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铁行业正在蒸蒸日上,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
关于目前我们地球上的许多事业来发展前景来说,我们现在人类已经面临到很严重的资源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矿产石油,还有天然气这些资源,我们这些资源被我们的那所定义为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人类却无法离开这些资源,因为我们人类需要这些资源,给我们提供能量和建筑材料,所以这些资源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帮助。那么关于近些年来的钢铁行业又重新蒸蒸日上,那么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其中的答案有以下几点。
最后一点就是要提高其。生产力度,利用更广泛的一个劳动力,或者用更为完善的一个生产线,来替代较为老旧的生产线,建设这样的生产线,需要更多的资金。
B. 钢铁产能是指铁的产量还是钢的产量是生铁、粗钢还是钢材
产能是指的是一段时间内能产出多少钢材的能力,钢铁是个广义次包括生铁
C. 中国钢铁产量是什么
中国钢铁产量首破10亿吨。2020全年,钢铁产量呈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钢铁需求明显萎缩,随着二季度国家复工复产、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发力,经济稳定复苏,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带动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钢铁产量同比进一步上升。
12月我国粗钢产量9125万吨,同比增长7.7%,2020年全年产量105300万吨,同比增长5.2%。12月我国钢材产量12034万吨,同比增长12.8%,2020年全年产量132489万吨,同比增长7.7%。
钢铁工业的发展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为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1957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1958-1977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曲折发展时期,1978-1992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体制调整与快速发展时期。
1993-2018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市场体制下的收敛增长时期。2020年1-12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59.3万吨,累计增长4.5%。
D. 什么是钢铁产能
钢铁产能指钢铁企业在生产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钢铁冶炼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钢铁成品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铁矿石的数量。
E. 产能是什么意思 产能指的是什么
1、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2、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F. 什么是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及违法新增产能
凡是没有获得工信部超能认可手续,也就是行业准入手续的产能都可以说是落后产能,虽然获得了认可,但是技术装备,技术指标,节能指标,环保指标不能达到冶金行业协会标准的也是落后产能。近十年以来,没有获得合法批准手续而建设的钢铁厂都是新增违法产能。目前,我国钢铁12.6亿吨产能,8.5亿吨消耗量,1.4亿吨极限出口量,过剩产能2.7亿吨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长时期的高利润强烈刺激了过度的,快速的产能扩张,就连农民,轧棉花的,卖香油的,做钢结构的,做钢铁贸易的,村长镇长都投资炼钢,收破烂的都是钢铁厂董事长,造成钢铁产能几十年的旋风式增长,达到了12亿吨之巨,钢铁行业这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是导致价格下滑,竞争白热化效益低下的原因,无序扩张不制止,落后产能不淘汰,钢铁工业就没有回暖的迹象,即使一时复苏,也会被立即死灰复燃的小钢铁抵消,最终受害的还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国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过审批手续的,近二十年建设的钢铁厂一律拆除。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当供需发生结构性变化时,不是短期调结构能够调得过来的,去产能是一项长期工作。尽管“十三五”期间会加大力度,但2017年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不会减弱,今年将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决取缔“地条钢”。如果在钢铁行业和市场当中允许“地条钢”存在的话,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职责,今年6月底前,会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为钢铁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今年和去年去产能工作当中,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施策,将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执法重点,坚决把不符合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能耗等标准和政策的产能依法依规退出。
三是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今年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它已经不生产,有的企业主动选择了退出这一行业。但是面临资产、债务怎么处置,员工怎么安置,这是今年推进去产能工作要抓的。一般来说,产能多了,他们第一是开员工,第二是资产处置,第三是银行坏账处置。在我们国家,去产能工作要把职工的安置落实,营造一个很好的稳定的环境,特别是对这些职工,进行再就业帮扶,强化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做好社会保障衔接,加大对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运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妥善做好职工安置,这是政府的天职,要兜底。
G. 什么是钢铁产能
通常来讲,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某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本研究以一年为单位)现有技术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品组合、劳动力、厂房、设备、原料等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生产量。最大产出量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各生产环节的最薄弱的一环来决定。这就好像是我们熟悉的“水桶理论”,水桶内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以钢铁行业来说,其生产由炉料、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等多个生产工艺环节组成,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必须衔接配套才能实现整个钢铁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成为限制产能充分释放的瓶颈。
准确理解产能,需要正确区分以下几点:第一,区分设计产能和有效产能。设计生产能力是指可实现的最大产出,或称为理想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有效生产能力,指在考虑了产品组合、排程的困难、机器维修以及质量因素等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评判产能利用情况所考虑的产能应该是有效产能而不是设计产能。第二,区分工序产能和全部产能。例如,钢铁生产由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多个生产工艺环节,在钢铁生产的诸多环节中最大的产量取决于能力最少的那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瓶颈,就会限制全部产能的发挥。第三,区分在建产能、拟建产能和实际产能。将在建产能和拟建产能作为总产能的一部分衡量我国产能利用率是不准确的。因为许多拟建项目可能未必付诸实施,在建项目也可能停建,落后产能也要淘汰一部分。
