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本规范对钢筋马凳有具体要求
钢筋绑扎规范 2010-09-21 18:09:28
非常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 2009-7-31
下面是一份非常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对实际工作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
3.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50mm。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50mm。
3.4.3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z”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过3mm。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
钢筋绑扎操作规程
1 墙体钢筋为双排双向钢筋,水平筋在外,竖向筋在内且绑扎搭接;双排筋之间,梅花布置拉筋。
2 梁板钢筋的铺放顺序为板中上筋,次梁的上筋,最下为主梁的上筋;主梁的下筋在次梁之下。双向楼反下部钢筋为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在板支座处,上部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3 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错开距离应满足图纸要求。采用焊接或直螺纹接头时,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区段内,接头数量受拉筋不大于25%,受压筋不大于50%。焊接或直螺纹接头区段内,接头数量不大于50%。
4 钢筋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及规格确定。
5 直螺纹钢筋连接时,钢筋丝头表面不得有严重的锈蚀或破损。接头处必须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或锁母锁紧。接头连接后,套筒两端外露完整丝扣不得超过2扣。
6 钢筋采用焊接时,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准操作。采用电弧焊时,焊缝高度要求10mm,气泡、浮渣要清理干净。搭接焊钢筋必须提前预弯,两根钢筋与焊缝中心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
7 墙体钢筋绑扎时,放好墙体边线,墙体每侧先绑扎2~4根立筋,并画好分档标志(立筋间距不宜超过3m)。按竖向分档标志上中下三道水平筋固定立筋间距。柱边至第一根墙体立筋距离为50mm,之后现绑扎水平筋,第一根水平筋距楼面50mm。墙体双层筋绑扎时先绑一侧钢筋,再绑另一侧钢筋,同时绑扎墙体拉结筋,且梅花形布置。
8 为确保暗柱、墙体钢筋的间距、保护层、钢筋垂直度及轴线位置准确,墙体钢筋绑扎必须采用定距框及梯形钢筋,梯形钢筋与所固定的每根钢筋必须绑扎牢固。梯形筋的间距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9 板墙预留洞口时,当洞口尺寸小于300mm时,钢筋不允许截断,将钢筋在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而小于800mm时,应在洞口每侧设置截面积不小于宽度内被截断受力钢筋的一半,图纸另有要求时按图纸进行施工。更大的洞口具体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10 墙体钢筋绑扎丝采用八字扣。柱、梁筋绑扎采用兜扣。楼板钢筋绑扎采用满扣绑扎。墙体绑扎丝头都应朝向墙内。
11 柱筋绑扎时先在柱四角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由下而上逐一绑扎箍筋,第一道箍筋距楼面50mm,箍筋四角与柱筋要紧贴绑牢。
12 梁筋绑扎时,在梁主筋上画好箍筋间距,套上全部箍筋,在已画好的位置处与上层主筋绑扎牢固。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交错绑扎,梁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要求。
13 板筋绑扎前按设计要求在顶板上画好钢筋分档标志,用墨斗弹出钢筋位置线。对照钢筋料表备好所绑部位的钢筋料;在高低处先绑扎低跨板筋,后绑扎高跨板筋。上下层钢筋之间应设置马登,保证上下层的钢筋间距。
14 顶板、墙体及梁底采用塑料垫块。顶板钢筋绑扎完毕放置垫块,梅花形错开,间距1000mm,垫块应成一直线。
15 楼梯钢筋绑扎前在支好的楼梯模板上画出钢筋的位置分档线,备好钢筋料。绑扎顺序为由上而下先梯段后平台,先绑扎楼梯梁钢筋后绑扎梯段和及平台钢筋,先主筋后分布筋。楼梯下铁绑扎好后垫好垫块再绑扎楼梯负筋,防止上下人员踩踏,确保钢筋质量。
16 绑扎外墙外侧钢筋时,外架必须到位,防护齐全并安全可靠。
17 吊运钢筋时信号工应在保证堆放处无人员时方可指挥下料。
18 实行限额领料,绑扎安装班组领料必须由责任工程师签名,由班长领料。
19 安装班多余的剩料必须退还制作班,并履行签字手续。
㈡ 钢筋马凳怎么设置、马凳筋尺寸
马凳,它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它的设计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还是比较多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参考下文给出的尺寸、设置方法入手。比如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方面的差异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规格,并且还决定了产品适合使用的领域、应该对应的人群等等。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够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一、钢筋马凳怎么设置
一般基础厚在1米左右,马凳筋应≥Φ18,间隔1.2米交错布置,基础厚在1.2-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22,间隔1.2米交错布置,
基础厚在0.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4,间隔1.0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0.12-0.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0,间隔0.8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0.2米左右,马凳筋应≥Φ12,间隔0.8米交错布置,
马凳做法一横筋约1.2-1.5米,再焊上相应的三角支架,马凳的高度为扣去砼保护层,扣去相应的钢筋单根下料长要以你的钢筋形式来算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二、马凳筋尺寸
马凳筋尺寸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一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基础底板大于800MM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凳钢筋的直径不应该说比被支持的钢筋小一个型号,因为如果被支持的负弯矩钢筋是8mm的,要采用6.5mm的钢筋作为马凳筋就太细了,它不能保证负弯矩钢筋不会被施工工人偶尔踩坏。
施工过程中,马凳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当我们需要固定上层板钢筋时,马凳筋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家可以参考厂家的说明、专业人士的建议入手购置,但是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把控的尺寸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确定的,因为它涉及到实际情况以及产品本身的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所以不同的时候采纳的方案也不一样。大家不妨从上文入手学习。
