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结构的钢材为什么可以看成弹塑性材料
钢材在建筑材料中主要是抗拉的作用~之所以可以看做弹塑性材料是因为它的性质说决定的
② 钢结构房屋好吗
长久以来,我国房屋建设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结构房屋主要采用现场手工湿作业,存在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能耗高、污染严重、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寿命周期短等问题。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发展钢结构,钢结构房屋的出现对我们人类居住来说是一大贡献,减轻了居住环境的压力。多年来,我国住宅建设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近四成。

根据对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建筑施工材料损耗粗略统计,每年我国城镇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4亿吨。钢结构房屋减轻了生产砖瓦、石灰、水泥以及开挖沙石等传统建材对环境的破坏,建筑垃圾、建筑施工扬尘、噪声都大为减少,改建和拆迁容易,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率高,很多发达国家视之为储备钢铁的重要方式。
住宅建设是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约占社会能耗总量的40%。据专业机构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材料碳排放为740.6公斤/平方米,而钢结构房屋材料的碳排放量为480公斤/平方米,降低了35%左右。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耕地占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钢结构房屋与“十二五”规划中五项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性指标紧密关联。我国人口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利用的土地日益减少。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是当务之急。未来,在国家十二五政策规划下,钢结构房屋建筑会得到广泛应用,这有利于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
③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1)拉伸性能
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
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即为断后伸长率。对常用的热轧钢筋而言,还有一个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指标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用高强度钢筋和钢丝具有硬钢的特点,抗拉强度高,无明显的屈服阶段,伸长率小。由于屈服现象不明显,不能测定屈服点,故常以发生残余变形为0.2%原标距长度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
(2)冲击性能
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加工质量都对冲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钢的冲击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冲击性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降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冲击值急剧下降,从而可使钢材出现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所以,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低的钢材。
(3)疲劳性能
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灾难性的事故。钢材的疲劳极限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
④ 建筑钢材有哪些主要性质每种性质用何种指标表示有何实际意义如何测定
哦
⑤ 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以下信息是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仅供参考:
1、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
钢材强度较高,弹性模量也高。与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相对较低,因而在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小,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适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
2、钢材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
适于承受冲击和动力荷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材内部组织结构均匀,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钢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比较符合计算理论。所以钢结构可靠性高。
3、钢结构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
钢结构构件便于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工厂机械化制造钢结构构件成品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工地拼装速度快、工期短。钢结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
4、钢结构密封性能好
由于焊接结构可以做到完全密封,可以作成气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压容器,大型油池,压力管道等。
5、钢结构耐热不耐火
当温度在150℃以下时,钢材性质变化很小。因而钢结构适用于热车间,但结构表面受150℃左右的热辐射时,要采用隔热板加以保护。温度在300℃ -400℃时.钢材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温度在600℃左右时,钢材的强度趋于零。在有特殊防火需求的建筑中,钢结构必须采用耐火材料加以保护以提高耐火等级。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特别是在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对处于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结构,需采用“锌块阳极保护”等特殊措施予以防腐蚀。
7、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
钢结构建筑拆除几乎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
⑥ 钢铁在建筑、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钢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工业
钢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 .
