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钢铁的gs线温度是多少

钢铁的gs线温度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3-02-05 04:05:47

⑴ 45和t12钢相比淬火温度哪个高,为什么

能不能达到要求,主要是看最终结果能不能达到设计参数要求,45钢淬火处理后表面硬度如果能够达到设计中T12钢的表面硬度要求应该问题不大,主要还是看处理后的结果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再就是零件使用环境

⑵ 结合铁碳合金相图判断45号钢与t12哪个淬火温度高

如图所示:45钢是亚共析钢,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是Ac3+30~50℃,而T12是过共析钢,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是Ac1+30~50℃,Ac3是铁碳合金相图中的GS线,温度为727℃~912℃,而Ac1是铁碳合金相图中的PSK线,其温度就是727℃。所以45号钢的淬火温度高。

⑶ 热处理中,Ac1.Acm.Ar1.等。这些线都代表多少温度的..知道的谢谢你们

一、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二、A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三、Ac3:加热时游离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终了温度;

四、Ar3: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游离铁素体的温度;

五、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六、Arcm: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

热处理中的铁碳平衡图中的Ac1、Acm、Ar1等线代表的是铁碳合金材料组织转变的温度曲线,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其转变的温度是不同的。

PSK水平线,723℃,为共析反应线,表示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温度。为了使用方便,PSK线又称为A1线,GS线称为A3线,ES线为Acm线。

比如A3线,是一条斜线,是由材料含碳量的从低到高,A3线从高斜向下方。所以,这条线上的温度也是从高到低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有A1线是一条水平线,是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温度是723℃,是一个固定的值。

(3)钢铁的gs线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铁碳平衡图其他几条线的含义如下

1、GS线,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或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转变线,称A3温度。

2、ES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限度线,称Acm温度。在1148℃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2.11%,而在727℃时只为0.77%。所以凡是碳含量大于0.77%的铁碳合金,在Acm温度以下时,奥氏体中将析出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以区别于从液态中析出的一次渗碳体。

3、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限度线。在727℃时,碳在铁素体中最大溶解度为0.0218%,600℃时为0.0057%,400℃时为0.00023%,200℃以下时小于0.0000007%。碳含量大于0.0057%的合金,在PQ线以下均有析出渗碳体的可能性。通常称此类渗碳体为三次渗碳体。

4、NJ线,奥氏体转变为δ铁素体,称A4温度,纯铁为1394℃,随碳含量增加而提高。

5、ABCD线,合金的液相线。

6、AHJE线,合金的固相线。

此外,770℃水平线表示铁素体的磁性转变温度,常称为A2温度。在此温度以下,铁素体呈铁磁性。230℃水平线表示渗碳体的磁性转变温度。磁性转变时不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渗碳体在230℃以下呈铁磁性。

⑷ 铁碳合金相图的具体分析过程

一丶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如下:

Fe—Fe3C相图看起 来比较复杂,但它仍然是由一些基本相图组成的,我们可以将Fe—Fe3C相图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分析.

1.【共晶转变】

(1)在1148℃,2.11%C的液相发生共晶转变:Lc (AE+Fe3C),

(2)转变的产物称为莱氏体,用符号Ld表示.

(3)存在于1148℃~727℃之间的莱氏体称为高温莱氏体,用符号Ld表示,组织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存在于727℃以下的莱氏体称为变态莱氏体或称低温莱氏体,用符号Ldˊ表示,组织由渗碳体和珠光体组成.

(4)低温莱氏体是由珠光体,Fe3CⅡ和共晶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中珠光体呈黑色颗粒状或短棒状分布在Fe3C基体上,Fe3CⅡ和共晶Fe3C交织在一起,一般无法分辨.

2.【共析转变】

(1)在727℃,0.77%的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AS (F+Fe3C),转变的产物称为珠光体.

(2)共析转变与共晶转变的区别是转变物是固体而非液体.

3.【特征点】

(1)相图中应该掌握的特征点有:A,D,E,C,G(A3点),S(A1点),它们的含义一定要搞清楚.根据相图分析如下点:

(2)相图中重要的点(14个):

1.组元的熔点: A (0, 1538) 铁的熔点;D (6.69, 1227) Fe3C的熔点

2.同素异构转变点:N(0, 1394)δ-Fe γ-Fe;G(0, 912)γ-Fe α-Fe

相图

3.碳在铁中最大溶解度点:

P(0.0218,727),碳在α-Fe 中的最大溶解度;E(2.11,1148),碳在γ-Fe 中的最大溶解度

H (0.09,1495),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Q(0.0008,RT),室温下碳在α-Fe 中的溶解度

4.【三相共存点】

S(共析点,0.77,727),(A+F +Fe3C);C(共晶点,4.3,1148),( A+L +Fe3C)

J(包晶点,0.17,1495)( δ+ A+L )

5.【其它点】

B(0.53,1495),发生包晶反应时液相的成分;F(6.69,1148 ) , 渗碳体;K (6.69,727 ) , 渗碳体

6.【特性线】

(1)相图中的一些线应该掌握的线有:ECF线,PSK线(A1线),GS线(A3线),ES线(ACM线)

(2)水平线ECF为共晶反应线.