㈢ 钢筋马镫有规范和图集要求吗
没有规范和图集要求。马镫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
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题目还得具体对待,假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间隔,如间距为@800*800,假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3)钢筋设置马墩参考什么规范扩展阅读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由于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
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每平方米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㈣ 马凳筋设置规范
马凳筋钢筋的大小都是使用比板小一号钢筋的规格,马凳筋的长度计算方法: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2上下钢筋的大小之和。
马凳筋设计要求:板厚≤14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0,马凳筋大小可以用8厘;板厚140mm-2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s12时,马凳筋钢筋需要用中10板厚200mm-B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s14时。
马凳钢筋可采用中12板厚300mm-5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s16时,马凳钢筋可采用中14板厚500mm-7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s18时,马凳钢筋可采用中16板厚度大于80厘米,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上水平直段间距为板筋间距+50mm,(也可以是+80mm),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下面才可以放在底板上的2跟钢筋上,马凳筋的下部水平长度一定是比板的间距大的。下部平稳的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绑扎牢固,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接触木板露筋。
㈤ 钢筋马凳规格以及设置要求的介绍
钢筋马凳是一种建筑行业的专业的术语,钢筋马凳的外形是很凳子很相像的,是由钢筋制作而成的,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察高对于建筑的塑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钢筋马凳的设置是非常的有技巧性的,也是很需要消耗脑力的,力求既实际又经济。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钢筋马凳的规格是什么样的,还有就是钢筋马凳的设置有什么样的要求。
钢筋马凳的规格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钢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mm。
钢筋马凳设置的规范要求
马凳筋的信息一般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的如无明确说明,可以参考一下马凳筋的规格设置原则: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哗昌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p=""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钢筋马凳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为什么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钢筋算在实体项目中呢,很简单,因为它是隐蔽在砼内形成工程实体的。所以马凳虽然是措施性钢筋但应归入实体项目而不能归入措施项目。招标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计算马凳合并在钢筋工程量并在项乱没扒目特征、工作内容中描述清楚。投标人在复核工程量清单时需要计算马凳工程量,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勿放在措施费中。
上海地区马凳钢筋按实计算归入钢筋总量中参与钢筋调整,一些施工单位把马凳套成预埋铁件是错误的。
马凳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规施工单位为了省钢筋不是用马凳固定板钢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垫块、木块、塑料等充当马凳功能,这是没有专业性的野蛮施工。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凳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凳的重量。
钢筋马凳在市场上的常见规格有哪些,以及钢筋马凳的设置有什么样的要求,还有就是钢筋马凳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这些小编都已经在上文中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钢筋马凳一般是不会在施工现场制作的,还是会由厂家来制作的,然后由施工方来采购,这样是会大大的提高施工的效率的。希望上文有关于钢筋马凳的内容对于大家有所帮助。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㈥ 在筏板基础中钢筋马蹬有何规范要求
马镫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镫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镫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镫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镫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镫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6)钢筋设置马墩参考什么规范扩展阅读
用途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应用范围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筏板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凳筋
㈦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如下:
第一:马凳筋的根数计算方法: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第二:马凳筋的长度计算方法: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第三: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第四: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三、马凳其它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