⑦ 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与砖混结构住宅相比可节能60%以上,冬夏季空调设备可节约耗电30%以上,结构的废旧利用为100%。 2、预工程化程度高,建设成本降低,工期缩短 3、钢结构建筑能够满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 4、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 纯手打,不用谢,都是这(钢结构)行的,我叫凯利恒,望采纳,
⑧ 钢结构房屋的优越特性
材料强度高:钢的容重虽较大,但强度却高得多,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钢材的容重与屈服点的比值最小。 房屋自重小:钢结构房屋主体结构的含钢量通常在25KG/-80KG左右,彩色压型钢板的重量低于10KG。钢结构房屋的自重 仅为砼结构的1/8-1/3,可大大降低基础的造价。 安全可靠:钢材质地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模量大,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为理想的弹性-塑性体,因此钢结构房屋计算 准确,可靠性强。 工业化生产程度高:能成批大量生产,制造精确度高。采用工厂化制造、工地安装的施工方法,可大大缩短工期,提高经 济效益。 美观:钢结构房屋的围护为彩色压型钢板,使用年限为三十年不褪色,不锈蚀。由于彩钢板颜色的多样性,使得建筑物 线条明朗,观感舒适,且比较容易造型。 重复利用:钢结构房屋的主体骨架连接为高强螺栓连接,围护板为自攻钉连接,拆卸比较方便,若建筑需要搬迁,只要 拆掉螺栓把钢结构房屋件运到需要的地方,重新组合即可。 抗震性能好:钢结构房屋由于主要承重构重构件为钢结构,其韧性和弹性较大,檩条的抗剪和抗扭作用以及柱、梁间的 支撑,大大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适用范围广:钢结构房屋适用于各类工业厂房、仓库、超市、高层建筑等。 钢结构房屋次结构系统: 材质:钢结构采用国内大型钢厂优质钢,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B、Q345B钢材 焊接:采用埋伏式自动焊,保证焊脚尺寸均匀,焊道平整、美观 抛丸除锈:钢结构从八个方向同时喷珠除锈,符合Sa2.5标准,彻底清除锈渍 喷漆:表面喷涂防锈底漆,钢结构得到最佳防锈功能 现代化建筑系统:钢结构经先进CAD辅助设计软件优化,以高精密机械设备加工而成,现场拼装即可完成。 先进的焊接工艺:采用埋弧式自动焊、CO2保护焊,并以天泰焊丝等优质焊丝确保焊缝品质及构件质量。 彻底无锈渍侵蚀:钢结构八喷嘴的抛丸除锈技术,符合Sa2.5标准。 最佳防锈功能:表面喷涂防锈底漆,确保钢结构品质。 钢结构房屋次结构系统: 檩条:用于支撑屋面钢板及对钢梁提供侧向支撑,采用C型断面,连续跨方案,为业主提供更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围梁:用于支撑墙面钢板,采用C型断面,便于美观的和门窗配合。 原料:采用高张力钢板,最小降伏强度达3,510kg/cm2,符合美国ASTM A653M Grade D之规范,较之其它厂商采用中国 
⑨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 )
钢材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一、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在建筑结构中,对承受静荷载 作用的钢材,要求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并要求所产生的变形不致影响到结构的正常工 作和安全使用。对承受动荷载作用的钢材,还要求具有较高的韧性而不致发生断裂。 (一)、强度: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测定钢材强度的方法是拉伸试验,钢材受拉时,在产生应力的同时,相应的产生应变。 应力-应变的关系反映出钢材的主要力学特征。 因此,抗拉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技术性质。根据低碳钢受拉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6-1),可了解到抗拉性能的下列特征指标。 1、弹性模量和比例极限: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是常数,称为弹性模量即E =σ/ε。这个阶段的最大应力(P 点的对应值)称为比例极限σp。 E 值越大,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大;在一定荷载作用下,E 值越大,材料发生的弹性 变形量越小。一些对变形要求严格的构件,为了把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应选用 刚度大的钢材。 2、弹性极限: 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应变曲线略有弯曲,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例关系,但卸 去外力时,试件变形仍能立即消失,此阶段产生的变形是弹性变形。不产生残留塑性变 形的最大应力(e 点对应值)称为弹性极限σe。事实上,σp 和σe 相当接近。 3、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 在屈服阶段,锯齿形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上限;锯齿形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应 力称为屈服下限。屈服上限与试验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有关。屈服下限比较稳定,容易测 试,所以规范规定以屈服下限的应力值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用σs 表示。 图6-1 低碳钢受拉时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中碳钢和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规范规定以0.2%残余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值 作为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 表示。 屈服强度对钢材使用意义重大,一方面,当构件的实际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将产生 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当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受力较高部位的应力不再提 高,而自动将荷载重新分配给某些应力较低部位。因此,屈服强度是确定容许应力的主 要依据。 4、抗拉强度(极限强度):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此 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到最大值。此后钢 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塑性变形,此处试件界面迅速缩小, 出现颈缩现象,直到断裂破坏。 抗拉强度是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即当拉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钢材完全丧失了 对变形的抵抗能力而断裂。抗拉强度用σb 表示。 抗拉强度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计算依据,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即“屈强比” (σs/σb)对工程应用有较大意义。屈强比愈小,反映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工作时 的可靠性愈大,即延缓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愈大,因而结构愈安全。