理解了产能,那么产能过剩是什么?顾名思义,产能过剩就是生产能力过剩,指某一行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存量的过剩,实际上也就是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能力的富余产能部分过大,超出了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产能过剩通常会导致产品积压、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等现象。
产能过剩不同于生产过剩。按照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解释,在商品经济中(这里的商品经济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谓“生产过剩”,是指生产出的商品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并不是说生产门路无可开辟,因而生产资料已绝对过剩;也不是因为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都已满足,因而消费资料已绝对过剩。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这种表面上似乎极端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资本家喊叫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鸡蛋拿去喂猪;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需的食物营养而犯愁。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相对于会购买力来说,商品是生产的太多了,是一种相对过剩。如果撇开会制度的差异不谈,马克思对于“过剩”含义的解释,同样也适应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情况。因为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只要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就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
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二者之间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本质的区别。
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1)二者均可能导致行业效益下降、利润下滑、库存增大等危害;2)二者均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3)二者可能存在相同的诱因。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考察对象不同。生产过剩考察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相对于消费能力的市场饱和度;而产能过剩考察的是生产能力。2)产生的直接原因不同。生产过剩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规模过大,或是供求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规模过大或产业结构不合理,未来可能形成的潜在生产规模和结构超过了符合市场有效需求的供给规模和结构。3)二者形成的危害不同。生产过剩对经济造成的危害是一种己经转化为现实的危害;而产能过剩的危害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潜在性,这种潜在性所造成的最终后果可能更严重。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一种相对性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也是一种阶段性过剩。
所谓相对性,是相对需求而言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收入和消费的整体水平依然很低。2008年我国粗钢50091.5万吨,人均消费377.2公斤,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粗钢在600-900公斤左右。
所谓结构性,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高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业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
所谓阶段性,就是说某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新的过剩行业又会出现,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比如1996年,我国就钢铁行业曾经出现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也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这一特征表明,产能过剩是在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
从我国钢铁行业来看,我国现阶段钢材需求量还没有达到峰值。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钢材消费量大致在2031-2043年达到峰值,消费量峰值在8.5-10亿吨。如果照此分析的话,那么目前我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就只是暂时性的相对产能过剩,而非绝对性产能过剩。由于钢铁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我国钢铁行业富余部分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行业供求不可能完全达到平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行业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利于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产业结构。但是,如果这部分富余产能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产设备大量闲置,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资金占有率增大、库存增大、产品价格下滑以及行业效益变差等等
H. 关于钢铁和提高产能的问题
目前,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钢铁的产能,也就是设备的能力没有专发挥出来属,产能过剩,所以钢铁的产量低于产能。所以说,提高钢铁产量既可以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开拓市场,发挥设备产能,也可以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新建生产设备,增加产能。国家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设备利用率,挖掘设备潜能,不鼓励新建生产能力开扩展产量。
I. 钢铁行业与机械行业混合算新增产能吗
只要是这个联合企业对外销售钢铁产品而不是全部生产钢铁制品,就是新增版钢铁产能。比如说权,拟建设的冶炼项目生产的钢水全部铸造成轴、车轮、减速机壳体、轧辊、耐磨衬板,或者轧制成钢材以后加工成钢丝绳、拉锁、暖气片、集装箱、汽车底盘、汽车挂车等就不是新增产能;要是你只是自用了一小部分,还对外销售棒材、线材、板带材、管材、钢坯、型材等,你的企业就是新增钢铁产能。
J. 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映出什么问题
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重化工业主要依托钢铁煤炭等,所谓的机械化其实就是在此时开始,在此阶段,不但是美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大国钢铁产量都是急剧增加。那时就流行了以钢铁产量衡量国力的标准。
美国1865结束内战后,已经扫除了国内的分裂势力,能够投入大部分精力到经济发展方面来,再加上美国是一个两洋大国,没有多少的来自陆地上威胁,有一个非常安定的国际环境,这注定了美国能够成为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