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历史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30 06:57: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代背景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代背景:以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这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各阶层人物的心态。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歌颂党和领袖,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扩资资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以及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后的历史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万千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迸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步曲长篇小说《暴风雨中诞生》,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㈢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3)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历史扩展阅读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冬妮娅。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

㈣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历史背景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出身在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在革命战争中,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为原型写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传,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典型化的文学珍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本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它在国内被成百次地再版,并被译成50多种民族语言广泛传播;在中国、印度、巴西、蒙古、阿根廷等国都被翻译出版.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为世界人民热爱的艺术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样.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

㈥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要详细过程

自然界中铁的蕴藏量极为丰富,占地壳元素含量的5%,居地球物质中的第四位.炼铁过程实质上就是将从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还原出来的过程.炼铁生产设备是高炉.高炉生产所得的冶炼产品是生铁,副产品是炉渣、煤气和炉尘.
铁是怎样从高炉里炼出来的?
简单的说就是:输料系统把烧结矿(由烧结厂烧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输入到高炉顶的布料系统,由布料系统均匀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炉内.热风系统将风吹进高炉,焦碳燃烧形成一定的高温(1150--1200度)化学气氛,烧结矿中铁的氧化物在这种温度和环境下发生还原反应.矿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变成一氧化碳,还有一些杂质气体被高温排走,进入除尘净化系统和高炉燃气回收系统,无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矿石中的铁被还原后在高温下行成液态铁水.铁水又叫生铁.生铁可分三类:一类是供炼钢用的钢铁(硅SI含量小于1.25%);一类是供浇铸机件和工具的铸造铁(硅含量大于1.25%);还有一类是铁合金(主要是锰铁和硅铁).
钢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炼钢实质上是将铁水(生铁)加温并添加不同的元素,通过吹氧等手段,使铁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炼过程.可炼出多种不同质地的钢.如加锰,就炼出锰钢;加镍、铬、钛就炼出不易生锈的钢.
铁和钢的区别:铁分为生铁和熟铁.熟铁、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钢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为人类广泛利用.
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在650-1000℃和上焙烧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由于炼炉中温度偏低,不能使熔点为1535℃的铁熔化,所以得不到液态的铁.人们等炼铁成功后冷却炼炉,取出铁块, 这种炼铁方法叫块炼铁.用这种方法炼得铁质地疏松,还夹杂着许多来臬矿石的氧化物和经.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如果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这反复锻打,就可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