(3)碳质量分数在2.11%~6.69%之间的铁碳合金, 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均发生共晶反应.

(4)水平线PSK为共析反应线

(5)碳质量分数为0.0218%~6.69%的铁碳合金, 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均发生共析反应.PSK线亦称A1线.

(6)GS线是合金冷却时自A中开始析出F的临界温度线, 通常称A3线.

(7)ES线是碳在A中的固溶线, 通常叫做Acm线.由于在1148℃时A中溶碳量最大可 达2.11%, 而在727℃时仅为0.77%, 因此碳质量分数大于0.77%的铁碳合金自1148℃冷至727℃的过程中, 将从A中析出Fe3C.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Fe3CII). Acm线亦为从A中开始析出Fe3CII的临界温度线.

(8)PQ线是碳在F中固溶线.在727℃时F中溶碳量最大可达0.0218%, 室温时仅为0.0008%, 因此碳质量分数大于0.0008%的铁碳合金自727℃冷至室温的过程中, 将从F中析出Fe3C.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Fe3CIII).PQ线亦为从F中开始析出Fe3CIII的临界温度线.Fe3CIII数量极少,往往予以忽略.

(9)Ac1— 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开始形成的温度。

(10)Ac3— 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完全形成的温度

(11)Ar1— 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完全转变为铁素体或铁素体加渗碳体的温度

(12)Ar3— 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铁素的温度

(13)Arcm— 在过共析钢冷却过程中渗碳体开始沉淀的温度,

·(14)Accm— 在过共析钢加热过程中,渗碳体完全转化为奥氏体的温度。

6.【相图相区】

1.单相区(4个+1个): L,δ,A,F ,(+ Fe3C)

2.两相区(7个):L + δ,L + Fe3C,L + A, δ+ A ,A + F ,A + Fe3C ,F + Fe3C.

⑸ 铁碳相图在钢铁材料选材方面的应用

碳钢和铸铁是现代汽车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它主要是由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钢铁的成分不同,则组织和性能不同,应用也不一样。 一、铁碳合金相图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对于材料的应用、加工、热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碳和铁可形成一些列化合物:Fe3C,Fe2C,FeC。 Fe3C的质量分数为6.69%,超过6.69%的铁碳合金脆性很大,无实用意义,所以只研究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相图表示在缓慢冷却(或缓慢加热)的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二、铁碳合金的组织 1、固溶体(1)铁素体(F):C→á-Fe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性能: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2)奥氏体(A):C→-Fe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性能:强度、硬度低,塑性好。 2、化合物渗碳体(Fe3C),复杂斜方;硬而脆,含C量为6.69%;显微形态可显示为片状、粒状,网状和板条状,它的形状和分布对钢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渗碳体是钢中主要的强化相。 3、机械混合物:(1)珠光体(P):(F+Fe3C)C:0.77%;片层状,珍珠光泽。性能:强度,硬度比F高;而塑性韧性比F低。(2)莱氏体:分为高温莱氏体(Ld=A+( F+Fe3C))和低温莱氏体(L′d=P+(F+Fe3C))高温莱氏体性能:碳的质量分数为4.3%,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而脆。低温莱氏体性能:性能取决于组成物的性能。结论:铁碳合金中有五种组织:F、P、Ld (L’d)、Fe3C 基本相:F、A、Fe3C (P32看表3-1) 混合相: P、Ld(L’d) 三、Fe-Fe3C相图分析(分析简化后的相图) 四、相图中重要的点和线 1、三个重要的点:(1)C点:共晶点: 共晶莱氏体的显微组织:块状或粒状A分布在Fe3C基体上。(2)S点:共析点: 共析P的显微组织:片层状。(3)E点:钢和铁的分界点:工业纯铁、钢、铸铁 2、七条重要的线:(1)液相线:ACD;固相线:AECF。(2)两条水平线:共晶反应线:ECF;共析反应线:PSK——A1线。(3)GS线——A3线;从A中开始析出下的临界温度线; ES线——Acm线;碳在A中的固溶线(溶解度); PQ线——碳在F中的固溶线。 五、碳在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钢:0.0218%<C<2.11%的铁碳合金亚共析钢:0.0718%<C<0.77% 共析钢:C=0.77% 过共析钢:0.77%<C<2.11% 白口铸铁:2.11%≤C<6.69% 亚共晶白口铸铁:2.11%≤C<4.3% 共晶白口铸铁:C=4.3% 过晶白口铸铁:4.3%<C<6.69% 1、共析钢结晶过程的分析 2、亚共析钢结晶过程分析 3、过共析钢结晶过程分析 4、共晶白口铸铁冷却过程分析 5、亚共晶白口铸铁冷却过程分析 6、过共晶白口铸铁冷却过程分析结论:看表3-4,图3-10是铁碳合金分类及室温平衡组织。 六、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按铁碳相图,铁碳合金在室温的组织是由F和Fe3C两相组成。两相的相对质量分数可由杠杆定律求出。成分:随含C量增加,F减少,100%→0%,Fe3C增多,由0%→100%。组织:由F → F+Fe3C 性能: 硬度:取决于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硬度和数量。 强度:对组织形态很敏感。 塑性:Fe3C硬而脆的相,没有塑性,随含C量增加;F↓→Fe3C↑→塑性↓。 七、Fe-Fe3C相图的应用铁碳合金相图表明,含C量不同时,其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也揭示了相同成分在不同温度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这为生产实践中的选材、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1、作为选材的依据(1)建筑材料和各种型钢:塑性好,韧度好,选含C量较低的钢材。(2)各种机械零件:强度、塑性、韧度都较好,选含C量适中的钢材。(3)各种工具钢:耐磨性、硬度都要求高;选含C量较高的钢材。(4)纯铁的强度低,不宜做结构,但导磁率高,矫顽力低,可做软磁材料。(5)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不能切削加工,也不能锻造,但耐磨性好,铸造性能优良,适用于要求耐磨,不受冲击、形状复杂的铸件。 2、在铸造工艺方面的应用根据Fe-Fe3C相图,确定浇注温度。一般在液相线50℃~100℃。铸铁:共晶点附近;铸钢:W(c)0.15%~0.6%之间。 3、在热轧和热锻工艺方面的应用 A强度低,塑性好;因此在锻造和轧制时选在A区域。初始温度选在固相线下100℃~200℃之间。 4、在热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Fe-Fe3C相图对着特别重要意义。(在第二节中讲)(你有相图吧?我没有发上)

