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混凝土楼板内钢筋间距过大如何处理
如果在验收中发现钢筋间距过大,要么进行调整,要么进行加密加筋处理。如版果在板成权型后,征求设计意见。采取粘贴碳纤维的手段加固。
《砼规范》有要求: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同时还应注意梁下部多于两排钢筋时,第三排钢筋的净距应为下排钢筋净间的两倍 。
2. 钢筋过密怎么打混凝土
适当调整混凝土塌落度,增大混凝土合易性,振捣的时候用振动棒打钢筋,同过钢筋震动混凝土
3. 当砼浇筑时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且无法振捣怎么办
一、防治措施为:
①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内配以人容工插捣;
②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
③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
二、处理方法:
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固。
4. 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太密不便施工怎么办
这种锚固截面变小经常在施工中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200厚的竖向钢筋直专径应该是10的,保护层是属15,而梁的保护层是25-30,应该可以过去的,即使过不去,截面小了,你可以把梁的高度适当加高一点,那样抗弯强度也不会变小。现在市场上有种小规格的振动棒,这种局部可以使用这种机具,当然有条件还可以使用安装在模板上的振动器。也可以加大每立方砼的水泥浆含量骨料粒径。
5. 在浇注混凝土时,如果钢筋间距过小,振捣棒插不进去怎么办
1、纠正钢筋错位。钢筋错位将影响混凝土构件受力变化。
2、不建议加大混凝土坍落度,因为那样表面上混凝土密实了,实际上是砂浆,很少粗骨料,混凝土局部强度降低。应更换混凝土粗骨料粒径,换较小的粗骨料。
6. 柱子太高,钢筋太密,混凝土倒不进去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在模型底部安装泵送阀口,将自密实混凝土从回下往上泵压进答去。如果柱子太高,可分二级、三级进行,如同钢管混凝土施工。如果柱子中间钢筋不那么密集,能容10公分泵送导管深入底部,则可以从上往下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然后一段一段提升导管,如同水下灌注桩施工。
7. 钢筋间距大于设计要求而混凝土浇筑完了怎么处理方
1.设计方面
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
1.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商品混凝土原因
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施工原因
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3冬时期间受冻。
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3.5 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3.6 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8. 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度,钢筋间最小不得超过多少
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度,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30mm和 1. 5d; 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 2层时, 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 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50mm ,且不宜大300mm。
9. 2. 1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 根。
2 梁高不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0mm ;梁高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9. 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 ;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5%;
2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50mm ,且不宜大300mm;
3 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 600mm 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 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4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8根,不应少于6 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5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300mm。
注: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 9. 2. 1 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9. 现浇梁底板钢筋间距小,混凝土浇筑完拆模后发现钢筋底部没混凝土,怎么处理
现浇梁底板钢筋间距小,混凝土浇筑完拆模后发现钢筋底部没混凝土,这个要进行混凝土缺陷处理,把混凝土面剔毛至密实处,洒水湿润,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嵌实。
10. 混凝土路面钢筋钢筋间距不等怎么放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定义
是指由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内面,容也称刚性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路面(PCCP)、钢筋混凝土路面(RCP)、钢纤维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等。
(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
它是由普通混凝土面层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是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及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由于它表面色泽鲜明,也被称为白色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