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又找出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这种钢地就是最早的钢.它是为改变块炼铁的性能而要用木炭作燃料,加热块炼铁并锻打,这样少量的碳会从铁的表面渗进去.西汉时,为提高块炼铁渗碳钢的质量,人们都增加了锻打的次数,由十次,三十次,五十次增至近百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由此也产生了“百炼成钢”这一成语,它用来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成为优秀人物.
春秋战国钢铁的冶炼
春秋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阶段.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商代用陨铁制作了铁刃铜钺,说明对铁的性质和锻打嵌铸的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晋国用铁铸刑鼎,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晋国民间铁已不少.在江苏六合县程桥、湖南长沙龙洞坡等地出土了春秋时的铁器.战国初或稍早已发明铸铁技术,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冶金技术的重大贡献,比外国早一千八百年左右.河北兴隆县寿王坟出土了大量战国时的铁范,其中有较复杂的复合范和双型腔,还采用了难度较大的金属型芯,反映了当时的铸造工艺已有较高水平.战国时发明的用柔化退火制造可锻铸件的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是冶金技术的重要成就,比欧洲早二千年左右.战国时还掌握了块炼铁固态渗碳制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
块炼铁的方法也就是“固体还原法”.由于块炼铁是铁矿石在较低温度下从固体状态被木炭还原的产物,所以质地疏松,还夹杂有许多来自矿石的氧化物,例如氧化亚铁和硅酸盐.这种块炼铁在一定温度下若经过反复锻打,便可将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机械性能就改善了.从江苏六合县程桥东周墓出土的铁条,就是块炼铁的产品.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锻造铁器也是以块炼铁为材料.
在反复锻打块炼铁的实践中,人们又总结出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从河北易县武阳台村的燕下都遗址44号墓中曾出土79件铁器,经分析鉴定,它们的大部分都是由块炼钢锻成的,这证明至迟在战国后期块炼渗碳钢的技术已在应用,块炼铁质柔不坚,块炼钢虽经渗碳处理,变得较坚硬,但在生产上仍嫌不足.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又摸索出块炼钢的淬火工艺,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块炼钢的机械性能.上述燕下都出土的锻钢件,大部份是经过淬火处理的,这又表明在当时,人们对淬火工艺也较熟悉了.
生铁的冶铸工艺,在原料、燃料上与块炼法基本一样.它们之间主要的差别在冶炼温度的不同.块炼法的炉温大约在1000(C左右,离纯铁的熔点(1534(C)相差很远,而生铁冶炼时,炉温达到了1100-1200(C.在冶炼中,被还原生成的固态铁会吸收碳,这种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速度就会加快.
另一方面吸收碳后,铁的熔点随之降低,当含碳量达到2.0%时,熔点降至1380(C;当含碳量达到4.3%时,熔点为最低,仅1146(C.在这种条件下,炉温就可使铁熔化,从而得到了液态的生铁.液态生铁就可以直接浇铸成器,冶铸过程简化了,就使铁器的生产有了大发展的可能.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的铁丸,洛阳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纪的铁锛、铁铲都是生铁器物,这证明在块炼法的同时,我国已出现生铁冶铸工艺.生铁与块炼铁同时发展,是我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发展的独特途径.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从块炼铁发展到生铁,大约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就拿欧洲一些国家来说,虽很早已有块炼铁,但出现生铁则在公元十三世纪末和十四世纪初.
生铁的生产效率高,铸造性能又较好,这为广泛使用铁器提供方便.在冶炼生铁的初期,由于温度还不够高,硅含量也较低,致使生铁中的碳在冷却凝固时不能成为石墨状态,而成为碳化三铁(Fe3C),与奥氏体状态的铁在1146(C共晶.因此,炼出的生铁性脆而硬,铸造性能虽好,但强度不够,这种生铁,人们称它为白口铁,它只能铸造某些农具.从河北兴隆燕国矿冶遗址出土的大批锄、范等,就是由白口铁铸成的.
为了克服白口铁的脆性,在战国早期,人们就创造了白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所谓柔化处理就是将白口铸铁长时间加热,使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了大块的渗碳体,这对减少脆性、提高韧性可以起良好的作用.处理后的白口铁就变成了展性铸铁.长沙出土的战国铁铲,辉县出土的战国中期铁带钩,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铁镢、锄等,都是属于这种展性铸铁.