⑹ 求解答,谢谢

1、答:按组织划分的铁碳合金相图如图示:

40钢的结晶过程简述如下:如图示红线部分,与铁碳合金相图相交共5点。

以碳质量分数为0.45%的③号合金为例。合金在1~2点之间按匀晶转变结晶出δ固溶体,冷到2点(1495℃),δ固溶体中碳的质量分数达到0.09%,液相中碳质量分数达到0.53%,此时液相与δ溶体发生包晶转变,由于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17%,所以包晶转变终了以后,还有过剩的液相存在。从2点冷到3点,剩余的液相又以匀晶转变的形式继续结晶出奥氏体,所有奥氏体成分均沿JE线变化。冷到3点,合金全部由碳质量分数为0.45%的奥氏体组成。单相奥氏体冷到GS线上的4点时,开始在奥氏体晶界上析出铁素体,称为先共析铁素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铁素体量不断增多,而奥氏体量不断减少。铁素体中碳质量分数沿GP线变化,而剩余奥氏体中碳的含量则沿GS线变化。当温度接近5点时(727℃),铁素体的成分接近P点,剩余奥氏体中碳的含量接近S点,剩余的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此时,钢的组织就由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5点以下,先共析铁素体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其数量很少,可以忽略。故该合金的室温组织仍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2、答:

GS线:碳质量分数小于0.77%的铁碳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当冷却到GS线时,将会发生γ-Fe(奥氏体A)向α-Fe(铁素体F)的同素异构转变,所以GS线是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同样,在加热过程中,当加热到GS线时,α-Fe(铁素体F)将全部转变为γ-Fe(奥氏体A),所以GS线也是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线。GS线又叫做A3线。

ES线:ES线是碳在γ-Fe(奥氏体A)中的饱和溶解度曲线,最大为1148℃的E点2.11%,最小为727℃的S点0.77%,凡是碳质量分数超过0.77%的铁碳合金,从1148℃缓慢冷却到727℃时,均从γ-Fe(奥氏体A)中析出渗碳体,为了区别于其它的渗碳体,把这种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用“Fe3CⅡ”表示。ES线很重要,故命名为Acm线。

3、答:

