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梁中哪些钢筋是贯通筋哪些不是贯通筋
一种是梁底贯通筋,即沿梁通长布置。因为梁下部受拉,尤其是跨中一般弯矩较大,故跨中钢筋布置较多,而在远离跨中处弯矩变小,就不需要那么多钢筋,钢筋就可以部分截断或者弯起。另一种是支座钢筋。支座处一般上部受拉,需要布置支座负筋,而在远离支座的位置一般受压就不需要配置那么多钢筋,这时钢筋可以截断,仅留贯通筋。
❷ 什么叫非贯通纵筋
非贯通纵筋就是在梁支座处用于抵抗负弯矩,不用沿梁全跨通常设置的钢筋。
❸ 钢筋图纸如何辨认非贯通钢筋,高分!
贯通钢筋一般都是集中标注,非贯通钢筋一般都是原位标注。两者型号大小相同时,贯通,不同呢时(贯通筋作为架立筋时),可以按照搭接长度搭接,位置按照非贯通筋。
❹ 怎么判断板的贯通筋和非贯通筋
沿板跨通长的就是贯通筋
中间有折断的就是非贯通筋
❺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分不清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与板支座负筋,求你们帮我解释一下,顺便看看这图上表示什么
你好,此图表示的上层筋均是板负筋。
板的配筋方式有两种,单向板和双向板,单向板多采用板负筋的形式,而双向板采用双层双向(上层贯通),
对于双向板的配筋表示方法,我就简单给你画了个图。
第一种是画在图纸上的如①,红色的钢筋线满布楼面板,配筋也标出,若没标出可以在图纸说明中找;
第二种是图纸上什么钢筋线都没画,直接在图纸说明中注了这么一条“未注明的板配筋为***双层双向布置”,此外可能有些板受力较大,会有额外的附加钢筋,图纸中会标出的。
对,是这么排列的,暗红色的是底筋,其实也不能用颜色来区分上下层钢筋,应该说带90°弯折的是面筋,135°弯折的是底筋
❻ 贯通纵筋和非贯通纵筋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1、贯通纵筋是指柱、墙等竖向承重构件垂直竖向且贯通构件整体的钢筋。内类似柱的角筋、通容长筋等。
2、非贯通纵筋是不连贯的。
二、跨度不同
1、规范的‘贯通纵筋’是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有不得小于2Φ12的贯通全数跨度并可靠锚固于两端(边)支座的钢筋。
2、非贯通纵筋,达不到贯通纵筋的标准。
(6)什么是非贯通钢筋图解扩展阅读:
贯通筋,它所存在的程度为一整块,中间是不能进行中断或弯曲的。
当钢筋达到足够长度上时,可以进行搭接或是焊接,但是一定不能改变它的直径大小,它可以称作为一个受力钢筋,也可以称作为架立钢筋。
贯通筋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贯通筋一般用于上部,从一端直接到另一端了,是全跨度的,非贯通筋是一截到一截了。
❼ 什么是附加非贯通纵筋
非贯通的意思就是说没有贯通·,非贯通筋··一般称之为负筋·俗称扁担筋··
打个比方 一幢楼有10个轴线,柱子与柱子之间为一跨,现在共有9跨··贯通烂清筋就是贯通这9跨·既不截断也不弯起,,而非贯通筋自然衫唤就是不贯通全跨了··在或历凯图纸上·设计在哪跨标出有附加非贯通筋··就表示哪跨有附加非贯通筋。
❽ 请问大神图中①和②钢筋的区别,是不是贯通与非贯通的区别
1是下部贯通筋也是我们常说的角筋。
2是下部负筋,负筋有时候可能也是贯通的。
❾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这句话怎么理解是板上部的筋还是支座上部的筋!非贯通筋是指什么筋
一、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这个钢筋是板的上部筋,它位于板支座处,不是通长专设置的。将这句话属
每个词分开来解释如下:
板:指这个钢筋是板筋;
支座:指这个钢筋位于支座处(板的支座处);
上部:指这个钢筋是上部筋(板的上部筋);
非贯通:不是通长设置的;
筋:钢筋。
二、发个图你就可以清楚理解了
生命愉悦!理解请采纳。
❿ 贯通筋,分布筋,非贯通筋,构造筋
贯通筋,分布筋,非贯通,构造筋
以11G101第41页为例。非贯通筋表示的是某一类钢筋还是一种钢筋?LB5中的钢筋是贯通筋吧,那从哪开始到哪结束呢?分布筋和贯通筋和构造筋有什么区别、关系呢?分布筋是计算出来的吗?
答:因您要以11G101第41页为例。您这题难讨论了。因11G101第41页的主题是:有梁楼盖于法施工示冽。它不含:贯通筋、非贯通筋、构造筋。它只有底板主筋(受力钢筋)、分布筋、负弯矩筋。
评论:那不以那一页为例呢?他们几个是啥关系,有啥区别呢?
答:1.我认为贯通筋,分布筋,非贯通筋,构造筋。从名称上来说没啥关系。只是各个构件中的组成部分吧了。
2.贯通筋、构造筋
贯通筋我认为是: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产生后,梁构件中产生的新名词。原来通常梁内的钢筋配置有:
1).纵向受力钢筋。(平法,把.纵向受力钢筋上部角上两根钢筋称作通长筋或贯通筋。通长也好贯通也罢,只管直径相同或不相连通了,只要按搭接规定如LlE者都可称:贯通筋、通长筋。但按搭接规定如取150者虽是也连通了,但不能称贯通筋、通长筋。只能称:构造筋或架立筋了。)
非贯通筋我认为也是: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产生后,梁构件中产生的新名词。原来通常梁内的钢筋配置有:
2)弯起钢筋。其弯起成型承受负弯矩部分,已被平法中的非贯通筋替代。平时我们也称它负弯筋。平法规定上部端支座纵向筋第一排筋从柱(梁边)伸出净跨值的1/3,第二排筋从柱(梁边)伸出净跨值的1/4。中支座纵向筋第一排筋从柱(梁边)伸出相邻跨大跨净跨值的1/3,第二排筋从柱(梁边)伸出相邻跨大跨净跨值的1/4
3).架立钢筋(对简支梁来说,就是平法中所指的角筋)。
..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并形成有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此外,架立钢筋还可以承受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这种钢筋通长布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刀钢筋。
4)箍筋。
3.分布筋
分布筋一般在板内出现。
通常钢筋混凝土板内的钢筋配置:
1)。它一般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布置。
2)..分布钢筋或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上的外力更有效地传递到受力钢筋上去,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原因,使混凝土沿垂直于跨度方向引起裂缝,并固定.受力钢筋的正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