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保护层从哪里算起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首先是垫块,下面的钢筋保护层控制靠垫块,垫块要挑选那些结实的水泥垫块,如果是大梁的钢筋,最好是用花岗岩碎。
如果用短钢筋头来垫,那就需要给短钢筋头套个PVC管。侧面的垫块大多数是塑料卡,卡在钢筋上不容易掉。墙板和柱子钢筋,大都是采用梯子筋定位。
(1)如何算钢筋保护层扩展阅读
一、第一个作用:决定混凝土和钢筋的粘接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低,钢筋抗压强度低,抗拉强度高,两种材料膨胀系数接近,它们正好结合到一起,优势互补,判断它们是否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受力的指标是粘接强度。
混凝土对钢筋充分的包裹,产生粘接强度,随着混凝土的保护层加大粘接强度也就越大,在保护层达到钢筋直径的5倍,粘接强度不再增加。
钢筋保护层大小决定了钢筋与混凝土粘接强度的大小。保证钢筋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粘接强度,钢筋与混凝土有很好的粘接强度,才能充分发挥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二、第二个作用:保护钢筋延缓锈蚀
1、保护钢筋的原理
混凝土本身是碱性的,钢筋在碱性的环境里,表面会形成一层膜,保护钢筋不锈蚀,因此保证有一定的保护层厚度,可以保护钢筋延缓锈蚀。
2、混凝土本身的缺陷
混凝土在浇筑时,会有沁水现象、骨料下沉,凝固时混凝土的收缩,温差变化,养护不当都会使混凝土出现微小的裂缝,水和二氧化碳会通过裂缝进到混凝土内部。
水是酸性的,中合了混凝土的碱性,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从而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造成钢筋截面减少,甚至使混凝土发生涨裂,降低粘接强度。
三、第三个作用:防火的作用
混凝土是耐火材料,钢筋在高温下,会快速膨胀变大,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急速下降,快速失去承载力,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也是防火的需要。
❷ 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何算
答:没公抄式,根据环袭境类别选用的,给你插一图。 以下单位: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SC20 C25-C40 C50 SC20 C25-C40 C50 SC20 C25-C40 C50
室内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❸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怎么计算的
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标准如
1、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一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2、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两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65mm。
3、一般板、墙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定:(要算钢筋根数,构件长的两边保护层一般是5-6公分,算钢筋长度时候,钢筋末端的保护层有是2-3公分。)
(3)如何算钢筋保护层扩展阅读:
作用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2)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3)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❹ 钢筋保护层厚度计算
9.2.1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板、墙、壳
梁
柱
环境
类别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
20
20
—
30
30
—
30
30
二
B
—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9.2.2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9.2.3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9.2.4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9.2.5 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❺ 钢筋保护层计算公式。
钢筋保护层是依据钢筋混凝土规范,按照不同构件或部位来取值,一般是不用计算公式的。只是在绘桥梁钢筋构造图的断面中需标示出保护层厚度,那也是不用计算的。
❻ 请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怎么计算的
没有固来定的计算公式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标准如下:
1、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一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2、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两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65mm。
3、一般板、墙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定:(要算钢筋根数,构件长的两边保护层一般是5-6公分,算钢筋长度时候,钢筋末端的保护层有是2-3公分。)
保护层保护的是钢筋,一定厚度是保证钢筋与环境介质隔离.从结构上讲,保护层越薄(就是钢筋靠近表面),受力情况就越好;从使用寿命上讲,锈蚀对钢筋影响最大,保护应该厚一些。
保护层作用:
(1)保护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2)防止钢筋受到锈蚀,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3)满足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极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
❼ 钢筋保护层厚度怎么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10mm。
根据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值为(+8mm,-5mm)。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7)如何算钢筋保护层扩展阅读:
钢筋保护层注意事项: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 %但不小于8 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由于梁类构件及板类构件在施工时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措施不同,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程度不同,允许的尺寸偏差不同,因此检验时应分别进行。但如同属类构件(梁类、板类),则不管是主梁、次梁或悬挑梁,单向板、双向板或挑檐板,均应归为同一类型,一并计算合格点率。
❽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从什么地方算起!
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可按基本保护层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10mm。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保护层。
(8)如何算钢筋保护层扩展阅读:
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空气中含水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护层越厚。
钢筋要通过保护层把均匀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会过早出现裂缝,钢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时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锈蚀钢筋。
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❾ 钢筋保护层怎么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答:《混凝土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04—2002(2010版)
一、钢筋安装中有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其要检查(不是检测)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只允许检查梁类构件和板类构件。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
﹣7mm,对板类构件﹢8mm,﹣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应分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检测合格率若低于规范要求是否需要报废?
答:我认为应按《统一标准》,第5.0.6条处理了。
❿ 钢筋保护层从那开始计算
就混凝土构件整体来说,钢筋保护层是构件截面最外层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截面边的最近距回离。箍答筋是横向受力的钢筋。所以,保护层指箍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最近距离。
特殊要求纵向钢筋保护层时,前面必须冠以‘纵向钢筋’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