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墙下无梁时,板内增加钢筋的依据
应当有墙下加筋,取个板带计算一下,既能算出附加钢筋。板带宽度=墙后+2板厚。同时要看板的专传属力方向,如果墙放在单向板的长向上,那么板的短跨受力钢筋应当加强,累死在跨中加了集中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毫米;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
(1)怎么在填充墙下加附加钢筋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Ⅱ 附加筋如何布置
问题一:板附加筋的放置位置 板附加筋的放置位置在板的四角。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梁里面一般在梁与梁相交处在主梁上为了增加抗剪力,在次梁两侧各加三道箍筋,这6道箍筋就是附加筋,有时候箍筋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布置一些吊筋或鸭筋,也叫附加筋,板里面也有附加筋,主要是在板里面已经布置完受力筋的情况下,再另外布置一些受力筋,这时另外增加的那部分钢筋就是附加筋。
问题二:如何理解楼板附加筋的分布筋怎么布置 这个是结构设计师为了能够使结构更加简单明了
将所有楼面钢筋用同一的型号间距表示
而实际上超过这同一型号的配筋就标注成附加钢筋
问题三:请问附加箍筋和箍筋有什么区别,布置钢筋时该怎么布置 附加箍筋也是箍筋,和箍筋没有区别
问题四:板底附加筋如何布置 地下室底板15000多平方米,几百条梁每条都有附加筋,用单构件输入实在是太难得算根数,能不能设置一种可自义长度的板底受力筋如同板面负筋一样,不要说采用板面负筋代替。负筋则有这陪运两种钢筋,如果在计算设置中修改负筋弯折与分布筋等公共属性则其它楼层的板也修改了
问题五:请教一下,下图中的“底板钢筋附加钢筋”和“附加钢筋”是怎样的排列方式? 直径14和12的间隔放,14、12之间间隔是100,同种钢筋间隔200
问题六:工程中筏板结构附加钢筋如何布置 10分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谈乱亮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问题七:建筑图纸中为何要添加附加筋,附加筋在那个位置 这要跟据图纸附加位置了,附加筋主要是加到剪刀弯距最大部位,一般都在梁上挑梁上在根部距支点五分一道四十五分一道。如梁面筋加筋就在所标注位置加总跨三分之含宽一,如果是二排的情况下就加总跨四分之一。建议多看下图集03G101上有,06上也有
问题八:你好,柱的角部附加钢筋怎么布置的啊? 看了几遍耽不出“柱的角部附加钢筋”是什么。
问的是顶层边柱的角部节点附加钢筋就照11G101-1构造详图,里面有抗震框架和非抗震框架顶层边柱的大样。
问题九:图纸上的筏板附加筋的范围怎么确定,如图,附加筋1和2的范围各是到哪里?谢谢 1#筋、2#筋下边有一条绿线即是布置范围
问题十:板筋附加钢筋的问题 板支座负筋处标明附加钢筋 如图 请看本张图下面的说明(要不然就在鼎构总说明里面),首先这些板要配一次钢筋,然后再加个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Ⅲ 砌体加筋如何布置
布砌体加筋与墙相交。
砖砌体与构造柱或混凝土框架结构相交处设置的拉结筋,加强墙和混凝土的整体性,提高抗震效果。也可以理解为是墙砌体与不同的钢筋砼柱、墙交接处的拉结钢筋。
工业废料(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符合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墙体改革的要求。砌块按尺寸和质量的大小不同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和大型砌块。
砌块系列中主规格的高度大于115mm而小于380mm的称作小型砌块、高度为380~980mm称为中型砌块、高度大于980mm的称为大型砌块。
Ⅳ 砌体加筋如何布置
砌体加筋必须布置在砌体墙上,砌体加筋一般是在构造柱的位置设置,框架柱的位置设置的是植筋。砌体加筋的长度:构造上规定:抗震结构的砌体加筋其长度不应小于1米,所以一般设置成1米就可以了,可以不用管(1/5且不小于700毫米)这个数。
Ⅳ 高层二次结构砌体底部加强筋如何放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3 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
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Ⅵ 墙下无梁,墙下面板底部加设两根钢筋,墙底位置,板面如何设置
墙下无梁板加筋 墙下板无梁设置附加钢筋,不管外墙(外墙基本不会,建议内查看图纸)内墙均要设容置,建议按建筑平面,结合结构图,墙下无梁板加筋加强部位为墙底,因为砌墙直接在板上荷载强度不够需要按照板跨长度增加钢筋,板洞加强筋和墙下无梁加强筋并不冲突。加强与否和内外墙并无关系。
Ⅶ 填充墙拉结筋设置规范
填充墙拉结筋是指在砌体填充墙体中设置的一种加强材料团宏,以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下面是填充墙拉结筋设置的规范:
7. 在墙体结构连接处,应采用焊接、螺塌旁册栓连接等方式将拉结筋连接。
总之,填充墙拉结筋的设置是为了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且在设启世置时应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Ⅷ 墙柱钢筋的附加箍筋怎么加
边缘构件是剪力墙的重要部件,它的箍筋配置是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回之一;
边缘构件的答箍筋受体积配箍特征值λv控制,不同抗震等级的λv值,规范有不同的规定;所以,它是沿高一样密集的间距,没有么‘加密’、‘附加’之类的说法;
它的拉钩是单肢箍筋,其体积应包含在体积配箍率内;
‘附加筋’、‘附加箍’是设计人随意命名专用的,没有固定的规范定义;
题问‘怎么加’,图纸上有的不可省,没有的不可乱加!这是施工方的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