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8个圆的钢筋150×550怎么算长度
直径X3.14为长度。
根据圆形底板钢筋总长度计算公式来计算。
【3.14xR间距公分】*钢筋直径公分/钢筋直径米。
② 圆形基础内钢筋量怎么计算
按正常独立基础算,计算底面面积的时候是圆型底面。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光圆钢筋
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钢筋
③ 圆中钢筋计算方法
这个很好算,第一根的长度是10米,最后一根的长度是0,如果是直径回十米的圆每二十公分放答一根,就用10米除以20公分等于50,也就是说单排一共放置50根钢筋,50根钢筋实际上就有49个空,也就是说用10米除以49就等于0.2040816,这个结果就是每根钢筋的递减数值,也就是说,用10米减去0.2040816就是第二根钢筋的长度,再减去.02040816就是第三根的长度,以此类推一直减到第49根OK了,这是单排,再乘以2就是双向上下两层钢筋了
④ 圆形水池底板钢筋12@200双层双向钢筋怎么计算
“Φ12@200单层双向钢筋每平方重量”的计算公式是: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
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
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
Φ18=2.0kgΦ20=2.47kgΦ22=2.986kgΦ25=3.856kgΦ28=4.837kg。
(4)圆形底板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按设计要求扎好底板钢筋,底层钢筋可用小块石垫高保持保护层厚度。如用脚手,面层钢筋可用铅丝吊在脚手上。如无脚手则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面层钢筋不要沉下去。
拌和混凝土的水泥,最好不要用掺过多掺合料的水泥,因掺合料轻,容易集中表面,对面板抗冲不利。砂、石子均应经过筛洗,表面不准带有泥土或其他杂物。石子一般按小石0.5~2,中石2~4、大石4~8厘米粒径分级,碎石或砾石都可以使用。混凝土中也可埋入部分块石。
人工拌和混凝土在拌板上进行,首先用铁锨干拌水泥和砂,至少拌和三次,至颜色均匀,看不到成片的砂或水泥存在。然后加入石子。
用喷壶逐渐洒规定数量的水,由两个工人对面用铁锨翻动,一个工人用四齿耙拌和,来回翻动数次,至完全均匀为止。已经拌好的混凝土必须立即使用,不准在工作台上堆放半小时以上。
较大型的混凝土施工,可用拌和机拌合混凝土,拌和时间不要短于1分钟。
浇筑混凝土,人工拌和的混凝土可直接用锨推入仓内,用振捣器振捣或用铁钎人工捣固。面板底坡缓于1:3时,一般表面不需模板,可用泥镘抹平。如坡度较陡应临时用木板拦挡,待停止振捣后拆除,用泥镘抹平,也可采用较干硬的混凝士,用木夯捣实。
⑤ 怎样计算圆形盖板的钢筋长度,用什么方法简便准确
盖板钢筋计抄算:
G=0.617*D*D/100
每米的袭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钢的密度为7.85
比如10的钢筋是:7850*0.01/2的平方*3.14=0.617KG/M
0.617*10的平方/100=0.617
其它钢筋均可以用:0.00617*钢筋直径D的平方就能算出每米重量
圆8`钢筋每米重量 0.395KG/M
圆10钢筋每米重量 0.617KG/M
圆12钢筋每米重量 0.888KG/M ==[12x12X0.00617
⑥ 圆形底板钢筋长度计算和根数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⑦ 圆板配筋计算
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中间一根钢筋,然后向两边分间距,即其中一根钢筋专通过圆心(一层一根,四层四根),再属依次从圆心向外边排放钢筋;
第二种是中间一个间距,然后向两边分间距,即距圆心150/2=75mm放一根,再依次从圆心向外边排放钢筋。
计算式施工手册上有
钢筋长度计算式=[[R^2-H^2]^0.5]×2-2A
R——半径
A——钢筋保护层厚度
H——钢筋距圆心的距离
^——这是计算机及电子表格通用的乘方的表示方法,^2表示平方,^0.5表示开平方
⑧ 圆形水池底板钢筋12@200双层双向钢筋怎么计算
对于平面为不规则图形的底板钢筋,需要计算每平方米的长度或重量,然后在乘以面积就是总长度或总重量。
如下图所示,取中间1平方米的区域。
横纵向钢筋长度均为1米,横纵向根数为1÷0.2=5根,此处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后面加1,因为中间区域不需要在数量上加1。
每平方米钢筋长度为:1×(5+5)=10米
每平方米钢筋重量为:0.888×10=8.88kg
所以730平方米的总长度为:730×10=7300米
总重量为:730×8.88=6482.4kg=6.482t
(钢筋延米长度系数计算公式为0.00617×d²,d为钢筋直径)
如果是双层双向配筋,在计算结果基础上再乘以2即可。
⑨ 圆形板钢筋排布计算公式
一、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
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 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计算公式— V= 板长×板宽×板厚
二、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
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 包括主、次梁与板 ) 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三、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
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四、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
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
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
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
五、计算公式:
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式中:墙长—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有柱者均算至柱侧);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墙厚—按图纸规定。
六、金属结构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均按图示钢材尺寸以吨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肢、切边、切角的重量,焊条不另增加重量,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制动桁架、制动板重量合并计算,套用制动梁定额。墙架柱、墙架梁及连接柱杆的重量合并计算,套用墙架定额。依附于钢柱上的牛腿及悬臂梁合并计算,套用钢柱定额。
钢平台、走道应包括楼梯、平台、栏杆合并计算,钢梯子应包括踏步、栏杆合并计算。
(9)圆形底板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一、圆形板钢筋排布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 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 阶梯形基础: V=∑各阶 ( 长×宽×高 )
(3) 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 V2=1/6 h1 ×[A×B (A a)(B b) a×b] A×B ×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二、计算公式讲解:
1、无梁平板的计算,常用的有总弯矩分配法(经验系数法)和等代框架法。总弯矩分配法将平板分别沿纵向和横向看成是多跨连续单向板,先算出由均布荷载所产生的简支板总弯矩。
2、再将总弯矩分配于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支座和跨中。经验分配系数根据试验研究和实践经验并适当考虑钢筋混凝土板的内力重分布特性而确定,在有关规范中可以查到。该法以其计算简便而被广泛采用。
3、等代框架法将整个结构分别沿纵横柱列方向划分为具有“框架柱”和“框架梁”的纵向与横向框架,按一般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将弯矩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比例。
4、分配于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等代框架梁的宽度为:当竖向荷载作用时,取等于板跨中心线间的距离;当水平荷载作用时,取等于板跨中心线间距离的一半。
5、无梁平板的配筋,由平行于柱网轴线的双向钢筋网组成,沿纵横方向的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正负钢筋如同单向多跨连续板一样布置。当跨度较大时。
6、可配置无粘结后张预应力钢丝束。无梁平板的施工方法有逐层现浇法和在现场地面就地叠层预制,然后提升至预定层高的升板施工法。
⑩ 圆形里面钢筋怎么算长度
周长=2兀r 2*3.14*圆的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