但屈强比过小时, 钢材强度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浪费。常用碳素钢的屈强比为0.58~0.63,合金钢的屈 强比为0.65~0.75。 5、疲劳强度: 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钢材在应力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 象。称为疲劳破坏。 疲劳破坏首先是从局部缺陷处形成细小裂纹,由于裂纹尖端处的应力集中使其逐渐扩 展,直至最后断裂。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 灾难性的事故。 在一定条件下,钢材疲劳破坏的应力值随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钢材在无数次交 变荷载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循环应力值,称为疲劳强度极限。实际测量市场以 2×106此应力循环为基准。钢材的疲劳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组织结构、表面状态、 合金成分、夹杂物和应力几种情况等。 (二)、塑性: 塑性表示钢材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它是钢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钢材的塑性通常用拉伸试验时的伸长率或断面缩减率来表示。 1.伸长率:伸长率反映钢材拉伸断裂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能力,是衡量钢材塑性的 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是以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的百分率来表 示。 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L1——试件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mm); L0——试件的原标距长度(mm); n——长或短试件的标志,长试件n=10,短试件n=5。 钢材拉伸时塑性变形在试件标距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颈缩处的伸长较大,故试件原始 标距(L0)与直径(d0)之比愈大,颈缩处的伸长值在总伸长值中所占比例愈小,计算 所得伸长率也愈小。通常钢材拉伸试件取L0=5d,或L0=10d,其伸长率分别以δ5 和δ1 0表示。对于相同钢材,δ5 大于δ10。 通常,钢材是在弹性范围内使用的,但在应力集中处,其应力可能超过屈服强度, 此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可使结构中的应力产生重分布,从而使结构免遭破坏。 2、断面缩减率: 断面缩减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A0——试件原始截面积; A1——试件拉断后颈缩处的截面积。 伸长率和断面缩减率表示钢材断裂前经受塑性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或断面缩减率越 高,说明钢材塑性越大。钢材塑性大,不仅便于进行各种加工,而且能保证钢材在建筑 上的安全使用。因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调整局部高峰应力,使之趋于平缓,以免引起建 筑结构的局部破坏及其所导致的整个结构的破坏;钢材在塑性破坏前,有很明显的变形 和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便于人们发现和补救。 (三)、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材的冲击韧性用试件冲断时单位面积上所 吸收的能量来表示(或用摆锤冲断V 型缺口试件时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J/cm2 来表 示)。冲击韧性按式(6-2)计算: 式中: αk——冲击韧性(J/cm2); H、h——摆锤冲击前后的高度,m; A——试件槽口处最小横截面积(cm2)。 P——摆锤的重量,N。 影响钢材冲击韧性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冶炼质量、冷作及时效、环境温度等。 αK 越大,表示冲断试件消耗的能量越大,钢材的冲击韧性越好,即其抵抗冲击作用的 能力越强,脆性破坏的危险性越小。对于重要的结构物以及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特 别是处于低温条件下,为了防止钢材的脆性破坏,应保证钢材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 钢材的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其规律是:开始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缓 慢下降,但当温度降至一定的范围(狭窄的温度区间)时,钢材的冲击韧性骤然下降很 多而呈脆性,即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转变温度,见图6-2。脆性转变温度越低, 表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越好。为此,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钢材的冷 脆性,应选用脆性转变温度低于最低使用温度的钢材,并满足规范规定的-20℃或-40℃ 条件下冲击韧性指标的要求。 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多次重复的小量冲击荷载,因此冲击试验所得的一次 冲击破坏的冲击韧性与这种情况不相符合。材料承受多次小量重复冲击荷载的能力,主 要取决于其强度的高低,而不是其冲击韧性值的大小。 图6-2 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四)、硬度: 硬度是指钢材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即表示钢材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变形的能 力。它是衡量钢材软硬程度的一个指标。硬度值与钢材的力学性能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 性。 我国现行标准测定金属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和维氏硬度法等三 种。常用的硬度指标为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试验是按规定选择一个直径为D(mm)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一 定荷载P(N)将其压入试件表面,持续至规定时间后卸去荷载,测定试件表面上的压 痕直径d(mm),根据计算或查表确定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应力值(或以压力除 以压痕面积即得布氏硬度值),其值作为硬度指标(无量纲),称为布氏硬度,代号为 HB。布氏硬度值越大表示钢材越硬。 布氏硬度法比较准确,但压痕较大,不宜用于成品检验。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是将金刚石圆锥体或钢球等压头,按一定试验力压入试件表面,以压 头压入试件的深度来表示硬度值(无量纲),称为洛氏硬度,代号为HR。 洛氏硬度法的压痕小,所以常用于判断工件的热处理效果。
⑩ 钢铁等可用来做轨道,桥梁,说明金属有什么物理性质
钢铁等可用来做轨道,桥梁,说明金属有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 延展回性 、容易导答电、导热、硬度高、强度大物理性质。金属分子之间的连结是 金属键 ,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与钢铁建筑利用了什么性质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