40钢属于亚共析钢,故此,其淬火加热温度为AC3+30~50℃,热处理工艺参数如下:

a、加热温度:因为40钢其AC3=790℃,故其加热温度为820~840℃。

b、保温时间:因为试样是10X10X55,其为方形试样,有效厚度为10mm。因其加热温度为820~840℃,故取表格给的加热系数为1.5分/mm,所以,保温时间为1.5X10=15分钟。

c、冷却方式:因为40钢是碳素结构钢,淬透性较差,因此采用冷却能力比较强的水冷方式。

d、淬火前后硬度变化重大的原因是由硬度比较低的F+P组织,通过淬火,获得硬度高的马氏体的缘故。这种通过淬火的方法使得钢材强度、硬度提高的强化方法叫热处理强化,也是钢材最常用的强化方法之一。

⑺ 奥氏体化温度是什么意思是升温升到最高的那个温度吗或者说就是淬火温度

奥氏体化温度是指钢加热时全部转化为奥氏体的最低温度,对于亚共析钢来说是Ac3温度,对于过共析钢来说是Accm温度。
这个温度不是升温升到最高的那个温度,也不一定是淬火温度。

⑻ 轧钢工艺中的Ar3表示多少度的钢温

1。在铁碳相图中Ar3是指GS线。是(铁碳)合金冷却时自A(奥氏体)中开始析出F的临界温度线:
2。G点为同素异构转变点,含碳量为零,温度为912度
3。S点为共析点,含碳量0.77%,温度为727度
4。由于奥氏体在高温中存在,其面心立方结构具有很好的塑性。所以轧制温度选择在此线以上使过程容易进行;
5。通常低碳钢的含碳量在0.2%左右,所以可以把轧制温度的低限视为G点温度,既912度。具体钢种含碳量不同,应有些微差别;
6。在制定轧钢温度制度时,还要根据轧钢的道次的数量和用时来确定钢坯的最低加热温度,确保轧件在每一道次中在理想的轧制温度区间,不低于最低轧制温度912度。

⑼ 请问热处理Ac1 Ac3等等是什么意义

如图示:铁碳合金相图中的PSK线就是A1线,温度727℃,GS线就是A3线,温度从912~727℃,可见,A1、 A3代表的是温度,作为铁碳合金,含碳量不同,A1、 A3代表的温度也会不同。加热需要过热度,习惯用c来表示,因此,对应的就有Ac1、 Ac3等表示方法。冷却需要过冷度,习惯用r来表示,因此,对应的就有Ar1、 Ar3等表示方法。

Ac1 、Ac3以上温度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恰好是钢的奥氏体区,钢的热处理的条件首先需要加热到奥氏体区得到奥氏体,然后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方法,来得到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组织,从而得到不同的、我们需要的性能。钢的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步。Ac1 、Ac3以上温度就是奥氏体化温度!

我们知道,图上奥氏体区有温度范围,为了得到奥氏体,加热温度高一些也行,低一些也行,但是都必须加热到Ac1 、Ac3以上奥氏体化温度才行。同样,热处理原理告诉我们,加热温度高,奥氏体化过程就快,省时间,用电也省,但是奥氏体晶粒容易粗大,导致后面冷却组织也粗大,性能不好,加热温度低,奥氏体化过程就慢,费时间,生产效率就低,成本高,但奥氏体晶粒细小,导致后面冷却组织细小,性能好,如此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合适,这就需要进行权衡了,因此,Ac1 、Ac3以上温度实际是多少就需要根据零件尺寸、结构、技术要求、装炉量、炉子大小、功率、加热方式、加热介质、采用的工艺等等实际情况来确定了。比如过共析钢,如果是正火,一般采用Acm+20~40℃,淬火一般采用Ac1+30~50℃,合金钢往往采用上限温度,碳钢或锰钢采用下限温度,不一而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温度,而这个恰恰是热处理的技术和魅力之所在。

阅读全文

与钢铁的gs线温度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清洗不锈钢的黑色 浏览:113
聚鑫钢材批发怎么样 浏览:479
管道跟管道对接如何焊接 浏览:450
不锈钢锅的锅底怎么清洗 浏览:337
钢材贸易链怎么获得银行贷款 浏览:6
q345b钢材用什么焊剂 浏览:180
高层一平方多少钢筋 浏览:250
建筑钢铁的比重是多少 浏览:104
模具气弹簧如何选 浏览:7
做彩钢板房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680
钢筋扫描什么时候做 浏览:16
用什么燃料如何熔炼钛合金 浏览:374
广联达中板附加钢筋如何设置 浏览:927
彩钢板的型号是指什么 浏览:8
临沂哪里有卖不锈钢棒的 浏览:682
不锈钢盆掉色怎么清除 浏览:977
如何做不锈钢的效果图 浏览:516
哈尔滨不锈钢哪里有卖 浏览:138
m模具延迟加压S是什么意思 浏览:862
通风弯头怎么打吊筋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