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柱子纵向钢筋如何锚固
柱纵筋做法分:基础锚固做法、中间层连接做法、变截面做法、封顶做法。
依据在22G101-1 P65~69
⑵ 框架柱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有哪些要求
从梁底起向上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直升到顶,不能满足的加弯折。
⑶ 柱子纵向不同规格的钢筋如何连接
对于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当时我们是直接用焊机焊接的,但回是质监站让我们答返工了,要求我们重新锚固在框架梁内,并在梁内生柱。后来经监理询问总监后说:“当柱子纵向受力钢筋连接高于2个标号才需重新锚固”即Φ25钢筋与Φ28钢筋连接需重新锚固。但我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建议你向设计院等其他权威部门咨询
⑷ 上下框架柱变筋和变径时钢筋怎么锚固,锚固长度是多少
按一定的方向用钻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体内,插入预应力锚索内(钢筋),然后用水泥将容孔固结起来即可。
锚固长度是200mm及以上,因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3.1条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且不应小于200mm。
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应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保护层厚度、钢筋形式等具体锚固条件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4)柱纵向钢筋端头加锚头怎么加扩展阅读: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⑸ 柱子顶是斜梁,柱子的钢筋怎么锚固下图
1、框架柱钢筋到顶不是锚固,是节点处理。应该见相关图集的做回法。如果是03G101-1的,见37页,如果答是11G101-1的,见59页。
2、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
3、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⑹ 柱子纵向钢筋端部应该锚固在板里还是梁里
梁里或板上都可以的。一般锚固长度为:柱端伸入梁里或板里长回度为1/3净高+柱高(柱答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500+压缩量(10)—量度差值
一般锚固长度为;不伸入梁里长度为柱端伸入梁里或板里长度为1/3净高+柱高(柱高—保护层)+12D(D为钢筋直径)+压缩量(10)—90度量度差值
⑺ 16G101-1第68页,有个疑问。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1~4中,要求柱钢筋至顶弯折后,竖向长度≥0.5labE
这问题已经答过又出现了!再答。
16G101-1第68页,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①~④,柱钢筋伸至柱顶 ,且≥0.5labE,弯折12d,没有疑问。
一部分柱钢筋(如柱角筋)在板内,无法满足该锚固条件,不是图集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①~④的问题。而是设计出差错了!是设计责任。请设计出变更联系单解决。
道理很简单,16G101-1第68页,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①~④,杠下(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分四种构造做法,施工人员应根据各种做法要求的条件正确选用)。注:括号内己阐明:施工人员应根据各种做法要求的条件正确选用。只有选用的责任。
16G101-1的制图规则,既是设计者完成平法施工图的依据(即要求需设计人员必须撑握责任),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意即施工、监理人员只求准确理解和实施)。
理解该节点的锚固要求很简单,直读即可不必求人赐教。
①号节点:要求柱钢筋伸至柱顶 ,且≥0.5labE,(柱顶是小于100厚的现浇板),弯折12d应向柱内;
②号节点:当柱顶有不小于100厚的现浇板,要求柱钢筋伸至柱顶 ,且≥0.5labE,弯折12d应向柱外;
③号节点:要求柱钢筋伸至柱顶 ,且≥0.5labE,柱纵向钢筋端头加锚头(锚板);
④号节点:当直锚长度≥laE时,要求柱钢筋伸至柱顶 ,且≥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