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哪里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答:《混凝土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04—2002(2010版)
一、钢筋安装中有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其要检查(不是检测)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只允许检查梁类构件和板类构件。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
﹣7mm,对板类构件﹢8mm,﹣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应分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检测合格率若低于规范要求是否需要报废?
答:我认为应按《统一标准》,第5.0.6条处理了。
❷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是多少 允许的偏差是多少
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 10mm 。
2、根据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3、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值为(+8mm,-5mm)。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❸ 钢筋保护层检测标准规范
钢筋保护层检测标准规范如下: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
3、 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4、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对照图纸确定被检测部位钢筋规格,例如剪力墙钢筋竖向钢筋;
保护层厚度为15mm那么墙体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合格标准为保护层合格范围为【18~28mm】计算过程:保护层偏差范围【-5,5mm】,而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保护层标准值应为保护层厚度加上水平筋直径也即是【15+8=23】mm,扣除偏差【-5,5】就是【18~28】mm为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二条 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
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第五十二条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的国家标准不能适应确保建筑安全的要求时,应当及时修订。
第五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工程设计的修改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❹ 混凝土实体检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是怎么规定的
E.0.1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2
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
3
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E.0.2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E.0.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E.0.4的规定。
表E.0.4
结构实体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
构件类型 允许偏差(mm)
梁 +10,—7
板 +8.—5
E.0.5 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规范附录E.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这才是2015版新规范的条文
❺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几个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答:《混凝土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04—2002(2010版)
一、钢筋安装中有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其要检查(不是检测)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只允许检查梁类构件和板类构件。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
﹣7mm,对板类构件﹢8mm,﹣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应分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检测合格率若低于规范要求是否需要报废?
答:我认为应按《统一标准》,第5.0.6条处理了。
❻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处的范围多少
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进行检验;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
❼ 结构实体检测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应抽取的数量及实测点是多少
钢筋保护层检测负筋和底筋,一般每层检测二~三处,但是你自己为了确保内能够合格,要多检测容5~6处满足要求的部位,在开间较大的房间,每处检测十个点。具体检测方法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中的相关说明和方法。
❽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是多少允许的偏差是多少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 10mm 。
1、不同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
3、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保护层。
允许偏差为±1/4保护层厚度
❾ 钢筋保护层测区布置在哪本书上有
作业指导书有。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备或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颂闹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仿樱伍表,1.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2.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3.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4.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❿ 建筑工程结构主体验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检验部位划分及检验数量有多少
问题1:层层划分检验部位,及各部位检验数量按规范要求
问题2:
(梁板类构件的2%)
这个百分比是按每层
划分的
问题3:(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小于六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代表每层的检测数量不少于6个点?
每个类型部位取6个点,不需要明确每个点取样部位,任意取即可。