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后的历史 nbs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反映的乌克兰内战和波苏战争背景: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乌克兰民族爱国团体于1917年3月7日成立“乌克兰社会团体联合拉达”(“拉达”为乌克兰语,“会议”、“议会”、“代表大会”之意,俄语则为“苏维埃”)。中央拉达推举著名历史学家格鲁舍夫斯基为主席。格鲁舍夫斯基曾因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而被沙俄政府强制留居莫斯科。起初,乌克兰中央拉达与俄临时政府于7月16日双方并相互承认,但是8月17日,改组后的俄临时政府推翻了7月间达成的协议,不承认乌克兰总书记处的合法性。中央拉达起初拥护布尔什维克,但不久又宣布乌克兰自治,十月革命之后,11月20日乌克兰中央拉达宣布乌克兰独立,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2月17日,俄国人民委员会向乌克兰中央拉达发出“最后通牒”:一方面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另一方面却要求它服从苏俄政权管辖。这样荒唐的通牒,乌克兰中央拉达当然不会响应。由于乌克兰中央拉达成员多半是民族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乌克兰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把基辅政权交给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的决议。12月24日,在苏俄的支持下,他们在哈尔科夫召开了第一次全乌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宣布乌克兰为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央拉达抗衡,至此,乌克兰分裂,内战爆发;在苏共的帮助下乌克兰各地不断起义,中央拉达无法镇压住起义,就只好同德国媾和,签订的《布列斯特-立陶宛协议》,以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代价,换取德国派遣45万军队进入乌克兰,帮助镇压,抵抗苏俄武装。这一招纯粹是引狼入室,没想到德国人和苏俄都无力把战争支持下去,在1918年3月,苏德双方妥协,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苏俄放弃波兰,芬兰,乌克兰,爱沙尼亚,土耳其一大片约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1918年4月,德国占领军解散了中央拉达,并建立由哥萨克人斯科罗帕茨基为首领的政权。斯科罗帕茨基主张乌克兰文化复兴,原达拉中央成员西蒙·彼得留拉(就是小说中那白匪头子)也参与其中。1918年秋,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1月13日,俄国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开始收回失去的领土。11月28日,乌克兰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组成了临时工农政府,1919年1月29日,乌克兰临时工农政府被改组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另一方面,乌克兰民族主义政党在1918年11月14日,成立了民族主义的执政内阁,12月14日执政内阁部队在彼得留拉率领下进驻基辅,推翻斯科罗帕茨基政权。次年2月彼得留拉就任执政内阁首脑。
与此同时,原奥属波兰城市利沃夫发生乌克兰人起义。起义军领袖维克多夫斯基宣布成立“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定都利沃夫,并声称对整个东加里西亚地区拥有主权。而由波兰共和国支持的反对乌克兰人起义也由此爆发,起义的波兰人宣布脱离“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西蒙·彼得留拉将军率领乌克兰军进入西乌克兰,与波兰军队战斗,由此引发了波乌战争;这也是波苏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自波兰共和国成立以来,约瑟夫·毕苏斯基一直想收复被俄罗斯1772年掠夺的土地,此次战争正好提供了机会,把整个乌克兰和立陶宛重归版图,但毕苏斯基的波兰军和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混战的同时,苏俄红军也来了。由于面临苏俄红军的进攻,彼得留拉与波兰人签订了停火协议,在毕苏斯基看来,布尔什维克只是个纸老虎,不堪一击,而彼得留拉,这个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却能顽强抵抗,虽然彼此是敌人,但同是反共反俄人士,却加深了“亲近”。1919年11月21日,巴黎和会最高委员会确认波兰对东加里西亚拥有25年的行使主权,1920年4月21日,毕苏斯基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西蒙·彼得留拉签署波乌联盟条约。毕苏斯基答应帮助彼得留拉“保卫”基辅,赶走俄国人,以此换取彼得留拉承认兹布鲁奇河为乌波边界。4月25日,波兰和乌克兰两国军队在毕苏斯基的统帅下,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了进攻,史称波苏战争。1920年8月苏俄红军兵败华沙城下,以苏俄兵败而告终,在此战争中,波军损失5万人,苏俄红军损失15万人,但双方已无法把战争持续下去,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苏俄在里加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领土,而苏俄则在1922年获取到了乌克兰苏维埃的加盟.

阅读全文

与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筋检尺怎么算 浏览:52
钢铁侠3讲什么看不懂 浏览:939
华帝不锈钢不粘锅炒锅价格多少 浏览:971
90度弯头怎么切割30度弯头 浏览:423
慈溪哪里有模具培训学校 浏览:692
焊接螺纹钢柱子用什么焊机 浏览:478
钢板折边线怎么画 浏览:988
钢铁华尔兹源铝怎么得 浏览:468
焊缝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浏览:777
焊钢板什么焊机 浏览:497
不锈钢玻璃门多少钱一方 浏览:449
细小零件怎么焊接 浏览:624
天津二手高频焊管机组 浏览:536
模具制造专业是什么意思 浏览:785
亚索的无缝e怎么学 浏览:310
多个路由器怎么实现无缝切换 浏览:979
如何配钢筋大小 浏览:912
合金发热电缆的电磁辐射是多少 浏览:678
注塑机模具吨位是什么意思 浏览:676
贵阳不锈钢桥架托臂哪里有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