大王是卡内基还是卡耐基为什么我在《人性的弱点》里面安德鲁-卡耐基是钢铁大王
你认为的就是很对的,钢铁大王就是卡耐基,完全是正确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玖』 卡耐基和卡内基是同一个人吗他们分别有什么成就和贡献
不同。他们是两个人.
戴尔-卡耐基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著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光辉》《写给女人〉〈语言的突破〉等等。 安德鲁-卡内基 美国的钢铁大王。因为有明确的目标、十分善于发现人、理解人和使用人、有积极的心态、有善于学习的精神、善于把握机遇,所以他的秘密口诀是“一切的财富,一切的成就,最初都只是一个念头而已”。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
戴尔·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点》,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他在1912年创立卡耐基训练班,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
在美国,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的名字列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钢铁大王”。美国钢铁公司的前身卡内基钢铁公司通过白手起家建立成一个生产钢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获得优势,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厂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从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称世界首富的“钢铁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成长记录
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名字是个传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一样,曾经影响着整个美国的金融状况。但让世人为之惊讶的是,他在自己事业的最巅峰,放弃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并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是他捐资修建的,匹兹堡的卡内基大学是他建立的,还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内基图书馆”。这就是卡内基,财富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他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